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哲理故事

流傳著這樣一道勵志公式:(1+1%)的365次方=37.7834。

在學生看來,這道公式有著獨特的含義:現有的學習水平為「1」,如果每天在這個基礎上多努力1%,獲得的就是「1+1%」。一年365天,如果每天堅持這麼做,也就是「1+1%」的365次方,一年下來的收穫就會從原來的1增長到37.7834。

從量上來說,1%是個微不足道的數字,每天多做1%,對誰來說都不是難事。但若是堅持下去,每天如此,那麼一年之後,這個毫不起眼的1%將會使一個人的成績從1增長到驚人的37.7834。何為「量變引起質變」?此之謂也。

當然,在勵志公式的反面,同樣也有一條「消志公式」:(1-1%)的365次方=0.0255。也就是說,如果每天懈怠一點點、少做一點點,那麼一年下來,成績就會從原來的1縮水到可憐的0.0255。

從表面上看,(1+1%)與(1-1%)的差距並不大,不過是2%而已。但是,隨著天長日久的積累,這兩個數字帶來的結果卻有天壤之別。算算看,37.7834÷0.0255=1481.70。這就意味著,每天多做一點所取得的成就,將是少做一點的上千倍。如此巨大的差距,令人震驚,更加令人深思。

記住這道勵志公式吧,並且在每一個夜晚,我們臨睡時,捫心自問:這道勵志公式,你用了嗎?

這是發生在我大學期間的一件事,至今猶記在心。

公共課「社會學」的老教授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題目: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那麼反覆嘗試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大約是多少?備選答案有4個:10%、23%、38%、63%。

經過十幾分鐘的熱烈討論,大部分人都選了10%,少數人選了23%,極個別人選了38%,而最高的概率63%卻被冷落,無人問津。

老教授沒作任何評價,沉默片刻後,微笑著公布了正確答案: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著失敗率是99%。按照反覆嘗試100次來計算,那失敗率就是99%的100次方,約等於37%,最後我們的成功率應該是100%減去37%,即63%。

全班嘩然,幾乎震驚。一件事倘若反覆嘗試,它的成功率竟然由1%奇蹟般地上升到不可思議的63%。

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劍至死都不能離手。」其實任何人成功之前,都會遇到許多的失意,甚至難以計數的失敗。你選擇了放棄,無疑就放棄了一個成功的機會,因為轟轟烈烈的成功之前的失敗,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自古以來,那些所謂的英雄,並不比普通人更有運氣,只是比普通人更有鍥而不捨、堅持到最後的勇氣罷了。

教我們高等數學的老師其實是個哲學家。十多年前,我們面臨著畢業。所有的老師都祝願我們以後事業有成。他卻在最後的一堂課上說:「我們隨便聊聊吧。」

那是一個陽光很好的下午,教室外的梧桐樹華蔭如蓋,陽光從葉間拋灑下來,他指著一束陽光問:「你們見到的陽光是現在的嗎?"

我們說:「當然是現在的陽光。」

老師說:「錯,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發出的光線需要走8分鐘才能到達地球。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陽光,是太陽8分鐘之前發出的,而不是現在。」

我們茫然,不知老師為什麼要聊天文方面的話題。

他卻繼續說道:「在所有的恆星中,有一顆星叫天狼星,它距離我們地球10光年;牛郎星和織女星,離我們遠達27光年;而現在距離我們最遠的恆星在8萬光年之外。

我們所看到的天穹,都不是現在的模樣。我們此刻見到的是10光年之前的天狼星,27光年前的牛郎星和織女星,8萬光年之外的外星系。而現在的天狼星,我們在10年後才能看見,現在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要在27年後才能看見,最遠的外星系,在8萬年之後。

同學們,人生就像天際邊的一顆恆星,我希望你們從現在開始,從此刻開始,努力地發光。10年後,20年後,我就能見到你們的最亮麗的人生。」

一個人就像天際的一顆恆星,自身的光芒要被別人看到需要10年、50年的不斷努力。因此,從現在開始努力地發光吧,活出自己最亮麗的人生。

有一次,錢理群參加一檔名人訪談節目。在節目的互動環節,一名坐在最後一排的青年站起來提問:「老師,我在最後一排,您在第一排,我什麼時候能和您一樣?」「在我眼裡,現在的你才是在第一排。你有無數條路可以走到我這兒,但我再也找不到一條可以到達你那兒的路,該難過的是我。」滿頭白髮的老教授這樣回答。全場傳來經久不息的掌聲。

兩個小男孩為了一塊餅在爭吵。他們爭辯誰應該吃大的一半。兩人跑去找父親解決紛爭。父親說:「你們為什麼不把餅切成兩塊一樣大的呢?」「沒有辦法。」「那麼你們拋硬幣決定,輸的人切餅,贏的人先選。」兩個小男孩同意這個辦法,結果切出了大小一模一樣的兩半。

一個守財奴把金子藏在花園的大樹底下。每個星期天,他都會把金子挖出來,獨自欣賞良久。不料,有一天,小偷挖走了金子。守財奴再來檢視財寶時,只看見一個空空的洞。

他號啕大哭起來,鄰居們跑來看出了什麼事。等弄清真相後,其中一個人問:「你用過這些金子嗎?」

「沒有,」守財奴說,「我每次都只是看看它們。」

「那不就得了,」鄰居說,「今後你還是照舊過來瞧瞧這個洞好了!」

我曾和一個朋友打賭:如果我給他一個鳥籠,並掛在他房中,那麼他就一定會買只鳥。我的朋友同意打賭。因此我就買了一隻非常漂亮的瑞士鳥籠給他,他把鳥籠掛在起居室桌子邊。結果大家可想而知。當人們走進時就問:「喬,你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喬立刻回答:「我從未有過一隻鳥。」

「那麼,你要一隻鳥籠幹嗎?」

我的朋友後來說,去買一隻鳥比解釋為什麼他有一隻鳥籠要簡便得多。人們經常是首先在他們頭腦中掛上鳥籠,最後就不得不在鳥籠中裝上些什麼東西。


推薦閱讀:

我的爺爺會發光
《爾來了》 07.犯罪現場
品牌講好故事完全攻略
有哪些關於大學合併的有趣的故事?
試寫一篇反俗套的玄幻故事?

TAG:哲理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