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修家譜的傳統
我們中國人,每一姓氏在祠堂中都有一本家譜,又名家乘。家譜中記載著祖宗的來源,有許多追溯到周代,因為周代的子孫分封各國,以地方為姓;有的還遠溯到軒轅,以證明自己的確是黃帝的子孫。
後世各宗族修家譜,有四姓是所謂「通天譜」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種家譜的。這四姓就是孔、孟、曾、顏。這四姓的祖先都分別追溯到孔丘、孟軻、曾參、顏回四大聖賢,而這四家的家譜,所排的字輩——就是輩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樣的。
說到字輩,是修家譜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前每三十年修一次家譜,即使衰落的家族,最多不能超過六十年。在修譜的時候,就要決定排出新的字輩。以蔡家的字輩為例是「世泰家聲啟,運隆教澤長」十個字。在1944年修譜的時候,就另外決定了新的十個字,作為後十代命名用的,假如本人名「世」信,兒子則名「泰」來,孫子名「家」珍,曾孫名「聲」傳,玄孫名「啟」偉。由名字上一看,就輩分分明,尊卑有序。在同輩中,也有不同字用同一部首的。如啟字輩的同胞兄弟姊妹,兄弟名啟偉、啟仕、啟優、啟俠、妹妹用啟儂、啟儀、啟仙等等。這種表明血統的方式,後來更擴而充之,作為表明文化系統、社會關係的方式。
在家譜中,可以看到祖宗的來源,我是浙江人,我們南姓怎麼由河南一帶到浙江來的?是南宋的時候南渡到浙江來的,當時隨政府到浙江的,然後歷代祖先,有誰到那裡去了,都有記錄。
宗法社會的組織,就有這樣嚴密,對於個人的名、字、號、謚法、事業、行狀,等於一篇小傳,在家譜中都記載得清清楚楚。在家譜族系表的線都是紅的,如果中間看見一條藍線,就是很嚴重的事情了。因為紅線是代表血統;如果是藍線,就是表示沒有生孩子,而是由兄弟的孩子,即侄子過繼來承宗祧的;如果沒有兄弟侄子,由外甥(姊妹的孩子)過繼來延接香煙的,則加雙姓,一般是本姓血統最近的過繼(也叫承祧)。其中也有一子雙祧的,如兄弟兩人,哥哥無子,弟弟也只有一個孩子,那麼這個獨子,就同時是伯父的孩子。而且除了生父給他娶一個太太外,伯父也給他娶一個太太,稱為長房媳婦。(當然,弟兄排第幾,就是幾房)。那麼長房媳婦生的孩子,就是伯父的孫子,本房媳婦生的孩子,為生父的孫子。如果沒有叔伯兄弟,就從叔伯祖的後代同輩中承祧,一直追溯到五代上去。如果外甥過繼承祧,要經過族長的同意才可以,而且過繼來的第一代要加雙姓。如張家由李家外甥過繼而來,在家譜中的藍線下就寫張李某某。
在人類學的立場看起來,好像紅線或藍線沒有多大關係,「民胞物與」的精神,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誰的兒子都是一樣;可是站在宗族血統的立場,就絕不敢以開放的思想來做。還有的人聲明不是外甥,是「路邊妻」生的孩子。所謂「路邊妻」是有的地方有租妻的風俗,租一個婦人來,生下孩子以後,將孩子交給男方,各走各的路,沒有夫妻關係。可是怎樣去證明呢?「路邊妻」等於西藏的多夫制。在西藏有一夫一妻制,有一夫多妻制,也有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有的是兄弟同妻,也有的是一個婦人同時是張、王、劉、李幾家的太太,女權很高。所以「路邊妻」的孩子,碰到幾家修譜時就發生問題了,因為無法證明這個孩子到底是哪一個丈夫的。但無論是紅線或藍線,有一個最主要的精神,就是「興滅國,繼絕世」的精神,對於沒有後代的,一定想辦法把他的宗祧繼承下去,香火延續起來,這是中國民族思想的精神。
每一宗族的家譜,依照老規矩,僅有兩部。正本放在祠堂里,副本放在族長的家裡。如果為了法律問題或者宗族上其它什麼問題,要查家譜的時候可不容易,非要全祠堂的董事、負責人到齊了,才可以打開這個藏家譜的箱子。我當年在家裡修家譜,一位朋友告訴我,他當時回去修家譜,有所變革,不像以前那樣有半張書桌寬大的正副兩本,而變成了現在的二十四開本,同時印了一百多套,凡是出了錢的,或一家送一套,或三五家送一套,以資流傳。所捐的錢,絕對超過預訂的價格,甚至有的超過十倍以上,以表示對祖先的孝道,為宗族儘力。領家譜時,非常隆重恭敬,視為一種光榮,除了用古典鼓樂,到祠堂中恭領,如迎神一樣,而且當天還要設宴,邀請諸親友,因為這也是一件喜事,宗族、親戚、朋友、鄰居都會來道賀。領回的家譜放在「譜箱」裡面,供奉在祖先牌位的旁邊,是不能輕易打開的。如果是幾家合領的家譜,就由合領的幾家輪流供奉保管,一家以一年為期,對這件事是非常嚴肅莊重的。
家譜不但是為個人,而是為一家一族的宗法社會觀念而存在;它更高的價值,在於其中有很多寶貴的資料。尤其在歷史這方面,尋查個人的史料,像岳飛、文天祥這些人的傳記,就是從他家鄉中的家譜里,找出很多真實的資料與記載,這些資料在歷史上很重要。換言之,家譜家乘,就是它這個宗法社會的一個小的歷史。我們常說,大家都是黃帝子孫,就是各家循家譜研究,追溯到最後,黃帝是每一家族的根源。發展下來,就表現了「興滅國,繼絕世」的民族觀念。
----------------------------------------------------------------------《族譜網-老百姓的檔案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