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非遺,還是讓中國傳統文化好好兒活下去?(上)

「雙十一購物節」的預售戰役早已打得火熱,而在各大電商平台主戰場上,只有少數幾家擁有非遺技藝的「中華老字號」旗艦店(如吳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藝;內聯升——千層底布鞋製作技藝等)可以殺出重圍,出現在大家眼前,其他多數非遺項目都難以窺見。

在淘寶上,以「非遺」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發現相關店鋪不足千家。

其中,天貓商城(公司運營、品牌化)竟然只有35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顧名思義,大多是以「非物質」形式存在的。不過,當然也有很多項目,其技藝和價值,要通過具體的產品載體表現出來,因而天然具有「商品屬性」。這些非遺商品,卻基本都是「有精品,少爆款」。

這種現象,值得咱們來聊聊。

非遺的匠人技藝,在其發源、發展的彼時彼地,一定是「入世」的,因為做出來的東西,本來就是老百姓的生活物品嘛。

而現今的消費結構早已從「生存型」升級為「享受型」;非遺商品也從民間的「消耗品」升格為可居廟堂的「藝術品」;對應的評價指標呢,從充滿歷史感的「技術」轉化為了強行匹配現代審美眼光的「藝術」。

就拿開篇提到的「老字號」來說吧。

茶飲、布鞋,在以前是必需品,香茗、高碎都要喝,千層底人人都得穿——因為選擇實在太少了。而現在,它們成了普通大眾的「選擇之外的選擇」。

大多數非遺技藝都來自鄉土文化,你能從中嗅到春泥的芬芳,看見暮夏的炊煙,這是它難以被大眾忘懷甚至捨棄的原因。

可也正因為如此,其「文化屬性」來自於是低級的(非貶義)平民階層。傳承者約定俗成的身份是工匠,而非藝術家。相應的,消費者對非遺商品給出的錨定價格,通常也只是針對其材質、成色等,至於「技藝加成」和「文化加成」等附加值,在普通消費者心目中所佔比重太小了。

這就引出一個什麼問題呢?

你的價值我是認可的,但我就看看不買,因為我對價格持保留意見。

有些非遺商品,憑著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是有成為「奢侈品」的潛質的,但由於時尚界的風向把控,依舊掌握在西方歐美國家手中,中國風和民族風產品,遠不如漂洋過海而來的LV和 Prada來得流行,所以只能成為極小眾群體的心頭之好。

非遺產品的價格高受眾少,市場就極易飽和。市場都飽和了還說什麼商業活力呢?

可能有人反駁,還拿剛說過的吳裕泰舉例,人家大品牌,大體量,高端茶的價格也動輒成千上萬,賣的好著呢!沒錯兒,但其利益支撐,是茶葉本身的功效,更是貫穿千年,影響全世界的「茶文化」,絕非某項單一的「非遺技藝」。非遺稱號對其只是錦上添花,而對更廣泛的其他技藝來說,卻是強續殘喘的「救命草」。

做不了高利潤的「奢侈品」,那當日用品呢?

前面說過,首先時代不同了,主流需求改變了,而你提供的功能不變,那原本的「利器」也就成了「枷鎖」了。

那怎麼辦呢?

主動求變,調整作品結構,主打貼近現實生活、強化實用功能的產品。作為生活用品,提高商品的使用頻率是最直接的「造血」方式。

假設我面前有位姑娘,那我相信她對一幅精緻刺繡掛畫的念想,肯定不如對一條漂亮披肩的喜愛來得深切。而如果她愛上了一條披肩,那肯定就會愛上第二條、第三條。

繼續這個暢想——姑娘愛上了披肩,她要繼續買,她帶動同學同事買,她還要發帖鼓動網友粉絲買。

好,大家都來買,問題又來了:純手工製作走不了量,不能滿足洶湧而來的購買需求。

那我簡化吧,不能體現工藝之美的簡化版頂著「正版」的名頭越賣越便宜,卻也漸漸供不上了。

那我組織鄰里一起來,現教現學現賣吧——買家不樂意了:「你這質量不統一啊!品控也太差了吧。」

要品控,行,我買設備搞流水線呢?結果買家更不樂意了:「你不是手工技藝嘛!你不是文化遺產嘛!怎麼能規模化機器生產呢?你的文化尊嚴和工匠精神哪裡去了?」

這就是非遺產品的尷尬了——有人不想買,有人買不到,有人只管罵——甚至罵都是符合營銷預期的,因為更多人甚至根本就對非遺商品沒概念,無所謂的態度。

所以,電商平台上,專營非遺商品的店鋪少之又少,形成規模化品牌化的更是鳳毛麟角。

非遺項目的區域性很強,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質明顯。而電商平台的優勢之一,正是通過互聯網和快遞系統建立商貿通路,盤活偏遠地區的商家廠家。

從這個角度講,非遺是適合電商化的。可是,在商言商,流量、留存、熱點、轉化……執著於傳統的手藝人能否接受網路化運營?社會主流輿論又能否接受「手藝」被設備流水線分解,以換取穩定的產品質量與數量?

話說至此,就又引出了那段幾乎無解的爭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要繼承還是要發展?

發展的技藝還是那原本繼承的技藝么?

創新過的傳統,還是真的傳統么?

有一項著名的哲學思想實驗,叫做「特修斯之船」。一艘船隨著時間的流逝,它身上的每一個零件都被更新了一遍——那麼,完全更新後的船,還是最初的「特修斯之船」么?這個思辨,被用來研究「身份」的本質。

關於這個問題,比較被認可的結論分析是這樣的:一件事物,只要它更新前後的關鍵因素具有「同一性」,而且這種更新具有「時空連續性」,那麼就可以認定「我還是我」。

具體到非遺產品,我個人認為,「新瓶裝老酒」、「舊鞋走新路」都是應該而且值得鼓勵的。

大家對於非遺項目的自我發展和順時、順勢變化,大可順其自然。畢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不忘初心是必需的,但也要砥礪前行。


推薦閱讀:

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嘉峪關民間小調?

TAG: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