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人,是我們愛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

文/悠然 圖/網路

昨日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玩耍,正是幼兒園放學時間,小朋友們在大人的陪伴下三三兩兩湊在一起玩耍。

一個小女孩奔跑的時候,手裡的冰淇淋掉在地上,突然大哭起來,站在一旁的爺爺試圖抱起她安慰,她絲毫不領情,對爺爺一通拳打腳踢,小巴掌居然一次一次地扇到了爺爺臉上。

在場的孩子們仍然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中,可是一旁的大人都被這場面驚呆了。這小姑娘也太凶了,怎麼敢扇自己的爺爺。

爺爺很是尷尬,卻並不生氣,依然抱著小姑娘哄:「都是爺爺不好,爺爺不對,爺爺惹丫丫生氣了。」

我們都明明看到是小姑娘自己摔倒的,跟她爺爺有個毛線關係,真不明白那位爺爺怎麼想的,怎麼孫女亂髮脾氣,還成了他的不是。

那個爺爺帶著小姑娘又去小商店買了一個冰淇淋,小姑娘的情緒才穩定。

一個媽媽走過去好心跟那位爺爺說:「大爺,你這樣慣著孩子可不好,看她剛才對您下手挺重的。」

爺爺嘆口氣。兒子跟媳婦離婚了,成天忙得不見影,孩子一天連爸爸面也見不著。孩子她媽也很少來看娃,娃太可憐了,我們不疼誰疼。

看著那個正安靜地吃著冰激凌的小姑娘,此時真是一副人畜無害的天使臉,實在跟剛才發起脾氣的小惡魔無法聯繫到一起。

發脾氣,大哭,大鬧,打人,都是這個小姑娘對付爺爺奶奶無往不利的武器。

此時還是初春,過早吃冰激凌對孩子的腸胃肯定是有損的。

可是孩子不管這些,她要就必須得到,不給,就哭就鬧就打,直到爺爺妥協,因為她知道,之前爺爺也都是妥協了。

爺爺奶奶地過度寵愛,讓這個小姑娘錯誤的以為,自己的願望,爺爺奶奶必須滿足。當她們的願望被否定,被拒絕,就會暴怒,讓對方更痛苦。

1溺愛不是愛,

而是對孩子的傷害

前幾日剛好有個朋友給我發了一段視頻——關於暴力熊孩子的紀錄片。

視頻里那個叫Demi的小姑娘,是一個叫全家人都很頭疼的「小惡魔」。

可能只是因為媽媽拒絕了她晚上想吃糖的要求,就會讓她發飆。

她憤怒地時候會拿著外公的鐵拐杖直接向媽媽掄去,

會撕咬媽媽的頭髮,對媽媽亂踢亂打。

即便對身患重病的外公,她也毫不手軟。

從Demi三歲開始,這一家人就生活在Demi壞脾氣的恐懼中。

無奈之下,Demi的媽媽請來了專業兒童心理學家Laverne幫助自己。

Laverne第一次到Demi家,一進門,就看到Demi正拿枕頭砸自己的媽媽。

Laverne立刻叫Demi的媽媽把她從床上抱下來,放在樓梯上。

Laverne稱這種方式叫「冷靜樓梯」,因為樓梯可以讓孩子與自己保持水平注視,更適合兩人單獨談話,有助於幫孩子穩定情緒。

不過,這個方式對Demi來說,並沒有什麼用。

在樓梯上,Demi對媽媽又撕又咬,完全沒有一點冷靜下來的意思…

直到Demi的外婆過來,Demi開始大叫讓媽媽走開,自己要外婆。

當Laverne單獨把Demi的媽媽和外婆叫到一邊,告訴她們在遇到Demi發脾氣,使用暴力時:

一,Demi的媽媽要敢於說不,並把她抱到椅子上冷靜;

二,請Demi的外婆在Demi無理取鬧時,不要插手她媽媽的教育。

但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鐘,Demi又去攻擊坐在沙發上的外公。

Demi的媽媽把她帶到浴室教育,這個娃又開始瘋狂地砸浴室里東西。

Demi的媽媽對孩子的這種暴力行為很生氣,但是她碰到這樣的問題總是不知所措,想要控制,又怕會傷到孩子。

當Laverne找她溝通時,她說自己對Demi確實有一種虧欠心理

「因為在她出生時差點就無法活下來,每次她發火的時候我都在責備自己,我寧願她傷害我我都不願意責備她」。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我們中國也有一句話:「慣子如殺子。」講的都是一個道理。

我們看到過,因不滿媽媽沒收手機而踢媽媽的新聞,也看到過因父親不給買手機,而放火燒了自己家的新聞。

這些新聞事件的主角,無不是一個被慣壞了的熊孩子。他們的世界裡只有自己。當他們不能如願以償,他們會以某種傷害性或破壞性的行為來尋求報復。

被溺愛的孩子,獨立性差,他們不懂得與他人合作,凡事只想自己,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往往更容易受挫。

2溫和而堅定,

愛也需要有界限

小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往往並不取決於客觀的事實或情況,而取決於他們看待和判斷事實和情境的方式。

Demi看到的情況是,每一次她發火,打人,最終都會帶來母親的妥協。這就成了她無往不利的方式。要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就要使用暴力解決,就要打媽媽,打外公。

一開始,Demi的媽媽沒有給Demi樹立好邊界,Demi也就一次次挑戰母親的極限。

當Demi發怒打人時,Demi的媽媽可以將她手中的「武器」繳獲,將她送回卧室隔離,等她發泄完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溝通,對之前約定好的事情絕不妥協,不受制於Demi的情緒。

我不能強迫你不發火,但是我可以選擇不去忍受你的壞脾氣。Demi的家人完全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不讓對方的怒火指使自己做不情願的事情。

看到視頻下面很多網友主張打,「對付熊孩子,一頓不行就兩頓。」

打可能暫時解決問題,但是也會給孩子造成一種理解:通過武力,可以讓比你弱小的人屈服。等到她的力氣足夠大時,帶來的災難將更大。

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但是我們可以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比如說,晚上睡前不能吃糖,當Demi發狂,用外公的拐杖打媽媽時,她媽媽完全可以把拐杖奪過來,然後走出她的房間,讓她自己一個人冷靜下。

這期間不需打罵,只要告訴她,等她情緒平穩,媽媽才會繼續跟她溝通。

堅定對孩子很有必要,它提供界限,孩子需要規則,這既可以培養孩子是非對錯的觀念,也可以培養孩子自我約束和控制的能力。

沒有界限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他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如果沒有界限,孩子就會不斷探究父母的極限在哪裡,甚至出現極端行為。

3那個打人的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Laverne在之後的觀察中,發現Demi的媽媽對Demi提出的要求總是直接說「不」。

她建議,Demi的媽媽要給Demi解釋不能這樣做的原因,而不是簡單地說「不」。

超市裡,當Demi堅持要買藍莓,不要蘋果派時,媽媽按Laverne指導地去做,讓她選擇自己喜歡吃的一種蘋果派,並獎勵她一隻冰淇淋。

出人意料地,Demi這次沒有當街大哭大鬧,也沒有打媽媽,而是聽從了母親的建議。

試想,孩子跟你說「媽媽,我想吃個冰激凌?」

第一種回答:「不行。」

第二種回答:「等天再熱些,穿短袖,裙子的時候就可以吃了。」

同樣都是拒絕的語言,你覺得哪個孩子更容易接受呢?

即便是我們成人,自己提出建議時,一聲冰冷的「不」,也可能引起我們的不良情緒,何況是還不會情緒控制的孩子。

把「不」藏起來,直接給孩子說明不可以這樣的理由,最好是說這種行為被允許的情境。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她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

當Demi的媽媽改變了拒絕女兒提出不合理要求時說話方式後,Demi也幾乎沒有再對母親動手。

可是,當Demi的表弟們來家裡玩時,因為玩具的問題,Demi動手打了表弟們。

Laverne指出,Demi在家裡一直唯我獨尊,佔有慾也比別的孩子強,需要慢慢引導,她指導Demi的媽媽,可以詢問Demi哪些玩具可以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哪些不可以。

在第二周的時候,當Demi的兄弟們又一次來家裡做客時,Demi拿出了自己願意分享的玩具,和表兄弟們玩的非常開心。

被慣壞的Demi早已經習慣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她需要一個時間慢慢去適應與別人分享與別人合作。

當媽媽詢問她哪些玩具是可以分享的,哪些不可以。她得到了尊重,也就願意去與他人分享和合作。

這個得到了尊重,也漸漸明白了生活是有規則有界限的女孩開始好轉,暴力幾乎不再發生。

我們也相信,只要她的母親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引導,她會成長得越來越好。

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孩子,愛都包含什麼呢?有個經典的回答,愛的英文Love 代表,L:Listen 傾聽 O:Obligate 感恩 V:valued 尊重 E:Excuse 寬容。

是的,愛還遠不止這些,愛還包含鼓勵,欣賞,理解,安慰,同情,不指責,不評判,不批評。但溺愛,並不是愛。

每個熊孩子背後,或許都有一個不會教育的家庭。愛孩子,也要有方法

當我們通過犧牲規則來換取孩子的高興,或者出於害怕而對孩子妥協,就要提高警惕了。尊重你的孩子,同時也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作者簡介:悠然 曾經的媒體人,現全職陪伴兩個孩子成長,專註育兒與女性情感,正面管教認證講師。在紛雜的生活間隙,依然有仰望藍天的憧憬,文字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公眾號:悠然不知歲 ID:THyouran

微 博:悠然不知歲


推薦閱讀:

TAG:熊孩子 | 暴力傾向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