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的歷史與未來

比利時位於西歐的「十字路口」地區,與法國、德國、荷蘭、盧森堡陸上相鄰,與英國隔海相望。歷史上,比利時曾經是一流的工業化強國,而現在比利時也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地理環境

比利時位於西歐,其北部、中部為平原,南部是阿登高原的一部分。北部地勢低洼,中部土壤肥沃,適宜農業發展,南部多森林。比利時位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全年溫暖濕潤,適宜多汁牧草生長和畜牧業發展。比利時東部和南部有大量的煤礦,境內還有少量鐵、銅、鋅等金屬礦藏,在比利時周邊有法國的洛林鐵礦和德國的魯爾煤礦,都能通過水路或陸路方便地運到比利時。比利時境內河流眾多,其中斯海爾德河(或譯作些耳德河)與馬斯河(或譯作默茲河)具有很高的航運價值。

早期經濟發展

「比利時」國家的概念直到很晚才出現,在此之前,比利時地區主要由一些「諸侯國」佔據。在12世紀,因為土地肥沃,有優質的多隻牧草草場,畜牧業發達,以布魯日為代表的一批城市中毛紡織業開始興起。其中,布魯日作為當時北海重要港口,經濟十分繁榮。

12世紀,隨著城市生活再度旺盛,在弗蘭德伯爵們的保護下,羊毛紡織業和布料貿易在此快速而安全地為布魯日累積了財富。13世紀初,布魯日已經成為弗蘭德布料市場圈中的重要城市之一。城裡的企業家門甚至向外經濟殖民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羊毛生產領域。英格蘭的商人們帶來了諾曼底的穀物與加斯科涅的葡萄酒,漢薩同盟的船隻停滿了港口,新式的大木船得要排到丹姆和斯魯伊斯之間才有空間停放。1277年,從熱那亞來的第一艘商船駛進了布魯日,自此布魯日成為連接地中海與北海貿易的第一個商業殖民地。這個發展不只是打開了從累范特來的香料貿易,也促進了商務和財政技術的發展,並快速地為布魯日的銀行業帶來大量資本。1309年證券交易所開張,在十四世紀時成為低地國家最先進的金融市場,而威尼斯人直到1314年來到布魯日後才學得了這個金融市場技術。

——Wikipedia

至15世紀時,布魯日已經成為歐洲重要的商品(以毛紡織品、酒和鐵、銅等金屬製品)轉運中心和金融中心。

如圖,至15世紀末,中歐和西歐的商品被運到布魯日,然後走海陸運到英國、葡萄牙、挪威等地,或從相反的方向流向歐洲內部。由於歐洲大陸對英國的紡織品、英國對歐洲大陸的金屬需求都很大,布魯日港口十分繁忙。發達的商品經濟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使布魯日成為了重要的金融中心。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布魯日出現了早期的商業資本主義和金融資本主義。

港口貿易的繁榮同時帶動了周邊城市的發展。對商品的大量需求使手工業發展興旺,極大地加速了該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從而使該地區成為了歐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如所周知,在低地地區,尤其是弗朗德勒布拉邦特和列日,是都市生活興旺發達的地區。這些城市在當時來說規模很大(根特有六萬人口,布魯日有三萬五千,伊珀爾略少一些,這三個城市使阿爾卑斯山脈以北除巴黎以外歐洲最大的城市),它們形成巨大的工業整體,各自構成驚人的政治勢力。

——讓 東特《比利時史》

總之,依靠地理條件的優勢,比利時地區早期就成為經濟發達的地區。

勃艮第、奧地利與西班牙統治時期

15世紀左右,在今天法國東部附近的勃艮第公國為了對抗法王,通過購買土地、聯姻繼承、武力搶奪等方法獲得了低地地區。

1476年,勃艮第末代公爵「大膽」查理被瑞士人擊敗,並在隨後的南錫戰役中陣亡,勃艮第被法國國王路易十一和查理的女婿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連一世瓜分。其中,低地地區歸屬奧地利。後來,由於查理五世時期哈布斯堡家族分裂為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和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低地成為西班牙領土的一部分。

在這一段時間內,比利時地區的經濟中心發生了轉移。由於河道淤堵,布魯日的航運價值逐漸喪失,英國毛紡織業的興起也給當地的城市中大規模的毛紡織業帶來了衝擊。於是,位於些耳得河入海口附近的安特衛普開始取代布魯日成為英吉利海峽附近的重要港口。同時,毛紡織業開始分散,向鄉村轉移,以工匠-學徒的形式經營的鄉村中的手工業作坊逐漸興起,許多農民擺脫了土地的束縛,進入手工作坊勞作,某種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僱傭關係也在鄉村出現,這也加快了比利時地區的城市化進程。

在勃艮第統治時期,大城市中曾爆發過多次叛亂,僅列日一座城市就先後在1408年,1465年,1468年爆發了反抗勃艮第公爵的市民起義。雖然這些起義都被暴力鎮壓,這些城市也被迫屈服於勃艮第但勃艮第的統治者還是感受到這些大城市勢力的壯大。於是,勃艮第的統治者連同貴族、僧侶,與新興的小城鎮達成一致,共同制約大城市的勢力。為此,勃艮第不得不向小城鎮讓渡一些權力,如一定的自治權,允許參與三級會議等。由於手工業的分散與小城鎮享受的優待,比利時地區大城市的影響力有所下降,但小城市開始興盛。

1477年「大膽」查理戰死後,低地地區被他的女兒勃艮第的瑪麗繼承。隨後,1482年,瑪麗死於打獵事故,勃艮第被瑪麗和她的丈夫,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兒子「美男子」菲利普繼承,實際控制權落入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手中。為了哈布斯堡的家族利益,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不惜犧牲低地地區人民的利益。為了對法國宣戰,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與尼德蘭的議會產生了矛盾,最終尼德蘭議會綁架了菲利普作為人質,迫使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承認尼德蘭議會攝政的地位。在對法戰爭失敗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撕毀條約,重新擔任低地的攝政。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統治下,低地地區的中央集權程度大大加強。由於低地地區反抗鬥爭的失敗,當地的城市和公國喪失了大部分的權利,幾乎完全臣服於奧地利,原先分散於各地的行政機構也被集中到少數幾個地方,而議會則成了擺設,不得不聽命於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當菲利普親政後,情況有所改觀。由於菲利普並沒有繼承奧地利大公、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等頭銜,他更加註重低地地區本地人民的利益。在菲利普的統治下,議會恢復了一定的權力,而低地地區與法國、英格蘭等國家的關係也趨近於緩和,有利於商業的發展。

奧地利的強權並沒有阻礙比利時經濟的發展。安特衛普依然是北海重要的港口,繁忙的貿易不僅促進了商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1531年,安特衛普建立了證券交易所,這裡匯聚了來自歐洲各地的商人,使安特衛普成為歐洲無法替代的金融、貿易、經濟中心。新航路的開闢更是使得安特衛普愈加繁榮:大量的工業製品從這裡裝船運到西班牙、葡萄牙,而流入的是產自美洲的白銀。安特衛普的吞吐量、貿易產值甚至超過了威尼斯、熱那亞等傳統商業城市。巨大的市場需求同樣刺激了紡織業的發展,不僅出現了毛紡織業的復興,麻紡織業也在比利時地區興起。而在比利時地區的南部,依託於豐富的煤炭資源,重工業開始逐漸發展起來。採煤業是最先發展起來的。比利時的露天煤田不多,煤炭大多位於地下一定深度處,而且煤礦中滲水較為嚴重,這使得煤炭開採的成本較高。因為需要抽水機等預先投資,採煤業的門檻較高,只有擁有較多資產的人才能支付得起早期的投入。在比利時,這些人大多是通過貿易發家的資本家。因此,與其他某些國家不同當時比利時的採煤業被資產階級,而不是封建貴族控制,而採煤業的發展促進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隨著煤炭產量的上升,以煤為基礎的鋼鐵、化工產業開始興盛。雖然比利時地區的鐵礦產量不高,但與其毗鄰的洛林地區盛產鐵礦,為比利時鋼鐵工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南部的山地地形也給煉鐵工業帶來了好處:藉助水力推動鼓風機,節約了人力,降低了成本。這些區位優勢使得比利時地區成為了歐洲冶金業的中心。新興的化學工業由於其市場廣闊,同樣得到了很快的發展。

這段時間內,比利時還發生了價格革命:由於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依靠田租生存的地主階級開始沒落,而資產階級走向興盛。比利時地區的價格革命與新航線開闢與美洲殖民有著密切的關係。西班牙、葡萄牙通過美洲殖民獲得了大量的白銀,這兩個國家用賺取的錢財從英國、比利時等地進口工業製品,從而導致大量的貨幣流入比利時地區的市場,造成了通貨膨脹。除此以外,由於金融業和商業的發展,比利時地區的貨幣流通速度也大大加快,從而加劇了通貨膨脹,促進了價格革命的發生。

1506年,菲利普的兒子,未來的查理五世(請允許我用這個稱號代表這位歷史人物)繼承了低地的土地。雖然當時哈布斯堡家族的中心在奧地利,查理五世卻出生於低地地區的城市根特,他的母語是法語而不是德語。因此,對於低地人來說,查理五世並不是一個「外國人」。查理五世早期在低地的統治相對較為平和,沒有採取過激的手段。但當他繼承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其他土地後,情況發生了改變。

1519年,除了低地地區,查理五世還繼承了奧地利、西班牙(包括西屬拉美殖民地)等領土,成了橫跨歐洲和美洲的大片領土的主人。雖然當時查理五世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和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看似牢不可破,但實際上已經是內外交困。這裡我們先來討論內部危機。1517年,一個對教皇兜售贖罪券的行為感到十分不滿的教士馬丁·路德在維滕貝格城堡上貼上了自己的主張:《九十五條論綱》,從而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的序幕。隨後,約翰·加爾文在日內瓦也進行了宗教改革。自此,新興的教派像草原上的野火一樣在西歐的北部蔓延。新教的傳播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隨著殖民美洲的開始,歐洲的價格革命也隨之開始,從而使封建勢力衰弱,資產階級實力上升。這些資產階級並不是虔誠的教徒,相比於「贖罪」,他們更傾向於將錢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者用作投資來賺更多的錢。同時,資產階級的政治訴求也要求他們反對在當時歐洲政治局勢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天主教會。因此,新教的思想在這些新興的資產階級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印刷機對新教傳播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視:印刷機不僅促進了聖經,尤其是非拉丁語的聖經在歐洲的流傳,使得「人人都可以解讀聖經」成為了可能,還傳播了先進的科學知識,使得人們對天主教會的行為產生了懷疑,更加促進了新教的傳播。總之,適宜的經濟基礎、群眾基礎和科技基礎大大加快了新教在西歐北部的傳播。而掌握了新教這一思想武器的資產階級必定會更加興盛,從而威脅到封建主義的生存。因此,人民紛紛信仰新教,這是查理五世極為顧慮的,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查理五世的老師是後來的教皇亞德六世),也不僅僅是因為教皇作為查理五世的傀儡利用價值的降低,更重要的是新教又一次撼動了查理五世及哈布斯堡家族的生存基礎:封建制度。所以,查理五世一生都在與新教作鬥爭。

在低地地區,這種鬥爭表現為對新教徒(主要是加爾文宗)的迫害。加爾文宗教改革後不久,這個新的教派就流傳到了低地地區,大量的商人改信加爾文宗。為了阻止新教向自己領地的滲透,查理五世設置了「宗教裁判所」,通過處以極刑迫害新教徒。眾多新教徒因此被判處火刑或被驅逐。這一高壓政策導致了低地地區,尤其是新教徒眾多的北方各省,產生了巨大的反感,也對後來的革命有重要的影響。

而此時哈布斯堡家族遭到的外部危機也同樣致命。在查理五世時代,神聖羅馬帝國與法蘭西王國的衝突愈加激烈,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曾經與查理五世爆發過多次衝突,雖然大多以神羅獲勝告終,但這些戰爭也大大消耗了神羅的國力。與此同時,盤踞在在巴爾幹半島和安納托利亞的奧斯曼帝國也與哈布斯堡為敵。1529年,土耳其軍隊甚至包圍了維也納,雖然維也納城沒有被攻破,但這也是對哈布斯堡家族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後來法國與奧斯曼的聯合更是對哈布斯堡家族及其領地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為了維護龐大的領地的安全,查理五世不得不將大量的財政收入用於國防。雖然拉美的殖民地能給西班牙帶來巨大的財富,但貴族奢靡的生活使得這些財富迅速流入外國。因此,查理五世時期國家財政常年入不敷出,以至於哈布斯堡家族欠了德意志銀行許多債務。毫無疑問,在當時的情況下,富裕的低地地區自然被當做重要的財富來源,被大肆掠奪。這種掠奪加劇了低地地區與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產生。

1556年,查理五世將他的領地劃分為兩部分,分別「禪讓」給他的兒子菲利普和他的弟弟費迪南。菲利普繼承了西班牙(包括西屬拉美殖民地)和低地。菲利普繼承的看似是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實際上是一個外有法國、奧斯曼威脅,內有新教反抗,還背負著大筆債務的爛攤子。事實上,由於體量過於龐大和制度的落後,維持西班牙的霸權的收益已經遠不及維持它的成本,但封建貴族仍然在做垂死掙扎,企圖阻止西班牙的頹勢。事與願違,這些舉動加速了西班牙的衰弱。為了與奧斯曼爭奪地中海霸權,需要建造海軍;為了與法國爭奪歐陸霸權,需要組建陸軍,而這些行動都要花費大量的資金。由於巨大的國防開支,在1557年,西班牙宣布破產,賴掉了全部的債務。這項舉動直接損害了低地地區金融資本家的利益,許多投資人血本無歸。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西班牙政府開始開源節流。開的「源」當然是低地地區。為了搜刮低地人民的財富,菲利普二世在低地地區構建了嚴格的中央集權制度,設置各種苛捐雜稅。同時,西班牙政府還削減駐紮在低地的軍隊的軍餉,導致軍隊不聽調度,在駐地無法無天,使民怨更加沸騰。終於,在1568年,一支不滿西班牙統治的低地人民及其僱傭軍發起了反對西班牙的戰爭,史稱「尼德蘭獨立戰爭」,由於戰爭在名義上持續了八十年(包括停戰),又叫做「八十年戰爭」。

一開始,起義軍獲得了巨大的優勢。1572年,大規模起義爆發,西班牙軍隊被逐出低地北部,1576年,布魯塞爾人起義,西班牙軍隊在南方再次失利,不得不退出了低地地區。1580年,北方省份組建了「聯省共和國」(由於聯省中荷蘭省最強大,又稱「荷蘭共和國」),宣布脫離西班牙的統治。這時,解決了與奧斯曼、葡萄牙等國之間戰爭的西班牙準備反撲。1585年,西班牙軍隊先後攻佔了低地南方兩座重要城市: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使得低地南部被重新劃入西班牙的版圖。為了削弱西班牙的經濟實力,北方的軍隊派出軍艦封鎖了斯海爾德河的入海口,導致安特衛普港無法與海洋連接,嚴重破壞了安特衛普的商業。由於雙方長期對峙,而西班牙的財政狀況十分慘淡,西班牙與聯省共和國在1609年簽訂了《十二年停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聯省共和國的獨立。在停戰期間,荷蘭人仍繼續封鎖安特衛普港,為的是將原來流入安特衛普的貿易額流向阿姆斯特丹。這一舉動產生了巨大的危害,具體將會在下文深入闡述。1621年停戰結束後,雙方繼續開打。由於當時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已經打響,西班牙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對付新教同盟,並沒有對荷蘭採取大規模進攻。1648年,隨著《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的簽訂,尼德蘭問題也有了著落,聯省共和國的獨立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此之後,荷蘭並沒有撤除對安特衛普的封鎖,反而通過關稅等方式嚴格限制比利時地區的出口,這種關稅封鎖直到拿破崙時代才得以解除。

在尼德蘭獨立戰爭及其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對比利時地區影響最大的是荷蘭的貿易封鎖。戰爭固然對經濟造成了破壞,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重建,經濟便可以得到恢復。然而,尼德蘭的封鎖卻是長期的,並且對比利時地區,尤其是比利時北部賴以生存的商業打擊相當巨大,迫使比利時人尋找新的貿易路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比利時人通過開鑿運河、疏通河道,將馬斯河與斯海爾德河水系溝通起來,並修建了一條在敦刻爾克入海的運河來實現貨物的海運。但不久之後,敦刻爾克被法國佔領,比利時人不得不在布魯日這一古老的,因為航道淤堵而廢棄的港口北面修建一個新的港口來實現貿易,但新港口的吞吐量遠遠不及安特衛普,貿易量也直線下降,比利時的商業遭到了嚴重打擊。商業的衰弱直接影響到了比利時地區的工業,北方原來興盛的紡織業也走向衰弱。為了彌補在工業、商業上的虧損,比利時地區北部的資本家將大量的錢財投入金融,通過購買股票、投資公司來賺取利潤。同時,一些對運輸量要求小、附加值高的工業開始興起,如印刷、鑽石加工。

荷蘭的封鎖還帶來一個荷蘭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國家的分化。16-17世紀正是歐洲近代國家概念形成的時期,原先尼德蘭地區與比利時地區聯繫緊密,本可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低地的人民也很有可能產生統一的國家認同感。但是尼德蘭出於一己私利的行為嚴重損傷了比利時地區人民的利益,導致這兩個地區的人民反目為仇,造成了分裂。這可以從比利時地區人民在尼德蘭獨立戰爭中對西班牙人的態度看出。一開始,比利時人認為西班牙人是「壓迫者」,跟隨尼德蘭人一同起義,在西班牙重新佔領安特衛普之後,比利時人更是將其視為萬惡的「侵略者」,但在尼德蘭封鎖安特衛普之後,比利時人反而將荷蘭人看做敵人,而對西班牙人的態度發生了轉向中立。後來,比利時人因為安特衛普被封鎖而遭到的災難越來越重,居然將西班牙人視為「戰友」甚至「解放者」,而將荷蘭人視為「侵略者」「壓迫者」。可以說,自從尼德蘭封鎖安特衛普港開始,低地的南部和北部就徹底決裂,這種裂痕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難以得到修復。也就是說,「比利時」的國家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

和平並沒有給比利時地區的經濟帶來好轉,而已經日薄西山的西班牙仍不願放棄對比利時的控制,17世紀可以說是比利時地區的黑暗時期。當時間進入18世紀後,事情似乎有了轉機。在17世紀最後一年,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並沒有留下子嗣。為了爭奪西班牙的王位,法國與奧地利發生了衝突。當時的法國正處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統治之下,國力十分強盛,稱霸歐洲。因為忌憚法國的強大,英國、荷蘭等國與奧地利結成了反法同盟,阻止法國進一步稱霸。1702年,反法同盟正式向法國宣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這次戰爭的結果是法國人繼承西班牙的王位,但比利時地區被劃給奧地利。比利時地區的新主人奧地利與西班牙不同,當時它並沒有在走下坡路。這給比利時地區帶來新的轉機。

奧地利的貿易保護政策給比利時地區的貿易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回復。之前,日薄西山的西班牙不能為比利時地區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只能任由荷蘭歧視性的關稅政策傷害比利時地區的貿易。而當時還呈現一片興興向榮景象的奧地利能夠給比利時地區提供幫助。奧地利不僅在關稅方面給比利時以支持,甚至還企圖通過軍艦打開安特衛普港的封鎖(雖然最後失敗了)。當然,奧地利人也不是慈善家,他們也從中獲得了許多利益。為了更好的從比利時地區獲利,奧地利人在比利時建立了行政官僚體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官僚體系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從比利時「提款」,但這種官僚體系與之前西班牙腐敗、落後的官僚體系不同,它提升了該地區的行政效率,從一定程度上給比利時人民帶來了好處。

18世紀的歐洲是一個戰火紛飛的歐洲,雖然戰爭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比利時的經濟,但它也給比利時帶來了好處。戰爭需要消耗大量的彈藥等軍火,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比利時南方軍火工業的發展。前文提到過,比利時南方的鋼鐵工業、煤炭工業、化學工業發達,發展軍火有原料豐富、技術先進、工人熟練等優勢,讓比利時南部在戰爭期間發了一大筆橫財,其經濟也逐漸趕上北方。從英國傳入的蒸汽機也極大地促進了比利時南部工業的發展。18世紀20年代,比利時的煤礦開始使用紐卡門蒸汽機。這種新型機器雖然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但它解決了煤礦排水問題,使得比利時煤礦產量有了顯著的提高。工業原料和產品的運輸也促進了交通的改善。在這一時期,比利時境內開鑿了密集的運河網,在工業區、商業區的附近也形成了稠密的公路網,這些都使得運輸變得更方便、廉價,從而反過來促進工業的發展。而這時的北方由於安特衛普仍被封鎖,依然沒有走出頹勢,大多數資本家依然只能通過投資金融獲得利潤,而人們的生活變得窮困。

同時期比利時的農業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隨著來自美洲的作物土豆的傳入,比利時的糧食產量有顯著的提升,從而導致了人口的瘋長。據拉·東特的《比利時史》記載,1709年至1755年,比利時地區人口增長了20%,而1755年至1784年,人口增長了39%,這在當時那個農業機械化、化肥、農藥等現代農業技術沒有得到推廣,糧食產量低下的時代已經是很高了。人口的快速增長創造了大量的勞動力,供工業使用。

18世紀末,比利時的命運又有了轉機。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革命的爆發驚動了整個歐洲,英、奧、俄等國家組成了反法同盟。當1792年法國發生二次革命之後,戰爭爆發了。雖然法國軍隊在人數上並不佔優勢,但憑藉著高昂的士氣和優秀的指揮獲得了勝利。1794年,法軍佔領了比利時,並在兩年後通過合約將比利時納入自己的版圖。

法國的介入給比利時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首先,最直接的是是安特衛普港封鎖的結束。1795年,荷蘭戰敗,淪為法國的附庸,被封鎖了兩百多年的安特衛普港的商業價值得到了恢復。這給比利時地區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頹廢了上百年的商業又重新蓬勃發展起來。其次是舊制度的徹底崩潰。前文提到過,比利時地區的城市曾經與舊制度及從中獲利的君主爆發過多次衝突,最終雙方妥協,換取的結果是議會權力與王權的平衡。而法國的介入破壞了這種平衡。革命所到之處,舊制度根本無法生存,在其根深蒂固的法國尚且如此,更不必說舊制度的根基本來就不穩的比利時地區。

比利時併入法國的時期,確實是比利時發展史上決定性的時期,從制度方面看,這一時期經歷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如今這種舊制度事實上都消失了,而讓位於劃一連貫的新制度。那時候,所有舊諸侯國連同其特有的制度、特權及法權都同歸於盡。不論行政方面或司法方面,凡保存至今的制度都是在那時建立起來的。

——讓·東特 《比利時史》

法國在比利時地區的統治政策也有利於比利時經濟發展。當時的英國已經開始工業革命,生產力水平飛速提高,搶佔全球市場。為了與英國競爭,法國也大力發展工業,而發展工業的最佳地點自然是工業基礎較好的比利時地區。為此,法國在比利時地區的工業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在19世紀初,比利時開始出現以機器生產為主的現代工廠,工業革命開始。比利時工業革命具體的進程將在下文橡樹,這裡只粗略介紹一下。最先引進機器部門的是紡織業。雖然引入的機器不多,但是很快機器織物的產量就佔了主導。隨後是以煤炭為核心的重工業。從採煤到煉鐵、鍊鋼再到機械製造等部門都出現了機器,比利時的工業發展迅猛。同時,法國在比利時的交通運輸業上也做了巨大的投資。越來越完善的公路網、運河網使得比利時的交通更加方便,促進了工業和部分第三產業的發展。總之,1795-1814這段被法國統治的時期是比利時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比利時工業化的開始時期。

1814年,拿破崙的軍隊在萊比錫戰役中戰敗,隨後巴黎被反法同盟軍隊攻佔,拿破崙退位,波旁王朝復辟,各大列強開始商議分贓事宜。因為害怕低地地區落入敵人之手,英國主張將比利時併入荷蘭,成為緩衝區。作為戰敗國的法國無法對此提出抗議,同時,為了得到英國在其他問題上的支持,奧地利放棄了原本應該歸還給奧地利的比利時地區,而其他大國因為這一條款並不損害自身利益,也沒有太多異議。之後會議的焦點轉向了波蘭-薩克森問題,也沒有人關心比利時的命運。拿破崙的復辟中斷了和會的進程,但他不久後被擊敗,和會繼續進行。最終,比利時被劃給了荷蘭。

比利時和荷蘭同屬低地地區,本來關係十分緊密,但因為200多年不同的發展使得兩國分道揚鑣。在維也納和會之後,這兩個地區被併入同一個國家,但是這兩的地區的差異已經十分明顯:荷蘭是新教徒聚集區,而比利時人大多信仰天主教;荷蘭的經濟主要依賴商業,而比利時地區的工業和商業都很發達;荷蘭人基本都說荷蘭語,而比利時北部流行荷蘭語,南部流行法語,等等。這些差異使得這個新的國家分裂勢力很強,只能依靠列強的干預維繫。加速國家分裂的,是荷蘭人對比利時人的態度。荷蘭的商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在比利時進行專制統治。荷蘭人規定:只有說荷蘭語的人才能擔任公務員,這打擊了比利時南部的法語人口。荷蘭人還以「新教徒需要宗教自由」的名義壓迫比利時地區天主教徒。最傷害比利時人利益的是荷蘭人的關稅政策。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荷蘭人降低了進出口關稅。這不僅意味著荷蘭商品進出口量的上升,還意味著比利時地區的工農業失去了保護,受到英國的直接衝擊。結果是荷蘭人發了財,而比利時的經濟陷入了蕭條,使比利時人陷入了恐懼與憤怒,各種各樣的獨立運動開始興起。但荷蘭王國是維也納體系的一部分,各大列強自然不會容忍均勢遭到破壞,所以獨立運動的領導者一直沒有找到機會發動起義。

不過,這一狀態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1830年7月,巴黎市民起義,推翻了波旁王朝,擁立奧爾良王朝,實行君主立憲制,史稱「七月革命」。七月革命的勝利對維也納體系產生了衝擊,也鼓舞了追求獨立、自由的比利時人的士氣。七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入比利時後不久,布魯塞爾人發動了起義。荷蘭一方面派軍隊鎮壓起義,另一方面尋求列強的支持。荷蘭軍隊於10月被起義軍擊敗,同時比利時其他地區也爆發了起義。在軍事上挫敗之後,荷蘭人只能寄希望於列強的干涉。最先跳出來要支持比利時的是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一世野心勃勃地組織了一支6萬人的遠征軍,經普魯士開往比利時,宣稱要「鎮壓革命,維護維也納體系」。作為中歐重要政治力量,普魯士和奧地利因為國內的起義而無暇干涉。最支持比利時獨立的是法國。法國不僅給了起義軍武裝支持,還希望法王的兒子當上比利時國王。而英國的態度十分微妙。英國外交的宗旨是維持大陸均勢,雖然維持維也納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歐洲勢力的相對均衡,但只要低地地區保持中立,為英法提供緩衝區,英國對比利時的獨立也並不關心。一方面,英國反對法國國王想讓他的兒子做比利時國王,另一方面,近東的國際形勢使得英國擔心俄羅斯的強大。因此,英國沒有干涉比利時獨立,但向法國灌輸「俄國人阻撓法王兒子成為比利時國王」的觀念,使得法俄疏遠。而唯一願意支持荷蘭的俄羅斯也因為波蘭的起義放棄了遠征。最終,孤立無援的荷蘭只能任由比利時獨立。荷蘭人並不滿意比利時獨立這一結果,於1831年再次入侵比利時,這次荷蘭軍隊全殲了比利時軍隊,但由於法國的武裝干涉,荷蘭人被迫撤退。最終,在各大列強的斡旋之下,比利時將林堡和盧森堡兩個地區割讓給荷蘭,換取「永久中立國」的地位。至此,「比利時」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它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的名稱了。

第一次工業革命

前文中曾提到過比利時的工業化,但當時沒有深入分析。事實上,正是因為兩次工業革命,比利時才能有今天的國際地位,因此接下來將詳細分析比利時的工業革命。但在分析比利時第一次工業革命進程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比利時能夠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優勢條件。

  • 地理條件

    本文的一開始就提到了比利時的地理條件。比利時的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對於第一次工業革命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

    一,地理位置。比利時位於西歐的「十字路口」,北鄰北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東西分別是德意志地區和法國。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比利時能夠靠近原料、市場,也能較快的接受新的技術。

    二,地形。比利時以平原為主,南部多高原、山地。平原無疑有利於工業發展:低建設成本、低運輸成本等都是平原的優勢。而山地則提供了豐富的水能,建在有河流流經的山谷中的工廠能獲得便宜的能源。

    三,水文。有兩條歐洲大河流經比利時:馬斯河、斯海爾德河,河流對比利時的工業化提供的主要是便捷的交通。這兩條河很適合通航:水量大;進入平原後落差小,流速慢;位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無冰期,水量季節性變化小,可全年通航。而位於斯海爾德河入海口附近的安特衛普是著名的良港,有多條重要航線,便於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

    四、礦產資源。比利時的煤炭資源豐富,充足而廉價的煤炭使得以蒸汽為主要動力的,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興起的工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而比利時靠近洛林鐵礦等大型礦產原料地,充足的原料使得比利時發展工業成為可能。

    五,農業。種植業方面,比利時土地肥沃,水熱條件較好,使得土地的產出率較高,而種植高產的作物更是提高了單產,讓比利時可以用較少的土地養活較多的人口,節約了土地資源,為工業提供了足夠的用地。在畜牧業方面,比利時的養羊業為紡織工業提供了原料。
  • 社會條件

    在比利時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和工業化的社會條件,主要表現如下。

    一、資產階級勢力壯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產階級掌控國家政治。上文提到,比利時的資本主義萌芽很早,為了獲得政治權利,資產階級與封建主有長期鬥爭。法國大革命時,舊制度被摧毀,資產階級取得最終勝利。在比利時獨立後,更是建立了民主的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掌控了議會,進而掌控了國家政治。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給工業革命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資產階級掌握大量財富。通過幾百年的發展,工業、商業和金融資本家都獲得了大量的財富,這些財富被當做資本投資到工業化當中,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始資金。

    3、資產階級掌控大量資源。上文提到,由於比利時的煤礦滲水問題,煤炭早期就由資產階級投資開發。同樣,其他的資源也大多被資產階級控制,使工業能夠順利地得到原材料。

    二、交通發達。比利時天然有交通優勢,如平坦的地形、全年通航河流、優質的港口等。在歷史上,比利時還通過各種方法改善交通。通過修建運河,組成運河網,使貨物可以在各個工業中心之間通過水路流轉,密集的公路網方便了原材料和產品的點對點運輸,也方便了同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的交流。當鐵路通車後,更是可以從歐洲內陸進口原料,出口工業製成品。發達的交通網提高了運輸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使工業可以蓬勃發展。

    三、勞動力。上文提到,18世紀土豆的推廣種植導致比利時人口迅速增長,這些新生人口很快轉化為勞動力,大量的、自由的、廉價的勞動力。這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大量需要的勞動力。由於機器生產的推廣,普通工人不再需要精通特定的技術,只要經過簡單的培訓便可上崗,所以普通工人這些崗位不再追求質量,而追求數量,而新生的廉價勞動力正好符合工業化生產的需求。雖然普通工人不需要精通技術,但工廠內仍需要一定量的技術員。不過,比利時的資本家並不為此擔憂,因為比利時的手工業在歷史上很興盛,有大量熟練掌握特定技術的手工業者可以為工廠服務。簡而言之,當時的比利時既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也有一定的高質量的勞動力。

    總之,經過長期演化而成的比利時社會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提供了四樣必不可少的東西:資本、原料、勞動力、市場。
  • 其他條件 地理條件、社會條件主要是比利時自身適合工業化的性質,一些其他的、外部的因素也促進了比利時第一次工業革命。

    一、外部局勢。比利時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從法國統治時期開始的,而正如上文所言,法國在比利時施行有利於比利時工業化的政策,也給了比利時地區一定量的投資。雖然在荷蘭統治時期比利時收到不公正待遇,工業化也因此有所減緩,但原有的工業基礎並沒有在荷蘭人的壓迫和起義的暴動中被破壞。獨立後,因為收到英法兩大列強的保護,比利時長期免遭戰火,自此之後的工業革命進程沒有被外界戰爭打斷,也算是有利的條件。

    二、新技術的傳入。在比利時開始工業革命之前,英國的工業革命就如火如荼的展開,期間有許多重要的發明通過各種途徑傳到比利時,如上文提到的用於煤礦開採的紐卡門蒸汽機,又如用於紡織業的水力紡紗機。這些新的技術使得比利時的機器生產最終在市場上佔據了主導地位,擊敗了傳統手工生產,使得工業化變得可能,變得必要。同時,比利時的工廠主通過僱傭英國工廠的管理人員獲得了先進的管理經驗,也同樣促進了比利時的工業革命。

這裡,我們再來看一個看似無關的內容: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背景。英國位於歐洲西北部,是連接歐洲大陸和北美東海岸的重要樞紐,地理位置好;英國有許多重要港口,海運條件好。英國的英格蘭地區地形平坦,西北部有豐富的煤礦資源;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建立君主立憲制,通過圈地運動、黑奴販賣、殖民剝削等方式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資產階級在政治和經濟上佔有優勢;英國通過開鑿運河、建設公路(及後來的鐵路)形成了發達的交通網,英國通過圈地運動使許多農民失業,成為廉價勞動力;英國通過在各大洲的殖民控制了大量工業原料和市場;科學技術知識的積累及發明的推動,等等,等等。從斜體加粗部分可以看出,比利時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優勢條件和英國的十分相似,證明自發的工業革命要求的條件十分苛刻,能在早期自發地進行工業革命並非偶然,而是地理條件的優勢和歷史長期發展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比利時最先應用機器的部門是採礦業。前文提到,1720年比利時南部就將紐卡門蒸汽機用於採煤過程中的抽水工序,然而,雖然這種機器提高了煤炭的產量,但由於它消耗的煤炭量大,離開煤礦後使用成本迅速調高,沒有引發比利時的工業革命。比利時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是紡織業的機械化。1800年左右,來自英國工廠的技術員和比利時當地的資本家合作開辦了第一批機械化毛紡工廠。新型的工廠使用的是來自英國的紡紗機器,由水力或蒸汽而不是人力帶動,極大地提高了紡紗業的生產效率。雖然新型機器的推廣速度不是很快,但新機器的紡紗量增長迅猛,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就超過了傳統手工業的產量,因此形成了示範效應,刺激其他部門使用機器生產。隨之而來的是織布業的機械化。紡紗業是織布業的上游產業,紡紗業的機械化使得織布業獲得了大量的原料,要求織布業迅速發展來將這些紗線轉化為布匹;同時,來自英國的競爭者的壓力也迫使織布業的機械化。因此,織布業的機械化在外界推力的作用下發展起來。至1820年左右,比利時傳統的毛紡織業和新興的棉紡織業、麻紡織業都基本實現了機器生產。

在紡織業機械化的同時,比利時南部的重工業也開始了機械化。重工業機械化的動力是市場需求的劇增:新的工廠的建設建設需要許多重工業產品。1807年,列日地區建成了第一個機器製造廠。很快,這個工廠就變為一個大型工業集團,經營著從採煤、煉鐵到機械製造等一整個產業鏈,這是由於新技術的使用。採礦方面,瓦特的改良事蒸汽機的效率大大提高,改良蒸汽機的推廣使用增加了煤炭產量。煉鐵方面,比利時從英國引進了新的煉鐵方法:普德林法,這種新的技術能煉出含碳量很低的熟鐵,供下游產業使用。隨後,這些鐵材被加工為基礎的零件:鐵板、鐵絲、鐵釘、螺絲、彈簧、齒輪、鏈條、軸等,而這些零件又被組裝成各種各樣的機器,投入到再生產當中,或被加工為軍火或日用鐵製品,銷往各地。雖然這一系列工序中並非一開始就全部由機器完成,但機器在生產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最終取代了手工。這樣,以煤為基礎的重工業在比利時南部迅速發展,創造出了歐洲大陸上許多個第一:第一輛機車、第一艘鐵船等。

隨著工業的發展,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交通運輸業和金融業也有很大發展。由於產量劇增,比利時的資本家需要更加便捷的交通,來降低運輸成本並開拓新的市場。火車機車的發明使得對改進交通網的需求成為可能。1835年,比利時的第一條鐵路修建,隨後鐵路發展迅速,迅速覆蓋了比利時各大城市和工業中心。同時,通向歐洲大陸內部德意志地區的鐵路也修建完畢,拓寬了產品的銷售市場,降低了從歐洲大陸內部進口原料的成本,還將一些原來通過漢堡或鹿特丹的貿易轉流到安特衛普,促進了商業的發展。金融業也迅速發展。比利時歷史上金融業就很發達,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對資金的大量需求刺激了金融業的發展。1835年,比利時銀行建立,為工廠主提供了資金支持。

這一階段比利時的城市化進程也很快。這一方面是工業化發展的直接推動。先進的生產力對人有普遍的吸引力,新興的工業能給勞動者帶來更多的收益和更好地生活,因此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工廠,從事工業生產。另一方面,這一定程度上也是是因為自由貿易制度取代了貿易保護制度。由於工業化的發展,比利時不再需要通過關稅保護國內的產業,相反,高關稅使得比利時出口受阻,經濟發展減緩。因此,掌握了議會的資本家決定降低關稅,來促進工業發展。低關稅導致來自國際市場的廉價的穀物迅速充斥了比利時的市場,導致農民失業,進入工廠,從而促進了城市化。從那時起,比利時一直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

大約到1850年左右,比利時的機械製造業已經得到普及,成為歐洲大陸上第一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國家。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比利時的成效顯著:工業化發展迅速,城市化加快,配套的第三產業也有大幅度發展,經濟實力大增。而在強大的經濟實力的支撐下,比利時再也不是個被列強玩弄在股掌之間的棋子,而已經成為了西歐不可忽略的政治力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開始嶄露頭角。

兩次工業革命之間的工業發展

當比利時領先於其陸上領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其工業發展並沒有停滯,相反,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來之前,比利時的工業水平還出現了一次反常的高峰。這主要歸功於化學工業的高速發展,特別是索爾維對制鹼業做出的貢獻。

19世紀前葉,工業的高速發展使得純鹼的需求量大大上升:紡織業需要純鹼做軟水劑,造紙業、制玻璃、煉鐵需要純鹼做原料。當時,獲得純鹼除了開採天然鹼外,主要的方法是呂布蘭法,具體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2NaCl + H2SO4(濃)===Na2SO4 + 2HCl↑

Na2SO4 + 4C==高溫==Na2S + 4CO↑

Na2S + CaCO3==高溫==Na2CO3 + CaS

可以看出,這種方法耗能大,產生了大量有害氣體、固體廢棄物,而且產率低,導致製造成本較高,但在很長時間內用這種方法生產了許多工業用鹼。不過,對純鹼的大量需求使得改進這種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的製取方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迫切。

索爾維是比利時工業化學家,一開始從事從煤氣廢液中提取碳酸銨的研究。1861年,在工作中的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將碳酸氫銨與氯化鈉混合,得到了碳酸氫鈉,而碳酸氫鈉只要受熱,就能變為碳酸鈉,即純鹼。這一發現使得索爾維備受鼓舞。其實,這種制鹼法之前就有人提出過,但由於生產碳酸氫銨的原料氨氣價格過於昂貴(需要通過複雜的化學變化從硝石中製取),沒有能用於工業生產。索爾維經過深入的研究,找到了解決辦法:讓生石灰與反應後溶液中的氯化銨反應生成氨氣,從而做到回收利用,降低生產成本。這種新的制鹼法,氨鹼法,或以發現者命名為索爾維法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CaCO3=高溫=CaO+CO2↑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H4Cl+CaO===2NH3↑+CaCl2+H2O

2NaHCO3=高溫=Na2CO3+CO2↑ +H2O

可以看出,新的制鹼方法的耗能降低,產生的廢物減少,二氧化碳、氨氣等物質可以循環使用,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除此之外,索爾維還對反應裝置進行了改進,提高了產率,降低了成本,並且得到了專利。1863年,索爾維開設了第一個使用氨鹼法的制鹼廠。巨大的利潤使得索爾維的工廠發展迅速。隨後,英、法、美、德等國家紛紛組織起索爾維工會,通過技術壟斷賺取大量的錢財,最終演化為全球性的索爾維集團。索爾維制鹼法的發明使得比利時的經濟更加發達,工業更加強大,與世界聯繫更加緊密。氨鹼法的發明使得純鹼價格大幅下降,從而促進了比利時紡織業、化工業等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

在同一時期,比利時工業的重要支柱之一冶金業也發生了變革。普德林法能生產出大量的熟鐵,使得比利時的金屬冶煉發達。到19世紀50年代時,比利時的鐵產量已經超過了整個德意志地區。然而,生產出來的熟鐵硬度、強度都較低,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1856年,英國人貝塞麥發明出氧化鍊鋼法,即貝塞麥法。這種新的方法通過向鐵水中鼓入空氣,將鐵水變為鋼水。很快,比利時的鍊鋼廠便用上了這個技術,練出來的鋼材機械性能高於熟鐵,很快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了優勢。

這段時間中,比利時需要面對一個困擾了當時其他許多工業國家的問題:工人運動。19世紀中葉之後,社會主義的思想在歐洲工人中廣為傳播,一次又一次的工人運動更加使得這一思想深入人心。對此,比利時政府採取了溫和的妥協政策,通過立法等方式實施了承認工會的合法性,規定最高工作時間、最低工資,限制童工等有利於維護工人利益的措施,希望能「破財消災」。最終,比利時的工人選擇了接受妥協的結果,國內的階級矛盾得以緩和,工人運動得到了平息。

第二次工業革命與剛果殖民地

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發明發電機,標誌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1873年,比利時人格拉姆在意外中發明了大功率直流電動機,並改進了發電機,使這兩個機器可以用於工業生產。很快,原來用於提供電能(主要在實驗室中)的伏打電堆被淘汰,實驗室率先用上了手搖發電機。當大型火力發電站和輸電線路建立起來之後,蒸汽機又被電動機迅速地淘汰。蒸汽機的使用需要運輸大量的煤炭,增加了運輸成本,而電動機可以接上輸電線路,從遠處發電廠獲得能源;而且,發電廠的效率遠遠高於蒸汽機,所以電動機迅速取代了蒸汽機的位置。比利時的煤炭資源豐富,可以用作火力發電廠的燃料。因此,比利時的工廠很快用上了電力。比利時還繼續弘揚善於向外國學習先進技術的傳統,從國外引進了電燈等發明。電燈的引進改善了比利時工廠的照明系統,使得工人可以在晚上工作,延長了工作時間,大大提高了產量,並逐漸形成現代化的輪班制。礦井下的電燈在提供照明的同時避免了煤油燈產生的煙的影響,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危險,提高了礦產品的產量。電燈還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而電車改善了市民的交通出行,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隨後,交流發電機的發明及三相交流發電機的使用,變壓器的發明及高壓輸電技術的發展等提高了電能的利用效率,更加快了比利時的工業化進程。到20世紀初,比利時已建立了現代化的電氣化工業。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重工業的發展迅猛。首先是採礦業。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黃色炸藥,這種新型炸藥在未被引爆時較為穩定,便於運輸,引爆時產生的衝擊力較大,因此被很快的運用在礦產開採領域。隨後是傳統的優勢行業冶金業。1879年,比利時引進鹼性平爐鍊鋼法,這種新的技術能夠將鐵礦石或者廢鐵直接冶煉成鋼材,大大提高了鋼產量,迅速取代了之前使用的貝塞麥法。當對交流電技術的研究深入,並將其用之於實踐後,電爐得到了推廣。新型的鍊鋼法促進了比利時冶金業的發展,到一戰之前,比利時的鋼產量已接近法國的百分之七十,而比利時的本土面積僅為法國的二十分之一。化學工業也有飛速的進步。隨著化學,特別是有機化學的進步,人們能提取併合成許多重要的化工產品。煤化工的發展就是著名的例子。之前,人們已經可以通過乾餾將煤炭加工為煤氣、焦炭和煤焦油。但當時煤氣被直接用來燃燒,煤焦油被棄置,只有焦炭獲得了合理應用,在煤氣和煤焦油中的大量化工原料被浪費。在有機化學的發展之後,被浪費的原料得以利用。經過研究,煤氣中不僅含有燃料氣體,還有粗氨和粗苯,而煤焦油中含有多種烴類,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氣中的粗氨經過提純後可製得氨氣,可以用於制鹼或肥料加工;粗苯可以用於染料、醫藥等行業,而煤焦油經過分餾後可以得到多種物質,分別有不同的用途。煤化工的發展使得煤炭利用途徑從單純用來燃燒產熱到多元化利用,提高了煤炭產品的附加值,促進了比利時工業的發展。新興的石油化工也是很好的例子。在內燃機的發明、運用後,石油化工開始興起。比利時國內並不產石油,但憑藉其有利的港口條件,可以從國外方便的進口原油。於是,石化工業開始在港口安特衛普發展。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安特衛普的石化工業也漸漸興盛,成為今天安特衛普的主要工業之一。在這期間,原本專註於制鹼業的索爾維公司開始拓展其業務,建立了龐大的化工體系,成為了一個跨國的工業集團,影響力日益上升。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比利時與國際市場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之前,比利時以產品輸出為主,在這段時期,比利時的資本輸出提高。在本國殖民地的投資自然不必多說,比利時還在全世界廣泛的進行建設。

十九世紀的最後三十年和二十世紀初,是比利時工業騰飛的時代,並在強大的金融實力的推動下,比利時的工業廣泛的湧入國際市場。不論是在俄國還是在中國,不論是在埃及還是在阿根廷,到處都可以看到比利時的企業。

——讓 東特《比利時史》

交通通信工具的改進使得這種輸出成為可能。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已經普及,而電話、無線電報等新型的通訊工具使得全球交流變的更加方便,有利於比利時的總部對其全球分公司的管理。正是因為生產效率的提高和資本輸出,比利時逐漸成為歐洲的列強之一。

比利時在這一階段的發展與剛果殖民地有密切關係。剛果位於西非中部,剛果河的中下游。由於剛果地處熱帶,雨林密布,不適宜生存,因此在早期沒有被殖民。但沒有被殖民不意味著沒有被剝削,歷史上,剛果曾經是黑奴的重要產區之一。19世紀中葉,隨著對東非的探索,人們發現了「大湖區」,並發現了多條河流。為了使這些河流與非洲西海岸的河流入海口對應,人們開始了對非洲這塊「黑暗大陸」內陸的探索。1874年,探險家斯坦利的探險隊從非洲東海岸出發,開始穿越非洲的探險。在長達三年的旅途中,斯坦利從非洲東海岸到達了西海岸,中途穿過了非洲腹地——剛果河流域,並繪製了地圖。斯坦利的「發現」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其中包括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利奧波德二世很早就希望得到一塊殖民地,以增強比利時的實力,並提高國際地位,而斯坦利「發現」的剛果河流域正是一塊「無主之地」。為此,利奧波德二世已經在1876年召開了「國際地理學會議」。這個會議名義上是討論對非洲的探險,實際上是討論如何瓜分非洲,揭開了列強瓜分非洲的序幕。之後,利奧波德二世資助斯坦利進行再一次考察,考察過程中,斯坦利通過威逼利誘,與當地酋長簽訂了「保護條約」,宣稱這些地方為比利時的保護領。這一做法引起了其他列強的警覺。法國人派出了海軍,佔領了剛果河的出海口,而英國與在剛果河入海口以南已經有殖民地的葡萄牙,簽署了《英葡條約》,規定葡萄牙行使對剛果河口的「歷史主權」,而英國可以在剛果河流域自由通航。《英葡條約》深深地激怒了法國,加劇了英法之間的矛盾。而德國的俾斯麥這位外交天才敏銳地察覺了英法間的矛盾,為了打擊英國,以便於德國與英國的殖民競爭,因此德國公開支持法國,反對《英葡條約》。比利時國王見風使舵,倒向了德法一邊,最終,在巨大的國際壓力下,《英葡條約》被迫流產。然而,這並沒有解決剛果問題,為了解決糾紛,列強於1884年在柏林召開會議,共同商討剛果問題的解決對策。各國代表看似和氣,其實有著頗多的糾紛,以英法之間和英德之間的糾紛為甚。代表們各自心懷鬼胎,都想在會議上分到一杯羹,就算得不到土地,他們也不想讓敵人獲得。英法兩國的代表爭執不下,德國雖然垂涎剛果河流域的土地,但考慮到插足英法的爭鬥會導致國際關係的緊張,所以俾斯麥決定將剛果劃給看起來對自己言聽計從的比利時。列強們從1884年11月爭論到了1885年2月,整個剛果河流域乃至整個非洲的命運就被千里之外的列強們在地圖上畫的一條條線所決定。最終,列強們達成共識,以非洲地圖上經過討論而畫出的幾條線為基礎,將剛果河流域分給不同的國家:法國獲得了除剛果河口外剛果河西北部的領土,而剩下的流域幾乎全部劃給比利時,為此,比利時保證各國的船隻在剛果河及其支流自由通行。最後,為了顯示自己的「文明」,代表們將「開發非洲」作為這次會議的精神。為了體現這一精神,列強們廢除了早已衰弱的黑奴貿易,並且在條約的末尾加上了「改善非洲人生活」之類令人發笑的文字。就這樣,列強們擦乾了血跡,簽訂了一份看似「文明」的《總協定書》。代表們興高采烈地走出了會場,卻給非洲人民留下了深深的災難。

自1885年起,剛果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歸屬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他在剛果設立了「剛果自由邦」。剛果境內有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盛產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工業原料。為了加快生產,以便於攫取更大的利潤,利奧波德二世做出了駭人的舉動。殖民官員給黑人規定了沉重的工作任務,強迫黑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如果不能完成規定的任務,他們自己的或家人的手將被砍下。殘暴的統治迫害了上千萬剛果人,卻給利奧波德二世和比利時人帶來了沾滿鮮血的錢財。比利時在剛果的開發還不止於此。19世紀末,在剛果的加丹加省發現了大量的銅礦,為了獲得這豐富的工業原料,比利時人決定修建一條鐵路。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在熱帶雨林地區修建這樣一條鐵路十分困難,但比利時當局不以為然。鐵路的修建徵發了大量的黑人勞工,造成了大量的死亡,為的國王本人和比利時民眾的貪慾。鐵路將剛果人生產的自然資源運送到剛果河畔,再由水運運送到比利時本土作為工業原料。利奧波德在其統治時期曾經多次試圖對外擴張,參與過對蘇丹馬赫迪起義的鎮壓。利奧波德的擴張意圖讓周圍的列強頗為不滿,尤其是英法等本來就對剛果有所圖謀的國家。為了能夠插足剛果事務,從而獲得利益,在英國政府的授意和支持下,一些媒體逐漸曝光了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的殘忍行徑。迫於國際輿論壓力,利奧波德二世被迫放棄剛果領地,各大列強趁機與利奧波德二世達成交易,瓜分了一部分剛果資源的開採權,然後在列強的主張下,比利時議會於1908年接管剛果,改稱「比屬剛果殖民地」。

在非洲人眼裡,利奧波德是個無惡不作的惡魔,但在比利時人眼裡,利奧波德則像是個聖人,在他的統治下,比利時本土的政治、經濟、社會都有了巨大的發展。因為有剛果提供的充足的原料的供應,再加上先進技術的推動,比利時的工業化進程迅速。與當時的英、法、美等國相比,比利時雖然有一定規模的工人運動,但沒有從本質上影響到社會的發展進程。上文提到過,這是資產階級和工人妥協的結果。但對於資產階級及其代表:比利時國家和政府來說,這種妥協意味著從工人處能剝削到的的利潤減少。為了彌補這一損失,他們必須從別的地方獲得更多的利潤。這時,剛果便成為了他們重要的剝削對象。於是,作為資本家代表的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瘋狂地壓榨黑人,將所獲取的利潤與國內的資本家分贓,再間接地補貼工人,實現維穩。這樣,工人的權益得到了保障,資本家也能保持原有的獲益。比利時資本家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國內的工人參與剝削,從而轉移了階級矛盾,所以工人運動並沒有使社會發生巨大的動蕩。政治和社會方面也卓有成效。19世紀八九十年代,比利時已經普及了小學教育,20世紀初,比利時實行了普選,而這些經費來源於剛果。比利時通過壓榨剛果,使得自己顯示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1908年,比利時議會正式接管剛果,但這一舉動並沒有改善剛果人的生活。國王還是對剛果有一定的控制權,資本家們更不想放棄這塊肥肉。比利時傳統的冶金業需要剛果的礦石,新興的汽車製造業需要剛果的橡膠,所有人都需要剛果產出的財富。因此,剛果人除了可以免遭砍斷肢體的酷刑之外,勞動量並沒有減輕。

資本主義的過快擴張導致了列強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協調,進而導致了一戰的爆發。德國依據「施里芬計劃」,對比利時發動進攻。德軍在列日要塞遭到阻攔,經過激烈的交鋒,最終攻克了要塞,渡過了馬斯河,但這為協約國軍隊的集結提供了時間,也導致德軍在西線的計劃受挫。但隨後德軍攻佔了比利時的大部分地區,比利時本土只有一小部分未處於德軍控制之下。1918年,德國戰敗,比利時境內已是滿目瘡痍,因此,比利時要求巨大的賠款來實現經濟重建。為了獲得賠款,比利時和法國於1923年製造了「魯爾危機」,強迫德國還款。在賠款的刺激下,比利時經濟得到了一定量的恢復。1940年,德國再次進攻比利時。這次德國佔領了比利時全境,但由於1940年攻勢迅猛,未對比利時經濟造成太大打擊。1944-1945年的西線戰役卻造成了比利時經濟的破壞。戰後,由於得到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比利時經濟重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20世紀60年代,比利時又恢復到了較高的工業水平。但在1960年,剛果革命使得比利時失去了它的殖民地,經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對比利時的經濟形態造成了了巨大的衝擊。之前,比利時是一個鍊鋼大國,但由於全球性鋼鐵過剩、經濟危機等原因,該產業遭到重創,整個比利時南部的鋼鐵廠紛紛倒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比利時政府對產業結構進行了如下調整:

    1. 對南部的鋼鐵產業進行調整。原本比利時南部的鋼鐵廠林立,比利時政府決定將這些小廠合併成少數大的鋼鐵廠,發揮產業聚集效應,同時減少產量,提高鋼產品的質量。對其他重化工業同樣採取類似的措施,並整治污染。
    2.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比利時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適合發展貿易,而歷史上比利時的金融業也很發達,通過發展第三產業可以儘快的將比利時從經濟危機的泥沼中脫身。
    3. 加快產業轉移。通過歐共體等途徑將產能轉移到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以降低成本,獲得更大的利潤。

事實證明,比利時的產業結構調整相當成功,比利時通過經濟改革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

現在的比利時仍然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其第三產業,尤其是交通運輸業和商業極為發達。安特衛普現在已成為歐洲第二大港口,僅次於鹿特丹港,與漢堡港並列。周邊國家的商品大部分都經由安特衛普轉運。安特衛普更是成為了「法國的第一大港」,每年法國由安特衛普入海的貿易額超過了經由法國國內任何一個港口的貿易額。同時,安特衛普也是歐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在第三產業繁榮的情況下,比利時仍保留一定程度上的工業。比利時現在的一個重要的產業是汽車製造,雖然比利時沒有自己的汽車品牌,但每年幫助其他公司生產大量的汽車。石油化工也是比利時工業的支柱之一,安特衛普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中心之一。但比利時更多的是通過產業轉移、技術輸出獲得收入。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索爾維集團。作為一家從制鹼廠逐漸發展而來的綜合性化工集團,索爾維通過壟斷核心技術,在全世界開設了許多家工廠,並從中獲得巨額收益,成為世界化工的巨頭。比利時的城市化率也是世界最高的,而且人民的生活較為幸福,是一個發展較為先進的國家。

但同時比利時目前的問題也不可忽視。最嚴重的是在經濟全球化遭到嚴重打擊的背景下經濟該如何發展的問題。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特朗普上台標誌著經濟全球化遭到了重創,甚至有下滑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技術輸出和商貿支撐的比利時經濟必然會受到打擊,甚至會造成社會的動蕩。其次是分裂主義勢力抬頭。比利時歷史上形成了法語區和荷語區兩大語言區。由於發展水平不一,兩大語言區的人產生了分歧,如果不能處理好這個問題,很有可能導致國家的分裂。然後是難民問題、與歐盟關係問題等,都亟待解決。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比利時才能有持續發展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讓·東特.比利時史.江蘇人民出版社
  2. 羅貝爾·科那萬.剛果(金)歷史.商務印書館
  3. 王繩祖.國際關係史.世界知識出版社
  4. 方國學.試論19世紀比利時的工業革命doc88.com/p-89524661771

(完)


推薦閱讀:

英國留學生DIY幫父母申請英國+比利時聯合簽證攻略

TAG:世界歷史 | 比利時 | 工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