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解讀-懂得了「空」,是佛法修鍊的最高境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說: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菠蘿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過這段話,我們就可以知道實際上心經是以什麼為宗?以無所得故,它是以無所得作為心經的宗旨。當然這無所得不僅僅是心經的宗旨,它也是整個佛教的宗旨,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教才是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

在佛法當中,「一法不定,無法可得」那法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依無所得,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如果說佛法當中有任何的東西可得的話,那麼它就不究竟,因為我們這個無相的實相,剛才講諸法空相,這種無相的實相,它實際上是容不得一點點東西的存在的。所以,這個時候的無所得實際上才是大大的真德,因為心清凈了,徹底空了,那麼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性才能夠顯現出來,而我們的真性顯現出來以後才能夠有廣大的妙用。

所以我們常說:「佛法無邊,佛力無邊,妙用無窮。」如果說我們有所得了,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得到佛法的神通和妙用。 金剛經里有一句話叫作「凡所有相,皆屬虛妄。」凡所有相的東西,為什麼識虛妄呢?因為它有生有滅,有成必有壞,所以皆是虛妄的不可得的。所以當年有一位純陽祖師,他一直在修道,當然修道之人就是執著於有所得,他不是像佛法這樣的無所得,當他見到黃龍祖師以後,黃龍祖師對他做了開示,開示以後,他就做了一個揭子,這樣說:「棄切瓢囊捻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時,始覺從前錯用心。」他為什麼錯用心呢?因為當時他沒有悟到最大的德,實際上是無所德,當他悟到了一切法卻不可得的話,一切都是無相的性的顯現,都是性的作用,唯有性才是真,然後他就大悟了。

所以我們學修的人,應該知道我們的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它是永恆的,其體叫做非大非小,非方非圓,非長非短,但是呢他又能大能小,能方能圓,能長能短。所以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叫做「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大家聽過這句話嗎?有一句叫做「一粒米中藏世界」,就是整個一個須彌山卻可以藏在一顆小小的小米內,這就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所以世間一切的東西卻不是真的,只有這個你的佛性是真的,如果說悟到了這個性,當體即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明心見性了。因此,佛法當中講:「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而且佛法也叫做心法,佛法一切的法門都是做心地的功夫,所以無一不是從至心上入手的。如果說我們用功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放下一切,而證得初心悟道了。當然再進一步要在視境上級煉。把執著的習氣能夠消盡。這樣的話才能夠得到究竟圓滿。

「空」是佛法的最根本的一個哲學概念,

也是佛法修鍊所要達到的一個最高境界。

懂得了「空」的道理,就獲得了文字般若。

不僅從道理上懂得,而且

在定中真實體驗到了「空」,

就是進入真般若境。


推薦閱讀:

《心經》解讀-什麼是明心見性?如何做自我心性的主人?

TA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經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