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探我X生活的朋友,請你直接一點

我一朋友的嫂子問她,「你最近有沒有好好做運動啊?」

「做什麼運動?微信運動我天天步數超過2萬+,常年穩奪朋友圈第一名。」

「哎呀,不是這個運動。是那個運動。」

「什麼運動?你不說清楚,我可聽不懂。」

「那個運動,那個運動,那個運動!」

「完全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好吧,我就問你,你打算什麼時候生小孩?」

朋友說完還想吐槽什麼,我說你先別急著「嘖嘖嘖」。嫂子畢竟是文明人,至少她沒直接問:你和你老公X生活怎麼樣?

朋友想了想:也是啊,所以按你這麼說,我應該要感恩嗎?

我:……

靈活運用婉轉之詞,這算是文明的進步嗎?也許是吧。但與此同時,我們的八卦之心卻從未真正進化過。

如果有人問你:你和你愛人的夫妻生活和諧嗎?你肯定會想回敬他:無以奉告(管你p事)。無論提問的人,還是被提問的人,都會感到(被)刺探隱私的尷尬。

但那些問你何時要小孩的人,卻一點都不覺得臉紅害臊,彷彿他們正在問一件與私人毫無關係的事情一樣。

問別人什麼時候要小孩,就跟探聽別人的夫妻生活一樣,既侵犯了別人的隱私,也是赤果果的性騷擾。只是前一種提問打著關心小家庭未來規劃的幌子,讓人不好意思直接懟回去罷了。


我這朋友剛結婚那會兒,和老公一起住在婆婆家。和婆婆一起住的日子,和皇后的日子沒太大區別:衣食無憂的同時,也沒有了隱私。

她婆婆是個勤快能幹的人,洗衣做飯,打掃整理,樣樣都行。當然了,她每天換下的內褲、襪子,婆婆也都一聲不吭地全洗了。

偶爾有那麼幾次,她和老公通宵看電影、打遊戲,沒洗漱就睡了,隔天婆婆還會問她:

「你昨天沒洗澡啊?沒換內褲嗎?」

夏天的時候,她健身回來,婆婆洗完她的襪子就問:

「你這襪子的味道有點重,最近身體不舒服嗎?」

她一聽這話臉就紅了,根本不知道該這麼回答,只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被窺伺到了,心裡羞澀得不得了。

叫婆婆以後別洗內衣了,肯定不行。因為今天說了,明兒婆婆就會和小區里的阿姨媽媽說:

「你們曉得伐,我兒媳婦在家從來不做事的,內衣內褲都是我洗的,她連一隻襪子都不洗。」

好了,這下小區里的阿姨媽媽都知道,她婆婆幫她洗內褲了。

哎喲……這畫面真不能腦補。

於是,她終於下定決心和老公搬出來自己住。雖然要自己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但起碼生活上自由了,也有了更多的隱私。


但你千萬別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婆婆才會搞事情。丈母娘要是搞起事情來,絕對也是hin厲害的。

我這個朋友在生孩子前,跟老公享受了三、四年的二人世界。他倆的生活確實自由自在、可圈可點,但雙方的母親都急壞了,尤其是她的媽媽,急得完全丟掉了優雅。

他們經常會回女方父母家吃飯。有段時間她發現,餐桌上頻繁出現洋蔥炒蛋,韭菜炒蛋這些,還有生蚝和海參。她從來不吃味道大的菜,就問她媽媽為什麼老是燒這些?

她媽媽含蓄地壓低了嗓音說,「多吃洋蔥和韭菜,對男同志好的(拉重音)。」

「那生蚝又是怎麼回事?你和老爸從來不吃這些的。」

「我們當然不吃,這是買了給你們吃的,特別是你老公,你叫他多吃一點。」

有時她媽媽會直接跳過她,去問女婿想吃點什麼?只可惜女婿從沒有真正聽懂過丈母娘話里的意思,

「媽,我吃點素的就好,不想吃太油膩的。」

唉,我來幫這位丈母娘做一下翻譯好了:

我哪是真的要燒菜給你們吃?我只是不好意思問你們,怎麼那麼久了都還沒有動靜?要不要去看看醫生?趁年輕應該早點要小孩啊!


我聽了朋友的這些事,早已經笑得不行了。她為了挽回最後的一點尊嚴,就告訴了我另一個「聳人聽聞」的事情。

她朋友圈裡有個熟人,是個媽寶女。結婚後既不想和老公單獨住,也不想和公婆住,吵著一定要住回娘家。

她老公對她很好,天冷以後每晚都幫她暖被子。有段時間,她老公工作突然很忙,每天晚上就沒人幫她暖被子了。

「她可以用電熱毯啊,」我說。

「她是個講究人,不喜歡用有輻射的東西。」

於是,她媽媽自告奮勇地擔起了這項重任。但令人頭疼的是,她媽媽的潔癖特別嚴重。

她每次都會檢查女兒女婿,有沒有把口水沾到被子上?枕巾有沒有泛黃?床單上有沒有撕下來的臭腳皮?被子有沒有蓋反?蓋在腳上的那頭如果蓋在了臉上,那實在是太~~~~~~~~~~~噁心了!

有一天晚上,她媽媽躺在他們的被窩裡說,

「是你沒洗頭嗎?還是你老公沒洗頭?我聞著你們的枕巾,怎麼一股頭臭味啊?你們兩個人實在太不愛乾淨了!「

雖然每次她媽媽到房間里來,都好像偵察犬進了屋一樣,但她更離不開對母親的依賴啊。被媽媽嫌棄什麼的,就忍了吧!


有人說,那些抱怨自己隱私被侵犯的,都得了矯情病!既要享受和父母共同生活的便利,又想完全擁有個人隱私,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寧願選擇在外租房住,為的就是避免和父母發生矛盾。因為他們希望和父母之間,能有一條明確的生活界限。

界限感很重要。每一個成熟的個體都會要求一定的私人空間,而能否允許對方保持私密,也同時考驗著一段關係的雙方。

但大多數父母永遠對子女的生活,保持著生猛凌冽的好奇心:

「你跟我們還分得那麼清楚,幹嘛啦?我們是你的父母哎。」

如果粗暴直接的坦誠,才是和父母的正確的相處之道,那麼麻煩各位爸媽,下次逼生的時候,不如也直接地問孩子:

「你們X生活過得怎麼樣啊?」

E/N/D

歡迎關注愛童言微信公眾號ID: arhats500,這是一個小眾的成長類公號


推薦閱讀:

162病態障礙——精神分裂的癥狀分析
上帝如來都地圖炮,你只能做規律里的例外
紀凌塵闞清子的相處模式?
8歲男孩疑似墜井身亡 家屬質疑:井口還沒他肩膀寬,怎麼掉下去的?
05思維模型:禁果效應—飢餓營銷的鼻祖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