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儒家思想的傳承脈絡看信息的衰減和質變(二)孔子篇

孔子篇

上文《東西方哲學的起點和背離》已經講了東西方哲學的差異和特點,我們應當剔除偏激的意識形態去審視東西方的思想財富,正視東西方文化的同時,喚醒一個道理:

即任何偉大的思想都來自於創造這個思想的人的生活實踐,是他的一種生活態度而已,他並非想當老師灌輸這個東西給別人,僅僅是因為他踐行了自己的道理,然後做成了一點事,給後人看到了。進而後人就會模仿他的行為,第一批模仿的人還知道場景和細節,所以傳導時知道是什麼情況下的行為和態度,不至於學歪了。

可是越來越往後,沒人知道曾經那個思想家是為什麼做了這件事還有他當時遇到的境況以及他的態度,就變成了教條,呆板、僵硬的東西,再往後的人就要強行把這個東西往自己當下的事情裡面套,最後弄巧成拙就被人詬病唾棄,以至於玷污了這個偉大思想的創造者。

基於上面的這個道理,從思想的傳承階段把人分為四類:

  • 解決問題的實踐者
  • 問題解決的觀察者
  • 方法的傳播者
  • 炫技賣弄者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逐一講述儒家從孔子誕生到遭遇非議的發展脈絡,來演繹這四種人。

大家都讀過《論語》,沒讀過全書至少上學時也「被」讀過一兩章,老師們總是教給學生說,「孔夫子教導我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實這句話,就是錯誤的源頭。孔子穿越回今天聽到這句話,不知道該有多無奈。

《論語》本源上只是孔子本人的生活態度而已,並非想教導誰。我經常看到有人歪曲《論語》的解釋,將本來淳樸、不端著、活潑快樂且生命暢達的一個孔子描繪成一個複雜腹黑的人。

例如《論語》中有【入太廟,每事問】一章,講了孔子每次進入太廟祭祀的時候,總是會問東問西。有人就解釋說,其實孔子無所不知,就是因為禮數格套,所以必須裝著要問一下。我看到這樣的解釋真是哭笑不得。

聖人也有不知道的時候,之所以是聖人,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不知道些什麼,才能去調動他那個明靈的良知去求知,去讓自己知道。孔子入太廟每事問,是確實不知道祭祀的程序格套,這是一種生活態度而已,並不是孔子呆板地遵循什麼禮數,做這種解釋就是後人脫離了場景,變成了一個造謠者。

早年讀梁漱溟先生的書,先生歸納了幾個孔子的態度,覺得十分精準且有意味,摘取部分給大家分享,旨在希望大家能夠感受到孔子的生活態度,不再將《論語》當做死板的教條去讀。

一、仁

吾欲仁而仁斯至矣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這讓人讀起來很奇怪,一會說仁並不難,我想要仁,仁馬上就到來了;一會又說弟子顏回,也就只能做到三個月不違背仁,這又看似仁很難。

那麼「仁」到底是什麼呢?《論語》中提到最多的字是「仁」,很多人認為「仁」是一個符號,或者說是一個標準,達到了就如何達不到就如何,甚至後人造謠出來很多所謂仁的標準。其實仁僅僅是一個態度、一種狀態而已,並非西方哲科思維可以理解的可測量、有路徑的東西。

簡單來說,孔子的「仁」的態度,僅僅就是一種生命活潑、不被物慾所遮蔽的生機勃勃的狀態,之所以想仁就仁,是因為一時暢達很容易,但是一直保持暢達卻很難,這也是古人講求克己修身的功夫。

需要持續的觀察和反省自己的內心,才能不斷敦促自己的心趨向妥當和安定,內心妥當,即是「仁」,有了仁的狀態,做一切事情就會很順利,這也就是《中庸》講的,」未發之中「和」發而中節」的道理。內心安寧是做事從容的根基,心不亂,良知就在。良知在,就能做到「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的聖人狀態。這也是千古聖人修身和成事的秘訣所在。

二、樂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稱讚自己最喜歡的弟子顏回,顏回家境貧寒,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樂活的人生態度。孔子說他每天就吃一點粗糧,喝一點僅能維持生命的水,住在破爛不堪的貧民窟,但是一點也看不出顏回為這些物質條件憂慮發愁,反而每天樂樂呵呵,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正能量滿滿。

這就是孔子所提倡的「樂」的態度,後世有一個成語叫做「孔顏之樂」就是來自這裡,很多人不理解「孔顏之樂」。民間有句話叫做「貧賤夫妻百事哀」,大家都認為貧窮是憂慮之根源,富貴是快樂的燈塔。但是孔子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因為他知道快樂之背後的唯一動力因並非來自外部的刺激和滿足,而是自己內心的一種安然和妥當。

外部刺激是可以暫時調動睏倦的心,但是解決不了根源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們越刷朋友圈越無聊,越泡吧越覺得沒趣的核心道理。即便是中了500萬或者買了一套新房豪車,也不能保持這種快樂持續多久。孔子早就看得破這一點,所以他直奔主題,去找第一因,就是如何讓自己的內心安然,讓自己保持快樂的心和樂活的狀態。這種妥當的狀態,即是仁。

達到「仁」的狀態後所自然生髮出來的氣質,即是「樂」。所以,當下之社會又有多少人真正能有一顆」仁」心?真正能明白什麼是本真之「樂」?相互攀比,彼此吹捧,曬車炫房……殊不知人生之道百態,不應當都是變成高富帥,迎娶白富美。如果人人都只有這一種追求,那豈不是辜負了造物者為我們創造的這繽紛世界?

如何找到讓自己心存「仁」的目標,努力地付諸實踐,才能真正體味到本真的「樂」所在。否則你總是走在一條盲目的庸俗之路上拚命掙扎,掙扎著攀比炫耀,一路只是為了填補那顆自卑心,短暫的滿足後又是深深的迷茫和焦慮,重複往返,「仁」心被摧殘的破敗不堪,柔嫩的心靈被蹂躪的堅硬粗糙。

中國有俗話,叫做「我一狠心……」殊不知,這種「狠心」,就是失「仁」之表現,讓那顆和聖人一樣柔嫩的心變得麻木不仁,為了蠅頭小利不惜傷天害理。為了個人利益不顧道德倫理,如此等等,都是從忘記了那個「仁」開始。

再舉一個例子,孔子很厭惡夸夸其談,講求少說多做。《論語》就有「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訥言敏行,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又有「君子恥於言而過其行」都代表了孔子強調的一種態度,而後人很多將這些活生生有溫度的態度變成了死板的教條,甚至拿這些教條去效驗和度量,這就完全脫離了那個軸心時代思想和態度迸發的場景。

歸根結底,整篇《論語》只是講了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態度而已,並非一個教科書,來教你應該如何如何。真正讀懂《論語》的人,應該是認識一個活潑的孔子,而非呆板的文字。

本篇作為孔子思想的開頭,簡單介紹了孔子的幾個鮮明的態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一讀《論語》,體味一下聖人的日常生活。

下一期將重點介紹孔子死後,子思孟子時代到秦焚書坑儒和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過程中孔子思想的演變以及和統治階層的恩怨離別,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最終雜糅中和出了什麼樣的孔子思想遺傳,是如何作為統治者的工具和百姓的精神歸宿存在的。

本期就講到這裡,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內研學堂】,閉門啃讀,修悟人生。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真的出現過人文主義?
儒家思想的核心除了「仁」有哪些?
「義」不是平等嗎?讓我們從自治說起|城與邦
長輩說自孔子以來,儒家就是用來愚民的。如何反駁?
荀子思想對於漢代儒家有何影響?

TAG:孔子 | 儒家思想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