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國教育怪傑的兩段婚姻與婦女解放 | 繆斯夫人
?邰爽秋與胡佩貞。
撰文 | 劉 齊
責編 | 王曉慧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曾經有兩位女士,愛戀過同一位男士。她們因為男士的一身土布而態度迥異,男士也因為她們的態度而情緣不同。這不是小說,而是真真切切發生的事情。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八十多年前,發生在民國時期與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一道被稱為「教育界四大怪傑」之一的邰爽秋及其兩任夫人:黃季馬與胡佩貞身上。
讓我們從故事的第一任女主人公——黃季馬的角度來看待這段婚姻。
1922年,當黃季馬還在東南大學學習外國文學時,正在讀教育學的邰爽秋進入了她的視線當中。兩個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但很快,邰爽秋就大學畢業,前往美國深造。黃季馬則留在國內,等待邰爽秋的歸來。
首次婚姻,妻子為丈夫棄醫投身教育
在大學學習過程中,黃季馬逐漸意識到外國文學專業似乎並不實用,與當時很多學生的想法一樣,為了救死扶傷拯救國人,她萌生了想做醫生的念頭,認為哪怕是去指導一般的家庭健康問題也好,這樣可以讓國人身強體健起來。一念之下,遂轉到北平的協和醫大讀書。但學醫是需要花苦功的,而此時的黃季馬隻身一人,也沒人在身邊照拂,加之體質太弱,只好又回到東南大學繼續修習。大學畢業後,黃季馬來到上海。恰巧,上海女子醫學院剛剛成立,這又重新燃起了黃季馬心中學醫的想法。所以,黃季馬進入這所學校就讀。兩年之後,她終於完成了規定的學業,也掌握了一定的醫學知識和技能。此時,邰爽秋也在美國攻讀完教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後回到了中國。
然而料想不到的是,一對年輕情侶,在如何報效祖國的問題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黃季馬堅持認為醫學是一個專門的技術,完全可以為國為民服務,而且她也確信自己可以勝任醫生這一職務。可剛學成歸國意氣風發的邰爽秋顯然並不贊同。他希望他的妻子能與他一起,徹徹底底地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完全奉獻於教育。雖然黃季馬不願違背自己的意願,但她愛著這位學長,也等了他四年。在糾結無奈之下,她選擇了放棄自己所鍾愛的醫學事業,以此表示對愛情的忠貞。就這樣,兩人組織了家庭,黃季馬開始跟隨丈夫邰爽秋一起,為中國的教育事業而奮鬥。
邰爽秋一回國就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江蘇省立南京中學校長,後又歷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1932年,邰爽秋攜黃季馬來到了開封。邰爽秋在河南大學任教,河南省立開封女子師範學校則聘請黃季馬執教家事學。原來的家事科,只教授烹飪、縫紉等普通常識,黃季馬認為這是不夠的,便決定把範圍擴大,自編講義,除了家庭的衣食住以外,更將在醫學院學習到的醫療衛生知識融入,強調家庭健康教育問題,這也算是實現了黃季馬希望「從醫」的心愿。也許正是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了黃季馬在醫學上的個人價值,即使邰爽秋一天到晚在外為其教育理想奔忙時,黃亦樂於操勞家務,並且大力支持丈夫事業。比如,她不僅加入了由其夫創建的中國民生教育學會,而且還利用所學知識,從事家庭教育、兒童教育等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和探討,並陪同邰爽秋外出講學。總之,此時,夫妻二人是伉儷情深,出雙入對,為共同理想而奮鬥。
觀念不合,終選擇離婚
1933年三月,此時擔任大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的邰爽秋,發起了「念二運動」,意指由民國廿二年開始的運動,旨在用「土貨救國」,「把教育送到民眾面前」,提倡人人穿土布、用土布,從而保障和發展民族手工業。邰爽秋不僅自己以身作則,脫下西裝,換上土布,同時也要求妻子黃季馬穿戴土布,自紡自織。然而,大約是因為夫妻之間長久以來在觀念上日積月累的矛盾和衝突,導致了在「土布」這一事情上黃季馬有了最大的爆發,總之,半年後,突然有消息傳出來,二人已經在律師處簽字離婚,黃季馬並已經回娘家居住了。
這一樁上個世紀30年代的離婚案,因為邰爽秋的名人效應,遂成為當時輿論的熱點。如有人這樣評價邰爽秋:「從此把漂亮的西裝藏之箱篋,著一身青布短衫褲,出入講堂和各教育文化機關,風頭出得十足」,而對於主動提出離婚的女方黃季馬來說,則更是被人詬病,時人甚至這樣解讀,「原來他的太太黃季馬女士是一位最慕虛榮,最講究穿著的摩登夫人。要她和這位土布大王生活在一起。實在感到許多不便。於是這位盛裝艷服,燙髮穿高跟鞋的博士太太,不得不想法另謀出路,請了律師和邰爽秋宣告離婚」。
無論是詆毀式的評論,還是眼睜睜看著一段姻緣就此破裂的親戚朋友,總之都將罪責怪於「土布」。也據說簽字離婚後一段時間內,慫恿他們復婚者眾多,但最終均未成事實。由此可見,黃季馬離婚的決心之大。然而,「土布」是否是二人離婚的真正根源?路人未必可知。但無論如何,二人自此陌路。
離婚後,邰爽秋雖心中抑鬱,但仍堅持自己的土布運動。他不僅繼續穿土布短裝,躬行不懈,還希望能夠再找到一知己續婚。這時,故事的第二位女主人公隆重登場,她就是大夏大學教育學院的學生胡佩貞。
第二次婚姻,新與舊的混合
再覓紅顏,並沒有與黃季馬那時容易。一是這個時候的邰爽秋名氣越來越大,二是在各種「新玩意」、洋貨品熱銷的時代,讓未來的妻子不僅要重新穿上土布,還要開始自己動手,自給自足,在當時崇尚「modern」著裝風格的都市女性群里找對象,著實不易。此時,一位名叫胡佩貞的女生出現在邰爽秋面前。她不僅仰慕邰爽秋的才學,也非常贊同邰爽秋的土布主張。很快,師生二人墜入愛河,邰爽秋將胡佩貞帶回了家中,請母親審視。因為邰對其母甚孝,凡有介紹來者,必引見給母親看,邰母所不當意者,無論其品學如何,邰爽秋即加拒絕。邰母見其「體格強健,態度端莊」,非常滿意。
胡佩貞的家庭為皖南望族,其家人對於婚姻儀式,尚未脫離傳統觀念。胡佩貞的父親曾問及邰爽秋關於訂婚及結婚儀式的意見,邰爽秋試探性地主張簡婚,強調「訂婚僅登報或發柬通告親友」等。未曾想,胡佩貞的父親思想甚新,對「念二運動」主張表示理解和同情,復函讚許。邰爽秋遂登報廣告親友,並擬擇期結婚,所有禮物概不接受,惟希望戚友改送現金,捐入中國民生教育學會,為發展社會事業之費用。
就這樣,很快,邰爽秋與胡佩貞舉辦了婚禮。按照邰爽秋的要求,婚禮既要儉樸,也要熱鬧,特別突出土貨、土布,以彰顯「念二運動」的宗旨。於是婚禮現場,簡單不失隆重,1937年3月28日的《申報》對邰爽秋與胡佩貞的做了如下報道,「到各界士女四百餘人,新郎穿土布短衣,新娘穿藍綢旗袍,到證婚人李登輝代表熊希齡,介紹人王正廷、錢新之夫婦等,行禮如儀後,由熊氏致頌詞,主婚人邰母致謝詞,並由王正廷演說,略謂此次做媒,未用力量,不過君子成人之美而已。新郎報告結婚經過,先述本人與新娘因師生關係,相知有素,故結婚問題,於短時間內,迎刃而解,繼謂念二運動,主張儉約結婚,次新娘起立致謝來賓,至三時半攝影而散」。邰爽秋並且把這場婚禮,當作個人對「念二運動」的又一次大宣傳。
論述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就是這樣一位接受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教育家,為了當時國家、民族的命運而倡用土布,他終結了一段姻緣,卻又開啟了另一段婚姻。以「願意不願意穿土布衣服,願意不願意自紡自織」作為對一個合格妻子的考驗條件,這可能也是邰爽秋被稱為「教育怪傑」的一個緣由吧!儘管,時人對此也是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舉措卻直接影響了兩位女性的人生路。
時過境遷。今天回顧這段名人婚姻,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當時婦女解放的社會思潮中,同樣作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新女性,面臨一樣的「苛刻婚姻條件」時,一位勇敢地衝破了婚姻的藩籬,選擇了與丈夫分道揚鑣,去追逐自己期待的生活,這一方面也展示了民國時期婦女解放與實現婚姻自主的成功。而另一位,作為學生,基於對學者的仰慕與理解,亦是勇敢的地追求了自己的老師,在自由戀愛這一點上,可以說她是進步的,但是,在接下來的結婚過程中,又是接受了「父母之命」,尤其是需要通過男方母親的認可與自己父親的首肯才得以成婚,可見二人儘管試圖以「土布婚禮」的「新」來改變世風,但傳統婚姻的「舊」卻仍夾雜其中。這又從另一個方面展示了民國時期婦女解放的不徹底性與新式婚姻的局限性。而這兩段婚姻,也都彰顯了即使邰爽秋是在尊崇「男女平等」的美國浸潤數年的博士,在面對自己婚姻時,仍然顯示出了一定的男權。
囿於史料,時至今日,我們無法更多的展示這兩位女性今後的發展之路。但可以想見的是,她們面對婚姻的態度,無論是自由離婚,還是老老實實見婆婆,都是那個時代多數女性在婚戀時所要面臨的選擇。因為,作為在當時時局日蹙中誕生的新女性,在接受新文化、新知識、新道德、新科學的同時,也依然要面臨著為人妻、為人母等這些不同角色之間轉換的老問題。所不同的是,逐漸地,她們不再僅僅滿足於相夫教子,而也有自己理想和事業的追求。如何平衡和選擇,不僅考量著她們的人生智慧,也是對那個激烈變革時代的拷問!願今天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現代女性,在面臨這些老問題時,能有更深層次的思考與更大範圍的自由!
劉齊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教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教育史。
製版編輯:斯嘉麗 |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zizaifenxiang@163.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TAG:女性 | 教育學 | 中華民國1912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