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想買新手機?先設法弄壞舊的
今天的研究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Silvia Bellezza等人。發表於2016年《營銷研究雜誌》(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本文共2160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2013年,維珍移動(Virgin Mobile)公司發布了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女士將自己的手機忘在了衛生間洗手池上。幸運的是,後面的姑娘追了出來,沖她喊著:「女士,您的手機!」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位女士不僅完全沒有回頭的意思,反而加快了離去的步伐。此刻,一行廣告語出現在屏幕上:維珍移動推出了新款iPhone合約機。每月30美元。
這則廣告也許乍一看邏輯混亂,但聽完下面的解釋,你就會發現,實際上,它恰恰精確抓住了一種消費者隱秘的心理活動。
回憶一下,你是否也曾面臨過這樣的困境:一方面,新款iPhone手機徹底俘獲了你;但另一方面,你手中的舊款手機還沒有報廢。這時,你陷入了深深地猶豫之中,總覺得如果自己掏錢去買新款iPhone手機,是一種浪費行為。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我們的舊手機突然間壞掉了,或者丟掉了,我們不就有充足的理由去購買這部新款iPhone了么?
這則廣告恰恰就是利用誇張的方式,表現了這樣一種心理過程:一位女士把手機落在了洗手間中,匆匆離去,心裡碎碎念著:真倒霉,手機丟了,不過正好,我終於有理由買一部新手機了!
維珍移動拍了一系列相似的廣告:一位女士將自己的手機落在了計程車上;另一位女士將自己的手機掉進了榨汁機中;還有一位女士在洗褲子的時候,忘記檢查褲兜,眼見著自己的手機在滾筒洗衣機里上下翻飛。維珍移動為這個系列的廣告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做「幸運的遭遇」(happy accident)。
2016年,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研究者Silvia Bellezza等人通過實驗證明了這樣一種消費者心理:當升級版產品被投入市場之後,消費者就會對他們手中的舊產品變得粗心大意。
用Bellezza的原話來講:「當我們無法為自己的購買行為提供一個理由時,就會感到負罪感,但是,如果我們手中的舊產品損壞了,或者丟失了,我們就可以擁有足夠的理由,為新產品掏錢了。」 Bellezza稱此為「升級效應」(upgrade effect)。
那麼,如何通過科學手段來證明這樣一種消費者心理呢?
Bellezza等人巧妙地將目光投向iPhone。我們知道,每部電話都有一個獨立的「電子串號」(IMEI碼)。一旦手機丟失,用戶就可以登陸IMEI官網(Database of stolen, lost and found GSM/UMTS mobile phones),報告自己的手機丟失。更重要的是,用戶還可以通過這個網站,知道自己的手機是不是被別人撿到了。
Bellezza等人認為,如果用戶登陸IMEI網站,報告自己的手機丟失了,這實際上意味著,用戶還沒有放棄希望,希望可以找回自己的手機。相反,如果用戶沒有這麼做,則意味著他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慾望,將丟失的手機找回來。
2013年9月20日,絕佳的研究時機終於來了,蘋果公司發布了新款的Iphone5S手機。Bellezza等人與IMEI網站合作,拿到了後台的報失數據,如下圖所示(紅線代表iPhone5的報失數量;藍線代表iPhone5S的報失數量):
我們可以看到,從2013年1月開始,iphone5的報失數量一路攀升,不過,到了2013年9月,也就是新款iPhone5S手機上市之時,iPhone5的報失數量陡然下跌。這張圖表清晰地揭露了這樣一個事實:在新款產品上市之後,人們對自己的舊款產品,突然變得不那麼在意了。
除去來自IMEI網站的數據,Bellezza等人還親手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來證明這種「升級效應」。
他們招募了一批實驗參與者,邀請他們玩一個抽積木遊戲。規則如下:
(1)參與者每抽出一塊積木,都會贏得一點點報酬。
(2)Bellezza送給每位參與者一個價值1美元的陶瓷馬克杯,不過,研究者把這隻馬克杯放在積木的最上層。
(3)Bellezza告訴參與者,你可以隨時結束這個遊戲,但是,如果在遊戲中,杯子掉下來摔碎了,你們不能去碰它,也不會收到一個新杯子。
這個實驗的精妙之處在於,參與者面臨著這樣一個困境:抽出木塊,會贏得獎金;但是一不小心,馬克杯碎了,他們就會損失一個杯子。
這場試驗的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兩組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在抽積木的遊戲開始之前,實驗者給其中一組參與者展示了一個更加漂亮的馬克杯(升級產品),價值10美元,在研究結束之後,這一組參與者可以以折扣價格購買。另一組參與者則對此卻毫不知情。
實驗的結果如下:在那些看到了升級版馬克杯的參與者中,61%的人在遊戲中把馬克杯打碎了;然而,在沒有看過升級版馬克杯的參與這種,在遊戲中把馬克杯摔碎的人只佔37%。
如何進一步解釋這場試驗背後的人性呢?這項研究的第三作者Francesca Gino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中撰寫了一篇科普文章,解釋了其中的玄機:
「人類都是優秀的講故事者。我們希望別人相信我們是負責任的、公平的、有邏輯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自己這樣看待自己。正因為此,當我們的行為與這種美好的想像不相符時,我們就會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證明我們的行為是合理的。當一個升級產品出現在市場上時,我們就會對自己手中的舊產品粗心大意了,並藉機為自己的購買行為找到理由。」
在研究者看來,「升級效應」的解釋力簡直是無比強大,絕不僅僅限於產品的升級換代。例如,在這篇文章的最後,Gino不懷好意地說,想想劈腿男,和「戀人的升級換代」吧。
細思極恐。
參考文獻
Bellezza, S., Ackerman, J. M., & Gino, F. (2016). 「Be Careless with That!」 Availability of Product Upgrades Increases Cavalier Behavior toward Possess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p.s. 這份研究報告已經在今年4月被New York Times報道,題目為「Damaging your Phone, Accidentally on Purpose」。本文在寫作中參考了這篇報道中的部分內容。
推薦閱讀:
※神州專車向Uber中國員工表白「Love U」為何刷屏?
※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客戶還是不買單?
※客戶很感動,卻並沒有下單
※大數據用來「殺熟」,殺雞取卵而已
※『安可』曉宇說--不按照套路來,你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