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小事的人,怎麼可能做成大事?

如果你要問我,能力到底是什麼?怎麼判斷一個人的能力?

在告訴你答案之前,我想先講一個自己的故事。

兩年前,我跨界跳槽去互聯網,由於產品經理這個職稱聽起來實在牛逼,出去吹牛自帶雙倍加成,在親戚朋友那說起來也特別有面子,薪資待遇和職場發展都不錯,那時候的產品經理是一個僅次於廚師的熱門職業,因此我投的崗位都是產品經理。

為此我突擊了相關網站,讀文章,看視頻,加之自己平時多愛涉獵,自覺有些積累,幾天後我就覺得自己差不多可以了。

首場面試的就是一家美股大型互聯網公司。

面試官問了一些之前的工作後就開始問我那個經典的問題:你覺得產品經理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產品經理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和素質。

我暗喜,這個問題我準備過,很多文章和教材也都提到了,果然是考試重點。

於是我就開始闡述:

產品經理是把一件東西從無到有設計出來的人,他需要有全面的知識基礎,很強的審美能力,明銳的人性洞察...

我就像大學考毛概那樣把重點都羅列了出來,我被自己折服,心想差不離了。

結果,我沒能等到offer,後面又如此面試了幾家不錯的公司,有的甚至沒進入複試。

直到後來進入這行,在工作之中一番歷練之後才明白,那時是我想多了。

我的那些回答有錯嗎?沒錯!這世上總有些話是怎麼說都不會錯的。

可是如果你對一件事的認識永遠都只能宏觀而無法具體,那你絕對做不好一件具體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懂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工作的人都知道,工作中會有kpi,kpi是什麼,就是公司的大目標,大戰略拆解以後的可具體執行,可衡量的小目標,就是分配各個部門人員的一件件小事,小到一次會議,一份表格,一行文案,一份事業能否做成的關鍵,往往也就在於此。

所以一個合格的領導的基本功就是拆解上級的大目標,轉化成下級具體可執行的一件件小事。

大事拆解成小事,小事也能拆解成具體步驟,大事都是由小事構建,做不好小事的人不要指望他能一步登天的做好大事,也別指望他能有這個機會。

為什麼會沒有機會呢?舉個簡單的栗子。

你身邊一定有那麼一兩個靠譜的朋友,這種所謂靠譜就是你找他幫的忙,只要她答應,他似乎總能幫你做好,哪怕只是順手收一份快遞,整理一分文件,他都能給你處理的及時、妥帖。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每當有什麼事,不論是需要幫忙,還是做點什麼事業,我優先想到的就會是他們,這也讓我獲益良多。

對於這種靠譜的朋友,一旦你有什麼好事,只要你還有良心,多半你都會優先想到他,也不只是因為良心,或許更多是因為你覺得這事找他一起干,更靠譜,勝算更大,圖個彼此共贏。

這就是所謂的機會,但多數時候,因為這些事太小,人都不當回事。

相反,你身邊你也一定會有那麼幾個朋友不靠譜,但你並非一開始就知道他不靠譜,只是在一起久了,你被動地訓練出了一種直覺——這人不靠譜。

我們都很普通,通常也沒什麼大事,或許是你讓他幫你打聽個什麼事,他答應得好好的卻始終沒有進展,你再去問他的時候,他會說忘了,後來拖拖拉拉給你一個不怎麼中用的答覆,然後滿不以為然的樣子;也或者是你找他做個PPT(有的朋友不要對號入座),他其實能做好,卻只是對你敷衍了事,回來你還要返工,結果是事倍功半,你卻不能責怪他。

你一定覺得這些場景似曾相識,或許你有這麼一些朋友,也或者你就是一個這樣的朋友。

說不上哪裡不好,但就是下意識的覺得這人不靠譜,而這樣的人多數時候還常埋怨:命不好,我就是沒有機會,要是有機會.....

可惜他不明白機會已經被他自己一點點丟掉了,就是那一件件小事,朋友的委託,領導的安排,同事的請求,他一次次的敷衍,使他成了朋友,同事,領導眼中那個不靠譜的人,他就再也沒有了升職加薪,做大事的機會了。

我也是漸漸意識到自己曾經就是那個不太靠譜的朋友,現在當然要比過去好,但在通往更靠譜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唯一能走好這條路的法則就是:做好眼下的每一件小事。

或許將來有一天我將不再為小事所煩累,但這種品質不能丟。

沒錯,這是我最近做事的強烈心得,也是我幾年工作以來對自己的反思,想透的時候,頓覺豁然開朗,心中的諸多困惑一併釋然。

故此。我也告誡那些特別喜歡高談闊論的莘莘學子們;特別崇拜馬雲、王興,把他們的商業思想奉為圭臬的職場朋友們;把「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當做座右銘的奮鬥者們。

他們說的很對,你們說的也有道理,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一件小事才是你的機會之所在,確保這些小事做好了,即便你這輩子幹不成大事,也鐵定差不到哪兒去。

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以此共勉。


推薦閱讀:

你得不到的,就一定是你不應該得到的么?
如何恢復愛的能力?
PPT圖文排版常見套路(附下載)
托福考試有哪些小技巧?
如何看待「不懷疑你的能力,但我不看好你的人品」?

TAG:能力 | 職場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