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得病是中國人常用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中國人更願意表達身體的不舒服

我國心理諮詢與治療工作者都知道,中國人和西方人心理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比中國人更直接,他們如果有心理問題,比較願意直接對心理醫生說:「我情緒很不好。」

而中國人則不然,中國人較少直接表達消極情緒,很多時侯,中國人會把不良情緒轉化為軀體的不適。中國人更願意表達身體的不舒服。這個特點在心理學上術語叫做「軀體化」。

有專家估計,在內科病人中,有至少40%的人實際上是情緒問題或心理問題。這些人有些根本沒有,有些雖然的確有軀體疾病,但是這軀體疾病也是消極情緒引起的所謂「心身疾病」,如果情緒問題解決了,這些疾病很容易治癒甚至可以不藥而癒。

所謂頑固的慢性病病人中,這個比例還會更大。

親,我們不是故意生病的

據我的經驗,有一類性格的人最容易生病。這些人因性格軟弱,從來都不敢表達自己不好的情緒。他們對人際關係很看重,但又不懂得人際相處之道。

於是他們採取了一種簡單化的人際交往方式,就是盡量對別人好,在發生衝突的時候盡量委曲求全,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做一個善良的人。我們的文化也支持他們這樣做,認為這就是善良的人。

這些人的人際交往方式實際上很不健康,也不會有好的結果。他們自以為對別人很好,外表上看對別人也很關心,但是如果我們深入的分析,就會發現他們所謂的對別人好,實際上是一種「施恩圖報」。

他們實際上希望自己對別人好,別人就應該很感激他們,反過來別人也應該對他很好,甚至應該滿足他的任何要求。他們的「善良行為」實際上不是出於內心對別人的真切關懷,而是一筆放給別人的感情債。

他們在內心中,實際上是希望別人能主動地滿足他們沒有明說出來的願望,「我對你好,你也要對我好。」他們對別人表面上沒有要求,但是實際上要求很多,他們要求別人能猜中他們的心思,而且能順著他們的心思做。那些說自己什麼都不要的,實際上要得最多。

但是,他們要不到,就只好生病。如果他們的這種臆病心理太強烈,則真的有可能生重病。現代醫學已經在逐漸接受心理學的結論:消極情緒是癌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或許可以算是弄假成真,本來得病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和人際控制手段,結果真得了重病卻會危及生命。

在我們看來,如果一個人為了心理防禦和人際控制,結果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這買賣是太不值得做了。但是,我們要說明:用得病抗議別人、控制別人,這一切都是不自覺的,是潛意識控制的行為,而不是他們有意識地這樣做。正如耶穌所說: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學習為自己而活,這不是惡,不是罪

如果你一向只是為別人著想而活,現在也要學習為自己而活——為自己活不是惡。

中國文化出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很早,在荀子時就出現了,這個錯誤就是以為凡是為別人就是義、就是善,凡是為自己就是私心、就是惡。而實際上,凡是愛人就是善,愛別人是善,愛自己也是善。

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怎麼能真正地愛別人,如果他自己都不幸福,怎麼能真正把幸福帶給別人?這樣的人很容易流於偽善。

還有,愛並不意味著總是和和氣氣,永遠沒有爭執和利益衝突,相愛的人也有衝突,而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利益並不是惡——只要他不損人,利己並不是壞事。

有句話叫「人有病,天知否」,我想,天是知道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人知否,只有人知道了自己的病,也知道這病的起源,並努力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方式,才有可能讓這病不再頻繁發生。

朱建軍 著名的心理學家、心理諮詢與治療師,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主任、教授。

PS: 想一起成長的小夥伴,請在留言區建立屬於自己的心理成長筆記,連續堅持21天後,你會看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今日筆記話題:你怎麼看待「好人」這個話題?

———— END -———

往期精彩導讀

?原來高情商的人是這樣溝通的

?做到這四點你就是一個情緒成熟的人

?出生順序帶給我們的影響

?不必委屈自己,堅定更有力量

文章來源於實用心理學(公眾號ID:watchgold)


推薦閱讀:

和男友不合適 怎麼說分手 ?
大學都找不到女朋友,工作以後會不會更加難以找到?
和前女友分手之後一直糾纏,把對我僅存的好感也消磨掉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二次吸引還來得及嗎?
如何評價上海新規 「子女拒不探望老人或影響當事人信用」?
閨蜜結婚致孤獨的我們: 單身的我,原本以為,可以一輩子不跟誰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