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大城市的人不著急結婚生娃?

為什麼大城市的人不著急結婚生娃?

為什麼大城市的人不著急結婚生娃

為什麼大城市的人不著急結婚生娃

或許在大城市生活的「北漂」「滬漂」們,最不理解的就是老家親戚的「猴急」:什麼時候結婚啊,都25了還沒男/女朋友;怎麼28了還不生娃,看隔壁家的都生倆了……

關於這個問題,最新的研究結論是:在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生活的人,更有可能選擇晚婚晚育,不急著做那些「遲早要做的事情」;而在人口密度不太高的農村鄉下,人們則傾向於早早結婚生子,把「一生中的必須任務」早早做完了事。

——這還用研究?當然。因為你可能想不到,「人口密度」這個單一因素,就可以造成這些不同。

高人口密度與「慢」生活策略

從歷史上看,城市化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群生育年齡的延後。特別是在一些城市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出生率已經降到了1.5以下。

(城市化程度(紅線)和出生率(藍線)的變化呈現相反的趨勢)

生育成本的提高、生育意願的下降(在城市,生育不能帶來新的勞動力),都會讓生育數量減少。然而,「不急著生」又是為什麼?畢竟,對大部分人來講,不管生幾個孩子,總歸都是要生的,為什麼不趁著所謂的「最佳年齡」完成生育,而選擇延後呢?這種「慢」的策略,彷彿同城市快節奏、急匆匆甚至有些混亂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者的研究表明,人口密度會切實地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史策略,生活在大城市、高人口密度地區的人,會因為「人口密度」這個因素帶給個人心理上的影響,而選擇將建立家庭、生育等決策延後,投入更多在教育上,維持更長久的親密關係,在做選擇的時候看得更長遠。在生活的許多方面,比起數量而言,生活在高密度城市地區的人會更注重質量。

研究者們先比較了世界各地和美國50個州的人口密度數據,以及這些地方人們對於長期親密關係的態度、人們的生育率和生育年齡、未成年生育率、對教育和未來的投入等等,衡量生活史策略的快慢指數,將這兩個指數形成矩陣進行比較。

全世界的數據如下,橫坐標是人口密度,縱坐標是生活史策略,指數越高代表生活史策略越慢。可以看到拖後腿的基本上是非洲國家,但整體依然呈現一定的相關性:

為什麼大城市的人不著急結婚生娃

〇和□分別代表歐亞大陸西部和東部的國家,╳代表太平洋島國,?代表非洲國家,+和0分別代表北美和南美國家。

美國50個州的數據如下,可以看到相關性非常之明顯。東部幾個人口密度可觀的州,在生活史策略上明顯更慢;而西部特別是落基山脈幾個地廣人稀地帶,則剛好相反:

〇,東北角的新英格蘭地區各州;□,東北部的中大西洋地區各州;╳,中東北區各州;?,中西北區各州;+,東南部的南大西洋區各州;0,中東南區各州;?,中西南區各州;?,西部山地區各州;?,西部的太平洋地區各州。

看完了相關性,還並不能下結論。如何確定是人口密度影響了人們的決策,而不是其他因素(比如城市地區的經濟、文化乃至人口組成)?研究者又設計了一系列實驗,讓參與測試的人沉浸到「人口密度大」的心理環境中,然後做一系列與長遠決策有關的試題,看人口密度是否對被試產生了心理影響。

被試分為兩組,一組會閱讀一篇叫《擁擠的生活,太多》(TheCrowdedLife,TooMany,TooMuch)的新聞,描寫美國人口爆炸性的增長,或者聽一段嘈雜、擁擠的聲音;而對照組則不做這些。之後,被試們會做一系列測試,都是非常經典的用來確定人們採用短期還是長期策略的題(比如讓你選,今天收100元,還是90天之後收150元之類),以及和生活、生育、教育有關的題,讓人選擇會生多少小孩、怎麼安排他們的教育等。

結果顯示,被高人口密度的「既視感」影響之後,人們傾向於做出更長遠的選擇,並更注重教育,生更少的孩子,維持更長遠的親密關係等。人口密度給人帶來的心理效應,以及這些心理效應對人們決策的影響,是現實存在的。

人多,帶來焦慮也帶來自由

很多時候,我們想當然地把城市化帶來的心理影響往負面的方向引導——擁擠、混亂、繁忙、資源緊張。但是對於真正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人,事實其實沒有這麼簡單粗暴。

一百多年前,社會學家格奧格?齊美爾(GeorgSimmel)就注意到了「城市化」為社會帶來的重要趨勢。他的著作《大城市與精神生活》分析過人口密集對人們的心理影響。

人口密集的城市不斷地給人們帶來持續、大量的信息輸入,彷彿「視覺、聽覺和嗅覺的萬花筒」,人們不得不選擇性地接受訊息,思維變得更加複雜、更加理性,更加註重計算收益得失。畢竟,只有理性才能幫助人們承受這種高壓的環境。

而齊美爾同時也看到了這樣的生活給人帶來的「自由」,因為理性的存在,人們能夠更徹底地實現「個人和精神上的發展」。

現在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要去哪裡、要做什麼事情,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們都會想得更多更遠。何時生娃、生幾個、會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活,都不是長輩眼中「時間到了」這麼自然和簡單。

在擁擠的城市中,人們學會了隔離彼此,擁有更多自己的空間,容忍「不同」的存在。高密度的生活在造成心理問題的同時,又給人更多發展的可能。

活得久一點,人生慢一點

說回到前面談到的生活史策略研究,人們在高密度的人口條件影響下做出的決策,具體心理機制又是怎樣的呢?

研究作者之一、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指出,在人口密集地區,資源緊缺,需要競爭才能獲取足夠支撐自己生活的資源,所以人們更加註重長遠的投資,更重質量而非數量。

因此,生活上會耗費資源的事情——比如結婚生子等——就會延後。

但採取慢的生活史策略,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比較長的壽命預期:人們確定自己能活到足夠久,即使採取慢的策略也不會最後趕不上。因此,在戰亂、動蕩、疾病橫行的情況下,即使人口密度高,人們依然會選取快的策略,早早完成任務以免遭遇不測,或者多生幾個孩子以防萬一。

這個研究有什麼用呢?

生活史策略是一個結合了生態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等學科的領域,可以更好地分析人口、環境因素對社會行為造成的影響,甚至這些因素如何進一步影響社會的集體心理和文化,從而幫助關懷每個人的心理生活,指導決策,建設對我們更友好的社會。

至少,對於每個在城市生活的人來說,當你老家的婆婆媽媽舅舅爺爺們以自己的豐富經驗催婚催娃,你會知道,他們只是沒有親身感受城市的人口密度罷了。

城市生活雖然繁忙、擁擠,但也給了我們更大的能力、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自由的人生策略。

為什麼大城市的人不著急結婚生娃



推薦閱讀:

北京10月起的暫住證升級「居住證」,有什麼實質意義?未來可以積分落戶了么?
小城市靠關係,大城市靠實力是這樣嗎?
向大城市奔跑
中國是人情社會還是可以靠個人努力獲得收穫的社會!人情是普遍出現在三四線城市還是一二線的大城市?
武漢城市圈的城際鐵路建設如何?

TAG:大城市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