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文章來源於女神的花園
(ID : thegardenofgoddess)已獲得授權
引言我們也許一生也磕不了長頭,也無法在岡仁波齊朝著信仰磕長頭,但我們走的每一步,都將會是未來成長的模樣。
北京難得下雨。
一天之中,我去附近的電影院,看了兩遍《岡仁波齊》。
銀幕上,他們走著他們的路,磕著他們的長頭。我撐著傘,鞋濕了,襪子潮潮地糊在腳上。
我們有不同的路,都靠自己一步步走。
圖註: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信佛的人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道場。轉山一圈,可洗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下地獄;轉百圈,可成佛。
1上
路
藏族漢子尼瑪扎堆,剛剛經歷了父親的過世。
父親一輩子的心愿,是去拉薩朝聖。尼瑪的叔叔看到哥哥的遺憾,決定不再等待。尼瑪打算陪他一同前往。
2014年是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村子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這支朝聖隊伍。
一位年輕的孕婦,她倒插門的丈夫,與即將出生的孩子都屬馬,也決定一起去朝聖。她挺著大肚子,與丈夫一起上路。
同行的還有她的妹妹,尼瑪扎堆的兒媳婦。尼瑪的三個兒子,都娶了她。姑娘每天在喂牛做飯料理家務,只有回到娘家,才有一刻空閑。
一對中年夫妻,因為去年家裡蓋房時,幫忙的工人發生車禍,死了兩人,賠償讓他們背上了巨額債務。他們也想走朝聖之路,為死去的亡靈超度祈福。
他們9歲的女兒扎扎,因家中老人無力照看,也一同上路了。
村裡的屠夫,宰殺過許多頭牲畜,心裡總是惴惴不安於自己的業障,習慣用酒精來麻醉自己。他也決定去朝聖,來拯救自己的罪孽。
兩名少年,其中一名受傷有殘疾,在父親的支持下,也加入了這支隊伍。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不同的故事,也懷抱著不同的自我救贖之心,開始了一段兩千公里的朝聖之路。
尼瑪扎堆開著一輛拖拉機,拉上所有人這一路要用的物資,「突突突」地出發了。下一個鏡頭,朝聖隊伍的男女老少,開始磕起了長頭。
圖註:「磕長頭」是藏地歷經千年風雨磨礪、滄桑變遷而獨獨未變的一種支持信仰、簡單力行的修鍊方式,通過一次次的叩拜,一次次的持誦,一次次的心,口、意結合,無比接近佛祖,接近內心的平靜與堅強。
身後送行的村民們,站成一排,目送他們的身影。
未來的每一步,他們都要這麼走過。
我被震撼地不由坐直了身體。
今日的我,還在為一些工作與家庭的瑣事而略有壓力。與此同時,這個世界上有人做著與我如此迥異的生命選擇。
在我們為同事一句冷嘲熱諷而內心憂愁時;
在我們為家人糾結的關係而惱怒不已時;
在我們為眼前的各種選擇而躑躅不前時……
有人決定這樣使用他們生命,使用一年的時光。
數步一叩首,俯身向大地。
為超度自己的累世業力,也懷抱著為眾生祈福的心。
他們,上路了。
圖註:一次完整的磕長頭共由十一個動作組成,一輪動作過後,你只是往前移動了不到兩米的距離。朝聖的人們,就是這麼兩米兩米的向前磕,幾十里的路,衣服磨破了,膝蓋受傷了,臉被太陽曬得烈紅,還要不要磕下去?
2有
時
這一條朝聖路,他們走了一年。
遇上許多狀況。
圖註:車頭沒了,人來拉,唯一不能停止的就是繼續向前,一步一步。
有時,要頂風冒雪在霧茫茫中向前;
有時,會途徑一大片爛漫的油菜花田;
有時,會在鮮花盛開的河畔挑起鍋莊;
有時,頭頂上山體滑坡滾落的石塊,有致命之險;
有時,車會壞在路旁;
有時,人會受傷生病;
有時,肚子里的孩子突然要出生;
有時,車會被追尾撞得稀巴爛;
有時,路旁的人會招呼你們喝茶;
有時,要送給其他朝聖者糌粑;
有時旅費用盡,要暫時打零工賺錢;
有時,老人時辰到了就去世
……
他們走走停停。
因為知道自己終將要去向哪裡,所以,心安理得面對發生的一切。
接受。面對。
理解。放下。
然後,歇息片刻,繼續上路。
圖註:央視紀錄片中,五位藏族青年,身無長物,在漫漫迴轉的山路間,一起一伏的塵土間,五體投地,感受著身心合一的寧靜。
這一路,像極了人的一生。
它是一個隱喻。
電影的英文名字,paths of the soul,意為「靈魂的千條萬條道路」。
這一路,你要把喜怒哀樂遍嘗,要把生老病死流轉。
跳舞有時,悲慟有時。
什麼都會過去,什麼都會回來。
電影最打動我的,是他們的「平常心」。好像,生活里發生什麼,都是正常的。
孕婦想跟著一起去朝聖,好啊。
殘疾的少年想去,好啊。
醉醺醺的屠夫想去,好啊。
接受下來就是了。
圖註:曲折的山路,泥濘和雪,碎石岩塊,五位青年都磕過去了,接下來就是白皚皚的雪山。一天過去了,上面留下條由腳印、身體和手掌烙下的路,它的名字叫信仰。
他們不抗拒「麻煩」,不拒絕「波折」,不害怕「無常」。
發生什麼,就面對。
他們,沒在怕的。
春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漫過了路面。
站在水汪汪的路上,他們彼此詢問:怎麼辦,要不要磕過去?
答案是 ——
「要」。
於是,眾人歡快地脫掉身上的皮革圍裙,脫掉厚重的外套,笑嘻嘻地撲向水裡。
水花四濺,每個人都像初生的孩子涉水一樣歡暢。
他們都在笑。
那個畫面,真好看。
圖註:我們想要到達的地方,與其說信仰,不如說是內心深處最最純真的那個角落,天真無邪,真誠透明。
3信
仰
一位司機因為要避讓另一輛車子,從後面撞翻了他們的拖拉機。
司機把尼瑪扶起來,關切他的胳膊是否受傷。
司機解釋說,車上有人呼吸困難(可能為高原反應),需要送到拉薩急救。兩個小時送不到,人就沒救了。
他們特平靜地讓司機開車走了,自己留下來打掃殘局。
我心裡在叫:
啊,怎麼沒有人爭吵打架啊!
怎麼沒有人攔著車不讓肇事者走啊!
怎麼沒有人毆打司機、怨嘆倒霉啊?!
......
而他們,只是轉過身,看看車上的嬰兒是否安好,看看自己的拖拉機是否安好。
車軲轆的軸斷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修理看起來是不可能的。
他們平靜決定,放棄車頭,拉上車廂和物資,繼續往拉薩走。
圖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羅伯特·阿貝爾在評價這部電影時就表示:「如果你曾感覺迷失自己,或者曾被一句『往這邊』神奇的打動,那麼無論你的信仰和精神是什麼,這部耐心的電影都是為你準備的。」
男人們拉車,女人們繼續磕長頭。
走一段路,男人們放下繩索,走回剛才撞車的地方,重新把這一段的長頭磕完。
我心裡在叫:
「啊,怎麼沒人找借口討商量,為什麼要補這一段路,反正不都是在走?」
他們心裡對於自己該做什麼,了了分明 —— 我的路就是我的路,該怎麼走完,就要怎麼走完。
沒有任何託辭,什麼借口都不說。
什麼「我要拉車啊」,「我才不要走雙倍的路」,通通不啰嗦。
他們很平靜地接受路上發生的一切。
既然決定上路,路上遇到什麼,都是正常。
既然是為自己走的朝聖之路,就要一個頭一個頭地磕完。
《好萊塢報道》評價這部電影:「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
不卑不亢,無喜無悲,是寧靜的力量,來自於信仰的加持。
當我自己越修行,越破掉了從小到大對於「信仰」的誤解。所謂的信仰,根本不是你跟隨哪一派宗教。
而是 ——
你願意去崇敬那一些眼睛看不到無形之存有;
你願意去追求那些看似帶不來現世利益的使命;
你願意在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的平凡生活里,實踐你所相信的;
你願意在一個大部分人都迷失在自己頭腦的世界裡,尋找自己是誰、自己的天命何在。
有信仰的人,既不愚昧,也不偉大。
只是我們心裡的光,一旦亮起,就無法再被熄滅。
如《大學》中所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致我們內心的明珠,願它永遠明亮。
如康德所說:「有兩樣東西,我思索的回數愈多、時間愈久,它們充溢我以愈見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驚異和嚴肅之感。那便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致我們內在始終閃著光的 —— 良知。
這就是信仰的所在。
有信仰在,人會放下各種「借口」,也就放下各種煩惱。
因為你內心的光,清明知曉:
這一生,
你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個人,
跨過的每一條溝,翻過的每一座山,
爬出的每一個坑,吃的每一口飯,
走過每一步路,流的每一滴眼淚,
心碎的每一次,歡喜的每一次
……
都是為自己的靈魂而體驗的。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每一絲感受,都算數。
每一種滋味,都算數。
每一段經歷,都算數。
圖註:電影中的人物——次仁曲珍
4朝
聖
6年前,我一個人去了青海西寧的塔爾寺。那是我自己的朝聖之旅。
喇嘛們念誦經文的聲音,轟隆作響,如同天啟。
在一座大殿的門口,我看見一字排開磕長頭的信眾。
石頭地面被他們套在雙手上的木塊,磨出了光滑深刻的痕迹。10萬個長頭,一下一下……
我真的很難想像,他們是在用什麼樣的毅力去堅持做這件事。
我也有點不懂,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直到今天,其實我也不太懂。
但是,我好像也在慢慢懂得,生命中很多事情,或許根本不需要知道「原因」。
只要它擺在了你面前,好好去做,就是了。
片中,扎扎的父親,一直在追問:
「老天是不是有時候不公平?我爺爺沒做過壞事,我父親也沒做過,我也沒有。可為什麼不幸與痛苦會發生在我身上?」
他無法理解,本來歡歡喜喜蓋房子,為什麼會發生意外,導致兩個工人死去、兩個工人受傷。
為了賠償傷亡者的家屬,他欠下了20多萬元的債務。從此,一蹶不振。
他的生命在出發朝聖之前,是卡住了的。
在這條路上,他一直在追問因果、追問命運。
「為什麼?!」是人探索自己的起點。
就如同,「書寫」這件事,我一早就知道,是我在紙上追問我的命運,追問何為因、何為果。
我是在紙上,做一趟靈魂的朝聖。
圖註:手持轉經筒的西藏老人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你一直一直在寫?到底你獲得了什麼?
我回答說 ——
好像在紙上磕長頭,一個字一個字地修行。在過程中,似乎慢慢把自己寫明白了。明白了一切有因有果,明白了為什麼活成這樣。
懂得了過去,於是也就懂得了,接下來該如何活。
在紙上的每一步,都是修行。
生命中的每一刻,也都是修行。
去做,就是了。
去活,就是了。
盡心儘力,就是了。
圖註:磕長頭殘損的鞋
我的健身私教,常常對我喊話「動念合一,動念合一,動念合一」。我心想,這不就是臨在了嘛。
磕長頭的朝聖之旅,或許也是這樣:意義並不在遠方,而是在動念合一的每一個當下。
片中的朝聖隊伍走到某個村莊,遇到一位老爺爺。
老爺爺不斷叮嚀:走的步子不要太多了。你誦什麼經就怎麼走,喇嘛告訴你走幾步就走幾步。磕頭的時候,額頭一定要碰到地面,碰不到地的,不算。心要誠,心要裝下眾生的平安健康。
每一步都算數。
所以,每一步都要用心去走。
圖註:人生的路上,每一步認真走,每一步都算數。
真正的朝聖,是在去遠方的路上,回到自己心裏面的家。
你要朝拜的聖殿或神山,並不在遠方的拉薩或岡仁波齊,而就在你心尖尖上佇立。
每時每刻,它都在。
5不
急
他們在老爺爺的村子停留兩日,幫老人家春耕。
在他們出發的村子,春耕是個大節日。必須換上節日盛裝,帶上酒帶上肉帶上酥油,隆重慶祝。
老爺爺說,從前他當村長的時候,春耕的慶祝,兩三天才能完成。現在掌權的,是會開拖拉機的年輕人,春耕變成潦草的一件事。
「不知道現在年輕人怎麼了,這麼急幹什麼,把牛累得嗷嗷叫喚。」老爺爺說。
是啊。
這麼急,幹什麼?
每一個時代,都有人急匆匆做事、急匆匆賺錢,生怕錯過什麼。
也總有人,用「一生懸命」的匠人精神,打磨著自己手中的活計。
慢下來,才能感覺我們擁有的,是多麼豐足。
圖註:急匆匆的念想,弄得我們每天都焦慮不安。
在這個我們曾經熱愛的導演們演員們「贏家通吃、勇者無懼」地拍著爛戲、賺著快錢的時代。剛剛才有人把靜水流深的《深夜食堂》,拍成倒人胃口的「深夜靈堂」。
導演張楊在藏地,細細打磨著《岡仁波齊》。
匠心放進電影,其效果就是 —— 你坐在銀幕前,必須要屏氣凝神,方覺不會褻瀆一眾創作者的良苦用心。
這個時代,也總得有些什麼,是奉獻給我們的靈魂的。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導演說:
「岡仁波齊是很多教派的神山,大家都為著自己心中的信仰轉山。
拍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兩個三十多歲的苯教信徒,每天都會逆時針圍著岡仁波齊轉,而藏傳佛教徒是順時針走,所以兩支隊伍每天都會相遇。
打個招呼,再擦身而過,各自沿著自己的方向前行......
他們的計劃是轉一千圈,我們到時,他們已經轉了兩年,六百多圈了。
看起來面目漆黑,衣衫破爛,但眼神里卻都是虔誠和執著,我常常被他們的眼神感動。」
人的一生,這場從生到死的旅程,何嘗不是一場在人間的朝聖?
起點有了,終點也有了,你急什麼?
一步一步,甭管多艱難的時刻,都細細體會,慢慢咀嚼。於是,苦中有了樂趣。
翻過米拉山口,就是拉薩了。
他們拖著沉重的車廂,艱難往山上爬。
有人輕輕唱起了藏地歌謠。眾人和著: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
在雪花與我約定好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我們都有同一個母親,但是命運卻不一樣。
命好的那個做了喇嘛,命不好我走向遠方
……
下坡時,速度快到像飛起,一群人就暢快地跑起來。
上坡有時,滑行有時。
艱難有時,得意有時。
每一刻,都是自己的修行。所以,不必急。
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數。
PS:親愛的小夥伴們,我們身上的每一寸脂肪都是心靈的偽裝,總為身材擔心的你,快來參加我們減肥天團的系列課程,身心結合,瘦是你這個夏季的代名詞!快掃描二維碼,報名吧。
作者簡介 馬冉冉,80後的老靈魂。從小愛寫,長大後以書寫作為今生的修行。故事療愈師、作家、靈性喚醒者。「女神的花園」心靈工作室主人。已出版作品:女性成長小說《從傷痛中開出最美的花:寫給獨自在城市中承受傷痛的你》。昨日最佳回復
-THE END-
▼
精選近期高能文章,點擊下方不錯過
《我的前半生》:面對這個史上最強的小三,你該如何突圍?
《我的前半生》:婚姻絕不會難為這樣的女人
除了成為寵物、女漢子、小三兒,女人還有第四條路
▼
閱讀原文,找尋最美的自己
↓↓↓
閱讀原文: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500123882&src=3&ver=1&signature=kxcvq5JXhuZDIGGsUHirYv-TD*ra51bWds*rkRxFgXO2KJ9THNt3PETl4qwae6o514iz7*XeTz9NuORjU42TdAXG8ryg*RGqovx2prCyIdW0kofjHX2ci7lpF3YzzWrF5Nmr56LNCdajgkZP8YkaT4tExyZ1Jl9wLvBW7W6tGCc=&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61030004&pass_ticket=qMx7ntinAtmqhVn+C23mCuwc9ZRyUp20kIusGgbFLi0=&uin=MTc1MDA1NjU1&ascene=1推薦閱讀:
※這8個原則,讓你擁有別人拿不走的安全感和幸福
※重點來了!如何將故事與軟文推廣融為一體?
※不負春光不負詩!一生要背會的千古名句(一定要轉給孩子)
※尺度驚人,爆冷的西班牙好片
※會演講是對外漢語老師的必修課,你得關注一下頭馬俱樂部
TAG: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