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創】失眠原因與療愈

最近朋友造訪,偶爾談起失眠之苦,我就順便瀏覽了網上,發現受失眠困擾的人真多。以前以為失眠是中老年人的專利,通過網路才發現,17歲-30歲的年輕人患失眠的人之高,超乎我的想像。雖然不排除上網的人群跟年輕化有關,但不可否定的是,受失眠困擾的人群越來越趨向低齡化。

我曾經也一度陷入失眠困境,不可自拔。根據自己早年對失眠的研究,與大家分享我是如何走出失眠的困境。希望本文能幫你真正擺脫失眠困擾,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一、從心起航

正確地對待失眠,是告別失眠症的根本前提。科學有效地睡眠,是消除失眠症的必要途徑和保證。

怎樣才能正確地對待失眠?必須正確認識失眠。完全正確認識了失眠,才能看破失眠。看破了才能放下,放下了才能隨緣自在。

怎樣才能科學有效地睡眠?根據睡眠和失眠的規律,科學調整睡眠的環境、時間、心境、生理狀態,以減免失眠的幾率。

思想上放下,行為上重視。您的失眠症豈有不好之理!

二、失眠機制

失眠大都是因為人的神經中樞出現異常興奮而發生的。導致神經中樞興奮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類:

一是生理因素;二是環境刺激因素;三心理因素。所以失眠也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習慣性失眠;二是生理性失眠;三是心因性失眠。

習慣性失眠包括,協調性失調引起的失眠和睡眠的習慣性引起的失眠。如時差引起的失眠,經常上夜班,白天睡覺的人,晚上容易會失眠。這類失眠,純屬生活習慣所養,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失眠自然就會調整過來。

生理性失眠,是指那些因受內外刺激引起中樞神經興奮而導致的失眠。如疼痛、寒冷、飢餓、尿脹、濃茶等刺激神經引起興奮;被人叫醒、悶熱、噪音等刺激神經引起興奮。

心因性失眠,是指受心理因素刺激或困擾引起中樞神經興奮而導致的失眠。如高興、激動、害怕、焦慮、擔憂、思慮、悔恨、愧疚等情緒刺激中樞神經引起興奮。

不管什麼原因導致失眠,一開始都是偶然性的,或者一過性的急性失眠。如果添加了心理因素進去,就容易變成複雜性的慢性失眠。

絕大多數受失眠困擾的人都是心因性失眠症。慢性失眠的本質是對失眠的恐懼和強迫,所以,失眠症也叫失眠的恐懼症或失眠的強迫症。

一些偶爾原因引起的失眠,和由此導致的生理疲勞,本是很正常的事情,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介意,只有極少數人卻因此大驚小怪,認為失眠是不正常的現象,誇大了失眠對影響身體的危害性,繼而耿耿於懷,形成了失眠體驗的記憶。

結果到了第二天晚上休息時,如果又碰到生活上的瑣事發生興奮,再加上前一次的興奮引起的失眠體驗,就會擔心再次失眠。

起初,多少失眠是因為生活瑣事的煩惱而失眠,後來是因為失眠的煩惱而失眠。

害怕什麼,你就會關注什麼。神經細胞就會高度興奮。所以每到睡覺的時候,你就會害怕失眠,害怕失眠必然會關註失眠,全身細胞為之高度興奮。結果只能再次失眠!

睡不著時就會更加關注,並暗示自己,叫自己不要想這想那……結果反轉難眠。再一次失眠的苦惱,加上耿耿於懷,就會導致更加苦惱、恐懼、糾結。

失眠後帶來的生理上的無精打采、頭昏腦脹,心理上的耿耿於懷、糾結,進一步強化了失眠的體驗。

三、失眠反射

《黃帝內經.舉痛論》曰:怒則氣上,恐則氣下,思則氣結。睡眠過程的各種努力後的失敗,每次失眠後的糾結,必然導致害怕失眠的心理,也就是說失眠的種子形成了,失眠的條件反射(簡稱:失眠反射)建立了。

失眠期間的心境(如恐懼、興奮、心理暗示、胡思亂想、雜念等心理活動)和失眠期間的環境因素(如夜晚、卧室、床、電視、聲光、人物、尿漲、廁所、喝水、對象等)統稱為失眠的「情景」,構成了失眠的條件刺激——引起失眠反射的信號。

即:情景+最初引起失眠的內外刺激→失眠→生理上疲勞→錯誤的認知→耿耿於懷→精神上苦惱(心理情結)→對失眠的恐懼。由於:情景+失眠→恐懼。所以,(遇到)相似的情景→(對失眠的)恐懼。

四、原因概述

大部分失眠患者,都是因為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某些事情而糾結。患者也意識到想念這些煩惱的事會影響睡眠和健康,所以不願意去想,並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但是越是強迫自己不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越會去想;越是強迫自己轉移注意,越會去注意。這就是強迫症的孕育過程。

與心理衝動對抗的結果總是與願望相違。大多數有過失眠的人,都能接受這種事實。然而,極少數人不能接受這個正常現象,總是千方百計(強迫性)地想排除它,結果反而導致癥狀變得越重。雖然他們也知道越是關注癥狀,癥狀越重,所以他們就會想方設法轉移思想注意力,努力地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入非非」,強迫自己要睡著。結果,思想更加興奮,更會難眠。越是睡不好覺,大腦越會想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翻來覆去,又是一夜無眠!痛苦、自責、焦慮,滾滾而來……後悔不該發生,擔心後果嚴重,沒完沒了的折騰、糾結……

由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患者無法擺脫這樣的痛苦,忍受煎熬,陷入了失眠的強迫思維的惡性循環。

偶爾出現的人物、對象、想法、念頭等內外刺激→過度興奮→失眠→生理上疲勞→要麼是耿耿於懷(錯誤認知的結果),要麼是坦然而過(正確認知的結果)。

生理上疲勞+耿耿於懷→精神上苦惱(心理情結)→對再次失眠的恐懼。也就是說,對失眠患者來說,失眠→恐懼,可看作是一對無條件反射(穩定的條件反射可以近似看做無條件反射)。

由於:環境+當初引起興奮的事情、想法、念頭等+失眠→恐懼,因此,環境+引起興奮的人物、事情、想法、念頭等內外刺激就成為失眠的信號。換句話説,開始的失眠是偶爾性的。建立了條件反射後,則是慢性的失眠——失眠症,或者強迫症。

假如患者允許失眠,即患者對無條件刺激都不在意,又豈會在意條件刺激呢!

每一次失眠,顯意識就會將失眠的過程,連同時間、空間、人物、聲、光或安眠藥、書本、雜念等心理因素和客觀因素一併記錄下來。如果這種過程重複多次,即大腦處於長期失眠狀態,顯意識會自動地把失眠的記錄滲入到潛意識空間,形成由一系列條件反射組成的鏈鎖系統。這就是失眠症或失眠習慣。

患上了失眠症之後,睡覺前,不管心情多麼平靜,只要遇到某種熟悉的客觀環境和心境——失眠症的條件刺激,立即就會產生失眠的條件反應。

由上可知,失眠症皆因不允許失眠,害怕失眠而造成的。如果患者能允許失眠,允許一個月不睡覺,那麼癥狀將很快解除。因為失眠僅僅屬於個人的行為,只有患者自己知覺,操作起來並不難。

失眠者可以做到不顧後果地失眠。換句話說,失眠一個月,不會死人。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一個因失眠而死亡的人。當失眠達到人的生理極限,甚至連走路,也會磕睡。因此,失眠症患者只要允許失眠的後果發生,一切不安、焦慮的情緒就會煙消雲散,心地自會坦然。

喝濃茶,特別是紅茶,很容易引起失眠。濃茶能提神,故而引起興奮,吊起精神,加重肝臟的負擔,傷害身體。

失眠時若再加上噪音,更容易失眠。如果失眠者一心排除噪音,那麼就像排除煩惱一樣,很容形成「噪音——失眠——恐懼」的條件反射。隨著不斷強化,最後必然導致患者對噪音的高度過敏。也就是說,一丁點噪音,就容易引起失眠者的恐慌(害怕失眠),從而引起失眠。

失眠症應該是由於偶爾的失眠,加上耿耿於懷,形成了對失眠恐懼的情結或陰影。以後你只要感覺到和失眠有關的信號出現,比如夜晚、月光、洗澡、卧室、睡覺、床、聲音、別人提起失眠、自己想起失眠……就會害怕失眠。

自然界有個法則:害怕什麼,就會發生什麼。因為害怕什麼,你的注意力就會關注什麼;注意力朝向那裡,那裡必然就會引起緊張不安和不自然,即生理髮生異常變化,行為發生異常反應,如此興奮、折騰,你還能入眠嗎?

五、自然之力

偶爾的失眠和一開始出現的心理因素(如擔心影響健康的想法)都是處於萌芽階段的因素,原本就沒有興風作浪的力量,可是神經質的人卻誤認為世界上只有他失眠,失眠是導致健康下降的罪魁禍首!如此把失眠看成天大的大事,又人為地去壓制它和否定它,這種思想矛盾會促使心理因素強化和複雜化起來。

失眠者們可以發現,失眠癥狀的頻發,往往與患者約束和控制自己的感情有極大的關係。由此可見,治療失眠症的著眼點應放在思想矛盾的打破上。如何打破思想上的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放棄人為的拙策,服從事物的自然,服從感情的自然。人皆有之的失眠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失眠本身不具有疾病意義,對失眠的錯誤態度而引起的單純恐懼心理是人的正常感情,也沒有疾病意義,必須服從它、容忍它,允許它!

具有不服從自然規律的失眠患者們不允許人皆有之的失眠和人之常情的恐懼心理在自己身上的存在,硬是要壓制它,排除它,但又不可能不引起思想上的矛盾和心理上的糾葛,這個心理上的糾葛就是我們說的失眠症的心理障礙,它才是失眠症的真正病之所在。

失眠有它的規律,心理活動有它的規律,萬物都有它的自然規律,誰要違反規律行事誰就會受到懲罰。

「不要失眠」,「不要怕」,「不要苦惱,樂觀些」,「不要胡思亂想」等等,這是常人常用的俗套,失眠症患者多年來正因為這樣作了,這樣去努力反抗、壓制、排除自然規律才造成思想矛盾和心理糾纏,致使失眠加重起來。

若一開始就沒有這樣的錯誤的對抗態度,決不會發展成複雜的心理糾纏。

失眠患者說:「對我來說,心理因素是最難駕馭的,當失眠的恐懼心理襲來,產生失眠預感的衝動時,我怎麼也控制不住,怎樣努力也克服不了」。這些失眠患者誤以為別人都能自由駕馭自己的心理活動,想怕就怕,想不怕就不怕。這是做不到的。

由於對失眠的過高評價和錯誤態度等而產生的怕失眠心理,這是正常感情,不可人為去壓制它和排除它,這種對抗心理就是人為的拙策。失眠即是不可動搖的事實,就應該實事求是地承認和接受這個事實。既來之,則安之,服從之,忍受之。想人為地憑自己的意志卻隨意地去支配感情,猶如推河水倒流,想把自己的身體提到空中一樣,決不能如願。唯有「覺悟」到這是當然的事,打破思想矛盾和心理糾纏,體驗聽其自然的境地,才是治療失眠的基礎。

怎麼辦?可以用「服從自然」四個字來概括,服從自然就是服從自然規律,服從事物的自然,服從感情的自然。喜、怒、哀、樂以及緊張、恐懼等都是人的自然感情,決不是通過個人的意志所能改變的。人不能「製造」感情,當然也不可能消滅感情。對失眠的過高評價,錯誤地把失眠視為天下第一大事,失眠會使自己身體健康惡化,甚至死亡,因而對失眠產生了怕的心情,這種心情決不是病態。正常人認為睡覺失眠了沒啥大不了的,不可怕,所以不怕;失眠患者認為失眠不得了,所以怕它,兩者都是正常感情。

人人都有「家常便飯」的失眠,你卻偏把它視為最大的大事,因而怕它,這種怕的心情是正常的,沒什麼可非議的。如果說錯的話,不錯在你的情感上,而錯在對失眠的認識和態度上。失眠患者固執地抱著對失眠的錯誤態度,卻要正面地壓制怕的心情,這就不明智了。

2+3=5,如若不願意等於5,很簡單,只要不加上3就行了,可是若固執地加上了,而非要不等於5不可,這可能嗎?若死抱著對失眠的錯誤態度而直接與怕的心情對抗,這是不明智的與恐懼心理直接對抗是徒勞的。這樣自我折騰的結果,反而引起心理糾纏,也會掀起更大的恐懼心理。

失眠患者從自己的經驗知道,對失眠的過分注意和恐懼等心理會加重失眠的現象,因而就強迫自己不要注意和恐懼,否定它,迴避它,壓制它,反抗它,與之鬥爭,但是又不能改變它,越是暗示自己不要怕,越怕的厲害,越是迫使自己不去注意失眠,對失眠的注意越固執,恰似幽靈似地糾纏著自己。努力的結果,原有的人之常情的那一點點的的心理因素就會三倍、四倍甚至十幾倍、幾十倍地增大起來。心理因素的發展使失眠頻率多起來,嚴重起來;失眠現象的增多和加重又反過來加深了心理因素,由於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失眠患者就似陷入萬丈深淵。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自然的感情和感想,神經質的人卻常常把它誤認為是病的異常,總想去反抗它,當然決不能如願以償。努力地去排除正常感情是弱智,這種徒勞地與之反抗的心理就會發展成為強迫觀念。

心理健康的人從不內省自己心情怎麼樣,即使知道自己心情有些變樣,也決不會為之苦惱、焦慮,更不會採取任何技巧試圖改變這種狀態,他們只是帶著這種心情投入到生活中去,該幹什麼幹什麼,這就是平常心。

失眠患者都深有這樣的體會: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只要出現失眠預感,就會立即引起他們的高度關注,肌肉神經隨之緊張。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預感過後就是通宵的失眠。所以他們害怕這種預感,心理也隨之發生波動。本來這個心理波動屬於害怕再次失眠的恐懼心理,但他們不僅不能容忍任何一次心情波動,同時還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平靜的心情。

一個患者說:「希望您給我支個高招,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平靜!」

一次也不能失眠,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緊張,這是患者一直在執著地追求著的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的錯誤的主觀願望。

失眠症患者被失眠囚於主觀之中,終日對之執著,每在工作之餘,飯前茶後,睡前醒後,大腦里迴旋著一個觀念就是幾時才能不失眠,怎樣才能不失眠。如何解脫這種執著的糾葛呢?

服從自然!失眠來了,這是人人都有的正常的生理現象,允許它來;怕來了,這是人們的自然感情,允許它,當怕失眠的恐懼心理衝動時,不要有從怕的情境中擺脫出來的願望,斷然不異想天開地下功夫(這就是人為的拙策)去追求不怕,應任其自然的投入到生活中去,不管失眠與否,也不管緊張與否,初一念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毫不猶豫地投入到「睡眠」中去,這就是患者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

但應該注意是,患者有意識地下功夫追求自然,或者努力地採取這種態度也是不對的,因為下功夫追求自然,努力服從自然其本身就是不服從自然。許多人經常呆在網上像幽靈一般四處尋找失眠的方法。

「服從自然」通過體驗能簡單地體會,通過自我教育是不難做到的。應該怎樣就絕對地允許它怎樣,斷然不採取人為的對抗,就是一切任其自然。

例如,帶著「怕失眠」的忐忑不安的心情脫衣上床,一上床就在睡眠上下功夫,努力保持平靜的呼吸,努力不思不想,還是睡不著,打開電燈一看錶,都深夜兩點了,更加焦慮起來,怕失眠的心情加深了,趕快關上燈,使勁地閉上眼睛命令自己:「睡!快睡!」這樣折騰怎麼能睡好覺呢?

一般人是怎樣睡覺的呢?到了平常睡覺的時候就脫衣上床,平靜地躺著,沒有強迫自己入睡的要求,更沒有怕睡不著的顧慮,雜念來時就讓它自由流動,不鼓勵自己去想它,也不努力地不去想它,一切順其自然,躺著躺著就不知不覺地進入夢鄉。象失眠患者在說話上切不可下功夫一樣,失眠症患者也不可在睡眠上下功夫,不要努力地排除雜念,更不要進行思想鬥爭,準備再失眠一夜好了,沒關係。到了非睡不可時,即使你不想睡也會睡著的。我們不是常聽說戰士們在行軍的路上或在馬鞍上睡著了嗎?安靜地躺著,聽其自然,服從自然,不久心情就能與之調和,既可入睡。不過,你若抱著「不久既可入睡」的願望時,還是不能入睡。

請特別注意:為了睡覺而控制自己不作自我折騰,努力地服從自然,自以為這樣就可以入睡。豈不知,這種「願望」和「努力」就是自我折騰,努力地服從本身就是不服從自然,是心理糾纏之源。

再如寫字檯上鐘錶的滴嗒聲吵擾了自己,如努力地使自己不去聽它,這是不明智的,是徒勞的,定會使你心情更加擾亂。「希望這樣」與「不可能達到這樣」二者之間發生了心理矛盾,若沒有這樣徒於奔命的鬥爭就不會產生煩惱,心情也自會平靜。鐘錶的滴嗒聲影響了讀書、寫字、不想聽到它,就努力地要去排除它,這樣注意力就更加「朝向」鐘錶,滴嗒聲聽得更加清晰,也就更加擾亂了讀書寫字,為此感到煩惱。

有些人常怨恨自己聽覺敏感,實際上不是聽覺敏感,而是注意力「朝向」並與之對抗的結果。鐘錶的滴嗒聲是客觀存在,凡是長著耳朵的人都應該聽到它,這有什麼可抱怨的呢?一般人能從這個自然,不對抗它,因而不產生心理矛盾,繼續看書寫字,看著看著聲音沒有了,過一會可能又聽到了,但仍然采「放任之,服從之」的態度,繼續看下去,看著看著又聽不到了,這就是生活。真正擾亂讀書寫字的不是鐘錶的滴嗒聲本身,而是與鐘錶聲對抗而產生的心理糾纏。

對「服從自然」能所領會嗎?能與你自己的失眠聯繫起來嗎?去體驗吧!

六、改變認知

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變世界。改變對失眠的錯誤態度是治好失眠症的前提。

失眠患者都清楚地知道,環境對失眠起著重大的作用,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與其說是環境本身,不如說是人對環境的態度。過去經驗的痕迹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致一切反應在很小程度上依賴於當前的刺激物,而更多的取決於過去的體驗,我們對外界影響的反映取決於建立在過去體驗基礎上的我們對它的態度。失眠症總是與過度悲痛的、強烈的體驗聯繫著的,而這些體驗也只能解釋為由於態度產生的。

對自己失眠的不正確的態度是心理糾纏和癥狀固定化的源泉,因而重新教育自己改變對失眠的錯誤態度是根治失眠病的唯一途徑。只有在正確認識失眠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批判和審查,自覺的改變對創傷性條件的態度,再在自發活動的環境和實踐中加深體驗,認識和體驗相輔相成,才能改造已形成的妨礙病人對周圍環境作出正確反映的伴有感情障礙的態度。這種表現在失眠上不正確的態度乃是病人整個生活過程中個性發展的產物,它的改造過程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可能還需要進行一番思想交鋒,但通過自我教育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自己積極的批判自己表現在失眠上的錯誤態度對根治失眠症有重大的意義,也是好轉的一個標誌。在我們的學習班裡,常常組織患者開一個「訴苦會」,讓他們把多年來積壓在內心的苦悶,都盡情地,無保留地訴說出來。通過傾訴,可使內心的痛苦得到疏泄,緩解心理上的糾葛,心情立覺舒暢。並且在訴苦的過程中,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訴苦會」變為「批判會」。患者常會自發地主動地對自己和別人的錯誤態度進行批判。「過去誤認為全世界只有自己有失眠,現在通過觀察發現原來人人有失眠。」「我發現有些正常人發生的失眠並不比我少。」「既然人人都有失眠,為什麼我就不允許自己有失眠呢?過於主觀化了。」「被人皆有之的,正常人不值一顧的失眠折磨到這種地步真是太愚蠢、太可笑了。」「對失眠的評價太高了,認為在自己身上的這點失眠是天大的大事,現在想想真是滑稽可笑。」「一切皆可拋,失眠不可有,這實在是過分的得象個精神病了。」「一次也不失眠的錯誤的主觀願望必須立即砸爛。」「我為什麼不能允許人皆有之的失眠在自己身上存在?難道我不是『人』嗎?」「痛苦的心情是自我折騰起來的,自作自受,這種自我折磨結束了。」

「我單位有個人老是失眠,可是他卻對我淡然地說:「這有什麼!」而我呢,只要有一次失眠,內心就會翻騰不已,真是作繭自縛。」 「努力地不想失眠,越來越被失眠的觀念囚住,它幾乎佔有了我整個意識,決不再作這種無謂的努力了。想了就想,不想就不想,一切任其自然。」「壓制恐懼心理,越壓越怕,這種對抗不明智,要學會服從感情的自然。」「與失眠鬥了這麼多年,越斗越感到失眠的強大,今後再也不作這種不講策略地蠻幹了,要服從自然,要絕對無條件地允許失眠。」「過去我都是用感情來生活的,現在我才真正學會了用理智來判斷是非。」「一切都成為過去,我已經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態度對待失眠了。」

自我和相互批判的結果,加深了對自己失眠的理解,找出了失眠症的病根所在,改變了對失眠的錯誤評價和一切錯誤態度,緩解了促發失眠的心理因素,心理疙瘩解開了,思想包袱甩掉了,如釋重負。

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可以正確地反映和改造外界的作用,而不受過去的感情障礙的影響。改變對失眠的錯誤態度才能改變內在世界的內容。

七、走出困境

既然失眠症的人都是因為害怕失眠而導致失眠,我們就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失眠者對失眠背負了很大的思想包袱,害怕長期失眠會影響自己的身體,特別是身體不好的人來言,長期失眠意味著身體會更加脆弱,身體每況愈下。打消這個顧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應當知道,你的失眠都不是無緣無故來的,而是因為我當初把偶然幾次失眠視為不正常的事情而去糾結、去耿耿於懷而種下了心理陰影。正是我種下了這個因,才導致了現在「習慣性」失眠的必然結果。既然我的失眠是因果關係,我必須學會尊重因果關係這個宇宙法則。

明白這個道理後,我不再因失眠糾結,就不再加重失眠的記憶,不再加重失眠的陰影。

這是對失眠的基本認知。於是我學會了接納現實,不再種惡因,即不再跟合理化的結果去對抗,去糾結。既然失眠症已經存在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不再因失眠而煩惱,而是積極尋找解決的途徑。

接著我就去問了許多人,他們都訴說自己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特別是上了40歲以上的人,每天只要4—5小時的睡眠也就足夠了。這個訪問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我總是以為,每個人要從入睡開始,一直睡到天亮才是正常的。通過許多採訪,我得知很多人都是在半夜4點就醒來,他們卧在床上,閉目養神。想到這,我的思想負擔也就緩解了許多。原來失眠的人不是我一個人,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

剩下的就是積極尋找改善睡眠的方法。我懂得緊張和放鬆的原理。失眠的人大都是因為興奮過度導致失眠。有喝濃茶、喝咖啡引起興奮而失眠,有洗冷水澡引起的興奮而失眠,有病痛引起的興奮而失眠,有恐懼、焦慮、胡思亂想等引起的興奮而失眠等等不一而足。

所以睡眠前的放鬆是入眠的良「葯」。為此,我每晚上床前都要用熱水泡腳(使用不燙腳的恆溫水、一小時左右),用溫開水刷牙,熱水洗臉。如果有條件熱水洗澡,從頭到腳接受熱水的刺激,肌肉會極度的放鬆。

思想上解決了失眠的困惑,加上行為上積極尋求有助於睡眠的好辦法,困擾了我一年多的失眠症很快就消失了。

我也曾走過一些彎路。為了不影響睡眠,我努力隔絕聲音,在卧室的窗戶安裝了兩套鋁合金窗玻璃。雖然隔音的效果非常好,外面的聲音從客觀上來講是小了很多,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還是能感覺外面的噪音、甚至客廳里的掛鐘的滴答滴答的聲音都會如雷貫耳,聽得很清晰。該死的聲音,怎麼陰魂不散,總是排除不了呢?

後來當我講解強迫症的基礎心理課程中的條件反射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每我排除了那些令我害怕和討厭的噪音的時候,其實我都在強化「噪音——恐懼」之間的條件反射。

說到這裡,稍有些心理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噪音+失眠——恐懼」。意思是說,凡是和失眠有過結合信號,如:噪音、卧室、床、被子、夜晚、月光、睡覺、雜念……都會構成失眠患者的條件刺激。也就是說,只要上述信號(如噪音)一出現,就會立即產生害怕(失眠)的條件反應。害怕什麼,我們就會關注什麼,於是大腦神經系統又在高度興奮之中,聲音引起的失眠也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如果你因此而耿耿於懷,那麼聲音導致失眠的條件反射就會得到強化。並且隨著你常常排除聲音,而不斷得到強化。這意味著,你對睡覺時的環境中的聲音越來越過敏了。

明白到這點後,我立即停止排除睡覺時的聲音,我帶著對噪音的恐懼和煩惱,翻來覆去。實在睡不著,我就會適當關閉窗戶玻璃,阻止外面的噪音,或者放鬆自己。漸漸地,我對聲音從過敏恢復到失眠前的正常人的程度。

讀者一定可以看出,我這裡也有排除聲音的行為,但這跟以前有著目的性的區別。以前我是害怕聲音,所以睡覺前我就排除聲音,這樣睡覺前。現在我接納了聲音,接納了聲音引起的害怕(失眠)的心理,我帶著害怕聲音、討厭聲音的心情去睡覺。如果還是睡不著,我就會適當關閉窗戶玻璃,阻止外面的噪音,或者放鬆自己。如果這樣還是難以入眠,再疲勞,再難受,我也會接納這個因果關係,因為發生了事情就是歷史,歷史是不能倒流的。

雖然我現在有時候還會偶爾失眠,或者幾天失眠,但不管失眠多久,因為都是因果關係的緣故,我都認為是正常的,有過必有其因。我們的核心是消除「因」,而不是一味地去求「果」。

基於以上的認知,我在任何時候發生了失眠,我都不會自責,都不會怨天尤人,而是坦然面對。我終於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作者寫於2014年

參考文獻:《張景暉心理療法》


推薦閱讀:

失眠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
「全世界都睡了,除了我」 | 為什麼會失眠?這個問題我已經想了無數次
尋找江西失眠人第二季
對於經常性失眠的人,如何快速的睡著?
為什麼躺在床上睡不著,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卻能睡著?

TAG:失眠症 | 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