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死了你就高興了——(欲)輕生者的父母

文|來小咩

加繆曾在《西西弗斯神話》首句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自殺是對自我,以及自我與社會關係的認識理解,所做出的與否行為。

除夕夜,雲南15歲的小龍選擇了輕生。小咩搜羅梳理了相關媒體報道後得知,小龍的選擇源於父子之間的疏於溝通和父親的家暴。在父子關係中,處於弱勢一方的小龍選擇的反抗方式是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遺書里,小龍寫道:爸,我死了你就高興了

這讓我想到身邊的朋友k,也曾和我表達過類似輕生的念頭:不知道我死了,我爸媽會不會滿意

朋友k是大家公認的獨立知性型女性。但我知道她的獨立是有限的。

這次過年我去她家竄門,意欲與她一起出門就餐。

臨行前,她的母親恰好看到她,說了一句:你也太不會打扮了,這樣穿真不好看。

於是,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朋友k一邊抱怨她母親,一邊無奈地搜刮自己的衣櫥。

在我看來,她穿得大方得體,和丑根本不搭邊,只是兩代人的審美差異而已。可是,k說:我也知道自己穿得並非她(媽媽)口中說得那樣不得體,但是我就是覺得如果得不到她的認可我很不安心。

最終,在她母親的點頭表示滿意後,她才安然與我出門。

k母親的消極評價讓她覺得焦慮和恐慌

顯然,k這樣的行為模式不是一天習得的。這樣尋求父母認可的行為不僅表現在穿衣上,還體現在k的擇業上。

她稱那段時間為黑暗期,即使自己如何和母親解釋,她的母親以其有限的經驗要求她:只有經歷體制內招聘的考驗才是真正的好工作。

如果,k說不去,她的母親就實施冷暴力——一臉厭棄或者冷漠,不理k。

她說她很難說清楚那段時間經歷了什麼,她找到了同齡人看來覺得不錯的工作,可她的母親一萬個冷漠臉和消極評價。

k完全可以堅持自己,但她說:「我明明知道自己的選擇沒有錯,但是我就是要得到父母的肯定,我才能安心。

就像一個七歲的孩子,她汲汲於父母的認可與誇獎。

可是很多時候,她發現她似乎怎麼都不能讓父母滿意,唯有一死。

或許,你覺得她太過於「矯情」,沒有後顧之憂的她根本不需要到極端的「死」。但是由於k父母對k的不認同,導致k長期情緒低落,無法認同自己

她哭著對我說:「說,瞧,我連死的權利都沒有。因為我似乎沒有理由死。」

她的矛盾加劇了她內心的痛苦。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除了看到孩子本身的行為習慣,或許更多的還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孩子的父母。

現在的k的言行,多少與其父母教育方式有關

我問k:「你和你爸媽的關係一直這樣嗎?」

k說:「我讀書的時候,我爸媽沒那麼嚴重,或許因為我自己所設定的目標和她的相符合。一開始找了一份不在他們身邊的,不是體制內的工作,我媽開始緊張了。」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讀書的時候,k在她父母的控制之下,當k找到一份她父母有限經驗內沒有認知的工作後,他們感到他們失去了對她的控制,開始緊張,於是加劇了控制的言行,例如——冷暴力。

她的父母如同孩子般,需要k去討好了

而k的討好行為,又反過來加劇了她父母「有恃無恐」的控制行為

有學者研究了廣州市青少年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發現父母與子女之間無效的溝通和缺乏關愛有可能導致孩子有抑鬱傾向,並導致自殺行為。顯然,留守兒童小龍和父母之間是缺乏溝通的。那麼,k呢?

溝通是雙方雙向的。k和她的父母的溝通是無效的,是父母單方面施壓。

k的父母是有分離焦慮症傾向的控制型父母他們的安全感來自於k乖乖按著他們的人生經驗走。他們將k離開家庭工作視為親子關係的威脅,於是通過「冷暴力」等表現出「不愛」的行為將k禁錮在身邊(家庭中),或他們自己所能控制的對k人生的預設中。

他們利用k內心的內疚、恐慌和焦慮,滿足於k對他們情感與心理上的依賴。

這讓我想起美籍作家譚恩美的一句話:

權力就是掌握別人的恐懼並展示給他們看。

這句用來描述暴政的話,卻被千萬家長實踐著。利用孩子的情緒不安和心理恐慌,來滿足一己之需。

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看起來思想獨立,但沒有自主性,不敢表達自我觀點,情緒低落的k,和千千萬萬個和k相似的孩子(「我這樣都是為了你好」,「我們那麼辛苦就是為了你」,「你怎麼一點都不知道我們的用心」……)。

小時候,我們第一次離開父母去幼兒園讀書,哭鬧不止,來表達欲父母分離的不滿。但是,幼兒園裡的小朋友,豐富多彩的活動等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哭鬧停止,世界依舊溫暖如舊,萬紫千紅。

或許——我們的父母,也需要這樣的世界。

References:

[1] 陳曉,陶葉娟. 父母比較式教養及其與青少年自尊和抑鬱的關係[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16, 24(6):907-912.

[2] 高鑫,邢淑芬,趙軍燕. 父母的心理控制與兒童心理社會功能的關係[J].心理科學進展,2016,24(11):1792-1801.

[3] 劉靖雯,梁卉薇,徐世超,黃俊東,程道猛. 廣州市市青少年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分析[J]. 廣州醫藥,2016,47(4):28-30.


推薦閱讀:

《時時刻刻》一部解讀自殺的電影
一場遊戲引發的集體自殺,從恐怖片、自殘到結束生命
表面的風光帶不走內心的寂寞 明星自殺悲劇的背後
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給一位好友的悼文

TAG:教育 | 自殺 | 家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