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懂傳奇:戀上一座城,愛上一個人,「最時髦古人」格列柯的如煙往事

本文強烈鳴謝我有著一流繪畫天賦的高中校花,英文巨好的她翻牆(不對,她就在牆外……)給了我不少重要八卦線索。但凡寫得還行的部分,都是校花找資料給力;但凡有謬誤的地方,都是本人英文不佳外帶八卦入戲太深,與校花無關。特此聲明。

列柯(El Greco)是藝術史上不多的深深住進我內心的絕對男神,「最時髦古人」是本迷妹給他貼的原創小標籤。本文又別名,《一位迷妹與她的男神間,不得不說的故事》。所以這篇古懂傳奇會較以往有些不同,比較私人化一些。當然我會盡量努力剋制個人崇拜,讓大家更多了解這位驚世駭俗的大天才。

我喜歡格列柯有二十多年了。高中時偶然看到一本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冊,被裡面幾幅現代感超強的畫作給深深迷住了。這個叫格列柯的怪人,他的畫在整本畫冊里孤峰獨立,那些變形的修長人體,奇幻的色彩與構圖,怎麼也不像四百多年前的古人畫的,像極一個穿越了的現代人。隨便放幾張,大家先感受一下。

《基督荷十字架》(1585-1590年)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懺悔的聖彼得》(1586-1590年)

《紅衣主教尼奧·德·蓋瓦拉肖像》(1600-1604年)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揭開第五印》 (1608–1614年) 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這張畫主題是聖菲利普受難,我很喜歡,但不知道創作年代和收藏地

我一直非常喜歡文藝復興(14-17世紀)這段時期。大破大立的歲月里,中世紀那種暗黑感、殭屍感、表面高級實際野蠻感終於GAME OVER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美麗、靈氣、人味兒又回來了,整個時代又「文藝」了,先哲們過去倡導的理性、均衡、優雅的和諧社會又開始「復興」了。此所謂「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時期牛人太多了,大時代湧現出一大波通才型的非人類,藝術上最有名的就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很奇怪,我對他們三位都只是景仰,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我深愛的畫家,只有格列柯一個。

用情太深,就必然有點難寫了……何況格列柯死後兩三百年才成名,關於這位神秘人物的史料極少,我就試著從歲月殘存的蛛絲馬跡和我對他畫作的理解來試著八卦八卦。

我會嘗試用下面兩幅畫來串起整個故事,一座城,一個人。這兩幅畫都是在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記頭把我夯翻的。非常高興,我從史料中發現了二者的重要聯繫! 先埋個伏筆,後面慢慢八來~~~~~

格列柯神秘到其實他的名字都不是真名(他在很多畫上堅定署名DomenicoTheotocopoulos,然而並沒有人鳥他……),而且他雖然在西班牙是畫聖級別的人物,但實際上他並不是西班牙人,他的畫也基本沒什麼西班牙味兒。El Greco是個不太禮貌的綽號,西班牙文的意思是「希臘佬」。格列柯1541年出生於希臘克里特島,當時這個島歸威尼斯共和國管,因此義大利畫風對格列柯繪畫影響極大。

《牧羊人到馬槽朝拜聖嬰》(1612-1614年) 現藏西班牙馬德里美術館

格列柯的年輕時代基本是個謎,25歲因為簽署一份文件而出現在克里特島,那一年他父親去世。從他的繪畫風格來看,他年輕時應該在義大利尤其是威尼斯待了很長的時間。查到他29歲時有畫家給他寫了封推薦信,把他推薦到羅馬教廷去干裝修,信中提及格列柯是提香(如果文藝復興列四大天王而不是三傑的話,提香可以算第四個)的徒弟,EI Greco這個稱呼正是來自於這封信(也是夠了,人家明明叫DomenicoTheotocopoulos……)。

傳說中格列柯的老師提香的名作《烏爾比諾的維納斯》(1538年),現藏於義大利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我在烏菲齊看到了很多提香的作品,當時的感覺就是,格列柯怎麼可能是他的徒弟?!我覺得格列柯跟梵高差不多,屬於美猴王一樣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無門無派,自成一家。

格列柯在羅馬的四五年,完全是個Loser。據說有主教把他帶去西斯廷大教堂,想讓他做後續裝修,結果這位狂傲不羈的男神非常鄙視地看著米開朗基羅的畫,大概表達了如下意思:「米老雕塑還行,這畫真是不能看啊……」(他能說出這話,簡直就是人類藝術史之《皇帝的新裝》里那位赤子了!)米開朗基羅在羅馬教會和藝術圈是什麼地位? EI Greco 「希臘佬」的綽號就相當於「原始人」,一個野人跑來張狂,不卸了你就算客氣了。從此訂單全飛。

梵蒂岡西斯廷大教堂大面積的米開朗基羅。講真,我帶著多年的期盼走進去的一剎那,內心是五味雜陳的……其實只需稍有天份,持續看畫超過20年,就能明白主流權威和格列柯們誰在睜眼說瞎話。我個人挺喜歡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最震驚的其實不是他的藝術作品,而是他長期過勞狀態居然還能活到89歲,簡直是生理學的奇蹟。至於說他把人類的審美拔了多高……在繪畫角度我始終是持保留意見的。

34-35歲左右,零星文件顯示格列柯流竄去了西班牙。十來年前有過一本八卦香艷電影叫《希臘佬》,猜測了格列柯去西班牙的原因,說是他愛上了威尼斯一位公爵的女兒,公爵不準,格列柯就只能逃竄了云云。大家有這種懷疑也是比較正常的,因為格列柯在離開義大利前這段時間,連續出現了大約六幅左右抹大拉的瑪利亞(傳說中耶穌在世間最親密的信仰伴侶)題材的畫作,畫中人是個金髮大圓眼美眉,選兩張大家參觀一下。

是不是挺有意思?同一個人,上面一幅純純的,下面一幅就有點情色的意味。但我覺得即使真的存在這段感情,它也並沒有多麼轟烈。因為首先,能感覺出格列柯並沒有在這些畫上傾注出多少多餘的愛意,這些作品並不具有從其他作品中一下跳出來抓住人心的那種猛力(再埋個伏筆,後面感受一下鮮明對比);其次,格列柯本來就有一個題材一下子畫好幾幅差不多的、甚至根本沒什麼差別的畫的習慣,所以不排除他抓了同一個模特,一口氣畫了六幅。

格列柯到達西班牙後,在馬德里混了一段時間。因為接到幾個訂單,1577年,36歲的格列柯來到了美麗的西班牙古城托雷多,這裡成為他人生下半場的歸宿,從此再也沒有離開。托雷多有2000多年的歷史,雖然城市小人口也少,但托雷多歷史上曾經遭受過羅馬人、西哥特人(東日耳曼人的一個分支)和阿拉伯人的入侵,因此文化上出現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三教共存的現象。不同文化的衝撞深深影響了小城的建築、藝術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西班牙古城托雷多

我曾經看到過有資料說格列柯是被迫留在托雷多,他自己一直想離開,這種說法我絕對不相信。格列柯這種藐視課堂紀律不肯背核心價值觀的同學,一座城市捆綁不了他的。他深深愛著這座城市,我這麼說不是煽情,我有充分理由。首先,格列柯作為一個資深Loser,他的人生是從托雷多開始開掛的,他最好的作品,全部產生在托雷多,可以說,他與這座城,互相成就了彼此,早已密不可分。其次,有畫為證(注意: 伏筆兩幅畫的第一幅來了)!

《托雷多風景》(1595-1600年),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紐約逗留的一周時間裡,我曾連著去看了這幅畫五次,怎麼看怎麼時髦,就像三百年後梵高的隔壁鄰居畫的。

我盡量找了一張比較接近原畫色調的圖片。這幅風景畫是整個大都會博物館最讓我怦然心動的一幅畫。像很多博物館動物一樣,我是帶著長長的閱畫清單去大都會的,這幅畫並沒有在我的清單里,甚至在我看印刷品的記憶里都幾乎沒有殘留(印刷品與真跡的差別實在太大了)。但當我站在它面前的時候,偌大的展廳,無數的名作,我的眼裡就只看見了它! 這幅畫挺大的,長有一米二左右,寬有一米出頭,非常有靈氣的一幅畫。整幅畫的場景本應是安逸寧靜的,樹梢草端都沒有風的痕迹,但空中翻滾著暴雨欲來般詭譎的雲層,雲端與大地、建築、樹木都籠罩在奇幻的光影里,整幅畫有一種靜謐之中的風起雲湧,特別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畫,雖然格列柯很前衛地對場景做了比例上的各種拉伸,但這畫就是有讓人身臨其境的魔力。非常不可思議。也就是這幅畫,讓我體會到了格列柯對托雷多極其深摯的情感。

最近也跟朋友討論過,金主給錢多當然也是繪畫史上諸多名作誕生的重要原因,但有些畫,真的不是錢能砸出來的,還需要很多很多的感情,就比如這一幅。為了佐證我的這一觀點,我查了格列柯這段時期的主要史料,基本上他這段時間的訂單全是教堂的祭壇畫。這幅畫看上去明顯不像教堂的訂單。在文藝復興時期,一個沒什麼名氣的畫家,如果不為權貴畫肖像,不為教堂做裝修,好像也掙不到什麼錢吧 ?

所以,這是真愛啊。

為什麼這麼喜歡一座城呢?歷史的八卦長河反覆地告訴我們,一般都可能是因為一個人。好了,第二幅畫敬上。

《穿毛皮大衣的婦人》(1577-1579年),現被美國格拉斯哥的馬克斯韋爾·麥克唐納收藏。我曾經問過我表妹: 「這幅畫看起來像什麼年代的?」 表妹回答:「維多利亞時期(1851年~1901年)吧?」 我回答:「大明萬曆年間。」 隔著微信我都聽到了表妹下巴驚掉在地上的咔嚓聲……格列柯就是這麼時髦啦,這女神的打扮充個四五十年代的VOGUE封面也可以啊。

我見到這幅畫是在上海K11地下的一個藝術書店裡,印刷品,一本畫冊的封面。閱畫如我,早對印刷品持有戒心,但竟然那一瞬間,驚鴻一瞥,我被一幅畫冊封面完全給征服了。畫面上的女子,真真絕色佳人也,美得仙氣橫溢,美得不可方物!我從來沒有被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感動過,總感覺那種美與內心真實的情感有隔膜,遠在天邊。而眼前這一幅,明明也是仙人一位,卻是近在眼前,可以走到心裡去。回首我看過的所有肖像畫,除了維米爾的《珍珠耳環少女》,最讓我心動的,就是這一幅了。

插播另一位仙女。維米爾《珍珠耳環少女》(1665年),現藏荷蘭海牙毛利斯博物館。維米爾這幅畫,比上面那幅晚了快一百年,人家還是一副老老實實的古人樣子……

再一看畫冊名字,大驚,格列柯。喜歡了男神這麼久,卻從來沒有見過這一幅。我竟然沒有認出它是格列柯的作品,原因是它實在是一點也不格列柯,除了稍微纖長一點點的線條,幾乎看不出格列柯那強烈的個人色彩。超級喜歡的畫,恰好出自超級喜歡的畫家,這種巨大的幸福感,差不多就相當於你很喜歡的人,恰好也很喜歡你。這種幸福,格列柯竟然給過我兩次,在我的前半生里,真的也是沒誰了!

火速把這幅畫發圈後,一眾迷妹的感受是完全一致的:「他一定是戀愛了!」 於是開始各種八卦。儘管史料少得可憐,但還是發現了一個讓我極其振奮的關鍵點,這幅畫是格列柯到托雷多不久後完成的,畫這幅畫期間,他的兒子出生了。這兩幅畫之間,有著無比微妙的情感上的聯繫,謝天謝地,八卦的我get到了!在繪畫史上,這個女子的身份至今都是個謎,有學者認為她是格列柯兒子的母親、能查到的唯一的格列柯的親密愛人哲羅妮瑪·古耶芭絲(Jeronimade Las Cuevas)。反對這一觀點的學者則認為,這個女子另有其人,因為如果她是格列柯兒子的母親,這幅畫應該在格列柯給兒子的遺產清單里才對(格列柯只有這一個孩子),然而兒子的財產明細里從未記錄過這幅畫。

要問八卦的我怎麼看,我的觀點是,這個仙女就是哲羅妮瑪·古耶芭絲。彼時彼刻,格列柯深愛著她,愛到忘了自己,愛到鋒芒盡收,愛到無風無格,愛到天人合一。所以,才會有這幅根本就不像格列柯的神品之作。這種感情,大部分的人一生都很難擁有一次,何況是短短的一兩年間,哪有這麼好命連續碰到兩位摯愛?心高氣傲的格列柯,絕對不是風流種子,否則他也不會只有一個孩子了。再要多點證據的話,也有。我的高中校花閨蜜在國外找到一篇嚴肅八卦,上面提到格列柯的兒子跟畫上的仙女長得一模一樣。我們簡直是花了正宮偵查小三的力氣進行了史料研究……大家來看看這個孩子的臉。

《奧卡斯伯爵的葬禮》局部(1586-1588年)托雷多聖多美教堂藏

摸著良心說說,像不像吧……

孩子口袋裡露出的手帕上寫著,「吾之所出,1578年(孩子誕生之年)」。格列柯就這樣高調向世人宣布了:「這是我兒匝!」 拜託啊大哥,這是教堂的壁畫訂單啊,四米多高,三米多寬吶,你還要不要混了……

《奧卡斯伯爵的葬禮》(1586-1588年)托雷多聖多美教堂藏

說起來這幅畫也很有故事,這是一幅穿越畫。畫中的伯爵200多年前就去世了,畫上講了他去世時有神仙來給他下葬的事,這個大家百度就行了,我這裡不贅述。我八卦一點冷門的,這位伯爵在世時捐了一大筆錢給托雷多的聖多美教堂,希望自己的光輝形象能永留教堂,然而直到他去世教堂也啥都沒幹。伯爵的後人就怒了,告了教堂,這一告,就是200來年。後來教堂也給弄煩了,就下了個訂單給格列柯(想想以前的人是有趣,以前的時光那麼慢,一個官司能打200多年,如今兩個人在一起,兩年都算長情了)。所以畫上的人就都穿越了,死者是200多年前的人,圍觀的是200多年後當地的各路名流顯貴。除了把兒子高調放在前景上,格列柯還高調把自己放在了畫面中央……這個一隻手向觀眾揮手致意、一隻手假裝去扶伯爵屍體的戲精,就是格列柯本人。

「大家好,我是格列柯。」

再回頭講仙女哲羅妮瑪·古耶芭絲,關於她的史料非常之少,只知道她是西班牙貴族家的女兒,應該也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畢竟三觀匹配,才能獲得幸福。我這麼說也是有根有據的,因為在400多年前,在基督教的傳統世界裡,他倆同居生孩子居然就沒領證。可能人家早就看穿了婚姻的本質,不屑結婚吧。

不過仙女手上好像戴著婚戒呢,等下,還有一枚尾戒……尾戒那時候應該表示修女的意思。尾戒婚戒同時戴,不知幾個意思啊……(後台各路高能的八卦讀者請提供更多線索)

他倆應該是挺幸福的,一直安逸地生活在托雷多。格列柯跟兒子的關係很好,兒子後來也子承父業,仙女則比較低調,沒留下太多訊息。看格列柯和他兒子的狀態,他們仨應該長期都生活在一起。我後來又找到一幅20年後的肖像畫,疑似是仙女中年,不太確定。

《婦人像》(1594-1604年)現藏美國賓夕法尼亞費城美術館

如果這幅畫真的是仙女本人,還是有一點感概時光如刀。那些凝凍般的皮下脂肪慢慢消失了,皮膚開始鬆弛,法令紋出現在唇邊,眼睛還是一雙秋波,但已經沒有了漣漪,嘴角還是似笑非笑,但不再是面對愛人的竊喜。20年,往事如煙。

1614年,73歲的格列柯與世長辭,遺體安葬在相伴了37年的托雷多。不知什麼原因,格列柯的遺體後來從一個教堂遷去了另一個教堂,因為遷去的教堂日後被毀,格列柯的遺體從此人間消失。他算是真正在托雷多塵歸塵、土歸土了。

《寓言》(1570-1574年),現藏西班牙馬德里勃拉多泰森美術館。格列柯玩燭光遊戲,比拉圖爾、倫勃朗早了五六十年。

《拉奧孔》(1610-1614年),現藏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這是格列柯人生走到終點時留下的驚世駭俗之作。拉奧孔是希臘神話中一個極致悲劇的人物,他作為阿波羅神的祭司,違反單身戒律,結婚並生下兩個孩子,而且還與妻子在神像前纏綿褻瀆了神明。特洛伊木馬抵達時,他一眼識破,但苦勸特洛伊人無果。特洛伊人迎進木馬也迎進了自己毀滅的命運,拉奧孔則受到了眾神的懲罰,兩條大蛇纏死了拉奧孔和他無辜的兩個兒子。生命的終點畫這樣的題材,直播死亡的畫面又如此震撼人心,可想而知,作為一個遺世獨立的天才,作為一個永恆的異鄉人,格列柯一生是經歷了多少痛苦的掙扎。然而除了他的畫作,今天我們從歷史中已很難找到這些掙扎的痕迹,時光留給我們的只有零星的一些文件和賬單。我們將無從真正知道一個時代給一個超越時代的靈魂所帶來的愛與痛。

最後要提一下的是格列柯對畢加索的影響。畢加索超喜歡格列柯的,雖然西班牙繪畫史上,委拉斯凱茲名頭要更大一些,但畢加索就直言,格列柯比委拉斯凱茲好一萬倍(哎呀說到我心裡去了)! 畢加索更稱格列柯為立體主義的先驅,其實著名的《亞威農少女》,就是畢加索向格列柯的致敬之作。此外還有一幅畫家肖像畫,也是表達了畢加索滿滿的愛意,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揭開第五印》與《亞威農少女》

赤果果地致敬……

跨越了三百多年,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這是遠遠超越時代的大才子之間的心靈相通。那修長動蕩的人體,那詭譎多變的色彩,那彷彿是金屬板反射般奇異的光線,都在告訴我們,美可以是完全不符合常規的,只要,它是美的。人跡罕至處的風景,往往是絕佳的風景,而能帶我們去看的,必定是凡塵俗世中的大勇之人。

多謝了。

《基督受洗》(1608-?)現藏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更多倪小姐藝術史八卦, 請關注公眾號:gudongshenghuo


推薦閱讀:

古懂傳奇: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波提切利的仙氣與無奈
哲學家達芬奇先生
「窮游錦囊系知乎 Live」—— 你需要知道的米開朗基羅&貝尼尼
文藝復興對歐洲的發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古懂傳奇:慾海情空,人天交戰!仙魔合體的大咖神作:《塵世樂園》

TAG:文藝復興 | 西班牙 | 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