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蓄水池理論是否正確

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貨幣大量寬鬆,市場上貨幣過多引起物價上漲,但是政府不想物價上漲以至於引發民眾不滿於是乎動用了兩個蓄水池:一是股市;二是樓市。兩市蓄住了超發的貨幣以至於1:股市瘋長然後崩盤;2:樓市價格居高不下。

蓄水池理論是否正確呢,爭論挺多。我們來試試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建立一個很原始的社會,貨幣是貝殼,總量100個,人口只有10人,人民的消費主要是食物,次要消費是衣物。

這個時候很容易就知道人均貨幣是10貝殼/人。再假設每人消耗食物是每天1個單位。產出則由7個人負責:他們負責不同的食物,有的打獵,有的捕魚,有的農耕。設定他們的總產出為10個單位的食物。剩餘3人負責零工和製作衣物等。這個時候假設這個社會的貨幣和商品流通處於穩態的:每人每天消耗掉1個單位的食物,剩餘生存需要由剩下3人負責,每個人用10個貝殼作為自己的貨幣,根據自己的需求消費,然後根據自己的貢獻又賺取貝殼,一天結束後回到他們手裡的又是10個貝殼。

我們的社會初步形成了。這個時候我們來放水:這個社會的領導一生令下,我又造了10個貝殼,我要向你們消費,他於是在某一天就花費了20個貝殼購買力2個人生存需要的物質,這個時候10個人就會有一個人買不到自己需要的物品而過上挨餓的一天 或者 所有人都只換到了比之前少一點的所需品。這個時候市場上的貨幣就變成了110個貝殼。第二天,大家都調整了商品的價格。物價平均的上漲了,生活又回到了穩態。

例子初步形成了,那麼我們進一步靠近這個所謂的蓄水池理論吧:10個人之中有一個是打獵的,他的肉是最受歡迎的產品。這個時候所有人經過前一天的痛苦經歷(吃得少挨餓了)於是就在幹完活之後第一個衝到打獵的家裡買肉吃。這裡定義「肉」是大家偏好的產品。那麼當所有人來哄搶這個產品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答案很明顯了:肉的價格上漲高於其他商品的價格上漲:每人本來花費2個貝殼買肉,現在花費3個貝殼買肉。所以超發的貝殼被肉的漲價給消耗掉了,每人每天還是消費11個貝殼,但是賣肉的人賺取的貝殼比別人多了,那麼賣肉商人就有2個選則:1.消費;2.儲蓄。如果他選擇「1」,那麼他每天都花費比別人多的貝殼,於是他每天享受到的物質也就比別人多。如果他選擇"2",那麼當他的存款達到10個貝殼的時候,貨幣又回復了均衡,消費也回到了和之前一樣的水平。

所以將肉兌換成房產,邏輯大致出來了:蓄水池並不是蓄水,而是「被人們認為優質的商品或者資產在貨幣超發引起通脹時需求上漲而引起的價格上漲,這樣的價格上漲某種程度上有利於穩定其它商品的物價。

還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推論:「一些房地產是中國公認的優質資產。」;「股市的快牛和閃崩說明了大多數資金在股市裡都是中短期的套利而非長線看好。」

=====================================================================

比較簡單的想法,簡陋的模型,現實情況肯定複雜的多。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推薦閱讀:

TAG:房價 | 貨幣 | 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