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蘋果錯了呢?2017年度手機榜 | 一點觀點

這是 一點OnePoint 的第 334 篇文章,年度盤點的第二篇文章,我們來聊聊手機。

在本??看來,要盤點2017年的智能手機其實很簡單,因為所有吸引人眼球的機型,無論什麼品牌,都可以被 3 個關鍵詞所涵蓋,那就是:

全面屏 人工智慧 雙攝像頭

對,沒有 VR 也沒有 AR ,因為在我看來它們都還不成氣候,比如蘋果的溝通會上用來演示 AR 功能的就只有一款遊戲和宜家的傢具擺放 App 。或許要等到 2018 年,它們才能真正成熟。

所以你不用想太多,只需要搞懂 3 個關鍵詞,就能了解 2017 年的手機情況和發展方向。並且你也不必再傻白甜的問別人:「大師告訴我哪款手機好?」而是可以掌握如何判斷手機好壞的依據,讓自己至少有獨立判斷的能力。

接下來,我就先對這 3 大關鍵詞逐一解讀,然後再列一下 2017 年度手機榜單,讓你既懂了內涵,又知道具體哪個手機好。


1 全面屏,全面嗎?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所有人

iPhone 4s 的 Siri,iPhone 5s 的指紋識別,iPhone 6 的 2.5D 玻璃,iPhone 6s 的 Live Photos、iPhone 7 Plus 的變焦雙攝,當蘋果手機使用某一項技術或工藝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整個業界的跟進。

但後來,大家都覺得這樣跟風好像不太好,於是開始領先蘋果推出一些功能,比如雙攝和全面屏

屏幕是我們與手機進行互動的核心,理想的手機應該是屏幕儘可能大,而其他東西越少越好的。目前這似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2017 年初,三星就憑藉正面美如畫的 Galaxy S8/S8+ 驚艷了人們的眼球,要不是指紋解鎖被放到了不該放的地方,系統設計也不太符合中國人操作習慣,這台手機可能就是我用過最好的單攝安卓手機。

可惜 S8 背面的指紋識別位置著實讓人難受

本??拍攝的S8樣片

三星 S8 僅僅奏響了 2017 全面屏的序曲,這個樂章的高潮在下半年,一系列全面屏集中發布。其中小米已經進化到第二代的小米 MIX 2 尤為吸引人,這台手機甚至和第一代小米 MIX 一同被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中心收藏了。

而隨著 vivo X20 的發布,OPPO R11S、華為Mate 10 Pro、華為 nova 2s 等一大波價格越做越低的 18:9 全面屏的手機集體爆發。

但我想很多吃瓜群眾和我一樣,對這一大波全面屏看得一頭霧水,因為……

注意上圖的堅果Pro 2的渲染圖還算比較老實的,如實描繪了黑邊和上下框。

目前所有全面屏手機上,都有無法忽視的邊緣,它們是比之前的手機好很多,但距離 「全面」 這個概念,顯然還有一段距離。

在這方面,即使蘋果做得也不盡如人意:

當然安卓手機的情況也不樂觀。

除了三星自家的全面屏手機,其他廠商由於採用了幾乎完全相同的 18:9 面板,所以儘管各家宣傳辭彙不同,但擋住 logo 的話,你很難區分開它們。

擋住 logo 後就,你能分清誰是誰么?

當然這並不怪手機廠商,以目前人類的技術,上游供貨商要提供如此大批量、低成本的「全面屏」,只能做成上面這個樣子,下游的手機廠商只能有什麼用什麼。

這樣來看,雖然蘋果的 iPhone X 發布晚了,上市更晚,但它成功做到了與眾不同(雖然代價是丑)。何況,作為第一批試用 iPhone X 的自媒體人和用戶,我可以說這塊屏幕的色彩、細節是我見過最出色的。

那為什麼我還要提出一個問句:如果蘋果錯了呢?不是因為全面屏,而是因為全面屏帶來的另一項功能改變:面容 ID

令人鬱悶的是,目前在刷臉解鎖這方面,安卓的面部識別速度更快,但不夠安全,弱光時也沒法用,多加一個指紋識別不僅累贅,還破壞整體美感;蘋果面容 ID 更大膽,安全性也更高,但速度太慢,實際操作體驗同樣不好。

說如果蘋果錯了,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面容 ID 模組本身體積巨大、成本高昂。這直接導致了 iPhone X 被人詬病的高售價,以及……被人黑出翔的齊劉海設計。

網友惡搞的與 iPhone X 髮型一致的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athan Ive (喬納森·艾夫)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要讓不採集面部 3D 信息的安卓面部識別變安全,是不太可能的。而讓構造過於複雜的蘋果面容 ID 變小,齊劉海消失,短期內也沒可能。

因為面容 ID 需要的元件實在太多了。

iPhone X 的劉海是各種功能元件的棲息地

所以這一次與指紋識別不同,蘋果的方案可能確實引領了整個行業,但是……它可能並不是最佳的方案,甚至有可能是很長時間裡拖產品設計後腿的不利因素,但即使這樣,依然有不少傳言認為 2018 年將會出現很多安卓手機採用類似的設計。

如果蘋果錯了,那更好的答案又在哪裡?

我覺得還是在指紋上。

這方面鎚子的堅果 Pro 2 給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讓指紋識別模組和機身背部 logo 合二為一,相比其他無腦做在背面,造成一堆圓圈疊疊樂的效果要好不少。

但這也未免有點投機取巧,所以我更看好另一個更具未來感的方案:屏幕下指紋識別。

Synaptics 推出的屏幕下指紋解鎖模組「Clear ID」 FS9500

就在幾天前,國外媒體爆出了 vivo 即將發布屏幕下指紋識別手機的謠言,使用的就是上述模組。更有趣的是,vivo 官方新聞稿轉載了這一謠言,讓其真實性被極大增強。

在 「蘋果即是正確,面容ID解鎖即是創新,指紋必將被淘汰」 這樣政治正確的主流論調下,我依然更看好這個屏幕下指紋識別技術(當然不僅限於 vivo 出的手機,別家也一樣)。

因為屏幕下指紋識別有 3 大好處:

1 它是集成度更高的方案,是一種簡化。減少了手機正面和背面的開孔,可以讓屏幕進一步延伸到邊緣,逼近理想中的真正的全面屏。

2 指紋識別已經被證明足夠安全。

3 不改變人們的操作習慣,對用戶更友好。

其中前兩點比較好理解,關於第三點,我可以通過我使用 iPhone X 時的經歷來簡單闡述。

當然我也期待蘋果能進一步改善面容 ID 的體驗,所以我的標題才是一個問號,而不是句號。

總之,通過上面這些論述,我想你能更清楚現在的全面屏究竟是什麼樣,有哪些問題,未來可能會有怎樣的改變。

2017年的全面屏更像各大手機廠商聯合策劃拍攝的一部科幻電影,展示給你的很美好,但你真正用到的,卻是個半成品。


人工智慧,不可描述?

為什麼廠商都在宣傳AI,你卻感覺不到

與屏幕相比,人工智慧(即 AI )就顯得虛無縹緲了。它不像全面屏那樣肉眼可見,也不像雙攝那樣拍一張照片就知道好不好。

很多時候人們在談論手機快不快,好不好用時,其實談到的功能和體驗都與人工智慧沒什麼關係,而還是與處理器性能、內存、系統優化有關。

這也是人工智慧在現階段的最大問題,那便是不能讓人們真切的感受到其威力,也沒辦法讓人明白它正在做什麼,又能做什麼。

提到AI如果你還想到的是機器人那就 Out 了,你應該說:對,就是那個神經網路!

或許正是看到了大家都一頭霧水,所以谷歌才不厭其煩的讓自家的 AI 去下棋,好說明 AI 的作用。贏了李世乭不夠,還去干翻了柯潔,以及其他中國棋手。

要不是這樣,還真沒人能如此簡單直觀地描述出來,人工智慧在現階段究竟能幹什麼。

比起谷歌,在描述方面表現不及格的是手機廠商。儘管2017年里,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都把人工智慧加入了產品,但各家的描述卻讓人摸不著頭腦。

讓我們先看看蘋果的:

嗯?仿生?神經網路?什麼鬼……

蘋果繼續解釋道:

蘋果又廢了極大的篇幅描述神經網路引擎的概念和它的作用,說白了,就是讓手機自己掌握學習的方式,這和谷歌那邊的 Alpha Go 是一樣的,自己和自己下棋,還能越下越好。此外它的任務是識別人物、地點和物體……但識別後做什麼?發揮多大作用?都不知道……

與蘋果不同,華為對於人工智慧的描述顯得更為具體:

但仔細一看,又似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特別是像識別拍照場景這種功能,早些年的數碼相機上就都具備了。

佳能 EOS 6D 上搭載的場景分析系統

在這方面華為沒講清楚,反而是小米的演算法寫得更簡單明白一些:

鎚子的陌陌 AI 美顏也是: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雖然大家都叫 AI (蘋果叫仿生,其實也是一個意思),但有的是一個晶元,有的是一個演算法。

目前來看,手機中的 AI 晶元(蘋果稱為仿生晶元)可以對應多種場景、多種應用,而手機中的 AI 演算法往往只針對性的解決某一種需求,如自拍美顏。

所以,AI 晶元似乎看起來管得更多、更有用,並且應該對我所看重的攝影功能很有幫助,就像蘋果在介紹攝像頭時描述的那樣:

但具體強在哪兒?怎麼算智慧程度高?功能比沒有 AI 的前代產品有多大進步?蘋果又沒有具體描述了。

所以即使很多手機廠商宣傳 2017 年是智能手機的 AI 元年,但其實我們離真正感受 AI 的實惠還有距離。

那麼,本??不妨大膽預測下 AI 帶給攝影的真正功能,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 AI 手機攝影三原則?只有滿足了,才算是真的 AI

1 掌握決定性瞬間

通過 AI 或神經網路,讓手機自己學會拍照,掌握最佳曝光、決定是否變焦、甚至決定最佳的按快門時機,捕捉決定性瞬間。這樣即使你的攝影水平沒提升,照片依舊能越拍越好。

2 成為暗房大師

通過大數據採集分析、理解用戶對於照片的喜好,使用神經網路對原始照片進行處理,在拍完照片後,快速機內修成你最喜歡的畫面風格,省去你的修片時間。

3 幫你創造個人風格

隨著你的 AI 和你日久生情……呃不,是朝夕相處,它並不是強硬的糾正你,而是與你相互影響,一同成長,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你的手機能拍出只屬於你的個人風格,幫你成為攝影藝術家。

只有滿足了上面三條,才是 AI 對於手機攝影,乃至攝影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最終,AI 可以獨立於人類。

我相信有一天人工智慧可以快速走完近 200 年的攝影史,成為與人類攝影師相當的攝影藝術創作者。

實際上谷歌已經在訓練人工智慧進行攝影創作和修片了:

谷歌人工智慧自己從全景照片中截取的最佳構圖,然後自己進行的修片處理。

下面是這個 AI 的另兩幅作品:

看完之後,你壓力大么?


雙攝更好用了嗎?

革命仍未成功,雙攝還需努力

將雙攝單獨提出來講述,並非因為本訂閱號以攝影為主題,而是目前所有手機廠商都將攝影功能作為重點突出的功能來研發和宣傳。

在 2017 年裡,幾乎所有旗艦手機都配備了雙攝像頭,但與去年相比,即使是看似一樣的模組,其內在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主要的改進有下面這些:

2倍光學變焦支持光學防抖功能

代表機型:三星Note 8、蘋果iPhone X

圖片來自 ifixit

光圈進一步增大

代表機型:華為 Mate 10 系列,F1.6光圈,三星Note 8和蘋果iPhone X 的長焦鏡頭光圈也增大為 F2.4。

達到雙 F1.6 光圈的華為 Mate 10 不過 Leica 標就別在意了,我這個徠卡用戶都不在意

但我仍然認為華為的黑白+彩色雙攝方案,不如光學變焦雙攝方案功能更豐富,至少拍遠景時畫質略遜一籌。

自拍也能雙攝虛化/或支持單攝虛化演算法

代表機型:vivo X9s、蘋果iPhone X、華為 nova 2s等

全像素雙核對焦進一步普及

代表機型:三星S8、Note8,vivo X20等

但是,儘管改進不少,依然有些局限無法克服:

雙攝虛化演算法的邊緣識別問題

正如我在 iPhone 8 Plus 評測 里指出的,即使以演算法見長的蘋果,雙攝虛化照片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新的人像光效模式:

像素與感光瓶頸

除非新技術出現,否則目前手機的攝像頭像素似乎穩定在了 2000 萬像素以下。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而是一個綜合了畫面細節、噪點和寬容度等方面效果的很理性的選擇。但這也意味著目前的手機攝影,只是功能愈加豐富,硬畫質方面還距離使用大尺寸感測器的相機甚遠。

雙攝依然很「凸出」

除非新技術出現,否則雙攝巨大的模組勢必會拖手機工業設計的後退,讓手機的背面一直有一個駝峰,而失去原本一馬平川的簡潔與優雅。

不過對於攝影功能我也要說,手機攝影的特點在於靈活、便利,在於讓你發現原本發現不了的瞬間和生活之美。

以現在的手機而言,足夠你拍出相當出色的作品。不信可以期待我之後的 2017 手機攝影作品秀。


2017 手機榜單揭曉

本??來淘氣&得罪人了,都別攔著

空缺的理由

正如前文所述,本年度的手機在本??看來仍然有諸多妥協、諸多不足。強如蘋果、三星,聰明如小米、華為,踏實如vivo、OPPO,都是如此。本著寧缺勿濫的原則,我將這一最重要的獎項空缺下來,留待明年

入圍品牌 & 辣評

小米Note 3:儘管本??沒有直接對比過兩款手機,但聽業內同行說在某些場景下,小米Note 3的雙攝虛化效果甚至比iPhone 8 Plus還要出色,雖然功能的豐富度有所不及,但參考其價格已經相當不錯。

華為Mate 10:DXO 評測給了 100 分雖然有水分的嫌疑,但不可否認這一代 Mate 在攝像頭方面的進步著實不小,特別是雙 F1.6 大光圈鏡頭創造了新的紀錄。

年度最佳單攝手機

(獎項取消)

今年去掉了最佳單攝手機,因為幾乎所有主流智能手機都用上了雙攝模組,在本??最為看重的攝影功能方面,雙攝帶來的提升和功能豐富程度,也是單攝手機不能比的。

當然也有個異類,就是谷歌Pixel 2,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款國內幾乎買不到,因此這一領域就更讓我覺得沒必要單列一項了。

入圍品牌 & 辣評

很多國產手機:其實 2017 里有許多國產手機的性價比都非常不錯,就連華為 Mate 10 這樣的旗艦產品,其上市價格也比人們預期的低一些。所以整體來看,國產手機的性價比依然是一大優勢。

入圍品牌 & 辣評

小米 MIX 2:如果 MIX 2 的邊框再薄一些,如果它的渲染圖沒有作假到 USB-C 介面都扁了,那麼這個獎項幾乎可以肯定歸它所有。可歷史沒有如果……

堅果Pro 2:在堅果 Pro 2 上我們看到了鎚子科技帶著腳鐐跳舞的結果,它在目前的全面屏手機中相當驚艷,特別是背部指紋識別與 logo 的合二為一值得稱道,但正如老羅所說,Almost,還差一點點。

入圍品牌 & 辣評

小米 MIX 2:沒有人能想到在全面屏的道路上,小米似乎比蘋果、三星走得更順,不僅產品出得快,口碑也很好。只是與 MIX 一代相比,MIX 2 的邊框厚了些,妥協的成分似乎也多了點。

vivo X20:就像幾年前很少有人能想到藍綠兩廠能擁有如此高市場份額一樣,很少有人想到緊隨蘋果、三星和小米等廠商推出全面屏的是 vivo ,而且 X20 的用戶體驗也相當不錯。

入圍產品 & 辣評

金立M7 Plus:你可以搜搜這款手機的樣子,就知道我為什麼選它了,土不怕,壕也不怕,就拍又土又假裝很壕。

三星Galaxy Note 8:其實以正面來論,Note 8 相當優雅,但它和 S8 一樣的背面指紋識別設計讓其視覺效果和使用體驗一塌糊塗,美觀度也直接變成了負分。

入圍產品 & 辣評

蘋果iPhone 8 Plus:理由與 iPhone 8 一樣,只能感嘆既生 X ,何生 8 ……

三星Galaxy Note 8:似乎今年叫 8 的手機命運都不太好,儘管 Note 8 配置和功能方面都很出色,一定程度上拉回了 Note 7 的影響,但營銷的不利和國產手機的競爭讓三星手機在國內日趨勢弱。

入圍產品 & 辣評

一加 5T:這幾代的一加手機已經漸漸喪失了自己的特點,外形越來越像劉作虎的老東家 OPPO 的手機,特別是一加 5T,連攝像頭都與 OPPO R11S 一致,不如叫做高配版的 R11S 。

入圍品牌 & 辣評

小米:現在的小米,無論是 MIX 系列還是常規系列,都讓人有眼前一亮又很踏實的感覺。這個曾經被人認為是山寨起家的手機企業漸漸贏得了更多尊重,也讓人對其未來倍感期待。

OPPO:其實藍綠廠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強大的線下銷售能力,還在於它們總能搞出一些黑科技,比如 OPPO 之前公布的 5 倍潛望鏡式光學變焦模組。如果一個廠商有錢又有技術,為什麼不期待下?

2017 年的手機基本就是這樣了,但你不要忘記,2018 年馬上就要到來,特別是年初的 CES 上,一大波新品已經蓄勢待發。

相對於傳統相機,智能手機的更新迭代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我和你一樣對未來充滿期待!也相信未來會帶給我們更好用的手機,讓我們拍出更多精彩的攝影作品。

說道攝影作品,敬請期待下一篇盤點文章:2017 年度手機攝影作品秀!


推薦閱讀:

小米6新機發布,整場的主題是科技和數據
ZUK給力!基於安卓8.0的ZUI3.5穩定版節前已推送
2017全球十大智能手機品牌出爐,中國品牌佔七席
iPhone7 Plus激活時間怎麼看?
小米5x為什麼比小米6便宜這麼多?差在哪裡?

TAG:手機 | 手機攝影 | 智能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