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中國信用卡產業的變革與創新
三十年,中國信用卡產業的變革與創新
董 崢
2015年,恰逢中國信用卡產業誕生三十年。經過三十年發展,中國信用卡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信用卡發卡量達到了4.6億張,信用卡交易額達到了約17萬億元,信用卡授信總額超過6萬億元。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三十年前中國信用卡產業誕生之際,沒有人敢想像,更無法預測的結果。無可否認的是,中國信用卡產業的誕生對於之後三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個人金融市場、支付市場、金融電子化等領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在過去的兩年中,雖然中國經濟遇到了寒潮的影響,但信用卡產業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在2014年加快金融IC卡的遷移進程、制訂了開放銀行卡轉接清算市場的大政方針基礎上,2015年首先是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管理的決定》,確定了中國銀行卡轉接清算市場開放的基本框架,接著就是中國銀聯大刀闊斧地推進支付移動化、實體卡虛擬化的發展速度。中國信用卡市場正是在2015年顯露出強烈的變革與創新的趨勢下走進2016年。
2015年是中國信用卡產業的 「而立之年」,通過這三十年的建設,為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打造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國外信用卡行業六十年發展進程,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三個「十年」的變化:
第一個十年(1985~1995),完成了從准貸記卡向貸記卡的轉變;從離線支付向聯機支付的轉變。
第二個十年(1995~2005),完成了從金卡工程到獨立的、國際化的轉接清算機構——中國銀聯的成立。
第三個十年(2005~2015),完成了信用卡產業的整體布局,形成了從發卡銀行、收單機構、特約商戶、持卡人、轉接清算機構、徵信體系等多主體的產業鏈條,還形成了上下游的服務與製造業等多個產業的聯動發展,促進了制卡企業、機具廠商、第三方支付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幾年各種支付領域的新興技術的應用,加快了信用卡產業的轉型與發展。
中國信用卡誕生三十年的今天,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得到快速發展的時代,又勢必對中國信用卡產業的發展,再一次產生巨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一、「發卡與用卡」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變革
信用卡產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就是發卡和用卡。首先卡要能發的出去,再者發出去的卡要能夠被使用。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要求發卡銀行不僅要在發卡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要在促進用卡方面進行變革。
1、信用卡發卡流程的升級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進程加速,信用卡產業與互聯網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早在2006年,興業銀行加菲貓信用卡的發卡業務就曾聯合國內最大的信用卡服務網站——我愛卡網,打造了互聯網申請信用卡的模式。儘管當時流程還比較簡單,但是讓市場看到了通過互聯網營銷信用卡的潛在空間。銀行在2011年左右開始大規模採用互聯網發卡模式。
在傳統發卡模式下,信用卡市場逐漸出現了「相對飽和」的狀態,線下的業務人員越來越難以接觸到目標客戶,而網路發卡則很好地解決了在傳統發卡中的問題和弊端,實現了信用卡從人工發卡,到互聯網發卡,再到今天的移動互聯網發卡模式上的變革。
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的興起,發卡銀行已經開始打通線下、線上和移動三個路徑,通過和一些知名的互聯網網站的合作,採用合作網站流量導流、合作聯名並大數據挖掘等互聯網模式,將發卡流程實現了網路化、場景化、立體化的精準營銷。部分商業銀行實現了依託微信銀行發卡,開啟了信用卡發卡的新途徑。
據中信銀行2014年年報中披露,在2014年實現網路發卡量141.95萬張,網路渠道業務收入19.07億元,比上年增長279.27%,網路渠道交易量443.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08%。中信銀行是目前與知名的互聯網企業發行聯名卡最多的銀行,包括了淘寶、騰訊、百度、京東等。信用卡「觸網」現象越來越明顯。
2、信用卡服務信息傳遞方式的換代
早期的信用卡服務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由於技術方面的限制,一般是通過簡訊、賬單夾寄、官網以及客服電話等形式向用戶進行傳送。從多年研究的實際情況來看,由於持卡人的消費時通常帶有偶然性和突發性,很難想像持卡人為了獲得並無太大誘惑力的折扣而去大費周折地通過這些方式去查看優惠信息,很多商戶優惠信息對於持卡人而言如同虛設。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超常規發展,讓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終端設備也得到迅猛發展,人們藉助移動互聯網可以隨時隨地連接到各類網站獲取信息,移動終端設備也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娛樂,以及購物、支付的方式。筆者曾在2009年撰寫的一篇關於信用卡與商戶關係的分析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信用卡優惠信息移動化的概念,自從2010年國內第一款信用卡優惠APP出現以來,以信用卡優惠服務為內容的APP大量出現,信用卡優惠信息藉助於各種移動終端實現了向持卡用戶隨時隨地有效傳遞,它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
正因為發卡銀行大力地促進了信用卡交易,在發卡繼續保持數量增長的同時,信用卡的交易金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工行挾超過1億張卡的威力,交易額實現了1.8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卡量和交易額居亞太地區首位。
隨著交易額的大幅攀升,利息和非利息收入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招行銀行以240億元位列第一,同比增長了43%,其它七家為:廣發214億元,光大144億元,中信133億元,民生111億元,浦發48億元,寧波14億元,北京2.7億元。
另據報道,招行信用卡官方微信粉絲數截至2015年10月底,已突破2000萬戶,其中持卡註冊用戶也突破1500萬,註冊率高達75%。信用卡微信服務從一開始就被招行定義為持卡人服務平台,提供給持卡人「好」的用戶體驗。招商銀行信用卡微信服務號已經完成了對傳統服務理念的轉變。
從上市銀行公布的年報來看,2014年發卡銀行的信用卡交易額、業務收入的漲幅顯著,反映出發卡銀行已經將信用卡發展重心移向了鼓勵用卡方向,從粗放式管理的經驗模式轉向精細化管理的經營模式,信用卡業務轉型在2015年基本完成。
二、金融IC卡遷移加速信用卡科技創新
根據人民銀行的整體安排,自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應為金融IC卡。金融IC卡的遷移開始加速,到2015年第二季度末累積發行了金融IC卡16.52億張,佔總銀行卡發卡量的1/3,有業內人士將2015年定義為我國的「金融IC卡元年」,同時也帶動了信用卡產業的科技創新。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銀聯可謂是功不可沒。儘管在互聯網支付方面,中國銀聯被第三方支付企業實現了「彎道超車」,並不斷利用互聯網思維概念引發年輕一代對網路支付方式的追捧,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的掃碼支付,對中國銀聯佔有絕對優勢的線下收單市場進行襲擾。
也就是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沉寂多年的NFC(近場交易)重又登上舞台。NFC代表了未來移動支付的主流方向,由中國銀聯主導的NFC產業鏈條正在形成一個新興支付生態圈,其中以卡基為基礎的閃付和以移動終端為基礎的HCE雲支付成為主要支付形態。它最大的優勢,一來是安全性,由於掃碼支付屬於互聯網範疇,安全性不如NFC通過軟硬體加密方式;二來是便捷性,使用帶有「閃付」標記的銀行卡,或者搭載HCE雲支付的手機,只要將卡或手機在一定範圍內接觸到商戶的支持NFC的POS上就可以迅速完成支付。
從2015年起,銀聯舉辦的所有優惠活動都是基於移動支付為核心的交易方式,針對如:閃付、銀聯錢包、HCE雲支付等。可以說,正是移動支付為中國銀聯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中國銀聯儘管受到了來自第三方支付的圍堵,市場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中國銀聯還是具有很大的優勢。全國的銀聯卡中金融IC卡已經超過了16億張,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帶有「閃付」功能,這是讓任何支付企業都望其項背、無可匹敵的,中國銀聯應該重視「16億張卡」這個優勢而做好服務,線下收單POS目前已經有超過500萬台可以接受閃付功能。
儘管支付寶、微信支付搶佔市場的攻勢越來越強,但是多集中於年輕人和小額類消費場景。中國銀聯要正確分析不同市場層次的使用規律制訂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以閃付來襲擾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小額支付市場,用卡基交易把握住大額消費市場,移動終端的HCE雲支付來應對人們對支付市場追求時尚變化的需要。這樣才會通過不同的戰略布局以贏得市場,這也是逐漸開放的支付市場賦予中國銀聯的挑戰。
三、信用卡虛擬化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2015年互聯網金融等支付領域科技發展提速,為信用卡產業拓寬了思路和空間,尤其是在大數據、雲技術的應用場景下,推動了信用卡業務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同步發展,支付已經成為金融的入口,眾多的非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在較高層次進行激烈的競爭,而客戶與賬戶成為了競爭的焦點。
正是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移動支付已是大勢所趨,移動終端的重要性已經日益突出。隨著首批民營銀行的誕生,以網路銀行為核心的新型銀行系統逐漸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從對微眾銀行的測試中發現了類虛擬借記卡的出現,通過綁定它行卡向其轉賬成功。經向專業人士核實,該卡BIN號為銀聯標準的「儲蓄卡」,該卡號已可以接入銀聯繫統。據稱,微眾銀行暫時不會發行實體卡。既然網路銀行的虛擬借記卡已經翩翩而至,儘管微眾銀行賬戶內的資金還無法用於消費,也不能向他人轉賬,消費應用場景尚未實現,但這個虛擬網路借記卡賬戶可以看作是一個突破,那麼信用卡的虛擬化會不會成為2016年信用卡產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呢?
2014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一直強調發行並被叫停的「虛擬信用卡」,更大的野心恐怕是不願意像「京東白條」一樣,只做閉環消費信貸業務,而是想把這項業務從擅長的網上交易通過條碼支付方式延伸到線下,只有如此,才可以有效地幫助阿里和騰訊在完全不佔優勢的實體卡支付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從這次微眾銀行閃亮登場中,我們看到的是採用了銀聯卡BIN碼的虛擬卡賬戶。
隨著中國銀聯推出HCE雲支付功能,實體卡虛擬化成為了現實,也正是由於虛擬卡支付的應用場景建設日趨完善,以及Token技術的在移動支付中的廣泛應用,打造出一個雲端支付平台產品,能夠帶來的價值是簡化移動支付產業鏈,能夠幫助銀行打造可快速實施、快速發展用戶的移動支付產品。信用卡的虛擬化就可以通過即時授信、空中發卡,來完成整個發卡過程,而不再需要郵寄實體卡,用戶只要帶著移動終端,如手機、手環等就能完成支付。互聯網銀行模式與傳統銀行模式進行融合,讓互聯網銀行發揮出傳統銀行無可比擬的優勢,又不脫離傳統銀行的對金融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因此,未來的信用卡產業,實體信用卡也將會呈現下降趨勢,而虛擬信用卡勢必將成為信用卡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2015年是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的三十年,互聯網金融時代給了信用卡這個傳統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信用卡產業中各個參與方應該積極投入時代帶來的創新與變革大潮中,共同創建一個全新的信用卡生態系統,打造一個「新信用卡時代」。我們有理由給予更多的期待!
2015年11月27日
本文是受《金卡生活》之邀撰寫的,也是為中國信用卡三十年做的深度總結。2015年初曾聯手媒體策劃設計了《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三十年紀念》慶典活動,謹以此文獻給中國信用卡誕生三十年,也作為2016年本刊的開篇。推薦閱讀:
※逾期上徵信?沒那麼嚴重!
※銀行是否能夠清楚的知道持卡人每一筆刷卡消費的詳細信息?
※謹慎! 信用卡這樣還款很危險
※進了銀行「小黑屋」?不怕!利用年終獎流水,巧申6W額度白金卡!
※擁有這些卡,洗牙全免費!
TAG:信用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