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諾獎得主署名支持轉基因 ,你怎麼看?

截至2017年1月18日,在「挺轉」請願網站supportprecisionagriculture.org上公開署名支持轉基因技術應用於農業領域、支持轉基因農作物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上升至123人。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舉報

2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李簡

,當時我就拔劍了

百位諾獎得主署名支持轉基因 ,你怎麼看

很高興看到這個問題下只要一個回答,這說明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隔行如隔山。這裡需要引用法國作家拉布呂耶爾的名言——某些人的光榮或者優點在於寫得好。至於其他人的,在於不寫。所以這個「回答」我不...
查看全部

很高興看到這個問題下只要一個回答,這說明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隔行如隔山。這裡需要引用法國作家拉布呂耶爾的名言——某些人的光榮或者優點在於寫得好。至於其他人的,在於不寫。所以這個「回答」我不會對轉基因的支持與反對發表任何直接看法,因為我不懂!

既然不懂那麼我回復這個話題想做什麼呢?是想告訴一些人一些關於糧食問題的客觀事實,畢竟吃飯,是個大問題。

轉基因食品是好是壞我無法回答,可能目前也沒有人能回答,即便回答也無法取信所有人。但可以說增加糧食產量的任何科學技術都是全世界全人類需要持續不斷地鼎力支持的。原因無他,世界的糧食不夠吃!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5年中國糧食產量6.25億噸,2016年的產量預計略有增長,大約6.3億噸。而中國糧食進口量逐年上升,目前已突破一億噸,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糧食進口國。

百位諾獎得主署名支持轉基因 ,你怎麼看

2016年中國大豆進口量8391萬噸

為什麼糧食不夠吃?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糧食不夠吃?原因很多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均糧食消耗量不斷地增長。中國糧食進口類型主要是玉米和大豆,這些主要用於工業生產,包括釀造和生產飼料。所以你應該猜出來了,糧食不夠吃的根本原因在於飲食結構的改變。你喝一碗稀飯也算一餐,吃一隻烤鴨也算一餐。養活一隻烤鴨的糧食消耗遠遠大於一碗稀飯。飼養這隻鴨子直到被烤熟售賣期間所有的飼料消耗(糧食消耗)全算在你一頓飯的帳上,包括各種肉製品消耗背後都是糧食消耗,吃的越好,消耗的糧食越多。

所以中國的糧食需求還會繼續增加,且需求增幅遠超糧食產量增幅,現在糧食不夠,未來更不夠,中國糧食不夠,世界糧食更不夠。

可能你會說,糧食不夠就去買,比如茅於軾就持有這種觀點。顯然抱有這種觀點的人不是真傻就是裝傻,目前世界糧食貿易量3.5億噸,就算所有國家不進口糧食,把世界市場上所有能拿出來賣的糧食全讓給中國,還不足以讓中國吃一個季度,那麼剩下的半年多我們去等死嗎?你買光市場上的所有糧食可能嗎,那些同樣需要進口糧食的一眾國家會心甘情願去喝西北風?糧食進口的價格還會是現在價格嗎?你忘了日本福島核事故後食鹽短缺謠言造成價格上漲多少倍了?糧食危機來臨下,這價格會翻多少倍敢想像嗎?

2015年世界糧食總產量24.67億噸,同比減少1.43%。14億中國人消耗7億噸,3億美國人消耗3億噸,7億歐洲人消耗4億噸,這麼算下來三個地區總計24億人口就消耗了14億噸糧食,而剩下近48億人口只能分到10億多噸糧食。這剩下的48億人口還有新加坡、韓國、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各國還有官僚富商人群,他們的糧食消耗遠超普通人。所以各位,世界糧食是不夠吃的,遠遠不夠,而且缺口越來越大,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餓死。

百位諾獎得主署名支持轉基因 ,你怎麼看

各位應該注意到了,2015年世界糧食總產量下降了1.43%,這就是我為什麼在轉基因話題里談糧食問題的原因,不是說人類火箭上天潛艇下海,人工智慧科技飛躍糧食產量就一定會增加的,如果科技進步不能直接促進糧食增產,你就算科技飛出太陽系糧食產量也未必增加,一場大範圍氣候災害就能讓你在科技玩出花的情況下糧食減產,更多的人餓死。

所以各位一定要消除糧食危機不存在的誤解,這是最不人道的誤解,是愚不可及的誤解。我不知道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危害,但我知道如果不對糧食增產科技全力研究,在人口繼續爆炸的情況下會有更多的災難發生。畢竟對於快要餓死的人來說,他的子孫後代是否能驗證出轉基因糧食的危害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馬上就要餓死了,他不會有後代的!



很高興看到這個問題下只要一個回答,這說明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隔行如隔山。這裡需要引用法國作家拉布呂耶爾的名言——某些人的光榮或者優點在於寫得好。至於其他人的,在於不寫。所以這個「回答」我不會對轉基因的支持與反對發表任何直接看法,因為我不懂!

既然不懂那麼我回復這個話題想做什麼呢?是想告訴一些人一些關於糧食問題的客觀事實,畢竟吃飯,是個大問題。

轉基因食品是好是壞我無法回答,可能目前也沒有人能回答,即便回答也無法取信所有人。但可以說增加糧食產量的任何科學技術都是全世界全人類需要持續不斷地鼎力支持的。原因無他,世界的糧食不夠吃!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5年中國糧食產量6.25億噸,2016年的產量預計略有增長,大約6.3億噸。而中國糧食進口量逐年上升,目前已突破一億噸,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糧食進口國。

百位諾獎得主署名支持轉基因 ,你怎麼看

2016年中國大豆進口量8391萬噸

為什麼糧食不夠吃?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糧食不夠吃?原因很多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均糧食消耗量不斷地增長。中國糧食進口類型主要是玉米和大豆,這些主要用於工業生產,包括釀造和生產飼料。所以你應該猜出來了,糧食不夠吃的根本原因在於飲食結構的改變。你喝一碗稀飯也算一餐,吃一隻烤鴨也算一餐。養活一隻烤鴨的糧食消耗遠遠大於一碗稀飯。飼養這隻鴨子直到被烤熟售賣期間所有的飼料消耗(糧食消耗)全算在你一頓飯的帳上,包括各種肉製品消耗背後都是糧食消耗,吃的越好,消耗的糧食越多。

所以中國的糧食需求還會繼續增加,且需求增幅遠超糧食產量增幅,現在糧食不夠,未來更不夠,中國糧食不夠,世界糧食更不夠。

可能你會說,糧食不夠就去買,比如茅於軾就持有這種觀點。顯然抱有這種觀點的人不是真傻就是裝傻,目前世界糧食貿易量3.5億噸,就算所有國家不進口糧食,把世界市場上所有能拿出來賣的糧食全讓給中國,還不足以讓中國吃一個季度,那麼剩下的半年多我們去等死嗎?你買光市場上的所有糧食可能嗎,那些同樣需要進口糧食的一眾國家會心甘情願去喝西北風?糧食進口的價格還會是現在價格嗎?你忘了日本福島核事故後食鹽短缺謠言造成價格上漲多少倍了?糧食危機來臨下,這價格會翻多少倍敢想像嗎?

2015年世界糧食總產量24.67億噸,同比減少1.43%。14億中國人消耗7億噸,3億美國人消耗3億噸,7億歐洲人消耗4億噸,這麼算下來三個地區總計24億人口就消耗了14億噸糧食,而剩下近48億人口只能分到10億多噸糧食。這剩下的48億人口還有新加坡、韓國、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各國還有官僚富商人群,他們的糧食消耗遠超普通人。所以各位,世界糧食是不夠吃的,遠遠不夠,而且缺口越來越大,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餓死。

百位諾獎得主署名支持轉基因 ,你怎麼看

各位應該注意到了,2015年世界糧食總產量下降了1.43%,這就是我為什麼在轉基因話題里談糧食問題的原因,不是說人類火箭上天潛艇下海,人工智慧科技飛躍糧食產量就一定會增加的,如果科技進步不能直接促進糧食增產,你就算科技飛出太陽系糧食產量也未必增加,一場大範圍氣候災害就能讓你在科技玩出花的情況下糧食減產,更多的人餓死。

所以各位一定要消除糧食危機不存在的誤解,這是最不人道的誤解,是愚不可及的誤解。我不知道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危害,但我知道如果不對糧食增產科技全力研究,在人口繼續爆炸的情況下會有更多的災難發生。畢竟對於快要餓死的人來說,他的子孫後代是否能驗證出轉基因糧食的危害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馬上就要餓死了,他不會有後代的!



糧食安全關係到世界的安全,更關係帶每一個老百姓的食用安全性。中國的糧食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我們可以完全的自給自足,對於糧食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國家一直十分的關心,每年我們都可以看到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發表的糧食安全的各類講話,由此可見中國的領導人,關注的是人們的健康和糧食的生產,同時更加註意的是糧食的安全性。


現在世界上出現的轉基因食品,已經在很多科學家那裡得到認可,不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卻值得我們的懷疑,因為現在沒有證據顯示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最近百位諾獎得主署名支持轉基因,這件事情似乎告訴我們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度很高,具體未來應該怎麼樣對待轉基因食品呢?我覺得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


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老百姓的糧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如果我們輕易的使用轉基因食品,那麼一旦造成危害的話,將是無可挽回的災難。所以對於轉基因食品,我們應該謹慎之中再謹慎,絕對不能輕易的打開我們的國門,讓轉基因食品進入國家食品領域,畢竟這是關係到億萬老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全。


中國是一個大國,也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對於轉基因食品來說,我們也不能直接的否認。對於那些支持轉基因食品的科學家,我們也要表示尊重。轉基因食品,建議國家可以採取志願者化,比如誰覺得轉基因食品比較好,那麼可以讓這些人先吃,這樣既可以證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可以滿足喜歡轉基因食品的人,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我建議國家通過立法,對於同意吃轉基因食品的人,給予專門的提供,讓他們在國家備案註冊,這樣對於喜歡轉基因食品的人來說,可以有很好的渠道買到轉基因食品。同時老百姓也可以放心的吃正常的糧食,慢慢的如果轉基因食品喜歡的人越來越多,那麼也是一個好事情。


推薦閱讀:

有一個學法學的女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沒有什麼好的電子簽名解決方案?
中國東方project同人社團?
貪官與小偷有區別嗎?
人販子到底該不該槍斃?

TAG:轉基因 | 轉基因食品 | 政治 | 法律 | 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