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指責受害者
在最近的如家酒店女生遇襲事件中,我們又發現了很多指責當事女生的聲音。這樣的聲音出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人販子拐賣事件時,有人指責家長沒有照顧好;出現女生性侵案件時,有人指責她不該晚上出門,不該獨自出門,不該穿暴露的衣服;更多的時候是在各種詐騙案件中,總有人嘲笑受害者,說傻子太多,騙子明顯不夠用了。
我們很容易對這樣的聲音感到反感,我們會覺得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明明是犯罪分子的錯,他們卻總是嘲笑受害者。我們當然可以例舉理由、分析責任、援引法律來證明這在這些事件中受害者沒錯。
我們會說即使女生穿的再暴露也不是可以侵犯她的理由;即使家長看得再牢,也無法阻止處心積慮的人販子;在還存在立法和執法盲區的前提下,再謹慎的人也可能陷入詐騙。甚至我們會氣到想大罵這些是非不分的嘲笑者,說他們助紂為虐、冷血。
在這些事件中,永遠站在受害者一邊說話,堅持為受害者的正當行為辯護當然是必要的。但面對一股令人厭煩但並不弱小且出現頻率極高的聲音,我們有必要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剖析。
一、 成為常識的反對者會加強存在感
對於那些明知責任人沒錯但還是站在主流意見對面的人,很大的心理動機是這樣的行為可以加強存在感。試想一下,當所有人對某個事件評論一致時,衝突自然沒有了,但贊同主流觀點的人也不顯眼了,因為你只是在說大家都知道的事。但當一個站在很多人對面時,他的聲音似乎變大了,他受到的關注也更多了。即使換來的謾罵和唾棄,他也同時得到了關注,這對於需要關注的人至關重要。在美國老電影《十二怒漢》中提到了這種現象,一輩子都作為小人物存在的證人,為了更引人注目很可能扭曲事實,說出更能吸引注意的證詞。
有時候,這些人自己也無法意識到在刻意扭曲事實。為了得到關注,他們的潛意識很可能搜集各種證據證明他們的觀點是對的。和法庭上作偽證相比,在網路空間發出一些偏激不客觀的聲音危害更小,而獲得的負面關注更多。
這種心理學原理已經很多的應用到傳媒中。為了點擊,很多媒體會刻意釋放一些極端言論牟利,這樣的行為比那些被博取存在感的潛意識控制,不自覺做出指責受害者行為的人更邪惡。
二、 指責受害者可以讓我們逃避不安全感
還有一些人爭辯,如果受害人更小心點,侵害不就不會發生了嗎。從邏輯上來看,這樣的說法有些道理,畢竟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多因素聚合的。對於每一件侵害事件,理論上只要當事人不在那個時間以那種狀態出現,事情確實就不會發生了。但這些人忽視了幾個事實:
1、我們不可能對一些小概率事件做充分的防禦措施。
2、這個世界有很多無法避免的危害。
前者很容易理解,沒有家長可以做到時時刻刻看著孩子,那麼理論上,人販子一定有機會得手;沒有人可以每天都防範各種危險,如果我們將精力全花費在可能的侵害上,那人生會變得怎麼樣呢:我們不敢晚上出門,我們不敢坐任何交通工具,我們不敢相信任何一個陌生人,每次回家我們都要檢查可能藏人的角落,我們要確保獲得的每一個信息的真實性,識別這些信息中可能的陷阱……
就算我們做足了所有可能的防範,我們能防範天災嗎,可以防範所有身體疾病嗎。這個世界有一個規律叫生死無常,每一個時刻都可能遭遇無法預防無法規避的危害。
無常的世界讓人恐懼,這部分指責受害者的人其實是通過指責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恐懼。他們想說服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他們想告訴自己:這個世界其實是可以預測的,只要我做好充分的準備,那麼我就可以避免所有侵害,我就永遠是安全的。
這些人需要了解的是,這個世界確實有無法避免的危害,面對這些危險,我們首先要選擇接受,然後才是適當的防範。想通過百分百的防禦來規避百分百的危害是絕不可能的。無論我們多麼抗拒無常這個事實,它確實存在著。
三、 指責受害者可以規避認知失調帶來的道德焦慮
如果第二種人的恐懼來自將自己代入了事件中受害者的角度,從而用指責受害者防範不夠來緩解對未知的恐懼的話。那麼在小悅悅等事件中,那些指責家長的人就是代入了見死不救的路人的角色。
看到小悅悅卻沒有施救的人激起了我們的思考:當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會不會施救。在看見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討論中,就有很多人說自己不會攙扶老人,因為可能承擔巨大的風險。可是選擇不扶的人在規避現實風險時卻承擔了道德風險。
從小受到的教育告訴我們,助人為樂是美德,見死不救是道德敗壞。當我們發現自己很可能像視頻中的路人一樣選擇自顧自走開的時候,認知和行為脫離帶來的道德焦慮就出現了。心理學實驗證明,面對類似「吸煙有害健康」和自己常吸煙等認知失調行為時,人們會更多會選擇扭曲自己的認知而非更難的改變自己的行為。
當我們指責家長的看顧不嚴導致小悅悅死亡時,他們其實是在構建這樣的認知:是家長的失誤導致了孩子的死亡,和我們無關。一旦這樣的認知建立,面對扶不扶、救不救、幫不幫等問題時,道德焦慮就減弱了。
小結:我們之所以對那些指責受害者的人進行心理分析,是希望不要用敵視的、抗拒的態度對待他們,除了極小部分人之外,大部分人只是被自己也沒有發現的心理機制所驅動。對他們的寬容不是為了證明他們的行為是對的,而是希望通過對一些「錯」的行為的分析,讓我們看到,面對一些無法認同的事實,簡單的說對和錯是無意義的。只有當我們看到「錯」背後的原因,才有可能做「對」的事。
暴力教育不會帶來負責任的孩子,而只能收穫不敢面對事實的懦夫。
推薦閱讀:
※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我們如何知道人類在想什麼
※心理專業的發展前景有哪些?
※心靈「雞湯」 | 不要把錯歸咎於內向性格
※依賴型人格朴瑾惠
※俞灝明燒傷事件的影響?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