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要有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先讓我們從為什麼要有Research Methods說起。

人類從來有很多疑問,我們每個人都不例外,大到「我是誰,我從哪來,要到哪裡去」這樣的哲學問題, 小到我今天吃什麼,跟誰吃,上哪吃之類的生活問題,我們不停的發問。

就拿想吃什麼這個問題來說,想回答這個問題通常可以不同的辦法:

1) 我們可以問身邊的人--「嘿隔壁老王,你知道哪有好吃的湘菜沒有?」,老王說他家旁邊有一個不錯,物美價廉,你就去了;

2) 我們可以上網搜,Google湘菜,百度搜索「北京朝陽區最好吃的湖南館子」;

3) 或者我們乾脆自己出去溜達,走到哪看到哪,看見可心的湘菜館就走進去吃。

其實我們上面幾種方法都是對於上哪個飯店吃東西這件事做了一個廣義上的research,這個research 的本質或者目的,無非就是去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可是答案無法憑空浮現(除掉做夢也能想通元素周期表這種特例姑且不說),於是我們尋找答案的方法其實就是通過datacollection(數據收集):問隔壁老王其實是interview (訪談)從而得到一手數據;上網找到的信息其實就是使用二手數據的一種方法(secondary data), 然後你自己出去晃蕩的這種方法屬於field work中的observation,通過實地觀察從而收集到數據。這類基於數據收集最終得出結論的研究思路我們稱之為「empirical study」實證研究,相對的就是不基於數據的,就是conceptual study, 或者prescriptivearticle. 仔細去看,你會發現國內社會科學類的大多數文章都是「prescriptive」的,比如公共政策如何制定?我提出第一要公開透明,第二要依據法律—OK, 這些原則都對,然而數據在哪裡?分析了哪些variable?是不是在任何政策、任何情況下都用這兩點?這一類沒有基於數據的(未必是定量數據quantitative data)不是empirical study.

說回來,用找飯店這個例子無非是都是想說再也沒有比socialresearch 離我們更近的一種research了。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做research, 每個人都在做research。

那能說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進行學術研究嗎?那確實不是。Academicresearch—是指Rigorous investigation of knowledge—它是更系統,更嚴格,更謹慎,更科學的設計,它有專門的格式,約定俗成的套路和過程,既用的辭彙和語言。比如,學術版的「我應該上哪吃」恐怕需要

· 收集大量樣本,

· 細化research question,

· 確保research question testable,

· 判斷哪種data collection 方法最合理,

· 然後拿回多個樣本數據最後要做回歸性分析之類的數定量(quantitative)或定性(qualitative)分析。。。

顯然沒人會這麼大動干戈的回答去哪吃飯的問題,因為「上哪吃飯」這個問題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問題,這反過來充分說明了不是所有問題都是researchquestion,都需要academic research. 事實上問一個好的問題對socialresearch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說機會決定了一個研究到底有沒有價值,如何操作等等方面,我們會專門討論。

然而這裡我是想說social research毫不神秘,我們都可以做,只是需要稍加訓練。相對於普通的」研究研究「,學術研究使用一整套盡量嚴謹的方法使答案盡量科學和接近正確,如此而已。

學系統的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不僅僅是對搞學術的人有用,它實質上會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法。舉兩個個人最簡單的例子。我在第三年讀博士的時候經受了一陣對於中醫的疑惑,起因就是當時逐漸學習了quasi-experiment的各種方法,想不清楚中醫沒有數據如何能存在(然而現在明白中醫本身並不屬於science這個paradigm,這是另一個話題,且先跳過)。另外看新聞看報紙會非常注意區分」views」和「facts」—比如 「我們公司一向秉持艱苦樸素的作風」這是個觀點還是事實?你如何證明?如何說服我?你可以說「我們周末從來不放假,人人刻苦加班」。Ok,這是個fact了。再比如,看到科學研究的新聞,如「科學家發現晚睡晚起更有益人類健康」ok—以前呢可能就是聽一下就把這個結果奉為答案了,現在要繼續看幾眼—樣本多大?試驗了一百個人?一千個人?一萬個人?樣本多樣性如何(randomness)都是男生嗎?都是女生嗎?都是老年人嗎?都是健康人嗎?都是長期熬夜的人嗎?已知的相關其他因素都control了嗎?然後發現很多以前不關心的枯燥數字變得特別有意思。

簡單來說,以前大概很容易聽信,現在習慣性的開始質疑,甚至有時我覺得太容易「不信」。 這在美國其實是在正常不過的一種思維習慣---criticalthinking, 大學老師最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之一。事實上跟美國學生一起上課或者做research, 你會注意到他們特別喜歡舉反例,說「I may disagree you a little bit on this..」我覺得這已經成為了美國人的第二直覺(第一直覺大概是」democracy!Freedom!」)

這個專欄的目的是用最簡單易懂,接近於朋友之間聊天的方式,把你引入社會科學類學術研究的門。國內外嚴謹全面的各種研究方法論書籍已經不勝枚舉,不需要再多我這麼一份貢獻。然而更多時候我發現國內碩士博士研究生或青年學者,更需要的是一份簡單易讀的引路指南。如果可以,我希望用這些文章幫你找到桃花源的大門,讓你知道研究方法並不枯燥,社會科學研究無處不在無處不需,我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我們可以讓它更好更有價值。

既然不是教科書式的講述,難免會招來誤解,這裡先來一點免責聲明: 這些文章不能代替教科書,教科書敘述看似繁瑣但是往往嚴謹而全面,我這裡呢只是想引個路,既不能也無法做到系統而嚴謹的給你構建知識承包。我打算興之所至,信馬由韁,想到哪個主題就講那個主題,然而hopefully你會喜歡讀,覺得有趣,看了之後有更多的理解和氣血去看那些教科書。

那我們就開始吧。

推薦閱讀:

什麼才是真正的反思機制?
我們為什麼不一樣?——談學術寫作與一般寫作的不同
說說民國文人那些任性的婚姻
男權社會的科學依據

TAG: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