深沉的愛——《大地上的事情》

1986年冬天,詩人海子向葦岸推薦了一本他自己在那一年讀到的最好的書——梭羅的《瓦爾登湖》,這本書直接改變或者說喚醒了葦岸的散文特質。自此,葦岸由詩人的身份開始轉向散文寫作,於是便有了這唯一一部生前出版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

書名,帶著泥土的氣息,粗獷而博大,伏著身子,包納萬物。其語言卻是透著詩人的氣質,細膩得如同綿沙,精緻得好似蟬翼,深邃得渺若星空……

這部寫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書,今天讀來,更加沉重。僅僅不到20年的時光,但與彼時相較,今日已是滄海桑田:葦岸所擔憂者,今日尤甚;葦岸所珍愛者,今日尤稀;葦岸所厭棄者,今日被視為珍寶;葦岸所尊崇者,今日近為絕跡……

我們有多少年沒有聽到喜鵲的鳴叫,我們有多少年沒有見到麻雀的歡躍了?我們有多久沒有認真聽雨打落葉的聲音,有多久沒有仔細看雪壓枯枝的情景了?我們的夜色已不再黑得徹底,我們的天空已不再湛藍碧透,我們已很少停步俯身摩挲一顆石子,我們已很少駐足抬頭仰望滿天的星斗……冬去春來,你還能嗅到泥土的芬芳嗎?秋風吹過,你會去感受豐收的喜悅嗎?丟了靈魂的我們,麻木地行走於鋼筋水泥的冰冷世界裡,彼此較量著醜陋與罪惡,卻樂此不疲,這是一種怎樣的哀痛與絕望……

其實,葦岸的這部《大地上的事情》與王開嶺的《古典之殤》所表達的主題是一致的。但因為葦岸是以一顆天真淳樸的詩心去深入體驗生活,觀察自然的,所以他能將那種未經浸染的世界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他的文字,便能將我們帶入那個場景:鳥鳴蜂繞,流水楊花,雪落天晴……心,會很沉靜,無怨無恨。

讀葦岸的散文,字裡行間,你能感受到一個作家的用心,一字一句的打磨與錘鍊,讓人心顫。因為,那是一種深摯的真愛。為寫《一九九八廿四節氣》,葦岸在昌平寓所東部的田野里選了一個固定基點,每到一個節氣都在這個位置,觀察天象與地況,測量風力與氣溫,拍照、筆記,時間嚴格定在上午九點,風雨無阻,如此達一年之久。葦岸用文字為我們一一描繪著每一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在「穀雨」卻戛然而止,天妒英才……

「20世紀這輛加速運行的列車已經駛到21世紀的門坎了。數年前我就預感到我不是一個適宜進入21世紀的人,甚至在20世紀也是一個錯誤。我不是在說一些虛妄的話,大家可以從我的作品看到這點。我非常熱愛農業文明,而對工業文明的存在和進程一直有一種源自內心的悲哀和抵觸,但我沒有辦法不被裹挾其中。」

這是葦岸臨終前的話。

或許,真是上天垂憐他,沒能讓他邁入21世紀的門坎吧!

1999年5 月19日葦岸因病謝世,享年39歲。按照葦岸自己的意願,他的親友將他的骨灰伴著花瓣撒在故鄉的麥田、樹林與河水中……

葦岸,一個熱愛大地、描寫大地的孩子,永遠與大地在一起了……

關注公眾號 北坡樹 閱讀更多精彩

推薦閱讀:

愛的力量 讓人沉迷 | 關於愛的2則小故事
天生母親│生活分為兩種,在你之前,在你之後
《活了100萬次的貓》之自我審視
我來杭州的這7年

TAG:閱讀 | 讀書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