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巴克崛起之路,看西少爺出海野心
2015年美國五大新聞網站之一《赫芬頓郵報》稱,世界上第一個漢堡包不是由美國發明的,更不起源於德國,世界上的第一個漢堡包其實來自中國,它的名字就叫Rou Jia Mo(肉夾饃)。
如今,漢堡包已走向世界,而以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為代表的美國消費品牌紛紛入駐中國市場,風生水起。也不乏國人開始思考,我們民族的消費品牌為什麼不能走出去,掘金海外?因為在餐飲這個日不落市場中,無論經濟下行還是上行,其在全球範圍內都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今天,皓哥就以星巴克這家海外品牌的全球之路為引,與大家討論源自北京五道口起家的肉夾饃——西少爺。
一、品類殺手星巴克崛起之路,具備哪些能力?
零售企業的擴張,不像互聯網公司那般 「輕」。 而興起於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美國的星巴克,究竟具備什麼能力,才成為了今天咖啡品類連鎖的全球王者?
一來抓住美國消費升級機遇,以年輕人群切入,提供極致產品與服務體驗。
宏觀上看,星巴克受益於當時大眾消費升級的市場環境。
在人均收入偏低的年代,企業競爭拼的是通過極低的價格滿足用戶基本需求;而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大眾希望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對價格相對不再敏感。如果說諸如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代表「性價比」消費,星巴克則代表著買得起的「輕奢」,其正是吻合大眾消費升級,對高品質產品以及優質服務體驗的追求。
此外,其也滿足了新中產年輕人群的需求。
中金公司證券研報數據顯示,星巴克忠實消費者中,「80 後」佔比達 53%;「 90 後」佔比 24%,年輕化趨勢凸顯,而對任何時代的企業而言,把握年輕消費者即是把握當下最熱趨勢。
其次,通過商品與服務標準化,保證一致的高質量客戶體驗。
星巴克主要以直營及特許經營兩種模式擴張,但其對特許經營的控制力極強,打造強黏性關係,保證了高度的商品標準化與一致的客戶體驗。
譬如在中國,消費者無法辨別哪些是直營店亦或是特許經營店,所感受到的是極致統一的產品及服務體驗。這讓其在跑馬圈地,快速擴張的同時,仍能保證前端的服務質量。
再者,打造第三空間,實現人與品牌的強關聯。
星巴克擁有獨一無二的社區屬性,其已衍生成為朋友見面、客戶洽談的絕佳場地,成為了除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從而實現了品牌與消費者的「高度接觸性」。
(註:第三空間,也被稱為城市第三空間,區別於住家和公司,是生活中的緩衝地帶。咖啡館是最典型的第三空間,其他第三空間還有酒吧、公共圖書館等。)
最後,從單一城市打磨好產品與規模化複製的能力,進而擴張全國,再到全球。
星巴克發展初期,堅持單區域深耕,密集開店,在一個地區站穩後,才考慮擴張至下一區域或者輻射附近地區。
本質上,這一戰略也與星巴克的產品形態相關。其主要以沖泡飲品為主,極易標準化。因此,星巴克專註在一個地區建設標準化的工廠生產,隨著當地門店規模越大,固定費用率就被相應分攤,盈利能力相對得到增強。而這樣的擴張模式,也保證了星巴克能提供標準化且高品質的咖啡。
可見,星巴克的全球化進擊之路正是在小幅試水、步步為營的戰略思想下逐步落地,從而走出美國,成為今天的品類王者。
二、同是餐飲零售業態的西少爺,有著跟星巴克相似的優勢
3月22日,西少爺發布了全新的國際品牌:「Bingz」,標誌著這家成立不到4年的餐飲連鎖企業向全球化邁出了一大步。
而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打造國際化品牌的西少爺,與星巴克當年發展背景頗為類似。如今,國內新中產崛起,大眾消費升級,消費者對品質品牌產品有更強訴求,這也是今天西少爺的機遇所在。
本質上,所有成功實則都是時代的成功。在今天的中國,消費升級也正迎來新的機遇。以智能手機為例,華為、小米、VIVO,都藉助供應鏈與巨大的內需消費優勢,緊抓用戶需求,進而逐步變成世界級品牌。
今天的西少爺無疑成長在新中產群體不斷壯大,消費者對優質服務和產品需求日趨旺盛的時間節點上。街邊攤和小作坊顯然已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產品品質與服務更優的標準化快餐,自然對這部分需求進行了很好的承接。而西少爺正是這一趨勢的典型案例,通過極致的產品和體驗,迎合日益「挑剔」的消費者需求。
基於此,以標準化方式,保證最優用戶體驗,則成為了打造品牌競爭力的核心。
西少爺創始人CEO孟兵曾談及,只要做好產品和服務,自然有客來,其不賺犧牲產品服務得來的「效益」。他堅定地踐行著以標準化的方式,打造極致產品的理念。
在前端用戶體驗上,西少爺緊貼大眾口味,開創一套用戶意見與產品研發閉環推進體系,定期對配方微調,做到「快速迭代,敏捷開發」。
在供給端,其實現整個肉夾饃生產流程工業化。用機器人生產線生產肉夾饃,孟兵透露,現在西少爺已掌握國內第一套模擬手工藝麵餅的自動化生產線,目前市場上現行各類用於肉夾饃量產的終端電氣設備均來自西少爺。
西少爺還建立了專家實驗室,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對小麥、麵粉和烘焙工藝進行多項科學研究,目前已經到達分子等級深度。並且,其還在中國最全面的小麥基因庫陝西楊凌,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進行溝通,欲在小麥育種層面做基礎實驗研發合作。正如孟兵所說,如果生產一萬個肉夾饃是手工藝問題,那生產一億個就是工業和產業的問題。
孟兵在今年,更提出新流量、新產品、新模式的「三新」理念,進一步增強品牌的競爭壁壘。
新流量:對於傳統線下而言,門店即流量,有多少門店,就有多少流量,有多少好門店,就有多少優質流量。因此,其開發「獵鋪」線上平台,通過專業選址團隊,將線下信息及時、完整、準確的彙集起來。這套體系將幫助西少爺實現快速擴張。
同時,在線上流量紅利遭遇瓶頸,電商紛紛進軍線下,搶佔線下流量載體——門店。西少爺通過獵鋪扼住選址,抓住新零售的流量入口,從而開闢新增流量。未來,其或將這套流量獲取「方法論」賦能全行業,幫助整個行業提升效率。
新產品:其認為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傳統意義上食物、飲料等,而是體驗。因此,西少爺在提升食物品質同時,將會多元化發力餐廳的服務、速度、環境等諸多方面。孟兵透露,西少爺即將推出一個名為「25分鐘極速送達」的外賣服務,用戶不需要額外付費,就能享受25分鐘外賣送達的服務,這個服務就是西少爺的新產品之一。
新模式:一個是量化機制。孟兵舉了一個例子,滴滴打車的服務能遠超傳統計程車,就是因為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了量化機制。今天,西少爺也會將把每一單產品和服務進行量化,形成激勵,並高效反饋。以新的管理模式,促進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的進一步躍升。
另一個是平台模式。西少爺總部作為平台,將資源與技術賦能給門店,門店作為特種部隊,運營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據了解,從今年5月份開始,西少爺就將在一些門店進行試點,從而讓目前已超出麥當勞2.5倍的坪效,更上一層樓。
以用戶為中心,堅持為行業創造價值的西少爺,通過這套量化機制+平台的打造,不僅為自己的量化產品服務打下基礎。未來,其還會將這項技術開放給各行各業,加速各產業效率的提升,打造出極致的用戶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將有助其打造新消費品牌。
如星巴克一般,國內巨大的消費人群和極強的消費力,將成為品牌絕佳的「練兵場」,助其打磨產品及供應鏈,優化商業模式。
相比星巴克如今的全球擴張階段,西少爺仍處於早期,需腳踏實地進行區域複製、全國複製,進而到達海外複製。
三、分析與展望
除卻與星巴克相比擬的優勢外,如今的西少爺手握更強的「利刃」
比之星巴克,其可謂含著「互聯網金湯匙」長大,環境更優毋庸置疑。
過去,新品牌的崛起需要長時間積累,打造一個餐飲品牌,要靠大量店面以及大量頭部渠道廣告轟炸,才能佔領消費者心智。
如今,互聯網繁榮發展,諸如新媒體一類的營銷方法給品牌崛起提供極佳的機會,同時社交網路的強擴散屬性,也利於品牌進行病毒式口碑傳播。
同時,移動互聯網、同城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壯大,也使傳統餐飲業不再受制於地域,擁有了覆蓋更廣人群的機會。
在國際市場,西少爺也將啟動全球合作夥伴招募計劃,尋找未來在海外市場可以幫助西少爺落地的人才和企業。孟兵談及,關於人才,其需要具有跨國業務背景的專業人士、具有本地經驗的管理者和經營者,及願意參與到西少爺國際化進程中的優秀人才;關於企業,則需要具有全球輻射能力的供應鏈合作者、對本土市場有充分經營經驗的快餐企業,以及法律、市場、人力等領域的合作夥伴。
如若出海,西少爺的產品屬性優勢亦顯而易見。
相比其他中餐出海,做的大多是華人生意,肉夾饃以其特有屬性,受眾人群更廣,增長空間更大。
諸如小肥羊、海底撈是早一批走向海外的,但其實這些品牌不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國際化,因其大都做的做華人生意,賣給中國人,而西方人多以冷餐、快餐為主。
不同的是,西少爺從產品屬性上看,不存在認知障礙。因為全世界人民都吃burger,肉夾饃實則是burger的一種。在美國,或是其他地方,世界各地都在售賣burger。
麥當勞有37000家,肯德基有21000家,漢堡王有16000家。因此,肉夾饃其實是世界性的食品:兩片面夾塊肉,有國際消費基礎,與burger可以說是同源異宗,是一種人類社會通用的食物符號。而西少爺要把這種中國的味道帶到全世界,並告訴大家burger其實是有兩種的,crispy and normal。
不僅於此,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也將供其打磨產品及供應鏈,進而將助其將國內積累成熟的「攻略」套利全球。
透過現象看本質,儘管西少爺擁有走出國門的成功可能性,但未來仍需市場對其驗證:
肉夾饃作為中國地域性美食與海外傳統口感必然有差異,消費者的接受度是其發展的核心關鍵。若能成為海外主流人群的消費選擇,其將染指更大的市場,若只是小眾人群的癖好,則需在產品迭代及市場習慣培育上再下苦工。
因此,解決地區受眾口味差異化將成其出海關鍵所在,除此之外,如何快速在海外市場建立供應鏈、選址等也是未來布局中的重中之重。
四、結語
美式餐飲,憑藉發達的經濟後盾和文化概念以及各國內需消費市場,遍布全球。
今天,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經濟日趨發達,它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其文明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最重視「吃」的民族,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未嘗不會誕生大的品牌走向世界。
文:錢皓,孫欣亦有貢獻。
推薦閱讀:
※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你更喜歡誰?為什麼?
※扒一扒自媒體平台及新秀UC訂閱號
※放下數據,立地成佛
※產品經理成長訪談錄·滴滴劉朱坤
※《不思議迷宮密令》 核心是?
TAG: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