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之外,「點子大師」菲利普·K·迪克的世界

隨著《銀翼殺手2049》的正式上映,一時間好像全世界都在談論賽博朋克,類似的情景在今年年初《攻殼機動隊》真人版上映時也出現過,不過由於真人版改編質量沒能達到大部分影迷的預期,關於賽博朋克的話題遠遠不及今日《銀翼殺手2049》上映時熱烈。

這一年屬於賽博朋克

總的來說,2017年對於賽博朋克迷來說是收穫頗豐的一年,《攻殼機動隊》和《銀翼殺手》這兩部上世紀的賽博朋克經典巨作,時隔多年後以各自的方式再一次登上了大熒幕,實在是令人感嘆——「偉大的作品歷久彌新」。其實今年除了這兩部大片,還有一套值得賽博朋克迷關注的電視劇(共十集)——《菲利普·K·迪克的電子夢》(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9月17日在英國BBC第四頻道首播,目前已經播出至第五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追一下。

《菲利普·K·迪克的電子夢》系列劇的魔性海報

提起菲利普·K·迪克,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賽博朋克先驅」,「銀翼殺手原型小說的作者」,但這都是在他去世多年後才獲得的名聲,生前他的作品不被大眾接受,精神狀態和經濟狀況也不太好,可以說他的生命是被混亂和潦倒過早地吞噬了,甚至沒能活到1982年《銀翼殺手》電影上映的那一刻。無論是他的小說,還是由《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改編成電影的《銀翼殺手》,在當時由於過於超前的思想和陰暗晦澀的氣氛,導致商業成績十分不好看,甚至還傷了一位中國人的心——著名的邵氏影業當年因為投資《銀翼殺手》收穫慘淡,邵逸夫先生很傷心,直接影響了其進軍好萊塢的計劃。

邵氏影業投資了《銀翼殺手》,老爺子的這個LOGO很有想法

如今,不被大眾接受的「PKD(Philip K. Dick)風格」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科幻文化中的主流,根據菲利普·K·迪克小說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至今已超過十部——《銀翼殺手》、《全面回憶》、《少數派報告》、《命運規劃局》、《記憶裂痕》、《預見未來》、《強殖入侵》、《異形終結》、《雙面魔神》、《高堡奇人》、《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等。現在無論是在電影、遊戲、小說、漫畫,還是在音樂、服飾、建築里,你都能找到菲利普·K·迪克筆下世界的影子和氣味。除了最著名的《銀翼殺手》,他所創作的上百部作品對後世影響之深遠,絕對配得上「科幻作家的作家」這個稱號。

菲利普·K·迪克的小徑分岔的花園

架空歷史的世界 - 《高堡奇人》

《高堡奇人》這部小說於1962年出版,是當年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被稱為是開創了「架空歷史」(Alternative History)這一科幻小說類型。菲利普·K·迪克在小說中構建出二戰另一個結局的世界:同盟國戰敗投降後,美國領土被德國和日本瓜分佔領,東西分治,中間留出狹長的緩衝帶。迪克在書中主要描繪了戰後被德日割據的美國領土上,各色人等的生存故事,意在探討專制獨裁、種族屠殺、殖民地等問題帶給人類社會的影響。根據此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已經出到了第二季(共3季),IMDB評分8.1,品質沒的說,Amazon Studios出品,不差錢的劇組在細節上尤其考究,值得入坑。

《高堡奇人》中的世界與我們真實世界的分叉點開始於1933年美國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邁阿密海灣公園演講時遭遇的刺殺事件。真實世界中的小羅斯福毫髮無傷,躲過了刺殺行動(據說開槍時是一名女士用包撞了一下刺客的胳膊),而當時與他正在握手的芝加哥市長安東·瑟馬克不幸中彈身亡,並留下了聞名於世的遺言——「Im glad it was me instead of you」。

你看,很多時候那些影響了人類歷史進程的重要轉折點,卻是由偶然因素來決定的。假如當時中彈的是小羅斯福,那就可能不會有後來的「羅斯福新政」,整個美國也將難以從大蕭條中脫身,更無法在後來的二戰中發揮抵禦軸心國的關鍵作用。

菲利普·K·迪克在《高堡奇人》的世界裡,將這個1933年的偶然變成了必然,女士沒有用包撞上刺客的胳膊,芝加哥市長沒有擋下這幾枚子彈,美國總統小羅斯福不幸身亡,接下來的繼任者沒能改變美國,大蕭條一直持續到1940年。而這一年,整個西歐已經快被納粹吃完了,同時希特勒還在下令增加到180個陸軍師準備進攻蘇聯。

可想而知,歷經多年大蕭條的美國,沒能像真實歷史一樣成為二戰同盟國反攻德日的主要力量,也沒有能力開始「曼哈頓計劃」,搶在德國納粹之前研製出原子彈。結果是被希特勒投了幾顆原子彈在美國本土,加上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滅,同盟國徹底戰敗被迫投降,從此淪為德日法西斯帝國的殖民地。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德軍總部:新秩序》和《德軍總部2:新巨人》里的世界?同樣是「納粹贏得二戰」,同樣是表現美國人對納粹統治的態度,就連故事發生的年代都選擇在了1960年後,真的很難否認《德軍總部:新秩序》的遊戲編劇受到過菲利普·K·迪克《高堡奇人》小說的影響。

為了儘可能真實地表現出"納粹贏得二戰"後的人類世界,《高堡奇人》電視劇中連廚房都是按」法西斯美學」來設計的(流線型是納粹美學的典型設計元素),而《德軍總部:新秩序》遊戲團隊則是找來專業的唱片公司,虛構出十支」德意志搖滾樂隊「,為每一支樂隊打造一首原創代表作,並形成了專輯《New Moon》(Neumond Recording)。這些影視和遊戲作品,在菲利普·K·迪克架空歷史的世界裡,不斷添磚加瓦,從室內裝修到流行音樂都做出了貼切的設計,可算是在繼承菲利普·K·迪克偉大的點子的同時賦予其更加飽滿的細節和生命力。

德意志搖滾樂隊專輯《New Moon》

《高堡奇人》電視劇中的廚房電器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高堡奇人》雖然在出版後就獲得雨果獎,卻並沒有為菲利普·K·迪克的狀況帶來多大的改觀,尤其是在經濟方面,他的作品依舊沒有進入主流科幻市場,繼續在廉價出版商的圈子裡兜兜轉轉。時隔50多年後,再回頭看這部作品,會發現菲利普·K·迪克在當時寫出這樣一部小說,是極具反思精神和寓言性質的(1962年小說發表,也正好是美蘇冷戰最高潮,爆發了古巴導彈危機,人類世界差點就變《輻射》世界)。

無論二戰後是「德日統治」還是「美蘇統治」,《高堡奇人》的「德日」和真實世界的「美蘇」最後不都是走向了極端對抗嗎?為了各自利益,兩個大國甚至敢用全人類的存亡當籌碼,放到核大戰的按鈕上去賭博。還好真實世界裡我們幸運地躲過了核大戰,但要是當時美蘇任何一方大佬突然腦抽按了導彈按鈕呢?後面的世界實在不敢想像,只能說這一次的偶然因素和刺殺羅斯福的那次一樣,又站在了人類這邊。而菲利普·K·迪克通過《高堡奇人》這個架空世界的科幻外衣,不露聲色地諷刺和揭露了人類整體的缺陷,不管統治這個世界的是「法西斯」還是「自由民主」。

沉迷VR無法自拔的世界 - 《全面回憶》&《真實人生》

電影《全面回憶》和電視劇《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中的第五集《真實人生》分別改編自菲利普·K·迪克小說《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1966年出版)和《Exhibit Piece》(1954年出版),這兩個故事都是站在人類的立場去思考「何為真實,何為虛擬」這個問題。這與《銀翼殺手》、《異形:契約》等作品在上帝視角去思考人類和人造人的存在問題有明顯不同,最能體現出菲利普·K·迪克這個60年前「VR人生」創意的現代作品應該是《黑客帝國》。

《黑客帝國》電影里進入真實世界是吃藥,進入VR世界是腦後插管,60年前菲利普·K·迪克想出的招是用打針和時空結界讓主人公進入VR世界(這可能跟菲利普·K·迪克本人嗑藥吸毒和迷戀宗教玄學有直接關係)。《全面回憶》中延續了打針的設定,《真實人生》把時空結界換成了現在正流行的頭戴式VR裝置,這兩個故事在結構上都不複雜。

簡單來說,兩個故事都是主人公在現實世界無聊了焦慮了,想去找點「刺激」放鬆放鬆,有主動去的也有被動去嘗試的(聽起來像中年危機大保健找小三「體驗另一種人生」結果出事了的法制新聞......),結果這一試就出了大事,都沉迷於VR世界無法自拔了,而現實世界裡的自己就陷入了永久昏迷狀態,留給家屬的就只有一樁已成植物人的軀體,這時候無論現實世界裡的愛人再怎麼哭啊喊啊勸啊,都沒辦法了,按劇中醫生的說法是「神經信號已經關閉」,祖傳老中醫都不好使。

虛擬現實這種曾經只存在於賽博朋克作品裡的黑科技,如今成為了正在發生的事實。現在我們再看到此類創意時已經有點見怪不怪了,甚至還會覺得有硬傷,未來再先進的VR體驗總會有個強制回到現實的功能吧。但是60年前菲利普·K·迪克能想出這些點子,就是了不起的創新,而且他是往前更進了一步,筆墨的重心不是放在VR技術上,而是這些最終選擇了虛擬世界的人的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全面回憶》中的主人公道格拉斯·奎德,最終選擇了成為虛擬世界裡拯救弱勢群體的革命英雄,而不是回到現實繼續當一個流水線工人,儘管現實中他有個近乎完美的警察妻子。《真實人生》幾乎就是這個故事的翻版,女主人公是個未來世界的警察大姐,也有個近乎完美的妻子,因為工作上的事故導致焦慮不安,在妻子的建議下嘗試了一次「VR休假」,在虛擬世界裡她成了一個科技公司的男老闆,妻子被槍殺,一直沉浸在復仇和悲傷的情緒中,奇怪的是虛擬世界的她也被建議嘗試體驗「VR休假」,來擺脫這段痛苦的記憶,結果一試就又回到了現實世界了。

就這麼來來回回折騰幾次,警察大姐開始質疑自己所處的現實世界了——「我現在的生活難道不像以前某個男科幻迷的幻想嗎?我有輛會飛的汽車,還是未來世界的警察,家裡有個性感撩人的妻子」。於是在最後一次「VR休假」中,她選擇留在了虛擬世界,哪怕要永遠承受妻子被槍殺的痛苦。

片中大夫:神經信號已經關閉,救回不來了

菲利普·K·迪克潛心創作的年代,正是美蘇爭霸科技起飛的時候,導彈、太空梭、人類登月......大眾關心的是科技本身,主流科幻也是投其所好大書特書展望未來科技,而迪克關注的是人本身,人的存在、焦慮、無聊、夢境、孤獨......

你可以看到無論是《全面回憶》還是《真實人生》,都沒有對高科技有過刻意的解釋,菲利普·K·迪克在原著小說中也是一筆帶過這些高科技玩意的功能和原理,唯獨人物的狀態和情緒,迪克是用足了心思去挖掘和顯露,讓你能切身感受到主人公做出"拋棄現實"的選擇的原因, 「逃離現實」早已不是科幻,這也是低頭玩手機的你我每天都在經歷的生活。

「點子大師」菲利普·K·迪克的心機

在菲利普·K·迪克的作品中,看不到硬科幻作品中那些常見的技術性描述(比如《三體》中那段非常精彩的關於曲率驅動原理的發現),關於技術他總是給出一個模糊的背景就草草了事,這給影視改編留了很大的空間,改起來方便,拍起來靈活,但這跟大部分硬科幻作家的習慣很不同。

關於這點,中國科幻作家韓松評論過:「在菲利普·K·迪克生活的時代,你會看到所謂美國夢的黑暗面,他非常敏銳地抓住時代里陰鬱的東西,個人在裡面看不到未來的絕望感,把它融合在自己的科幻寫作中。他的作品中卻透露出了他對於時代發展、技術進步的種種不信任。他將目光投向小人物,把他們放到極端的科幻場景中,讓他們在一個美國夢成為主旋律的時代,充滿驚恐和憂慮,無法共享精彩的人生,卻又在內心深處不放棄夢想,迪克對他們的命運滿懷同情。」

雷德利·斯科特與菲利普·K·迪克

隨著了解的逐漸加深,你會發現,不管是架空歷史、虛擬現實,還是讀心術、平行世界、人造人等等,這些從菲利普·K·迪克腦中走到筆下的神奇點子,也許都是他用來包裹自己真實想法的偽裝,開了無數腦洞可能就是想讓讀者們先看爽快了,爽完回到現實後,也許哪一天你在不經意間領悟到故事更深的用意,對現實、對當下所處的時代突然有了新的角度和看法,他的寫作就是成功的。

可惜當年的迪克未能完全如願,直到他去世後若干年,人們才反應過來,曾經錯過了何等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心裡,菲利普·K·迪克和村上春樹、陀思妥耶夫斯基、余華是同一個人,他們之間那股共同的信念——「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同樣構成了賽博朋克世界的精神基石。

本文首發於 遊戲時光 《銀翼殺手》之外,「點子大師」菲利普·K·迪克的世界

推薦閱讀:

為什麼《銀翼殺手2049》最佳觀影格式為普通 2D?
電影《銀翼殺手》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TAG:銀翼殺手 | 菲利普·K·迪克 | 高堡奇人美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