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解讀改變他人的奧秘

1

2012年我工作的第二年,遭遇了一些職場人際困擾。我有一個同事,比我年輕5歲,是公司的管培生,卻特別成熟老練。在回家的路上,他經常跟我同路,在說到某某人為什麼那樣固執不可理喻時。

他突然說「這個世界上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啊,別人是不可控的」。

但是時間過去5年,直到2017年,我才徹底的明白這個道理。放下某種我執。就這樣,當你不期待改變別人時,卻發現你意外的接近了自己的目標。所謂人生的另一扇門,另一種奧秘似乎被你觸碰到了。

生活中,我們之所以會有太多不幸福,太多衝突,太多障礙是因為我們老想改變別人,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因為別人不按照我們的預期,或不滿足我們的期待而備受折磨,並且變得憤怒、怨恨、焦慮甚至干各種不可理喻的事。我們失落,不幸福,覺得人生太多磨難不如意,最終走向抑鬱。

我發現我之所以不能把注意力用在關注於自己身上,而是關注於別人對我的滿足情況,是因為我有一個這樣思維模式的媽媽。跟中國數千萬的媽媽相似,我的媽媽也是一個把價值感建立在子女身上的人,當我一切順遂,志得意滿時,她當然沒有什麼問題,比較滿足。但是問題在於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當我持續性的陷入低落,遇到危機而沒有大的進展時,我媽就不淡定了。

她急切的想改變我,並且不辭辛苦從老家來到北京;不怕麻煩,嘗試各種方法,有大概3年的時間我處在被她改造和她對峙的過程中。直到有一天,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而我已經徹底厭倦了她的擺布,我突然恍然大悟,這幾年我都在幹什麼?沒有了自我,昏昏沉沉,而我的媽媽依舊在試圖改變我。

我突然跳起來,大喊了一聲「stop」。 我覺得我從此不想再活在被她改造的模式里了。

說這個故事,是想說明改造別人是很難得,對於改造者和被改造者雙方都是折磨。而且改造別人本身就是一種負面的不好的解決方案,會引起被改造者本能的抵抗。即便是有著強大信任關係的母子關係做基礎,改造都不可能成功,甚至引起關係的破碎,讓當事人感到受傷害。

也是由這個頓悟,我突然想到我的種種不順心是不是也是習得了我媽的思維模式-----總是試圖改變他人,而從不關注自己造成的。總是認為別人的做作所為關係到我的幸福,我的未來,我的前途,而不是我自己。

這個發現讓我大吃一驚,也就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靠著別人對我的反應決定我的生活,而不是我自己掌控我的生活。我的喜怒哀樂,榮辱興衰竟然跟我自己沒半點關係,都是由外界所操控的。

啊,我是如何把自己的人生拱手讓給了別人。

2

長久以來,我媽跟千萬個父母一樣都是一個試圖改造我的人,最終她們發現自己失敗了,子女沒有習得她們想要的優點,反倒表現的越來越差勁,她們就更加焦慮,加大了改變的力度,結果我們的表現會更差勁。如此循環往複,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中國的傳統婦女歷來是沒有自己的個人價值感的,子女是她們唯一的價值感來源。當媽媽太強勢,太自信,太固執的時候,她們往往試圖把自己的一些喜好、主見、見識、理想、抱負甚至虛榮強加到子女身上,逼迫自己的子女去實現。這時,一件事情的好壞走勢就不僅僅關係到當事人自己的感受,還關聯到了父母的感受。

因為媽媽缺乏自我價值感,她會像沒有界限一樣跑到子女的生活里,給你出主意,為你做主,當然是打著愛你的名義。而你或者出於愛她不忍心讓她失望的目的,讓她參與了到了你的生活,或者出於自己不夠成熟不夠自信逃避責任的目的,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她負責。但是到頭來,你都會發現,這是一場災難。

這就是為什麼改造別人是不靠譜的,因為你跑到別人的世界裡去,試圖修改別人的意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進去。這一方面體現了你缺乏界限----不夠尊重別人,認為別人可以跟你共生,按你的方式來活他自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你自己缺乏價值,因為如果一個自我價值充盈的人,他會待在自己的世界裡,絕不會靠改變別人,擺弄別人獲得存在感或者價值感,如果你試圖改變別人,一定是因為你把自己的幸福、理想、目標寄託到了他身上。可是,反過來想,你竟然這麼相信他人,而不相信你自己應該為你的目標和幸福負責。

是的,任何試圖想改變他人的背後,一定是因為你不相信自己,或者你沒有發現自己的能力。

你只希望外界能拯救你,外界解決你的難題。

別傻了,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同樣,要想別人改變只有先改變你自己。3

但是人到底能不能改變別人呢?

我覺得是能的。但是這種「能」和上面兩段中講的「能」並不是一會事。

當你自己放棄自己的自我價值,還強勢闖入別人的自我里,試圖改變別人時,我想每個人都會感到你對他深深地不滿意和否定,出於生命的本能,他也會拚命反抗,這是一種求生的能力,雖然這種抵抗在因為你跟他具有愛的關係等等面前變得有些弱化或者消極,但它依然會引發當事人內心的不舒服。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無能和失敗的,這是生命本能的意志,而每一個試圖強烈改變別人的人卻都在努力證明別人是錯的,你是對的,你得聽我的。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強勢的人會遭人厭惡,因為強勢背後帶來的能量場往往是對人意志力的影響,它會讓人不舒服,讓人覺得邊界被侵犯,自我變弱小。

當面對過於強勢的人時,你必須縮下去,才能和他侵犯性的自我共存,在某種程度上,強勢就是一種侵犯,一種藉由侵犯表達自我價值的方式。

所以說,如果你是基於這種路徑去改變別人,根本不可能改變別人,不僅不能改變,你還會變得招人煩,得罪人,遭到別人劇烈的抵抗,甚至攻擊。

最終的結果是你不但沒有改變別人,反倒被別人反擊在地,傷害累累。你看上去很強勢,實際很弱。

那我說的另一種「能」改變別人又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必須放棄對錯的判斷。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很執著於證明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不對的。因為你不接納別人,你對別人是排斥的,他人身上的某些特點或做法是你覺得不舒服的,你覺得不應該有的,必須被消滅的。

可是你又不是上帝,你憑什麼認為有些東西就不該有呢?有些做法就沒必要呢?反思這個念頭很有必要,這種對別人的行為和事情下判斷,並認為自己有評判別人的能力和自由的自信來自哪裡呢?你有什麼權利去評判別人,你最應該評判的不是你自己嗎。

是的,過於熱衷評判別人恰恰是因為你為了逃避對自我的評判,因為評判就意味著可能對自我的不滿,意味著看到自己的一些不足,甚至會刺破虛假的自我膨脹,刺破虛假的自尊,摸到一地雞毛的現實,為了避免自我收到威脅,你只能忙著去評判別人,好把不足都投射到別人身上,並欺騙自己,「你看,這個不好的結局完全是因為他造成的。如果不是碰上了這麼一個人,我就不會這樣。都怨他。」

這種怨恨是如此的不自知,它藉由光明正大的討伐進行,為了維護自我,你必須證明別人是錯的,因為只有錯的才能為一個不如意的結局買單。因為只有他是錯的,你才能成功的為自己找到一隻不用自我負責的替罪羊。

是的,當你不再想證明對錯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不再排斥別人,你沒有了敵意,我想改變他人就此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這意味著你是真誠的,而不是藉由改變別人逃避自己的問題,當你這麼做的時候,當事人一定能感覺到,他會感覺到尊重。這種尊重不是口頭上說的那麼簡單,而是從很多潛意識的能量里就能感覺到的。

這是一種沒有敵意的要求,會讓人放鬆,而不是讓人提高警戒,產生防禦。

其次,當你真的為你真正的自我價值而忙碌實現時,也就是你把力量從別人那裡收回,聚焦到自己身上時,你會獲得一個真正的自我,你要為自己負責,你要為自己活,這個被激活的生命散發的生命力本身就會充滿影響力,因為它欣欣向榮,活力四射。這就意味著你不會將別人改變不改變看的特別重要,他改變了更好,他不改變也不會影響我什麼,因為你的關注點不在別人身上而在你自己身上。

神奇的是,當你這麼做時,別人也能感受到,這時你傳遞 給他的就不再是強制改變的壓力,而是一種被你的生命力感染的自我改變的動力,人人都想變得更好,所有的生命都有向上的追求自我實現的潛力,現在,你的感覺成功的激活了他身上的東西,他會自發的做出:我要改變的行為。

看見了沒有,問題的關鍵是不要用自己的陰暗面去觸發對方的陰暗面,而是用自己的美好去激發對方的美好。這就是改變別人的訣竅。它不是一種壓力,一種你死我活,不是證明誰對誰錯,而是實現一種共同前進,相互配合的共贏。

當你自己改變了,別人一定會配合你改變。當你自己變美好了,世界也會還給你更多美好。

而不是你在不停的索要。索要。抱怨。抱怨。

4

同樣,這個原理適應於男女關係,如果你想改變一個男人對你的態度,你採用強勢、命令、哭鬧討好等等手段都是不管用的。不僅不管用,反倒會引起你試圖要改變的男人的抵抗和厭惡,男人本質上是比女人更自我的生物,他們討厭被改變,更會抵抗被改變,沒有男人願意做個無能的男人,如果你試圖這麼做,不管你嘴上多麼誇他有價值,多麼愛他,傳遞出來的都是其實你並不接受他,你排斥他,你並不愛他,你想控制他。

你想當他的媽媽。

這是經營關係的誤區,當你激發出另一個人生命里感受不好的東西的時候,你一定也會被這種不好包圍,更加激發出自己內心不好的東西,從而讓關係陷入困局。

這就意味你需要把關注點收回到自身,而不是放在你對面的男人身上,任何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都會讓對方感覺到壓力,所以他會逃。而讓他不逃的方式,是關注自己,好好做自己,提升自己。

而與此相反的是,經營一段男女關係的秘訣在於激發對方身上美好的東西,讓他覺得跟你在一起自己更有價值,更美好,更能做自己,他會因為這個而離不開你。因為你讓他變得更像他自己,而不是更不像自己。

當然所有關係的破裂一定是因為,在內心深處,跟你在一起,他找不到他自己,或者他越來越不像自己。我想此時的你一定也沒有如實的做自己。你們彼此都無法坦誠,沒法放鬆,關係就無法進步。

所以有句話怎麼說來:「我愛你,並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因為跟你在一起時,我是誰」。

同樣的原理,這種道理也可以用於任何相處。尤其是中國式的親子關係,大量的父母自身沒有能力,卻對自己的孩子寄託著自己未實現的各種理想,強制自己的孩子不能做自己。

這是根上的很大的誤區。

什麼是最有效的親子教育?

當然就是你希望孩子有什麼樣的品格,你自己先展示出來。你要孩子事業有成,那你先要學會有奮鬥精神;你希望孩子活潑開朗,那你自己是不是熱情好客,經常展示自己活潑開朗的一面。

即便孩子暫時沒展示出來你想要的特點,也不要急於否定,急於去改變他,而是接納他的不同,激發他生命里的能量,這樣他遲早會朝著你想要的方向發展。

尼采有句名言「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當我們討厭別人,不接納別人,對別人下很多評判的時候,一定會引發別人給我們同樣的反饋,這世界是公平的,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首先,你得先要那樣對待別人。

作者:達芙妮,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婚戀諮詢師。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轉發。

更多文章,掃碼關注「工業時代的月亮」。

推薦閱讀:

人際交往中的親和效應

TAG:人際吸引 | 人際關係學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