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5萬中國遠征軍餓死在野人山,亞歷山大事後是否覺得愧疚?

這段文字隨著《敦刻爾克》上映傳遍了社交網路(一看就知道寫這些字的人沒看過電影。這部片子和歌頌軍功一點關係都沒有):

電影里的救世主哈羅德·亞歷山大將軍,不僅在敦刻爾克用八萬法軍當炮灰換了四十萬英軍的生命,之後更在緬甸讓十萬中國遠征軍精銳在喬克巴為英軍撤退充當肉盾,在我軍完成阻擊任務後,他明知中國遠征軍即將趕來,依然下令將帶不走的罐頭汽油等物資全部燒掉,致使五萬中國遠征軍在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被迫從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野人山撤退,最後僅剩兩千餘人出山,亞歷山大的赫赫戰功是建立在中國遠征軍的鮮血與累累白骨之上的。現在英國佬給自已拍部洗白的電影,遭到法國舉國的抵制。

題記:我最近跟一個很好看的公眾號,饅頭說 (微信號:mantoutalk)。饅頭大師寫的歷史我很喜歡。第一,饅頭大師寫的不像那些滿嘴跑火車的歷史八卦號,隨時夾帶私貨。他會刻意把他自己的史觀和史實分開來寫。第二,饅頭大師有極強的講故事的能力。他的技巧如同張三丰的太極,毫無痕迹,但是他說的故事引人入勝。以前我從來對戰爭史不感興趣,看了饅頭大師連續兩篇關於敦刻爾克的科普文後(感興趣的同學去搜一下吧),得知遠征軍餓死在野人山的事情是史實。於是,我的好奇心被勾起來:哈羅德·亞歷山大(Harold Alexander),這個指揮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人,作為緬甸大撤退英軍的總指揮,是否會對中方的損失心有愧疚。帶著這個問題,我讀了他的回憶錄The Alexander Memoirs: 1940-1945,希望能找到答案。


1942年1月16日,日軍由泰國侵入緬甸。亞歷山大臨危受命,1942年春接受任命去指揮英軍在緬甸的 部隊。但因為天氣原因,到達緬甸時已經是3月5日,緬甸首都仰光已被日軍包圍。

亞歷山大自己回憶,如果當初能更了解日軍,他會更早作出撤退的決定。那時候還和日軍正面交火,是因為作為軍人的他,不甘心在沒有做出努力的情況下就放棄。同時他還抱有一線希望,也許等來中方支援,會有奇蹟發生。

英軍的重型軍火和擅長火力拚搏的英軍成了英軍在緬甸戰場上的負擔,這些武器將自己英軍限制在了曼德勒和仰光之間的兩條南北走向的公路上。重型武器在緬甸這種森林山地地勢中並無用武之地,反而日軍的輕型武器在這種地理條件下如魚得水。這時候亞歷山大還對中方抱有一絲希望,直到等到中國軍隊來支援(書里還把中軍細分為稱之為The Fifth,The Sixth,The Sixty Six,38 Division,應該就是遠征軍)。

中軍的軍人聰明樂觀勇敢,但是有兩個硬傷:1、軍需不足;2、管理混亂。

每三個士兵才有一支槍(riffle,長的那種槍,英語里機槍和步槍都是這個詞,我不知道現實中具體是哪種槍)另外一個人背彈藥,另一個人背食物。看著樣子中方沒有軍需補給。據亞歷山大說,他自己的部隊都已經接近彈盡糧絕的地步,怎麼會剩餘物資分配給中國的軍隊。

在曼德勒戰役之前,亞歷山大看到中軍布置戰壕,並巧妙的將riffles偽裝在其中,讓他感慨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可到了作戰前一天,那些riffle都不見了!他吃驚的問中方指揮官,這是怎麼回事。中方的回答是,the Fifth是我們最優秀的部隊,因為他們是唯一一支配有riffle的部隊,如果在作戰過程中損失了槍支,那這隻部隊也就不存在了。亞歷山大覺得中方這個邏輯不可理喻。

中軍的管理更是處於力不從心的狀態。中軍只聽從蔣介石的指揮。一切軍令都要先傳到蔣介石那裡再下達到軍隊中。那個年代通信不便,收到蔣介石批示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亞歷山大對中軍的美方代表American general,約瑟夫·斯帝威(Joseph Stilwell)的評價其實很高。但是斯帝威作為美方代表需要聽從杜聿銘和General Di(我推斷是戴安瀾)。斯帝威不甘聽命於他們兩個,而亞歷山大需要和中方溝通又是通過Stilwell。

這也是英軍和中方的矛盾所在:當亞歷山大看到日軍已經包圍了仰光後就決定完全撤兵回印度,但是中方則主戰。即使在缺乏軍需,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中方僅憑一腔熱血就要和日軍作戰。回憶錄中還說,中方對日軍一場都沒贏過,拿什麼來和日軍對抗?

後來中方38師和英軍一起撤入了印度,書里沒寫野人山一路的細節。


總結: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做「道不同不相為謀」,用在這裡描述緬甸戰場上的中英雙方軍隊再合適不過了。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說過類似的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There are no eternal friends or eternal enemies, only eternal interests)。

緬甸戰場對於英國人來說,主要是保持兵力,守衛印度(當時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料想日本也沒那個本事一路打穿歐亞大陸打到英國去。而緬甸對於中國人來說是西南門戶,關係國防安全。所以中方奮勇抗日,英方只求快速脫身。在這種目標完全不同的情況下產生的合作關係自然是很勉強的。

在讀書的時候我整體的感覺是:儘管這是亞歷山大自己的回憶錄,但是他的存在感很低,更像是一個旁觀者在描述親歷的戰爭。而且書中寫了不少和他一起戰鬥的其他將領的故事。當然,回憶錄嘛,自然是只寫他想記錄的東西。若想更充分了解這段歷史,怕是需要把斯帝威,杜聿銘,戴安瀾的回憶錄都讀一遍才能看到更多角度的描述。

推薦閱讀:

富三哥緬甸淘翠全記錄系列之一塊忽悠專家30萬的石頭
一場被曝光的屠殺讓緬軍再次現出了原形
葉孝忠:這裡才是你所沒見過的緬甸
緬甸環球國際點擊雨落人間,花開十里

TAG:敦刻爾克戰役 | 緬甸 | 亞歷山大里亞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