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你會和機器人成為好朋友嗎?
人工智慧和心理學有非常緊密的聯繫
? 人類可以通過人工智慧的發展,在創造智能的摸索過程中更加理解人類的智能,回答「我是誰」這樣一個終極問題;
? 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藉助於心理學對於人類的神經系統、認知系統的研究,人類大腦之精妙,是人工智慧學習的寶庫;
? 思維的本質是什麼?自我意識是如何產生的?這些人類追問了幾千年的問題,需要人工智慧和心理學一起來解答;(與之相關的問題,人工智慧會產生思維和自我意識嗎?已經在太多的哲學、科幻作品中被反覆探討,其中像阿西莫夫的《我,機器人》、菲利普·迪克的《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即銀翼殺手,等小說改編的電影都成了經典)
? 人工智慧將會給人類的心理和社會帶來哪些影響?未來人類如何在社會中與人工智慧共處,甚至在肉體和心理上共生?
? 人工智慧是否會產生類似人類的道德感、情感等「非智力」的心理特徵?
這個列表可以無限的延長下去。
有些問題看似太科幻、與我們普通人毫無關係,但是隨著庫茲韋爾預測的「奇點」的臨近,人工智慧將會深刻改變我們生活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對這些問題的了解和思考也變得很有實際價值。
我們先來聊聊一個不久之後就會發生的事情: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一些人工智慧小夥伴,我們會很喜歡他們。
下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人類的社會性與孤獨感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社會性給原始人類帶來了生存優勢,人類個體生存技能低下,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厚實的皮毛,只有群體團結協作才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自然選擇讓人類喜歡社交和群居,群體越大,生存優勢越大,就這樣從群落形成村寨,演化為城鎮、國家。
然而這種群居的生存優勢在今天變得不再必要。
隨著科技和社會分工的發展,人類的生存不再需要如此緊密的協作,在農業社會,人們以村落、氏族為單位生活,而現代人們則以家庭為單位,家庭之間互相依賴的減小,導致個體越來越獨立,在大城市這種趨勢尤為明顯;
然而人類的進化是極其緩慢的,百萬年來形成的社會性不會在短短几百年內消失,所以現代人類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孤獨感;
適應了群居生活的人類,天生有社交的需求,傾訴的需求,需要被理解和支持,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中,社交需求僅排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後面。孤獨感則會損害人的心理健康,產生抑鬱、焦慮等問題。
孤獨的現代人,通過飼養寵物獲得陪伴的感覺,如今中國的寵物貓、狗的數量已經過億隻,根據一個樣本萬人以上的調研,96.8%的主人把寵物當做親人、朋友;
社交網路則是人們在通過技術手段對抗孤獨感,人們有多麼害怕孤獨呢?以微信的數據為例,截止2016年3月,微信用戶數接近7億,九成用戶每天使用微信,六成以上每天打開超過十次,半數用戶每天使用時間超過1小時,61.4%的用戶每次打開微信必刷「朋友圈」......我們不停地刷朋友圈,給好友的生活點贊,發朋友圈,等著好友點贊,這些都說明了在個體性越來越強的年代,人們通過技術減少孤獨感的需求有多麼強烈。
我們要利用技術改善人類的社交質量
隨著網路對人類社會、個體心理帶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催生了一個心理學分支——網路心理學(Cyberpsychology),研究與網路等新技術相關的人類心理和行為,而我的畢業論文恰好就屬於這個方向。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我深知網路社交「是把雙刃劍」,它可以幫助人類更加便捷地進行社交,降低社交難度和成本,減輕孤獨感,同時也可能讓人依賴網路社交,進而減少現實中的社交(有些人認為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社交)。
對此我的想法是,生產力升級帶來的社會結構變革是無法逆轉的,無論如何厭倦現代人情冷漠、嚮往曾經鄰里之間的親密,人類註定無法回到集體生活的「田園時代」,甚至連家庭這樣一個基礎的社會單元的組成人數也正在不斷減少,此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利用技術提高人們的社交質量。
而社交質量的判斷標準應該是能否給人類帶來可持續的歸屬感、快樂、幸福感,維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社交質量的好壞並不取決於發生在網路上還是現實中,對於一群忙於工作的好友,幾個月才能湊一次的聚會,無法替代每天在微信群里相互吐槽帶來的快樂;只在網路中有交流的知己,也比在現實中沒有多少共同語言的所謂朋友好很多吧;在網上有很多話,見了面卻不知道聊什麼,這種情況也不少見。
同樣,社交質量的好壞,在未來,甚至不取決於對方是不是人類。
是的,我是在說,人類會和機器人成為好朋友。
你可能覺得我在開玩笑,確實,大多數人暫時無法接受這樣的觀點,「我怎麼會把機器人當做朋友呢?機器人不是人啊,朋友應該是人才對吧?」
我將用心理學告訴大家,我們會很容易把機器人作為朋友,因為這是人類的本能決定的。(當然,前提是機器人不像現在這麼傻,不過很快就會有非常聰明的機器人出現了,anyway,這不是今天的重點)
anthropomorphism—我們很容易本能地把機器人當成人類
anthropomorphism,譯作擬人化、擬人論,他描述了一種發生在我們(除了自閉症患者之外)每個人身上的、與生俱來的本能,即對一些動物、物體賦予人類特有的屬性和特徵。這一本能存在的最早證據可以追溯到四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形動物雕像。
擬人化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每個兒童都會對著玩具說話,把它們當做真人一樣的朋友;
上面提到的人們將寵物貓、狗視作親人、朋友也是,主人都會說自己的寵物「通人性」、「聽得懂人話」,寵物的種種行為也被用與人類相同的思維和動機去解釋;
很多人會給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物品起名字,甚至賦予這個物品獨特的脾氣秉性;
在歷史上,人們曾長期相信「萬物有靈」,這就是圖騰崇拜、神話故事的來源,直到現在的一些文明、宗教和哲學流派還相信「泛靈論」;
擬人化在心理學中也可以被視為一種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像很多其他認知偏見一樣,它是人類用自己熟悉的模式、規則對周圍世界進行快速的判斷、理解和預測,雖然並不總是正確,但也是人類進化出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認知特徵。並且,作為幾百萬年進化的結果,它是無意識的自動過程,很難受理智控制。(說到認知偏見,推薦諾貝爾獎得主卡尼曼的書《思考,快與慢》,人類真的很「不理智」)
作為人類進化出的一種本能,擬人化不僅是一種認知策略,也是一種應對孤獨感、維持心理健康狀態的手段,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Tom Hanks主演的電影《荒島餘生》中,因為空難流落荒島的主人公給一個排球畫上了臉,取了名字,當做朋友一樣每天說話,這樣才沒有在漫長的孤獨中發瘋。
一些人可能會因為「機器人不是人」而聲稱不會願意和機器人做朋友,但是當他們不受理智控制的潛意識認為機器人真的擁有人類的智能、情感、道德、自我意識等一切特徵的時候,還會存在多大的抵觸呢?
所以,電影《Her》中,主人公愛上人工智慧的情節並非僅僅是編劇腦洞大開,而是有切實的心理學基礎。別說電影中那個有著性感嗓音、善解人意、萬種風情的人工智慧Samantha,即使以目前的技術可以實現的「不那麼智能的」聊天機器人,也已經俘獲了許多用戶的心。
未來的幾年中,人工智慧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像人」,並快速融入大家的生活中,這將帶來多大的想像空間在此就不贅述了,留給大家暢想吧。
Facebook、微信等產品從出現到變成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都只用了不到5年之間,而下一個變革也快來了,與機器人做朋友,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竹間智能 Emotibot心理學研究專家楊錚鏈接:竹間智能 Emotibot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推薦閱讀:
※人際壓力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一)
※小丑回魂如何評價?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家長的情感忽視,帶給孩子的是什麼?|親子關係
※《一虎一席談》成功之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