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杭特:為什麼老濕父更看重「防」?
大家好~我是 @史中,我的日常生活是開撩五湖四海的科技大牛,我會嘗試各種姿勢,把他們的無邊腦洞和溫情故事講給你聽。如果你特別想聽到誰的故事,不妨加微信(微信號:shizhongst)告訴我,反正我也不一定撩得到。
-------正文的分割線-------
「黑客」杭特:為什麼老濕父更看重「防」?
文 | 史中@淺黑科技
一枚導彈飛躍廣袤的海洋,蒸騰的沙漠,向我們的核心目標墜落而來。
在距離邊境一千公里之外,這枚導彈被雷達系統捕獲,在零點一秒之內,反導系統計算了敵方導彈的型號,速度,可能目標,觸發了防禦機制。
幾顆反導導彈從不同的位置發射,以圍剿之勢在天空中向目標衝去。對方的導彈迅速躲閃,但是由於它的可能路徑已被封堵,系統計算無解。剎那間,入侵導彈所需轉彎半徑大於機械載荷,躲閃不及。
在邊境外的天空中,一陣絢爛的煙花。
國境線內,人們往來如常。
這是一次完美的防禦,也是一場完美的隱喻。
在杭特眼裡,互聯網世界的攻防大戰,恰恰是以這種方式呈現。畫面美麗而朋克。
杭特是一個黑客。他名字的意思不是「杭州特別屌」,雖然他工作在阿里巴巴。「其實這個名字是「Hunter」的音譯」,他一臉驕傲地向我解釋。一瞬間我還是被他風騷的走位驚呆了。
杭特是中二男里的老炮兒,從八十年代就浸淫在各種動漫的海洋。自己的花名也是源於最喜歡的動漫《全職獵人》(Hunter x Hunter)。
所謂讀書破萬卷,動漫他讀了萬卷不止。
不過,他不齒什麼 Cosplay,也不去拆奶罩(ChinaJoy),他只是感受那些熱血的世界,然後在內心盛開一片花園。這讓我相信,他是那種會享受「精神馬殺雞」(Spirital Massage)的人。
有了這樣的認知,眼前這個中年大叔的臉也就不那麼違和了。
一、會「防」的是師傅:舉個足球比賽的例子
某種程度上說,中二男杭特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本來,黑客這個群體的 Slogan 就是批判、反叛,結果杭特比他們還批判,對這些同行的思維模式感到很捉急。一捉急,他就想「開炮」。
中國安全研究根本沒有戰略可言嘛!天天去挖漏洞打比賽,鍛鍊出一堆「攻」,對產業有什麼幫助?
為什麼要研究這個技術,這個技術在整個安全產業里處在什麼戰略位置,很多人都不會想!
中國黑客只知道攻、攻,其實他們都在自己的「舒適區」,根本沒有嘗試建立防守的體系化思維嘛!
總之,他言外之意就是中國黑客們大多有點跑偏。
這讓我一度懷疑,面前坐了一個牢騷滿腹的中年油膩黑客。雖然他說的也是事實。
我覺得要解釋他的思路,可以類比足球比賽:
很多球迷覺得足球就是要對攻,如果兩邊都玩鐵筒防守,那還踢個什麼勁?不過,真正頂尖的足球隊,比如義大利,他們就把防守戰術放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我覺得這倒不是因為義大利人是縮頭烏龜(雖然在打仗的時候他們經常這樣),而是因為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防守體系在對抗的過程中非常重要。注意,我說的是體系。
這裡要明確一點,球隊的目標是獲勝,而不是一場精彩的比賽。
再說一遍,球隊的目標是獲勝,而不是一場精彩的比賽。
如果全力攻擊,當然有可能打出更精彩的比賽。但是,輸贏從來不是兒戲。特別是在網路攻防的戰場上。
兩國在網路上角力,暗流涌動,四野並無觀眾,也沒人關心你是不是用漂亮的左勾拳長驅直取對方面門。只有一點最重要,那就是你有沒有被對方攻破,你的核心機密有沒有被對方竊取。其他都是扯淡。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也是如此。
縱然很多黑客覺得攻擊才是世界上最酷的事,但說到底,酷不能當飯吃。還記得太極大師雷雷么。。。花拳繡腿結局往往不美。
沒錯,說到這,我才理解這位81年出生的老黑客在說什麼,他說的不是企業應該怎樣建立網路安全防護體系,他在用自己的「血淚史」告訴年輕人怎麼才能有飯吃。
二、「防」要有套路:齒輪、機器和戰艦
防守是一門有關體系的哲學,攻擊者可能永遠都不懂。
對手向你的臉揮拳,用手捂臉肯定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別人打你的臉,你可能要俯下身來,向他的小腿飛起一腳。這甚至都不需要經過你的大腦,而是屬於肌肉的固定記憶。頭疼抱頭腳疼護腳,肯定是個小徒弟所為。
我想用城池作個比喻。
為了防止敵軍來犯,守軍如果時間來得及,一定不是原地直接死磕,他們需要築城。城防需要幾大要素:
1、堅固的城牆:城牆的每一塊磚都要環環相扣,不能有絲毫的缺口。
2、平穩的接縫:兩條牆之間的接縫要平穩順滑,不能有絲毫裂縫,也不能給敵人留下攀登的抓手。
3、防守的套路:城牆之上的守軍,要針對敵人可能採用的各個進攻方式,提前進行演練。例如敵人架起了攻城梯,守軍小隊要如何掀翻。敵人向上放箭,守軍要如何支起盾牌。必要的時候,需要製作專門的反制機器。
你可能明白我在說什麼,防禦很重要,但我說的不是單點防禦,而是體系防禦。這也是杭特這麼多年用「血淚史」總結出來的經驗。
在網路防禦中,對方的黑客可能用各種姿勢攻進來。防禦的方法也應該像剛才說的城池一樣成體系。杭特說了三個挺開腦洞的認知,我想分享給各位盆友:
1、風險要「收斂」
企業的系統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如果沒有經過安全思維的設計,可能每個環節都會出問題。
黑客是什麼人,那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一票人。邏輯再縝密的系統都難逃被他們攻破的命運,何況很多時候,程序中還會混入一些小白程序員寫的代碼。
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安全威脅就「不收斂」。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會在什麼地方出問題,更別說防護了。
什麼叫「收斂」呢?就是要在大多數邏輯簡單的環節,盡量把風險可能控制在零。而把可能出問題的地方,聚攏在有限的幾處,然後重點防禦。
這就像市政輸水系統,管路本身都是厚厚的材料,但凡輸水系統出現泄露,一定是管道的接縫處。這樣,我們就說:輸水系統的風險被收斂在了接縫處。
對應在企業安全防護中,一些數據的流轉過程,絕大部分情況可以「全程加密」,這就導致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即使萬一泄露,對方也無法解密,從而大大降低了出問題的可能。
這個例子說明,我們是有可能設計出一套大大提高安全性的系統的。而這種設計,比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瞎忙活合算的多,因為它的風險是「收斂」的。
2、防護強度要「可度量」
當然,首先風險要「收斂」,然後才能「可度量」。不收斂的風險是無窮大。
我再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吧:
現在人們都知道,不能抱著嬰兒坐在副駕駛座位,因為如果遇到碰撞,人根本抓不住懷裡的嬰兒。如果這樣做,風險是「不收斂」的。
那怎麼解決呢?
1、嬰兒坐後排;2、使用兒童汽車座椅。就像這樣↓↓↓
這就叫防護強度「可度量」,你可以用加減乘除算出來所面臨的風險。
說回企業安全。
畢竟企業最核心的資產一般都是數據,所以杭特還是用「數據加密」舉例。
加密的強度是數學化的,而破解加密需要「暴力破解」(簡單理解為窮舉法)。根據現在晶元的算力,以及技術水平,可以算出破解一個秘鑰所需時間的平均值。這個數值,就是可度量的風險。
他說。(對了,忘記說了,杭特是山東大學數學系畢業的,膜拜一下 Orz)
當然,國家規定的「等保合規」,其實就是為了讓風險「可度量」。只不過杭特認為除了國家的要求之外,企業還應該有更嚴苛的自我要求。
只有「可度量」這個前提存在,才可以深入研究進一步的戰略。杭特舉了幾個很科幻的例子。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專門負責頂尖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他們有一些有趣的項目,比如:
電路的設計到流片,要求以月為單位完成(在普通世界基本是以年為單位);
火箭的發射計劃設計,要以天為單位完成;
無線形式的骨幹網,要做到 100G 的速度。
扯得有點遠,不過你現在應該理解,地球上科技最發達的美國人是如何利用「可度量」來規劃戰略了吧。用杭特的話說,「中美至少有十年的差距」。
3、要把人的經驗固化成自動化程序
說到經驗固化,你可能有點蒙。但如果我說「套路」,你就理解了。
之前我說的所有例子,其實都可以總結為套路:
足球比賽中的防守戰術,是套路;
城牆上的禦敵戰法,是套路;
企業安全防護的體系,是套路;
你可能會說城市套路深,我想要田園牧歌。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贏,那就必須要有套路。看看中國足球,你就知道不懂套路有多可怕了。
現在的問題是,僅僅懂套路都不好使了,你還要比對手更快地使出套路。
比如,我們的先人發明了火藥,甚至知道用火藥可以製造殺傷性武器。「利用火藥和機械原理製造殺傷武器」,這就是套路。但事實證明我們的套路不如英國人深,他們把火槍這種套路固化得更好。
結果是,在鴉片戰爭真刀真槍的對抗中,交戰的時間被限定,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自動化工具在對抗中更有效率,我們輸了。(至少戰爭本身是如此)
在網路安全攻防中,同樣如此。
舉一個例子——軟體的行為分析。一個程序是好是壞,很多時候要通過行為才能分析出來。而傳統的安全研究,需要研究員來手工逆向。不過,杭特帶領兄弟們做了一套自動分析系統,每一條指令都可以被自動化分析,這就是專家經驗固化的一個例證。
至於頂級黑客大賽 DEFCON 上出現的機器人自動攻防,也正是機器固化人類經驗的一次頂級嘗試。
我彷彿看到了賽博世界中一艘艘金色的戰艦,他們可以自動編隊,甚至自動變形,用毫無摩擦的運動軌跡,抵擋對手的進攻。他們是我們文明的記錄者,他們也成為了新的文明。
我們千萬年經歷的一切,皆如此。
杭特曾經在黑客的「黃埔軍校」綠盟工作8年,是不折不扣的老兵。他目睹過最激烈的對峙,排演過最華麗的進攻。
如今,他坐在我對面,笑容滿面。他選擇成為一個防守者。
end
對了,杭特最近準備組織一次網路攻防大賽,名叫「阿里安全軟體供應鏈大賽」,這個比賽脫胎於杭特對於網路安全的理解,專門考驗防禦者的體系化思維。用他的話說,就是「真正對產業有用」。
他歡迎你們報名。
-End-
再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是 @史中,是一個傾心故事的科技記者。我的日常是和各路大神聊天。如果想和我做朋友,可以關注微博:史中方槍槍,或者加我微信:shizhongst。
不想走丟的話,你也可以關注我的自媒體公眾號「淺黑科技」。
推薦閱讀:
※硬體安全如何學習,智能硬體漏洞挖掘推薦書籍?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如何學滲透測試?
※敲代碼的,如何轉行挖掘漏洞?
※為什麼漏掃軟體無法發現非0day的全部漏洞?
※從網易郵箱數據泄露看,有道雲筆記是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