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進入競對公司,如何不露聲色地搞砸他們的產品?

這個問題有些「邪惡」啊,正面的競爭我是覺得沒什麼,但是這個屬於「商業間諜」了,甚至還比間諜更加的「可惡」了吧。但是很多的時候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社會,這種事情在現實的社會也是真的存在的,所以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了。雖然我自己是不能認同不能接受這種做法的,但是我對於這種做法也是可以表示理解的。自己沒有去做過這樣的事情,那麼前面加一個「如果」來進行討論的,也就沒覺得有什麼意義了。至於對手公司的一些產品要想不動聲色的去搞砸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啊。

想想看即使你是進入了對手公司,若是你不是人家公司的核心人物,那麼你也沒辦法接觸到核心的技術以及公司內部一些核心的消息。如果沒有接觸到這些東西,你就沒辦法了解這個公司,那麼在你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想要搞砸這個公司的產品那就真的是不容易的。一般看電視裡面,一些商業間諜都是要先竊取對方公司的一些核心的技術和資料,然後再進行摧毀或者盜用才能夠搞砸對方的品牌。

先進入對手公司,你若是有幸進去了的話,應原公司的要求,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現在的對手公司盡量的表現自己,讓自己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取得對手公司的信任是首先要做的事情,然後待著再進行從容緩近,把自己變成「蝸牛」一般前行。再慢慢的或左或右的伸出自己的觸角先進行小規模的試探之後,挖掘到了更大的內部資料後,若是確認可以讓對手公司徹底完蛋的資料那麼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亮出底牌了。我想這或許就是能夠進入對手公司並且搞砸別人品牌的最佳途徑了。能夠保全自己並且也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

但其實也還是有一個方法的,那就是玉石俱焚的辦法,很有可能就會暴露自己的辦法,就是直接正面的詆毀這個公司和產品,因為你是對手公司內部的人,若是由你自己出面詆毀公司那麼說服力肯定會更強的。但是這個會導致的結果就是你不能再在這個公司待下去了,你也不能夠光明正大的回到以前的公司了。這也就不能稱之為不動聲色了。

「火的威焰,人人看到都害怕,所以被燒死的人不多;水性懦弱,人人都覺得可愛可近,偏偏死在水中的人多了。」這是在一本書裡面的話。我想對於競爭對手也是如此的,如果您是在明處和別人進行抗爭,你把自己的目的赤裸裸的告訴別人你就是搞砸別人雖然看起來是來勢洶洶,但是其實最終搞砸的並不多,因為你在明處別人已經有了防備的。若是你在暗處,還是深入了敵人的腹部,這種人看起來是自己人,實際上才是真正很難防備的人。但事實上我並不建議如此進行操作,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其實對於正面的競爭才更能讓自己成長,並且這樣得來的果實才會顯得更加的甘甜,吃起來心裡才會舒坦不會有心裡負擔。


如果你要選擇搞砸他們的產品。接下來,我要說第一種情況。曾經有人說,歷史中這麼多牛逼的人物。就服蘇聯的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面前。都能夠從容不動不破的應對與對抗。卻在戈爾巴喬夫的手裡,走向了分崩離兮。這裡我引出的觀點是,只需要因勢利導,找到他原來就有的問題。並加以引導和擴大。在大的龐然大物也會轟然倒塌。當然了,企業中公司中往往出現的問題就那麼幾大類。作為企業中最關鍵的元素,部分,靈魂。就是企業的員工。員工的忠誠度是企業成為一個成功企業和長久經營的必要因素。


我們可以以此為突破口,搞垮競爭企業的員工層次。首先一件事,我們可以做出的就是利誘,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啊,獵頭公司。他說做的了就是我們在內部更方便做的。說起行業內某一企業擁有更好的待遇,比如薪酬和福利。具體的操作方法,其實也很簡單。你可以利用自己公司的名義,直接吸納那些有跳槽想法的員工。而不是明顯的暴露自己的卧底身份。


你可以在同事中挑選那些對自己現在的工作,境遇並不太滿意的同事。對其訴說給公司的優點和優勢。可以這樣說,我聽說隔壁的那間公司對於新員工的培訓。都是十分專業的。非常有利於員工的職業,長遠發展。我聽說隔壁那間公司,對於業績比較好的員工。福利薪資待遇非常高,職位提升也很快,而且還有很多的休假機會。包括帶薪休假。當然,這一定是根據你索要策反的對象,具體的情況而定的。


當然還有更直接的方法。比如你可以利用給公司員工的許可權。還有作為本公司員工的方便。直接投放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隨機的放入不同的銷售渠道,增加產品的,次品率。一來二去,競爭對手的實力和名聲一定會大打折扣。


其實這種心機婊的做法我是不太贊同的,成大事者必將不拘小節,總是糾結於這點小事兒,怎麼可能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只有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產品研發上才能,用自己的實力打敗對手,當然我不是在熬雞湯,你要明白這一點。你也可以反駁我說社會可不像牆上的標語那樣簡單,社會可複雜的多了,你不派「卧底」去對手公司,對手就會派「卧底」在你公司搞垮你的。但是你要明白真正的好公司都是透明化的,只有做到這樣才能使公司不斷強大起來。

當然透明化是從總體布局上說的,一些商業機密就不要透明化了,不過我想我這句話應該是白說的,因為沒有人會啥的像友商說自己的商業機密。總是做好一家公司不是投機倒把,在各種商業競爭中算計對方。而是真正的挖掘自己的真正價值,永遠相信:「好的有價值的商品,消費者願意為它付錢。」


看到這個問題我也是醉了,得是多大仇多大恨才能有這種想法?雖然經常在抗戰片中看到有什麼特務,也在警匪片中看到有什麼卧底警察,但畢竟是不同的陣營,正邪不兩立,所以特務和卧底警察什麼的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什麼進入競對公司,再不動聲色地搞砸他們的產品,我也是一臉蒙圈了。想不通為啥會有這種想法…

初中學政治就學過什麼要學會良性競爭。小而言之,可以是同時競爭一個職位;大而言之,則可以是兩個公司之間的競爭。既然是競爭,那就應該講究公平,拿出各自的實力,看看到底哪個公司的產品更好,更受群眾喜愛。各種比賽不也是強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嗎?那為什麼一到了公司競爭什麼的,就恨不得不惜一切代價去整垮對方的公司呢?

如果可以進入競對公司,如何不露聲色地搞砸他們的產品

說實話,就算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也不會告訴你。沒辦法,我就是這麼任性。╭(╯^╰)╮

其實想要搞砸對方的產品,目的不就是為了使自己的公司更好嗎?既然目的明確了,那就可以考慮從哪些方面入手。比如採訪群眾,看看他們對產品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正如劍南春的廣告所言:電影,觀眾說好,才是好。同樣的道理,產品,群眾說好,才是好。所以群眾的意見還是很重要滴;或者暗地裡進行調查,看看哪款產品賣得好,哪款產品銷量一般,然後思考解決辦法;再者,也可以學習對方公司產品的優點,藉以彌補自己產品的不足。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嘛;或者還可以強強聯手…總之,不管哪個方法,都比什麼進入競對公司,不動聲色地搞砸他們的產品來得強,也來得光明正大。這樣的話,即使競對公司的產品真的不如你們,我相信他們也輸得心服口服,而不是滿懷怨氣。

如果真的選擇這種極端的方法來使自己的公司變得強大,吃瓜群眾們知道了,公司名譽自然會受損,到時候就不是賣不掉產品的問題了,而是公司可能會面臨極大的挑戰,甚至可能倒閉。唔,電視上不都是這麼演的?公司想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可是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的,但形象如果一旦坍塌想要再恢復就沒那麼容易了。再者,換位思考一下,你肯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公司出現競對公司的人,將心比心,如果你進入競對公司,想要不動聲色地搞砸他們的產品,你的良心不會痛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你厭惡這樣的人,那為什麼要讓自己成為你所厭惡的人呢?就像《微微一笑很傾城》中的阿爽一樣,他為了自己的兄弟背叛了致一科技,但心裡也是會內疚的。再上升一個層次來說,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抱著你們這樣的想法,那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咩,不管是為自己,為公司,還是為了中國,都要公平競爭,不要整一些不入流的手段。→_→



這種情況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想要搞砸他們的產品真的是不容易,如果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就能搞垮一個產品,搞垮一個公司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也是違反法律的,說說為什麼進入競爭對手的公司,搞垮產品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進入競爭對手的公司是常有的事情,說一說通信行業比較有名的中興和華為,這兩個公司是通訊業的大公司了,他們很多地方的公司都是在一個工業區,比如南京,中興和華為就是面對面的。他們之間的人員流通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華為裡面有很多中興的員工,中興裡面也有很多華為的人,但是當他們進入了一個競爭對手的公司時他們發現,他們真的很難融入這個競爭對手的公司。尤其是中興的人在進入了華為以後,總是在各種場合中發現各種歧視,我就曾經在華為面試的時候看到華為的某些人公開的說出競爭對手的弊端,說出競爭對手不如自己。所以進入競爭對手的公司也很難融入核心區域。


其次就算你進入了產品設計的環境,現在的公司已經不允許有人可以掌握產品設計的所有環節,就算不是為了防止有人破壞產品,也要防止人員跳槽,帶走核心技術!一個人就算是技術高手也只能掌握這個產品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另一個環節會避免事故發生,比如說你的產品在軟體上有問題了,測試環節也會修改過來,所以破壞產品僅靠一個人是不可能的!


要想搞垮一公司能做什麼、怎樣做?我認為根據公司的不同大致可以分幾類。


第一技術類:以一個高質量的技術員,不露聲色地進入公司,比如互聯網公司可以想改一些代碼。讓一些老員工都不知道錯誤在哪裡。突破這家公司的技術部門。泄露伺服器用戶資料、限制訪問人數。在網頁中,增加一些小廣告或者寫一些腳本。挑撥員工之間的感情,弄壞設備的電纜。如果你能不露聲色地完成以上這些這個公司基本就垮了。


第二銷售類:也是從一名銷售開始做起,出色的完成上級給的任務和每個月的銷售額度。逐步的進入中層管理階段,和中層的管理幹部發生意見分歧。取得初步的老闆的信任。設置一些看似合理其實不合理的獎罰制度。漸漸的失,員工之間,對上級有抱怨,慫恿一些高層幹部跳槽。

壓迫那些完成比較好的銷售人員。幫助公司做假賬,避稅,架空有關領導的權力。完成這些,這個公司基本上就你一手遮天,隨隨便便讓公司走幾個彎路,這家公司就完蛋。


第三技術研發類:不露聲色地打入技術部。有意無意的摧毀資料或者是將資料泄露給其他的敵對對手。盡最大額度申請研發基金。用最不負責的態度揮霍研發基金。到處去宣揚那些努力工作人人的壞處。例如生活作風問題。


一般來說完成這,幾種類型的,都是那種商業間諜。別想那麼多了,搞垮一家公司豈是這麼容易的。哈哈哈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切勿實際模仿,文者不對以上內容承擔任何負責人。



推薦閱讀:

發散性思維的最好例子
如何寫好一個行業報告?
傳銷真是無處不在嗎?
職場雜談:要不要提離職?
運營菜鳥如何快速汪高階運營發展?

TAG:商業 | 創業 | 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移動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