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畫的幾個階段

兒童繪畫的幾個階段

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們心靈還沒有具備種種能力以前,不應當讓他們運用他們的心靈,因為它還處在蒙昧的狀態時,你給它一個火炬,它也是看不見的。」我們在輔導孩子繪畫中,必須按照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進行。如果指導不得法,違背了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用兒童暫時無法理解的知識和難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強制訓練,接受不了便橫加斥責,那樣會造成兒童對繪畫產生厭惡和反感,阻礙他興趣愛好的發展與提高。

2.命名期(2、3歲)

  這時期,孩子一邊畫,一邊呀呀說著什麼。但他畫的是什麼,人們根本看不出。他說這是「蘋果」、那是「媽媽」等等,是孩子自己對塗畫的註解,自己很欣賞。把自己的動作和想像結合起來,促進了思維的發展。他還不能抓住物體的整個形狀的特徵,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徵性地去命名。人們如不細心觀察、詢問,就很難理解。當孩子一說這是什麼時,大人們也許會捧腹大笑。這就加深了對兒童心理活動的了解。這個階段的兒童不是想什麼畫什麼,而是畫什麼想什麼。

3.羅列期(3、4歲)

在塗鴉階段,兒童只要能把畫的東西和想的東西逐漸聯繫起來,畫得稍微有些形狀,就感到很大滿足。把表示腦袋的圓圈和表示手腳的長線拼湊起來,就感到這是一個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個貓,這隻能說是一個一個物的羅列,相互沒有聯繫。這裡畫個太陽,旁邊畫個貓,又可能畫個車,或畫個小蟲子。因為這時的思維能力還處在不能把事物組織起來的狀態,應該根據孩子興趣,引導他注意把畫的事物聯繫起來。這有助於孩子想像力的發揮。例如:孩子畫個小鴨,可以問他小鴨和誰玩呀?在哪玩呢?在水裡游泳呀。水裡有什麼呢?水裡有小魚,有荷花。天上有什麼呀?有雲、有蜻蜓……。這樣依據孩子的有限經驗,啟發他聯想,就會使畫面越來越豐富。孩子一個時期反覆畫一樣東西,從不像到有點像,這是認識的深化過程。

4.圖式期(4、5歲)

  隨著兒童知識、經驗的增長,手運動機能的發展和形象積累的增加,他們開始表現自己所想的內容。從開始單純的物的表現發展到事情的表現,他們主觀地體會和觀察自己周圍的世界。他們常用形態符號來表示同一事物。其中誇張了主要部分,忽視或乾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表現動作時,就主觀地移動要做動作的那個部分。如為了把刀舉過頭,就主觀地伸展移動胳膊。

  這階段的兒童還沒有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還不能正確地掌握上下、前後、左右和空間,對比例的估計能力更晚。讓孩子在紙上表現一定深度的畫是有困難的,因此畫面上就會出現一種沒有遠近、沒有前後、沒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圖,而且他們把一切東西都放在一條表示地平線的基礎上,他們畫畫怕遮掩、重疊,就是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東西也統統排列在畫面上。屋裡的陳設在室外根本看不見,也要透過牆壁畫出來,並認為不這樣反而是錯誤的。這種求全、求實的表現法,正是兒童心理的正常反映。這些都說明孩子畫的還不是他看見的東西,是他想當然的東西。這時讓他畫寫生畫,他看一眼對象就憑自己的印象去畫了。因為兒童觀察事物的方法和成人不同,他們還缺乏理性地分析和比較能力,只能憑感覺印象畫畫,對印象深的部分他容易誇大。這正是兒童畫的「黃金時期」。孩子的天真氣應注意保護,讓它充分表現出來。

5.想像期(6~9歲)

  隨著孩子生活面的擴大,認識和理解力比幼兒時有所發展,畫畫中能逐步掌握物的基本形狀,畫面也比以前豐富。這時,他們注意表現出對象的特徵、動態和生活環境,能根據自己的感受畫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由於常常以想像代替觀察,孩子畫畫的內容廣泛多了,海闊天空,任意幻想。他們望見星星和月亮象盞燈,就想到月亮上去讀書;看見星星愛眨眼,就想和星星打電話。我們成年人雖然見識多,但受寫實的局限,反而使想像力受到了抑制。當然,這一階段孩子的畫,大多還是平面造型。由於認識能力的局限。他們還不理解,也不能表達出空間和透視現象,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聯繫和比例關係。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畫會向寫實發展,會關心透視和比例,而畫面的兒童情趣就越來越少了。

  這一時期,有些家長往往急於求成,讓孩子追求成人化的東西,單純臨摹畫家的筆法和現成的畫面,以孩子臨摹得像為標準,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好。當然臨摹是學習繪畫技法的一種方法,讓孩子單純臨摹可能很快見效,鍛煉了眼看和手畫的協調機能,但都沒有動腦子。因為他照抄的是現成畫面,那是畫家經過觀察、概括、提煉等藝術加工後產生的形象,是人家的創造,不是孩子自己的東西。就像抄書和寫作文是不同的兩回事,抄書不能代替作文,作文需要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畫畫也是一樣,單純臨摹只會妨礙他的記憶和想像的發揮,也就影響了他創造力的發展。什麼時候著重學習繪畫技法合適呢?約到9歲以後

6.寫實期(9~12歲)

  孩子進入了少年,心理上逐漸失去了兒童的天真。他們對過去畫的東西已經不滿足了,他們看著也覺得不順眼了,要求畫得更「像」了。不只形狀、顏色上要求真實,而且初步有了立體、空間的感覺(視知覺有了一定深度)。他們逐步追求怎樣在平面上,通過合理的空間透視關係,去描寫接近於視覺真實的形象。這些還不是他們力所能及的,要學會分析的方法去認識周圍世界,學會概括表現對象的基本特徵,大致要到11歲以後。

  這時期了解一些繪畫知識,初步學習一些繪畫技法,會鞏固孩子對繪畫的興趣。繪畫基本功練習(寫生、素描)比較直觀,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地進行,容易見效果。他們能看到成績,就願意把精力轉移到單純基本功練習——畫寫生中去了。而他們那既缺乏天真稚氣又不成熟的創作畫,不大討人喜歡,所以往往不被承認,他們的積極性也就容易受到挫傷,創作的慾望便逐漸淡漠了。這是10歲以後感到創作難的心理變化。

  以上是根據兒童心理變化說明兒童繪畫的幾個發展階段。年歲只是一個大概界線,有的孩子很可能處在提前狀態,有的也可能在這方面顯露得慢一些。這在一定程度上和孩子所處的環境有關,「人是環境之子」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出生後主要是處在家庭環境中,家庭環境每時每刻都在影響、刺激著孩子的感官。他所接觸的環境,影響著孩子的智能發展。環境的刺激越豐富,兒童自由活動體驗也越豐富,他的感應能力愈強。當然這一切又都不是人為地短時間強制教育的結果,必須依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點點滴滴,耳濡目染,完全是一個潛移默化地熏陶過程。

  兒童繪畫發展階段是一個參考「數據」,不應機械地硬套在孩子身上。5、6歲孩子畫石膏寫生是不實際的;反之,孩子具有了一定寫實繪畫能力,再讓他畫稚趣的形象也是困難的,那就讓他繼續向前走吧。

  我們珍視兒童畫的特點,讓孩子以純真的感情去表現他們的生活,任何用尺子衡量兒童畫,超越兒童自然發展階段的作法都是不妥當的。但是,我們也要隨著兒童心理發展不斷培養他們各個感官的功能。在輔導方法、內容、程度上,都應適應這個階段兒童的智力發展狀況,並不斷豐富和發展兒童的認識水平。孩子會一天天長大,兒童繪畫特點會逐漸消失,慢慢向成人繪畫過渡發展。

階段一:塗鴉,2—4歲

1、自由的、隨意的

2、受控的、重複的、縱向的、圓的

3、無命名的塗鴉

4、色彩很多但卻與對象無關

5、過程比結果重要

階段二:畫符號,4—8歲

1、頭足:由線條構成的封閉圖形、放射狀外形。

2、身體常用幾何圖形構成。

3、繪畫大部分靠記憶而不是靠直接觀察。

4、顯示出有意義的情感和身體上的觀念,誇張和省略一些身體部位,注重重要部分的細節。

5、很少或者沒有重疊。

6、在圖片空間內任意布置。

7、出現簡單的基線。

8、背離現實。

彎曲的、多重的、平面的和立面的混合,透視重疊。

階段三:寫實,8—12歲

1、 更注意身體比例、人物的動作和服裝的細節。

2、更近距離觀察環境,繪畫基線=逐漸消失,出現地平線。影子和陰影也可能出現。

3、通過縮小尺寸和重疊來顯示圖像深度。

4、使用真實的色彩。

5、對自己的作品要求更高。

推薦閱讀:

孩子喜歡畫畫,家長要知道的幾個關鍵問題
這簡單幾筆的速寫,一點都不簡單!
超酷的電腦繪畫!
真實比例的素描流浪者,完整的形態呈現
少兒繪畫在個年齡的表現特點

TAG:學習畫畫 | 畫畫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