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 讀書筆記 161-180
161. 可以不/不可以
可以不:表示許可或有某種能力。
不可以:表示不能、不行、不允許。162. 下午又看電影/又下午看電影
下午又看電影:(「又」是修飾「看電影」)
又下午看電影:(「又」是修飾「下午看電影」)簡而言之,「又」是後指。前者語境為「上午看電影,下午又看電影。」後者語境為「以前下午看電影,今天又下午看電影。」163. 他竟然來了/竟然是他來了
他竟然來了:大家以為他不來,但是他來了。
竟然是他來了:大家以為別人來,但是他來了。164. 在牆上掛地圖/地圖掛在牆上
在牆上掛地圖:是表示動作發生的地方。(可控)
地圖掛在牆上:是動作結束後,動作的結果所涉及的人或物體所附著的地方。(不可控)165. 他從書架上拿下一本書來
為什麼不能說「他急急忙忙地跑下來樓」?
動詞後既有賓語又有比較複雜的補語時,它們的位置如下:- 賓語是一般人或事物,可以放在「下來」等詞中間,也可以位於它們之後。「拿下來一本書」「拿下一本書來」
- 賓語表示地方,只能在中間。「跑下樓來。」
166. 桌子上有幾個蘋果
為什麼不說「在桌子上有幾個蘋果」?
存現句開頭是一個表示地方的詞語,前邊一般不同「在」「從」等介詞。167. 有/是
為什麼可以說「大樓前面有兩棵樹」,不能說「大樓前面是兩棵樹」?(其實某種情況下也可以說。)
(「有」沒有排他性,「是」有排他性。)168. 他站起來唱了一首歌/他要瑪麗再唱一首歌
前者是「他」唱歌,後者是「瑪麗」唱歌,為什麼?
前者是連動句,後者是兼語句。169. 把/被
把:後面是受影響的事物。
被:後面是動作者。注意:一,用「把」還是用「被」跟話題有關。二、「被」字句大多用在不如意的事情。(這點很值得商榷)170. 把/使
為什麼不能說「*滴滴答答的雨聲把我懷念爸爸媽媽」?
「把」後一定要出現動作,而這個動作就是引起後面結果的原因。「使」字句的「原因」放在「使」前面,後面是結果。171. 把
一般要用「把」字句的情況:
一、某個確定的事物,因為某動作而發生位置的移動或關係的轉移。二、某個確定的事物,因為某動作而變化成為另一事物,或被認同為另一事物。172. 連……帶/又……又……
連……帶……:表示兩個動作或兩種狀態加在一起產生了某種結果,「連吃帶拿,一下子就光了」;有時候強調兩個動作是一個整體,很難分開。
又……又……:強調兩個狀態並列。173. 找人一問/找人問問
找人一問:表示很快就通過動作得到了結果。
找人問問:只是一個短暫的動作。174. 大的大,小的小/打球的打球,跑步的跑步
大的大,小的小:「大」「小」都是形容詞,而且,形容詞意思相反,是指不如意。
打球的打球,跑步的跑步:是表示情況不同,沒有不如人意的意思。可以用「有的」「有的」來表示。175. 他跟我一樣高/他有我這麼高
他跟我一樣高:表示在身高這方面相同。「一樣」後面的形容詞一般是積極意義的詞語(啥?「你跟他一樣糊塗!」「我跟你一樣懶。」)
他有我那麼高:表示把B當標準,用A去比B,A達到B的程度,後面一般是積極意義的。更多用於疑問句、反問句、否定句。176. 他來得比我早/他比我早來了一會兒
如果比較的結果有數量,形容詞又是「早、晚、多、少」,就要把這些形容詞放在動詞的前面。
177. 他比我高得多/他比我高一點兒
為什麼不能說「他比我很高」或者「他比我一點兒高」?
「很」是獨立表明程度的副詞,所以不能出現在比較句中。(也就是說,「很、非常」這些程度副詞,他們的標準是設定好的,大眾默認的,比如,我們認為8分的女生是很美的女生,9分是非常美,那麼我們說「很美」,不需要任何語境,我們就知道她8分左右。而「比」字句的標準是「比」後的那個東西,不是大眾默認的標準,如果說小王比小張漂亮,很可能,兩個人都是6分以下,只是在「小張」這個標準下,小王是漂亮的。)
178. 他不比我高/他沒我高
不比:往往有一個前提,即自己或別人原來以為或認為一種情況。比如,原來認為「他比我高」,但是發現「他不比我高」。只是否定原來的想法,沒有說明實際情況是怎樣,可能AB一樣,也可能A比B矮。
沒有:說明事實。179. 他不如我高/他沒我高
一、「沒有」可以和「這麼/那麼」一起用,「不如」不能。
二、「沒有」後面可以是積極意義的,也可以是消極意義的,但是「不如」後面必須是積極意義的。三、「不如」後面一般不用動詞。四、當形容詞在前面已經出現時,「不如」後面的形容詞可以省略。「沒有」後不能省略。180. 是……的
用這個格式的前提是說話人和聽話人都知道已經發生了一件事情。然後想問一些細節
推薦閱讀:
※在課上跟外國學生「會聊天」
※17年北外漢碩經驗貼 (超長慎入)
※我的那些高大上外國學生
※如何利用中國春節教外國人學中文
※把生詞講成「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