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學王星君:當下的慾望為何如此誘惑?還好我們幫你找到了應對的方法

你是否在某人的個性簽名或者廣告語里看過 Carpe Diem這個詞?它是一句經典的拉丁諺語,翻譯成中文就是 「抓住當下,及時行樂」。這種引導人們把 「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享受」 的論調不只一次地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如果今天真的是你在世界上的最後一天,你會做些什麼?

我想更多的人會選擇做那些 「放縱」 而不是 「節制」 的事情吧!比如去自己喜歡的餐廳吃個天昏地暗,哪管什麼控制飲食跟適度運動;恨不得分分鐘把賬戶里的錢花到精光,反正老早就不想存錢了;也無所謂倫理道德,只要自己開心,愛做什麼就做什麼,及時行樂就夠了......

這些行為看上去頹靡放縱,但是 Carpe Diem 這個詞的確反映出了我們內心深處對於 「立即」 的深切渴望 —— 只希望盡情享受當下,根本不想為明天考慮。對我們來說,立即是有價值的,可是究竟值多少錢呢?

不妨來做個小測試。

請你做出選擇:

A. 今天立馬獲得 500 元。

B. 今天什麼也沒有,明天獲得 1000 元。

再做一次選擇:

A. 今天立馬獲得 500 元。

B. 今天什麼也沒有,一年後獲得 1000 元。

最後做出一次選擇:

A. 一年後獲得 500 元。

B. 二年後獲得 1000 元。

你的答案是不是 B、A、B ?

三道題的兩個答案提供的數字不變,但前提條件里的時間卻對我們的選擇結果產生了很戲劇化的影響。

當做決定的時間點與獲利的兩個時間點都很接近時,我們能夠做出理性的選擇,比如題一。而在題二中,此刻得到 500,或者一年後得到 1000,這種 100% 回報率的穩賺生意,哪怕把通貨膨脹的影響考慮進去,依然是非常高利息的選擇。但當其中一個選項的獲利時間點與此刻時間間隔一拉長,我們寧願選擇獲利少,但是能立馬拿到錢的那個選擇。而在第三題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出現了,如果兩個選擇的時間點都與獲利點有較長間隔時,人們又會重新恢復理性的判斷。第三題里的一年與兩年對於此刻來說都是 「很長」 的時間間隔,當一切與 「立即」 不相關的時候,再等一年似乎也不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所以大部分人會選擇第二年獲得 1000 元。人們在以上過程中的心態轉變,心理學的認知偏差中稱之為「雙曲貼現(The Hyperbolic Discounting)」 現象。

貼現:指的是你將一張尚未到期的匯票轉讓給銀行,從而獲得現金的行為。在匯票到期前兌換的現金比匯票到期後能得到的現金要少,這個折扣的比率就稱為貼現率。

未來的收益現在兌現是要打折扣的,人的大腦也如銀行,也會「貼現」,而且大腦的貼現率比銀行高得多。三個月後努力鍛鍊出一身馬甲線的成就感,六個月後努力學習拿到的 A+,經過你的大腦一貼現,可能也無足輕重了,所以你選擇拖延。如果現在 21 歲的我可以在自己最愛的餐廳花上 1000 塊享受一頓燭光晚餐,為何我要把錢存到 47 歲呢?但數據證明,從 21 歲開始存款與從 47 歲才開始存款,未來的複利增長效應是有顯著的區別的。

如果時間貼現呈現兩種選擇:1)報酬較多但卻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獲得,2)報酬較少但卻能較早獲得。我們往往表現出即時傾向,不理智地選擇快而少的報酬 —— 也就是說我們偏好儘快獲得報酬,事件的主觀價值隨著距它發生的時間的增長而下降了。這樣的時間貼現現象引起研究者的興趣,經濟學家們提出了諸如指數貼現(假設偏好不隨時間改變)、雙曲貼現的說法,後者常用來解釋一些上癮者明知有害,卻為了即時滿足而放棄長遠利益的社會現象,如抽煙酗酒等。

換句話來說,如果時間足夠長,「雙曲貼現者」 在考慮將來的時候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但是由於現實的迫近,短期考慮壓倒了他們的長期目標。這個模型告訴我們的不是人類如何目光短淺,而是我們的偏好會隨著時間的推延而改變。我們想要看完斯皮爾伯格的所有電影、想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寫一篇像樣的文章、想要長期儲蓄...... 但是當長期目標需要分解成多個短期行動時,我們的偏好發生了轉變 —— 你更願意賴在沙發上吃著冰淇淋看網劇,立刻獲得滿足感,至於下周就要交的 paper,畢竟是下個星期的事,留著以後再說吧 —— 於是你總能找到讓你獲得即刻滿足的事,而那個用於寫論文的 「明天」,似乎永遠不會到來。

原因

學者指出更可怕的一點是,雙曲貼現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這種心理在做任何決策時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神經科學雜誌》的腦神經科學家發現,我們的大腦會主觀地放大對即時回報的感受,就像某種內置的機制,自動地條件性反射想要追尋片刻的歡愉。我們大腦的發育過程基於雙曲貼現的方式進行學習:基底神經通過立即的獎勵反饋來響應外界刺激。科學家認同 「大腦會客觀放大對獎勵回報的價值」 ,而放大這種價值的方式便是採取「立即得到而不是稍等片刻」 的行為。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說,當我們遠古狩獵的祖先在發現獵物時,會立馬獵殺它們並吃掉。我們的祖先並不會為了等待下一頭更肥美的獵物,而放棄眼前這份骨瘦嶙峋卻唾手可得的食物。對我們來說,只要是在肚子里的食物,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比等到一個月後的大餐要靠譜得多。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時刻提醒著我們必須及時行樂,天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呢?

斯坦福大學經典的棉花糖實驗也很好地揭示了造成雙曲貼現現象的另一個因素:我們難以做到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延遲享樂是雙曲貼現的反面表現,它代表著人們為了長遠利益,能夠控制內心裡立即想要得到的慾望的一種行為。實驗中,研究者給了一群小孩一人一顆棉花糖,並告訴他們如果能忍住 15 分鐘不吃掉它,就能在實驗結束後給他們一桶棉花糖。但幾乎一大半的小孩在研究者剛離開就一口吃掉了這顆棉花糖。

利用雙曲貼現的商業現象

聰明的商人早就洞察到了這種人類天性里的思維誤區,在商品促銷中利用雙曲貼現效應帶來難以想像的暴利。比起商品立即付款的價格,商家會不知不覺地提高未來分期付款的總價格。當你想著透支去買一件物品時,滿腦子充斥著的都是立馬就能擁有這件心愛之物的滿足感,這時物品在未來的價格如何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片刻的歡愉擠掉了所有的理性思考:事實上先透支再分期還款的總價格多麼不划算啊!相反我們只能感受到立即擁有的感覺是多麼美妙。

從以前的信用卡借貸透支,到現在網路購物的透支都是利用人們雙曲貼現的思維誤區。我們總想著,反正未來的還款似乎還是很久之後才需要考慮的事情,立即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相對於我們此刻的心理感受,未來的行為都是無足輕重的,如果條件換一下,讓你用口袋裡的現金而不是借貸資金去買同樣一件物品,恐怕你也會思考再三吧?現在不妨去查看一下你的透支額度,看看下個月的工資還完款還有結餘嗎?

在國外這種 「BUY NOW PAY LATER」 的促銷模式也是隨處可見,通常會以以下的幾種形式出現:

  • 包郵!

  • 現在不用付款可以直接買下!

  • 之後再付款!

  • 下單方式太簡單了!

  • 所以馬上下單吧!

再比如一款新產品的上市,剛開始出售的價格被炒得非常高,明明知道過一段時間價格會下降,但人們往往還是願意用 「天價」 購買立即能享受到的物品。

對策

為了克服這種天性,科學家對此做了很多研究,如果你有空去 Google 上搜索一下關於 「studies on hyperbolic discounting」 的詞條,大概會看到這樣的數據:

所幸的是,這些研究結果表明,我們是有辦法克服雙曲貼現帶來的這種不理性衝動的。

1. 把做決定的時間拖得久一些

之前文章提到過,雙曲貼現效應會隨著時間間隔增長而不斷減弱。也就是說,當我們把做決定的時間拖長,自然而然就會恢復理性的狀態。比如說你在淘寶上看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商品,試著先把物品加入到購物車而不是直接購買,過了一星期再去看看你還想不想買這件物品,可能當時的購買衝動已經完全消失。

2. 站在客觀的角度,理性地去推理決策

在做決策之前,先拿出計算器和筆仔細算算。如果本月你透支了 5000 元,下月又透支了 5000 元,而你一個月的生活費不過 2000 元,即使分期付款下個月開始依舊需要先還款 1800 元,剩下的 200 元還能夠生活嗎?想想四處拉下臉皮找朋友借錢、背後遭受閑言碎語的苦逼場景,還不趕緊放棄透支的做法!透支金錢其實就是透支我們的慾望,需求是可以被滿足的但是慾望卻不能,這也正是為什麼身邊一些人賺的很多但依然感覺錢不夠花的根本原因。

3. 找局外人為你作參

想要立即得到的強烈慾望是源自於我們個人的,正是這種慾望存在才能讓我們忽略為未來考慮。但是對於局外人而言,因為沒有這種置身於境的參與感,所以往往會更理性。他們可以在你深夜想吃烤串跟巧克力的時候告訴你,吃了你就會胖,下午兩小時健身都白費了。他們也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如果你透支了這筆錢下個月就沒有能力還款了。試著找到一個跟你關係親近又不害怕忠言逆耳的朋友,在你每次頭腦發熱的時候都去問問他(她)的建議!

總結

人類天性偏好、以及後天成長過程中積累了許多認知錯誤,但有趣的是,通過不斷了解這些錯誤並嘗試做出改變,我們就能獲得控制行為的能力,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關鍵的一點便是,你願不願意與新生大學學員一起每天進步一點點,在下一次商家向你大力推銷透支購物時,一針見血地戳破 TA 的謊言?

推薦閱讀:

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的重大疾病醫療、醫保政策和社會支持,大致是怎樣的情況?
國內有哪些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王路:寫日記的壞處
本周知乎熱門問題 | 有沒有那麼一瞬間,讓你覺得高端的東西就是好?
如何在盡量不傷害女友的前提下分手?

TAG:慾望 | 面對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