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城市如何巧解垃圾分類難題?最後一個城市方法絕了

生態文明建設,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國在垃圾處理方面,資源利用率不高,處理更為困難。在此背景下,垃圾分類的推廣成為了解鎖前端分類難題的密鑰。垃圾分類對於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今天,本文梳理了10個城市在垃圾分類難題方面的不同做法和經驗,以饗讀者。

北京:開啟「乾濕分離」新模式

自2017年2月開始,北京逐步推廣垃圾分類「大小桶」模式,實行「乾濕分離」的垃圾分類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2017年3月,北京市正式開始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行動,目前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已全面啟動。垃圾分類試點片區的創建將從今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十三五」末。每區至少有一個街道參與試點,其他街道至少有一個社區作為試點。在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同時,全市還將考核示範片區廚餘垃圾分出率。據了解,示範片區覆蓋率2018年將達到30%,2020年達到90%。隨著圾分類示範片區的建設,北京市的垃圾分類將得到進一步普及。

上海:建立「綠色賬戶」

江浙滬是我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進展較快的區域。其中,上海市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機制,激發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上海通過刷卡領積分的方式建立起「綠色賬戶」,鼓勵居民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的隊伍之中。據上海副市長時光輝介紹,目前上海有500萬戶居民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其中400萬戶有「綠色賬戶」。同時,上海今年底黨政機關強制分類已基本覆蓋。上海垃圾分類的綠色隊伍正在不斷壯大,為城市的文明建設添得亮麗之色。

杭州:凝聚多方合力共治

2003年,浙江省揭開垃圾分類的序幕。杭州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也有7年之久,政府層面的法律、制度為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形成了一定保障,公眾主動參與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疊加企業的積極配合,杭州正在形成越來越強有力的政府、企業與公眾共治的合力。

2017年,隨著《杭州市生活垃圾治理「十三五」規劃》、《關於推進杭州市「五廢共治」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的相繼落地,杭州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又跨上了新的台階。為破解「垃圾圍城」難題,杭州打響了以垃圾分類處置為重點的「五廢共治」硬仗,紮實推進九峰環境能源項目,第二工業固廢處置中心建成投用,成為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同時,杭州還在218個分類小區開展「定時定點」投放試點,探索垃圾分類模式。

南京:形成積分激勵體制

江蘇南京不斷加強科學處置,提升分類有效性。在南京,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南京在各轄區通過以積分兌換物品的方式,找到了垃圾分類的突破口,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垃圾分類積分激勵體制。

根據住建部消息,目前,南京已有560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通過驗收,農村垃圾分類工作也將啟動,力爭為每一種材料找到再利用的渠道。目前,南京生活垃圾已實現100%無害化處置。現在,南京正在加快推進餐廚垃圾終端處理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的終端處理環節。

廈門:構建全方位資金保障體系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僅關係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最基礎的工作。垃圾分類的「廈門實踐」在全國領先,更獲得住建部點贊,其背後是各級政府部門與廈門市民的辛勤付出以及財政資金的保駕護航。

來自廈門市財政局消息,2017以來,該局不斷優化資金投入結構,在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各個環節加大投入,逐步構建起全方位的資金保障體系,助推全市垃圾分類工程。2017年總投入資金規模達5.32億元。廈門正在通過「互聯網+」技術建設智慧環衛信息化平台,促進垃圾分類體系與垃圾收運體系的深入融合,實現垃圾源頭追溯,逐步建立起「垃圾分類直運」的模式。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生活垃圾分類氛圍,基本形成了「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格局。垃圾分類工作已成為廈門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廣州:勾勒「城市礦產」藍圖

廣州市擁有1800萬人口,每天產生2 .6萬噸垃圾,而這樣龐大的垃圾量何去何從?破解「垃圾圍城」的窘境,核心環節還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處置得當,資源化再利用,不僅有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也能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因此,廣州將垃圾作為「城市礦產」進行長遠規劃。

廣州市圍繞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這一目標,學習借鑒國際先進城市成功經驗,並結合自身實際,確定了「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乾濕要分開」的生活垃圾分類原則,確定了「先減量、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後無害化焚燒、生化處理、填埋」的垃圾分類處理技術路線和「原生垃圾零填埋、資源回收全利用」的垃圾分類處理目標,探索出社區「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垃圾分類模式,強化了全流程管理的質量監督工作。

2017年下半年,廣州市公布100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小區名單,同時下發《廣州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居住樣板小區標準》,再度推進了生活垃圾分類的精準化。

深圳:各區共鑄「深圳樣本」

深圳是全國最早提倡垃圾分類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國首個對垃圾分類進行頂層設計的城市。對於垃圾分類的開展,深圳多措並舉,正在探索生活垃圾分類的「深圳樣本」、「深圳模式」。在深圳市八大類生活垃圾大分流處理體系之下,深圳市各個區也在不斷探索和推進屬於自己的特色模式。

深圳寶安區正借力科技網路平台,建構全民垃圾分類時代。在新科技的配合下,寶安積極探索的物聯網+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蓄勢破局;羅湖區牢牢抓住「前端分類」與「末端處理」兩個關鍵環節,改變了以往前端分類投放後端處理雜糅的狀況,細化了分類與處理的流程,形成了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完整鏈條;鹽田區實行「三分類」的垃圾分類方法,截至2017年5月,全區228個住宅小區(城中村)已全部開展垃圾減量分類工作,鹽田率先實現了公共餐飲垃圾資源化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有害垃圾安全處理率三個100%。

在垃圾分類工作上,深圳不僅在不斷推進宣傳教育基地的建設,大力宣傳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而且還在著力探索研發生活垃圾超高壓分質和乾濕分類減量資源化技術與工藝,提高資源回收效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太原:跑出垃圾分類「加速度」

太原市把實施垃圾分類處理作為推進環衛事業轉型、實現垃圾處理髮展的重要內容,在分類處理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法規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創建了垃圾處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垃圾分類,太原跑出了加速度。

在居民垃圾分類上,太原把「互聯網+」與公司運作相結合,進一步提升了垃圾分類與垃圾收運系統的效率。垃圾是可再生的資源,分好類的垃圾如得不到有效的處置和回收利用,垃圾分類將毫無意義。因此,在終端處理上,太原市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廠等項目的建成投產,同時,推進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基地的建設,夯實了基礎設施建設。

長沙:前期、中期、終端有機銜接

長沙通過垃圾智能分類,信息化管理和積分兌換,調動居民積極性,大力推廣垃圾分類試點。

長沙建立了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大件廢棄物、舊衣物、有害垃圾等五類垃圾分類體系,其中可回收垃圾由智能分類回收機和專業環保公司實現分類收運。長沙通過與大中型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簽訂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合同、升級環衛設備,做到前期分類投放、中期分類收集運輸、終端分類處理的有機銜接,真正推進了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長沙市兩型辦黨組成員、副主任謝湘明介紹,今年智能生活垃圾分類將推廣到50組,大約能覆蓋2萬左右的居民使用。

鄭州:步入垃圾分類管理時代

2017年7月,隨著《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的通過,鄭州將步入垃圾分類管理時代。方案提出,2017年底前,鄭州市計劃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社區50個。

鄭州市的垃圾分類以「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種分類實行。在「智能垃圾箱」的使用和積分兌換的方式相結合的基礎上,居民正在養成分類投放的習慣,在末端分類處理的跟進下,各區政府正在建設垃圾分類直運體系,實行分收分運,避免了「前端細分類,後端一鍋燴」的現象,鄭州的垃圾分類制度正在不斷完善。隨著分類工作逐步推廣,以後垃圾分類可逐步向細分、精分過渡。

物e類聚,關注垃圾分類

更直觀的讓你看到我們如何垃圾分類

更多資訊微信公眾號關註:物e類聚~

各位觀眾對此做法怎麼看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推薦閱讀:

這條身價30000美元的魚,是我們放進海洋的卧底
高壓泵-寶恆泵業
細數特朗普上任一年美國的環保「貢獻」
報應來了,再不執行巴黎氣候協定,每年將有600萬噸魚死亡

TAG:垃圾分類 | 環保行業 | 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