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上朝,語言不通該怎麼開會?
在西方的神話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人類想要建立一座能夠直接通往天堂的高塔,也就是通天塔,後來也稱作巴比倫塔。當時的人類還是使用同一種語言,齊心協力下,很快就把塔修建得很高。上帝一看,這麼下去,你們還不得上天?於是,就讓人類講起了不同的語言。人類之間就無法溝通,很快,各奔東西,修建通天塔的計劃也就荒廢下來了。
而在中國,據統計有80多種不能彼此通話的方言,這個問題已經不比修建通天塔的問題小了。那麼對於皇帝而言,這將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同學們,廣東和胡建這兩個地方官員時,他們那極具地方特色的口音往往能把皇帝本人給繞暈了。
比如鼎鼎大名的梁啟超同學,就曾經因為他的廣東話,使光緒皇帝也沒聽懂他想表達什麼,最後只給了一個六品的官職。
第一種,就是推廣全國的通用語,稱「雅言」
在先秦的時候,中國就曾經推廣過「雅言」。雅言就是類似於今天的普通話一樣,是作為全國的通用語。在各個朝代,雅言都是不同的。但都會做為官話,由禮部的」正言學堂「對官員進行普及。
《晚清文選》曾有這樣一段記載:」廣東、福建等省,其方言與官話懸殊,而數處之人,亦以學官話為要務。彼學官話不以為難從,可見吾華人習學洋文,如果教育有方,斷非難事也。
意思就是:廣東和福建這些省份,它們的方言和官話之間的差異懸殊,這些地方都把學習官話做為最重要的事情,而且都認為官話不難學,可以看出國人在學習外國話的時候,如果教育的辦法對了,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第二個,就是給皇帝寫奏摺,用書面交流。
而且,在古代,官員能夠當面和皇帝交流的機會並不多,除了中樞官員和京城當地的官員更有機會之外。外省的官員大多依靠奏摺,而皇帝本人基本每天是靠批閱這些奏摺了解國家的發展情況。這就得感謝秦始皇了,他推行了文字的統一,無形之中免去了一大困擾。
但皇帝本人不一定能夠操著一口流利、標準的官話和大臣們聊國家大事。比如朱元璋,朱元璋本人是安徽鳳陽人,元朝末年,推廣的官話是元大都的官話,也就是今天北京的方言,明朝建立後是以南京的方言做為官話。
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在講鳳陽口音的明朝官話,偶爾可能會夾雜著一些北京口音,是什麼樣子的呢?
其實朱元璋開國的時候,曾經想過把鳳陽當成首都,如果是這樣,那麼明朝版的普通話就是鳳陽話了。
這時候,除去禮部和奏摺之外,就需要有翻譯的存在了。
還是講朱元璋,可能是他自己經歷過元末地方官員的貪污腐敗,所以他並不相信那些為大明朝打工的官員們。為了讓底層的老百姓能夠和自己直接對話,下令老百姓的手中只要拿著明朝的法律書籍《大浩》,就可以暢行無阻,地方官員如果敢阻攔,一律重責。
但這些上訪的老百姓多半是文盲,不識字,更不會什麼官話。那麼他們又應該如何和朱元璋本人進行溝通呢?我們可以推斷一下,朱元璋本人是不可能學會那麼多的地方方言的。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有翻譯的人來讓朱元璋來了解事情的真相了。
當然,朱元璋死後,《大浩》也沒能推行多久,老百姓能這麼自由無阻的上訪這件事也就很難在明朝再看到了。比如嘉靖甚至杖責了一個攔駕上訪的婦人。
翻譯的存在,不只是為了皇帝本人。在古代,為了防止官員在自己的家鄉當官導致的貪污腐敗,所以,官員經常被外調到外地。面對著一群聽不懂彼此呼喚的官員和百姓,朝廷還是有辦法的。
清代的宋恕曾在他的《六字課齋卑議》,記下這樣一段話:「所有土話與官話歧異縣分,知縣到任,著延方言師一人」。「每日從學土話二點鐘,成而止」。
什麼意思呢?就是朝廷也考慮到各地的方言和官話之間會有區別,所以,地方官員上任的時候,可以請一個翻譯。但是官員每天自己也要學習當地的方言,還規定了要學多久,直到學成後為止。
所以,從古至今,語言從來不是問題,不肯辦事解決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naodonwaixingren)
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推薦閱讀:
※古代名人之間有哪些開玩笑的事?
※「刻部稿」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古代人的名字都起的很好聽?
※古人逛街內急怎麼辦?
※古人從來不理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