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背後有怎樣的思維能力?

最近群里有小夥伴問到,想知道設計背後的技法,閣主理解的技法是指設計背後的思維方式。很高興大家能開始有這樣的想法。能這樣想說明大家都想進步,在真正思考!

今天本打算寫寫最近樓主設計的徽章系統在團隊中是怎樣定稿的,正好利用這個定稿的過程說說職場中設計師是怎樣同PM和部門同事合作,以及怎樣從各個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他背後的思維模式。在寫這之前,先說說閣主是怎樣提高自己思維能力的,好讓大家在文中有個參考對象。

設計背後有怎樣的思維能力

  • 關於別人的幫助

處於新手階段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想提高自己,卻不知道怎樣提高自己,真的希望能有一個指路的人出來告訴自己你就朝著這條路上往前走就對了就會成功。當別人沒有指出來的時候就會抱怨會覺得委屈或者怨恨,心想,你不是大神嗎,為什麼不幫我?

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惑,每個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別人能教你的只是他所解決自己的困境所使用的方法,可能對你自己有用,可能也沒用。

設計背後有怎樣的思維能力

依據閣主職場的經驗,最能夠幫助自己進步的前輩,不是手把手教你怎麼做的人,那樣自己學到的只是技巧,是「術」。反而是那些看起來冷冷的,不愛搭理人,只告訴閣主關鍵詞讓閣主自己去找答案的那一類,讓閣主真正領會的是「道」。比方說,閣主的上司J,當閣主問他怎樣去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J只回答我「拆分問題,慢慢來!」就這一句話!是不是想罵人?但確是讓閣主不斷琢磨,真的是在慢慢進步中。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情況下,一般長輩或者前輩都是給了答案咱們的,只是咱們自己沒有理解,自己先沒有付出勞動去實踐和嘗試

二是,別人不提供幫助,也很正常,大家都很忙,時間很寶貴,沒有義務提供幫助給咱們。這些樓主在職場中都遇到過。

自助者天助!

  • 怎樣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1.學會提問

學會提問,一是問什麼樣的問題,二是準確用語言去描述這個問題。

設計背後有怎樣的思維能力

問問題,是鍛煉自己的元認知能力。什麼是元認知能力,通俗地說就是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疑問,覺得哪裡不對勁,跟自己平時的判斷有哪些出入,一層一層往下問下去。比方說咱們在設計一個button的時候,用橙色。然後我們就問自己為什麼用橙色?為什麼不用紅色?橙色有什麼含義?為什麼自己會覺得有些顧慮?是因為橙色讓自己覺得有點像快餐?橙色有很多種,為什麼自己會由這個地方的橙色想到快餐?

剛開始的時候自己會有點混亂,像個「問題少年」,嘗試多了時候自己就會找到自己思維的規律,開始打破自己的思維僵局。

另一個是準確用語言去描述這個問題。

從李笑來先生那學到一個觀點閣主特別贊同。他說,如果我們腦子裡沒有那個概念的話,我們就傾向於不去想這個事情,語言對人有強大的反塑造能力。如果腦子裡面的一個概念不準確、或者沒有準確、正確的定義,那麼我們必然沒辦法準確、正確地思考下去。進而產生的連鎖反應是,因為定義不準確,所以思考範圍模糊,選擇依據缺失,進而行動錯誤……進而影響整個生活。

設計背後有怎樣的思維能力

這段話當場令樓主醍醐灌頂,有時候我們避免或者逃避去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其中犯懶的因素也許是因為在腦海中我們也從來沒有理清楚過它的邏輯與定義,這又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讓我們更不去表達,所以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先用精確的文字描述出來是幫助我們理清思維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想問一個問題,比方說「設計背後的技法」,這個技法應該怎樣具體描述?當自己在嘗試具體描述的過程中,思維就會一點點清晰,說不定答案也會自己浮出來。

2.尋找答案

真正的設計方案在所設計的頁面之外。什麼意思?就是說當我們遇到一個設計難題的時候,對著設計方案死扣,往往思路阻塞,抬起頭去看看別的APP或者網頁,是怎麼解決的。去其他領域翻翻,靈感來源於信息的交叉流通。

設計背後有怎樣的思維能力

真正的答案也來源於設計之外。設計,是一門融合了美學、經濟學、工程學、數學等等思維的綜合學科。想開拓自己的思維,讓自己有更深層的思維方式,平時就需要積累除了美學之外的各類學科的知識,包括哲學、經濟學、心理學、計算機語言、天文、地理、歷史等等。等到了一個瓶頸階段,這些底蘊都會支撐著你超越同齡人,或有著同等年限設計經驗的人。

有童鞋會說是不是會很累,答案是肯定的。好消息是,當這些學習的好習慣融匯到自身的骨血形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種醉心於知識的海洋以及自己不斷提高的能力,會讓那個自己有另一種突破的快感,好像每天都有新鮮的血液流淌在身上。閣主相信,如果到了這個階段,說明你也是化繭成蝶,把握幸福的能力也更強~

說的有點偏,旨在寫一些理論知識給大家做一些鋪墊。下一篇樓主會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去介紹設計方案在定稿的過程中,各部門同事的思維方式是怎樣的,以及他們對我們來說可以學習的地方在哪~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TAG:設計 | 產品設計 | 思維能力 | 用戶體驗設計 | 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