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出國,你真的了解嗎?

如果您已經點開了,還請您耐心閱讀完。從上個月江歌案件再次回到大家眼前時候,我決定要寫了。我將整合和一些人的對話和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一下不光是留學,就是在海外,心理方面的一些問題。我目前從第一次出國到現在也有四五年時間了,從留學到現在也有三四年時間了,我覺得我還是有一些經歷來談這個心理問題的。

我留學的地方是韓國,我身邊的人,日本、美國、加拿大、英格蘭、馬來、新加坡、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都有,我也問了他們很多問題,都會在這篇文章體現出來。

我沒有什麼文采,我也不是什麼作家,更不是什麼心理學家,只不過也是一個久居過海外,有感而發的一個人。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讓更多人知道留學生,海外務工人員的心理現狀。有人認為陳世峰是個個例,但我認為不是,只不過他這次事件鬧的沸沸揚揚,但也有很多我們不知道,或是事件雖然沒這麼嚴重,但也造成一定傷害的。咱們往下看,且看且理解。

我也問過一些,出國後無感的人,他們覺得我提出來的觀點,不太對,因他們覺得問題不出在留學本身。但我認為,他們雖然說的對,但是留學後對這些觀點是一個放大鏡。每個人和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有的人認為我說的比較極端,但我覺得我看到的大多數還是值得提出來的。

一說到留學,海外務工什麼的,我覺得大部分人就分為三種吧

最多的兩種就:

1:哎呦,在國外留學(打工)啊,挺風光啊,掙錢掙得多吧,家裡特有錢吧,國外是不是怎麼怎麼著啊。(延伸下去肯定還有別的說辭,這裡只舉個例子)

2:國外有什麼好的,你還去上學,國外有什麼好的,你還去工作,國內怎麼了,國內不好嗎,國內還容不下你了是怎麼著!非去國外。

3:這是極其少的一種,就是能理解你的,這樣的真是少之又少了。

出國的目的:出國的目的有很多。出國深造、開闊眼界、鍍金、被逼出國、交換出國、工作派遣等一系列理由都是出國的原因或目的。

我認為出國第一道難關就是想家和不想家的問題,這兩個是一類問題,想家的還沒出家門呢,就想家了,不想家的下文會細說原因和表現。

首先說想家的,思鄉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裡我會拿我自己,和我所知道的事例來說這個問題。

我自己,自己主動跟家裡申請出國,我的目的就是到外邊看看,這就是我最開始的初衷。我是經歷了從開始辦理留學時候的興奮,到機場的躊躇。那年夏天,我出國的事兒終於塵埃落定,我當時心情相當愉悅,直到出國前夕,我變得不一樣了,我開始不想走了,當時那心情特別難受,出國頭一個禮拜就更難受了。

我原以為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包括心理準備,但是真的來臨的時候,我還是退縮了。走那天早上,吃完早點,我姥爺開車送我去的,給我送到機場我姥爺跟我說:「你看,這回多快,二十五分鐘就到機場了。」我當時真想說開慢點。我跟我媽在機場坐到了不能再等才進去。進去了,我就一直回頭看我媽,我記得都快落淚了,上小火車一個老外一直衝我微笑,給我煩得。

上了飛機,我也不知道我旁邊坐的是哪國家的人,他特照顧我,我可能是太悲痛欲絕了,我一直迷迷糊糊的睡,因為睡著的時候一直抽動,一直欺負鄰座來的。

下飛機,心情一下就炸了,來之前也不是沒出過國,光韓國就去過兩次了那會兒,但當時還是一下就炸了,尤其是一下飛機一大哥跟我笑著說:「是不是特別想回家?」那天首爾下大雪,然後集合,學校大巴接過去,快到的時候發現帽子丟了,去之前剛買的,煩啊,真能煩死。

學校帶著吃飯,我以為只有我一人這樣呢,坐在一起除了自我介紹以外,話都特少,也沒什麼人正經吃飯,有的歲數大的就會說:「別想了,吃飯吧,來都來了。」

後來我就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的情況,想家,吃不慣當地食物,韓國這種美食不多地方,我去的頭一個禮拜,第一口油水是炸雞,當時給我吃暈了。我出國前學過兩年廚師,在酒店工作過兩年,一幫人整天沒事兒就會叫我做飯給他們,我要是不去做,他們也會自己研究黑暗料理。

剛去的第一個月,我經常跟我媽說,想回家,但不知道怎麼挺的反正是挺過來了。

我們這塊也有很多孩子,來了沒幾天就回家的,因為受不了。這都很正常沒必要笑話,我是這麼認為的。

說幾個事例

在我寫這個的時候,也跟我們一歲數較大的大哥交流過,他說他弟弟的孩子那會兒出國,大概是九幾年或是零零年的事了,他具體記不清了,他弟弟把孩子送出國,那孩子就是想家,到了那就像回來,而且還是在自己家有親戚朋友在那的情況下,孩子還要回國,他說他弟弟是一個非常摳的一個人,就因為孩子想回家,他心裡也特難受,就給孩子打越洋電話,說打了沒幾分鐘就二百多,勸自己兒子,就這麼著得往複了三個月孩子才好。

我同宿舍的小孩,剛成年,因為自己高考成績不理想,選擇出國。出國不能適應,因為是三室一廳的宿舍,每天夜裡都會起來嘔吐,是因為吃不慣當地的東西。每天微信都會和家人群聊天,發照片視頻什麼的。

我認識一些在海外打工的人,什麼行業都有,有一些都是有了孩子還出國打工的。這些人尤其的想家,有些人跟我說:「我特想我兒子,我就想著能多掙點錢,給他在老家置辦個房。這邊吃得也不行,幹活兒累,老闆說什麼可能都聽不懂,唉。去年回家我兒子,連爸爸都不叫了。」想家,出國之前連煙都不抽,拿煙解愁。

我還知道一個小孩,他是因為諸多原因吧,到我們這邊來工作,狀況也不是特別好,因為安排問題,一直在幾個地方徘徊,一直沒有穩定下來。還好去年年底因為政策改善,他的工作受到了很大得好的改變,所以他就回國工作了。

那時候我們倆離的很遠,坐長途車要三個半小時才能到,所以他在國外的時候我只見過他一次,平常微信聊得很多。先說我這次去對他的影響,他覺得在我見他之前的一些壓力,因為是同胞,而且我對他工作的方面很了解,能理解他,他覺得輕鬆了很多。

他是朝鮮族,語言和韓國人區別雖然有,但是不大。吃的方面,我在去延邊之前也認為差距應該不大。他就說他壓力很大,身邊的人都在暗自較勁,他一個外來人,就更倍感壓力了。他跟我說了很多,他在外邊受的苦,我做了個聽眾,在他的話里透露出了,外表堅強,和想回家舒舒服服睡一覺的感覺,他們單位放假,他馬上買了回老家的機票,多一分鐘都沒留。

回國後,我們是朋友,也是工作的關係,我們見過三次。回國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我看他臉上一直帶著笑容,不像在韓國時候眉頭緊鎖,時不時的若有所思的發獃。第一次見面很簡短,但我能看出來,回國後,他好了很多。

第二、第三次見面是在北京,他在其行業已經是小有名氣了,我們見面互相寒暄了幾句,我問了一下他未來的問題。因為工作和合同的緣故,他很有可能在年底再次出國,所以我就問他:「你那邊怎麼樣了,明年怎麼著能定了嗎。」他說:「還沒。」我問他:「想回去嗎。」他一下又出現了那個眉頭緊鎖:「我真的不想再去了,那裡競爭壓力太大,我可能連現在的一般都發揮不出來。我想留在中國,我已經不太想出國了。在家呆著的感覺,很好。」

很多運動員出國後也會出現諸多不適,思鄉症嚴重。有一年國內某隊派遣其青年隊到別國參加聯賽,採訪中運動員們也透露過,條件艱苦,壓力很大,後來在某場聯賽中,發生群毆,退出該聯賽回國。

想家,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自己在自己的家鄉生活了那麼多年,突然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不是旅遊,而是或長或短的要在這裡生活下去,難免思鄉情切。

還有一種情況是不想家的,這種也很普遍,我在和我同學聊的時候,她問我這兩種有好壞之分嗎,我認為沒有,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造成地結果也會不一樣。這個想法我能理解,但是我不是當事人,我只能說一些案例,大家自己分析,然後我總結一下我的想法。

直接說例子吧

我知道的一位男性朋友,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且就職於大型上市公司,而且還有留洋經驗。自己這麼厲害,對孩子肯定也是非常嚴格的,媽媽對孩子就是寵愛、溺愛,爸爸因為工作繁忙聚少離多,很少教育他,對他的教育有時候就是看他不是特滿意,就會動武。

這樣其實就已經跟孩子產生了距離感,他也是自己長大了以後才發現,媽媽的溺愛,對自己成長影響太大,試圖糾正自己的錯誤習慣,這是他的環境。

他那會兒看我死去活來的想回家,非常不理解。他比我晚出國兩年,他出來那會兒,我早就超凡脫俗了,哈哈。他不想家,他對生活沒什麼要求,吃喝玩樂都是,沒有任何要求。他出國的目的,我不十分明確,但是他也透露過,很早就有想出國的夢想了。

有一天,我問他:「你和你媽多長時間視頻一次?

他:「一個月吧。」

我接著問:「那麼長時間呢,那你們都說什麼內容啊?」

「就是問我還有沒有錢,不問別的。」

我:「不問你的生活情況什麼的?」

他:「不問。」

我:「想家嗎你?」

他:「不想。」

有一次他想自殺,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跟他媽說,他選擇先和我媽說,然後和我說,到現在他家裡人也不知道他曾經有過想自殺的想法。他想自殺的理由是,出國一年半,還沒有考上一個理想的學校,多次落榜,壓力很大,受不了了。

他的緣由和我待會兒說的其他幾個例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你們給我錢就行了,我可算脫離你們了,你給我錢,我會在比你們指揮下活得更好。

例子2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和我一個在外留學多年初中同學聊了起來,我跟她說了我的初衷,她相當支持我,所以我把她的情況說出來大家品一品。

我那天很開門見山地直接問她:「你覺得你在外,有沒有心理上的問題。」她不是很理解我的提問,她就跟我說:「你說說能有什麼問題,你問,我看看我是不是有這些問題。」然後我其實就是按自己的心理變化問的她

我:「你過去以後,有沒有出現特別想家,心情暴躁,或是特別情緒化的情況。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江歌的事,我是也是被這個是啟發的想寫一個關於留學生心理的文章。」

然後她聽到這段語音以後好像打開了話匣子

她:「想家這種情況,我基本沒有,怎麼說呢,我幾乎不想家,我只有兩種情況下才想家,1.身邊的朋友都放假回國了,那會兒我會特別想回家,因為身邊沒什麼人。會感到很孤獨,那時候我會想回國。2.如果我和我男朋友吵架,我會想回國,因為我想逃避,我不想面對。我從小就比較情緒化,所以我覺得我來這邊偶爾的情緒化表現還算正常吧。」

我問她:「那你為什麼不想家,我想知道一些原因。」

她:「我覺得我是一個挺喜歡離開家的人,我覺得我離開我父母以後我會生活的更好,我能比我父母更好地保護我自己。我會把我自己的生活調理的很好。」

她還跟我講了兩個她身邊人的事,但沒有得到人家的同意,我就不說具體事件了,但其實都差不多。

下面這個例子是我家親戚的,上個月又一天,我媽和家裡親戚聊天,因為知道我在國外,所以想跟我媽取取經,正好那天我出去回來,她們倆正在聊微信,我媽就讓我跟她說說,然後我就先聽了她們家孩子的情況。

他也是自己想出國,這孩子今年四月出國去留學,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都要和他媽視頻,然後聊聊什麼的,後來去的時間長了視頻的次數就變少了,一周一次,後來半個月一次,總之是越來越少。他媽不是很理解,然後我跟我說多次提出要去看看他,

他拒絕的理由有:

1你別來,我沒時間,你來了我沒時間陪你。

2你別過來,我在這邊還行,算是適應了。

3我在這邊挺好的!

他拒絕視頻或是和他媽微信沒有理由只會說:「你沒事兒別老給我發視頻。」

到那邊剛開始的時候住宿舍,後來自己出去住,買了自行車,自己騎車上學。然後他媽跟我說了他在那的生活費,我覺得比我了解到的稍微高了一點。

我跟他們家這個孩子,只在我六歲的時候見過,可以說是不是。於是我就開始問他媽:「您家孩子什麼性格啊。」

他媽:「他平常不愛說話,很少跟外界溝通,可能也不太會交朋友吧,因為他不是那種特別主動說話的孩子。我現在挺擔心他的,也不知道他現在什麼情況。」

我:「我不了解您家的環境,他是從小就這樣嗎?」

他媽:「他從小就這樣(因為家庭環境)。你說我該怎麼跟他溝通啊,他也不讓我過去看他,他說的也很少,怎麼辦啊,發愁。」

我:「您平常跟他視頻的時候,是不是都是非常高高在上的口吻,等著他跟您彙報情況。是不是就算說去看他的時候也會說,現在自己一人住了吧,屋子都不會收拾吧,屋子弄的特亂吧,你說你從小也不會做飯,你自己能弄得了你自己嗎。」

他媽:「哎呦,你懂得還真多啊,你怎麼知道平常我會跟他說這些的。哎呦,我還真不知道,你們這幫孩子自尊心這麼強呢。」(這句話容我最後點評)

我問她:「您想了解您家孩子的近況嗎,您想去看看您家孩子嗎,我有辦法。」然後我就說了我的辦法。

他媽拒絕了說:「我不太想這樣,他不願意認識新人,我也沒辦法把你強推給他,讓他自己一點一點,成長吧。我也不太敢招惹他。」

在我看來我和她的這些對話,無異於在聽:「我就問問是什麼情況,我不敢管他,讓他自生自滅吧。」我真的聽完了有點不高興,連自己家孩子在故意疏遠自己後,都不願意想想辦法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好,我下面說一下前面兩個大支的總結,其實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出國,到國外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思鄉或是其他心裡反映,這些都是正常的,對於想家來說呢,其實就是努力適應,實在適應不了我覺得回家也沒什麼,真的,我覺得真不用看別人的眼光。

別人的眼光無非就是,你瞧這傻逼,出國沒幾天就回來了,受不了吧,該,誰讓你出去的。要不就是,你看他都沒去幾天就回來了,指不定有什麼事呢。

我知道有相當一部分人,出國後沒幾天,沒多久就回國了,原因就是因為受不了,這真的沒什麼,誰不願意踏踏實實在家待著啊。非自願出國的還好,自願出國的,其實在出國前已經消耗了很多人力物力了,如果真的特別想回家的時候應該想想,要不要再忍忍,畢竟花費了那麼多精力才出國的。

不想家也沒什麼錯的,因為家庭環境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不想家,不想與家長多溝通,這些都很正常。就像我的這位初中同學所說的,我更能保護我自己,我比起你們更能安排好我自己。

還有就是比如說我出國目的明確,我選擇的這個國家,就是我將來向生活的地方,或是我現在待的這個地方比我家好,我不想回去。這都很正常,還有的歲數小點的小孩,對家沒用那麼深的感情,到了新的地方興奮,也會不想家。

無論想家或是不想家,在國外都會有壓力,有壓力,積攢一段時間過後,就需要發泄,那麼這時候,怎麼發泄,就是一個難題了,人在外,不像在家了就。

包括我也一樣,我在國內時候很少有的衝動、暴躁、到國外後再控制也需要發泄,說沒有壓力,但是壓力都是悄無聲息的來的,或是一些事造成你莫名的煩躁。

出國後都有哪些壓力?

壓力真的來自方方面面,沒有一個能讓你省心的。學習壓力、家裡有壓力,新環境的壓力等等,都是壓力,我是經歷者,想想腦袋都疼。

想家

這些壓力怎麼來的,首先說新環境,會有一些人經常漂泊適應能力很強,但是也會有一些人第一次出國,或是思鄉嚴重,適應真的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因為家是根,無論在哪,心中想的那個地方才是家。想到這的時候就會非常壓抑,我還有一學期才能回家,我還有多長時間才能回家,非常難熬。

學習

學習的壓力,無論是語言還是進入大學後,學習都挺難的。你要在兩個月內提升一次自己的語言等級,如果不合格,還需要再交錢學同樣的東西,而且成績差可能會跟,續簽掛鉤。還沒開始學呢,可能恐懼的情緒就先來了,考試前的恐懼會比在國內任何考試時候都更劇烈。

到了大學裡壓力就更大了,很有可能你什麼都聽不懂,但你得考試,這時候你就非常困難了,能沒有壓力嗎。

你還沒入學呢就有人告訴你,我們本學期預計招多少人,所以本學期沒法招你,下學期再說吧。

你還沒考試呢,坊間就開始流傳,不能讓所有留學生都合格,因為要控制成績合格率,不能讓你及格。

當你知道這些的時候,你怎能不倍感壓力。

很多孩子出國後所學的專業都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學起來很吃力,而且真的有些專業術語太難聽懂了,總之真的不會特別舒服,踏踏實實幾年下來,學點真東西,真的要非常努力。

再想比比成績,就更頭大了。

家庭

我認為就算家裡不給壓力,其實人在外本身自己也會給自己一個壓力。

我在外邊,花著家裡錢呢,我得努力,我不能讓家裡錢白花。

我出來家裡朋友都知道,我不能在他們面前丟人,不能讓他們瞧不起。

有為你想的親戚,就有想看你洋相的親戚,在他們這,可能多多少少也會受到點影響。

有些家庭里,家長會直接給壓力。

我就知道有,直接說自己家孩子這個那個都不行的。

做飯也不會,收拾屋子也不會,我看這回你怎麼辦。

直接算錢的,你這個花多少,那個花多少。

反正我覺得有的挺扎心的,我覺得這也是導致後來孩子,跟家長疏遠的原因之一。

還有跟家裡關係不好,每次要錢都要聽絮叨的,不願意管家裡要錢,怎麼辦,就得自己打工掙錢,這都是壓力。

有壓力,怎麼辦,一般的就需要發泄。發泄的方法那就多了,常見的,喝酒,罵街,運動,打遊戲,哭、交朋友什麼的。還有非常規的。

在國內還好,這是生你養你的地方,想怎麼發泄,都行,不是說犯法,就像你喝酒能找人陪,在國外大家一起喝酒都是想發泄的,很有可能借酒消愁愁更愁。在國外怎麼著都得拘著點,凡是都得小心,不能觸犯了該國法律,不能太出格,不能出洋相,不能...不能...,總之有太多束縛你的東西。

這個時候,能吃上一點家裡的東西,對心靈的寄託和安慰。我有一次帶了一袋芝麻燒餅,到韓國,我當時還特別不好意思問人家,要不要吃,人家跟我說,你能賞我一個嗎。

異國他鄉,同語言的人,對你來說可能就是很好的寄託了,這個時候可能很渴望同胞,迎新時候,聚餐時候,同語言的人,難免倍感親切。要是可聊的話題多點,或是同一個城市之類的,總是會比其他人成為朋友的速度快。除了像我這樣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比較高冷的之外,很多人真的一兩天之內就成為朋友了,畢竟大家到了新的地方都需要互幫互助。

有些人選男女朋友的標準本來是想找個外國人,但後來出了國為什麼改成想找個本國人了?我感覺這原因大概就是因為,文化差異,中國再打五十六個民族,語言再不一樣,再怎麼著,也有共通點。

打個比方,你找了個外國朋友,你想吃炒菜,你朋友說想吃泡菜。你進屋要穿個拖鞋,你朋友進屋就光個腳。互相迎合是個好的開始,但互相迎合也是很艱難的。有個中國同胞朋友就不一樣了。你說你想吃豆腐腦,頂多會為甜咸打架,但起碼豆腐腦先出來了。

很多新留學生不了解當地的那種,都會選擇現住進學的宿舍,然後住滿一兩期以後再搬出來住。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相對聊得來的一起住,或是住的很近。這也就埋下了一些事件發生的伏筆。

就如文章開頭說的,我認為陳世峰極其類似案情不是個例。我們現在所能了解到的陳世峰謀殺,大概狀況就是蓄謀殺害前女友未遂,殺害了前女友室友。我在韓國留學聽說過兩起自殺案件,一起殺人案。兩次自殺都是因為分手,造成的。殺人案是因為心理壓力大,殺害其妻子。

為什麼選擇一塊住?因為都是同胞,習慣相近,可以互相照顧,還有一方面就是錢。像日本、韓國,租金是一方面,還有一個保證金存在,就類似押金。像韓國漢城一些大學附近,房租約為35-50萬(自行查匯率,大約2000-3000元),與此同時保證金從200萬韓元到500萬韓元不等。

那麼保證金就成了一個大塊,如果能找到一個分攤再好不過了,開始尋找,有的聊的朋友,聊著聊著就快到租房的時候,詢問對方是否有意一起,有,一起住分攤,沒有,再找,最後不行了,再找一人住的方法。

我這個人愛自己住,保證金就想辦法,借一點,然後慢慢還,或是找個相對便宜的,這兩樣我都試過了。也被坑過錢,出門在外,這都正常事吧。有時候會在路上碰上一些熟人,見面會聊幾句。比如我之前住過三室一廳,所以互相之間還算知道互相都是什麼人。

有一次碰上其中一個,他那會兒覺得他和另外一個人,還算能過得到一塊去,就一塊出去租房住了。然後我碰上他的時候,他就跟我聊起來,哎,你知道嗎,他可真行,不收拾屋子,天天影響我睡覺,怎麼著怎麼著的,反正就是影響他正常生活了。但是又抹不開面子讓對方搬出去,所以弄的局面特別尷尬,到最後這哥們自己找了個便宜押金少的房子,自己住了。

類似事件太多了,記不記得江歌媽媽說,江歌曾經提起,劉鑫不收拾屋子,用她的日常用品?也有女孩跟我吐槽到時候說過這種事,但現在兩個人還住在一起,原因就是兩邊家裡都沒有錢,沒有辦法,只能湊活在一塊住,又沒法說。

我也了解過,無論哪個國家,都會有一些類似狀況出現。

話題稍微轉回到發泄上,我在出國前雖然是個急脾氣,但很少遇到在國外那種壓抑的暴躁,我也問過我的同學,是幾個已經出國後,又回國的。他們說,當時那種狀態,回國後馬上就消失了,現在都說不上那是什麼感覺。

我和幾個比較好的在留學時候認識的同學,那會兒每隔幾天就會見一次,偶爾會吵起來都不知道因為什麼,但是,有默契的是互相好像不是特別在意那種爭吵,很快就會緩和過來。可能吵完過會兒就沒事了,那種感覺跟國內的朋友發脾氣還不太一樣。

有些人會說在國內也會有這種壓抑的狀態,也會發泄,或是更極端的發泄方法。每個不同的問題帶來不同的感覺,可能發泄的方法雖然極端但是方法差不多,但是心裡的感覺肯定是不太相同的。那麼一個人究竟能在,一個十幾平米的地方,萬籟俱寂,除了電腦或是一些設備發出的聲響以外沒有任何聲音的房子里琢磨出什麼來,誰也不知道。

言歸正傳,既然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可以外出住在一起,那麼情侶不更有理由住在一起了么。很多孩子,來的是時候都是單身,到了不久就會交到男女朋友,還是我之前說的那個原因,同胞嗎,怎麼都是好交流,人又在異鄉,難免需要這種感覺太親切,即使雙方可能只有一個月,或短一點或長一點的了解時間,就會進入交往狀態。

這樣貿然就開始交往,在我看來應該不是特別穩妥吧,只是我認為啊,當然肯定也有遇到真愛的可能,看命。但確實客觀的說,兩個互不認識的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們倆互相不了解,你們倆互相沒有認識的人無法通過朋友了解對方(你最多聽到是到了這以後,都是一樣剛認識他的人對他的評價),在這裡,對方或是你,想給對方怎麼塑造你的形象都可以。

我下面說的這個故事是我來之後幾周就遇見的,因為我也是自己去,所以我也早早的加入了一些群,都是一些小孩,比我小兩三歲,我是那種比較認生的人,所以先進個群,認識認識省得到地方倆眼一摸黑。

男孩A和女孩在群里認識的,那些孩子整天沒事兒干,老在群里聊天,我就是沒事才進去看看,倆人在中國的坐標大約相差兩千公里,還算聊得來。雖然只是在網上聊聊但他們那會兒總會群視頻,我估計雙方早已經知道長什麼樣,私下聊天什麼的了吧。

到了以後,這個群的群成員總是會一起行動,我偶爾參加。兩人走的挺近的,但沒交往。到了以後肯定會認識新人,這不是什麼新鮮事。隔壁班一個小男孩(之後簡稱男孩B)看上這個女孩了,開始窮追猛打的瘋狂追求女孩,大約有一兩周左右時間吧,這女孩就宣布和男孩B交往了。那女孩表現的特別開心,見了認識的人就說。

但是三天後晚上,男孩A給我打電話叫我過去,我問他什麼事,他不說,我這人就這樣,你要說什麼事,說清楚了,我能去就去,你要不說咱倆關係沒到那我肯定不去。他就跟我說,你別管什麼事了,我的面子你還不給嗎,你趕緊過來吧。我沒去,我趕緊給跟他們住附近的一個歲數比較大的同學打電話詢問,那人說沒什麼事,你不用過來,我就沒管。

第二天一早上課,男孩A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埋怨我為什麼不去,要是去了事情很快就能解決,然後就生氣不理我了。我問別人,別人說,男孩A知道女孩和別人交往以後非常不樂意,在女孩和男孩B交往這幾天,天天對女孩發脾氣,女孩則是說,你明明喜歡我為什麼不早說,而是等我和別人交往以後才說。(我十分懷疑女孩是不是為了氣男孩A才和男孩B交往的)兩人就開始合夥想主意和男孩B分手。

這幫孩子主意大,家裡不缺錢,沒去幾天就出去住了,互相都知道住哪。男孩B接到分手通知以後,直接去找女孩,到女孩住的地方,進屋將門反鎖。拿出自己帶的刀,抵著自己脖子就要自殺,說你要跟我分手我就自殺,女孩被嚇哭了,就求他把刀放下,後來男孩A聞訊趕來,還帶來了幾個人,我估計就是這時候給我打得電話。反正一幫人幾經周折是把男孩B給攔下來了,沒自殺成。

最後男孩A和女孩為了躲避男孩B,迅速辦理轉學離開了所在城市。反正我是覺得年輕人做事欠考慮,都不是什麼歷經風雨的人,到地方人還沒踏踏實實活利落呢,就情啊,愛啊的。別說在國外了,就算在國內,一個人也是需要時間去測試的。

下面這個事情就是我聽說的了,是我們的語言老師說的,我大概翻譯一下。在國內就開始交往,已經很長時間了,這份愛就會很牢固,兩個人能一起面對一些問題嗎?

事情按我聽說的順序來給大家講述

先介紹一下,我所在的語言學校,每十周會有一次考核,然後決定升留級問題。

大概是2016年的3、4月份

我同班一個同學跟我說:「哎,你知道嗎,韓國醫療水平真不行,我有一個同學修空調,從二樓摔下來,腰椎粉碎性骨折,不能治,只給做了最基礎的固定,我朋友沒辦法,讓家裡人聯繫國內醫院,再打120去機場,在回國治療。」

(在這裡不吹不黑的說一句,韓國的醫療水平相當可以,而且保險制度也很好,我有一個朋友腦出血,一年兩個月了還在醫院住著,因為險種比較好,到現在一直都是百分之百報銷,包括術後康復。一般留學生上的保險可以報銷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我記得。)

然後我就問怎麼回事啊。

同學答:「我那同學在國內我們就認識,是同一個大學的,來了在不同的學校,我們互相之間都有聯繫。我們過去看他的時候他已經在醫院裡躺著了,他就說之前早就跟房東說了空調壞了,房東一直不給修,他就想自己修,結果修的時候從二樓掉下來了,然後到醫院醫院說治不了,讓轉去別的醫院什麼的,他現在就只能在床上躺著。」

我當時沒怎麼當個事,就那麼一聽。大概到了六月份吧,我們換了新的班,換了新的同學和老師,那個老師教過我們幾次,比較熟,而且是特愛聊的那麼一個人,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就跟我說:「孩子們,留學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包括心理上的,我也留過學,我能體會你們的感受。」

然後她就說:「我在別的學校還有工作,我那個學校的學生之前出了點問題。有一天夜裡,我準備睡覺了,剛躺在床上,我那個學校的班長突然給我打電話,打了好幾個我才接到,問他怎麼了,他說XX住院了,摔傷了,您趕快來醫院一下吧。」

「然後我就去了醫院,到了醫院看見班長,還有躺在病床的那個學生,這時候醫生問我是不是該學生的班主任,我說是,然後醫生像我介紹了情況,並讓我翻譯轉達給學生,我轉達以後學生表示不想在韓國接受治療想回國治,我轉達給醫生,醫生做了簡單的處理,我開始盤問,我的班長和學生。」

「我首先問班長是怎麼回事,班長說不知道,然後問班長該學生摔了,他的女朋友為什麼沒有來,他們不是住一塊嗎,班長還是不知道,班長也是被叫來的,所以一無所知。然後我開始給學生的女朋友打電話,先開始是不接,後來電話接通表示說不想來,後來我說這個事情非常嚴重,如果不來要報警,她才說來。」

「來了以後,女孩穿帽衫,戴鴨舌帽,戴墨鏡和兩層口罩(當時是夜裡)。然後我就讓她把這些東西都摘了跟我說話,女孩拒絕了我的要求,再三要求未果,我伸手過去拉她,反正費了點事,最終她把帽子什麼的都摘了下來,我震驚了,她的臉都是腫的、紫的,一看就是受過很多重擊的樣子。」

「這孩子之前,偶爾請假,你們不也那樣嗎,說自己感冒了,要不就是說自己不舒服,就一天兩天不來的,我當時也沒當回事,我開始問她。怎麼回事你這是怎麼弄的?這樣問題很嚴重了,我可能真的要報警了。」

女孩回答:「他打的。」

「你們倆不是在國內就已經是情侶了嗎,他為什麼要打你?」

女孩回答:「出國後他經常打我。」

「你們到底怎麼回事?」

女孩開始說:「出國前,我們兩個就是情侶了,相處一直很融洽,我們商量好了出國一起來到這邊。起初他還很正常,後來他性情大變,出國都有壓力,他緩解壓力的方法就是打我,起初只是吵架,後來他開始打我,有時候我偶爾請假,就是因為被打的不能出門,或是太明顯不能見人。後來我實在受不了了,我跟他提出分手,並想離開他出去住,我提一次,他就打我一次,提一次,他就打我一次,所以我還沒搬出去,我就被打,我得養傷,我就搬不出去。」

「那他現在這樣是怎麼回事?」

「他又打我,我實在受不了,我跟他說分手,絕對沒有下次的那種,他不同意,還是要打我,而且不能分手,我就把他反鎖在玄關里了,後來他在玄關里就抓狂了,再後來他不知道怎麼的逃出去,直接從窗戶跳下去了,摔成這樣。」

後來男的回家治療,女的怎麼著,我也不知道。聽老師說完以後,我覺得這件事算是捋順了,男孩是自己跳樓的,但是對外宣稱自己是修空調弄的,順道還噁心了一下房東。還噁心了一下韓國的醫療水平。

我把這個事件分享給一些朋友的時候,他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稱之為情侶暴力,這可不是一個留學生之間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對,我承認這一點,前兩天還有一個小男孩和女朋友分手要跳樓呢。

但我認為,留學氣氛也是一個催化劑,陳世峰殺的是江歌,但他想殺的是劉鑫,計劃周密,可想內心是什麼樣子的。上述兩個事件的男孩B還好一點,事件二的男主就可以說是相當過分了,也可見其內心。我還聽說過一個把自己妻子殺了分屍的,案例,被捕後,男主直說了,一起出國壓力太大,當時喝了酒想發泄。

怎麼說呢,我留學期間,宿舍租房我都體驗過了,現在也是在租房住,上邊廢了這麼多話,主要還是想說,覺得還算比較要好的朋友之間,就算是住的稍微近一點,也不要出去就一起住,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習慣,很難湊到一起,已經出門在外了,家裡早就預想到了會有意外支出,自己湊點,管家裡要一點,怎麼也能湊夠錢。為錢、為面子,最後很可能委屈的是你自己,這就不值了對吧。

再一個情侶住的問題,如果有家長真的看到這了,我不知道現在的家長是怎麼看待自己家的孩子和孩子的男女朋友發生性關係的,但我覺得這應該一個很正常的事。首先我得說一下,我本人是一個比較保守且高冷的,我從來不約啊,或者如何的,但我能闡述這類事件,因為我也旁敲側擊的問過一些人。

像我這樣的人也很多,不浪的,但我從一些人的口中得出,他們有些人會以此為發泄的途徑,所以這樣的人也有。我有一個朋友,在國內挺正常的一人,留學三年了,他是挺規矩那麼一個人,有一次忘了怎麼說起他微信里女孩多了,我就說了一句:「怎麼著,有你用過的沒有?」他就說:「還真有那麼一兩個,在國外認識的,人一出國人都變了,腦子都不好了。」他在國內從來不這樣。

我之前剛出來住的時候,我旁邊住了一對越南情侶,這倆人天天翻雲覆雨,我住那地方隔音不好,通常就是我夜裡剛睡沒多會兒就會被吵醒,後來我就急了,我這人別的還好,就是不能睡踏實覺最煩人了,有一次我趁他們火熱去砸門,給嚇得夠嗆,我用英語罵他們,男的還想出來跟我急,一看我的身量放棄了,從此以後在大街上見到我就跑。

還有一些小孩,那會兒他們剛高考完去的,他們都愛抱團,都住的差不多的地方,或者是住一棟樓里,確實啊,韓國那種小洋樓隔音都挺次的。有一次我聽他們那些小孩聊天,其中一個小孩就說:「我昨天在你們家門口都聽見啦,你倆行啊,大下午的,嘿嘿。」被聽的小孩當然就是罵街什麼的了,小孩繼續說:「我也不想聽啊,動靜太大了,隔音也不好,我一時興起就貼門上聽了會兒。」

確實對一些人來說這就是發泄了,心裡可以得到緩和,我感覺這類也算正常吧,畢竟現在這麼開放跟以前可達不一樣了,即使在國內不也是如此嗎。只不過一些人透露了這是一個好的發泄方式。

我覺得無論如何,任何方式的發泄應該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吧。還是我之前那句話,像情侶暴力在留學期間發生的話,受害者也是害自己的人,不能把錯全都歸咎於對方身上,因為大家到了新得地方誰都不認識誰,想塑造什麼樣的形象都可以,無論基於哪種心理,迅速交往,併合住也有你一半的決定。

寫著寫著我也知道,這些東西不光適用於留學範圍的人士,到北上廣發展的人們,到比自己家鄉略好點的地方發展的人們都適用,但確實留學留洋人士更難一些。

有些人發泄,不用去影響他人,自己去網吧里開台機器,一會兒就能好很多。

有些人學會了抽煙,也許有的時候這是一種發泄。

有些人學會了約泡,或是馬殺雞。

有些人,捶牆。

有些人,喝酒。

有些人,哭。

有些人,淋雨。

有些人,怒吼。

有些人參加聚會人多的時候就會好點,聚會過後,回到自己的小屋裏,就又變回了原樣。

發泄的方法多種多樣,千奇百怪,說實話就算能解壓,也只是特別短暫的。

那麼為了應對留學生心理問題,接收校或是留學中介有沒有什麼相應對策呢?有!

我剛到那一個多禮拜天天鬧著要回家,我留學中介幫我辦理的中介工作人員在這一周里,對我進行了很多安撫,但確實對我是無效的,但她也是相當努力的,沒辦法我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所以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像這種一對一的還好一點,她會有一些相應的對策來對付你的心理問題。

接收學校可就沒有這麼好了,以我的經歷來說。去的頭半年有兩次我現在才想起來,那是兩次心理諮詢的過程。大概就是剛去半個多月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有一天一個辦公室的中國學生兼職(在辦公室上班)到班裡來說:「班裡誰是中國學生,或是聽得懂漢語的?」我們問她幹嘛,她答:「你們去一下XXX號辦公室,XXX老師找你們有事。」

我們幾個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去了辦公室,進去以後那個老師就坐下了,他那個辦公室凳子也不多,就安排幾個人坐下,幾個人站著。老師是中國留學歸國的,漢語不錯。在辦公室主要負責中國留學生這個板塊。都安排好以後,他開口說:「你們別緊張,我就是跟你們聊聊天。」都不知道怎麼回事誰不緊張啊。

「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們一下。」「你們在宿舍住的還習慣嗎?有人出去住了嗎?」大家也沒什麼可說的都說還行吧,還有幾個出去住的說出去住了,然後讓他們寫了個新地址。「你們吃的還習慣嗎?我知道韓國和中國的飲食差距還是很大的。」也沒什麼可說的,答案肯定也就是還行唄。「你們有什麼問題嗎?」誰也不知道這是幹嘛呢,肯定也就說沒有唄。「我是主要負責中國留學生這一塊的,你們有什麼問題儘管來問我。」

第二次詢問差不多過了半年了吧得,就是:「你們都出去住了吧,和鄰居相處的還融洽嗎?住的還習慣嗎?沒有被人欺負什麼的吧?有沒有被跟蹤什麼的?適應過來了吧,還有什麼問題嗎?」大概就是這樣。

現在想想這樣該就是所謂的心理諮詢服務了吧,也不能說人家不作為,但是我想疑問的,這種問法能問出什麼?如果真的是一個心理已經有障礙的人,怎麼會當著那麼多人面前說呢。在我看來這種方法,肯定是套不出什麼內容,但細想想,那麼多學生,一次來一百多人,可能是照顧不過來。

在我看來這是非常大的一塊,是一個非常嚴肅認真的問題的,應該單獨開闢一個部門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我也聽我朋友說過,有一些留學的孩子這樣發泄,他們每周聚會,他們開車去荒郊野外,野炊或是泥漿大戰。重點是泥漿大戰過後,他們會用尿沖洗自己身上髒了的地方,這樣他們就會大笑。要不然就是在野炊時,將烤熟的食物用尿沖洗過後食用,然後開懷大笑。聚會過後,回到原本的生活里就像沒發生一樣,但下次聚會內容還是以此為主。

說了這麼多好像到了應該總結的時候,這篇文章到目前為止我修改三次,中心思想沒有變過,但是內容一直在豐滿,從一開始我只寫自己的東西,到我去開口去問一些人。

這裡還是鄭重其事的說一下,我寫這篇文章的內容是留學生及我知道的一小部分在海外的人的一些壓抑。目的是是讓大家了解一下我們這類人群的心理,但不是為了讓誰可憐這類人群,只是了解。

還有就是,我一直主張,家庭、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重的。孩子成為什麼樣都是家長一手栽培的,一般來說除了深仇大恨型(真的有這樣的)以外,其他比較正常的孩子,即使在家的時候覺得父母煩,出國以後,父母也是可以說話的人,是避風港。親戚朋友理解不理解都無所謂,如果父母都不理解,那可真的就是步履艱難了。

我還要說明一下,我寫這篇文章,不是針對家長或是任何人,也不是說是讓孩子看完了,去跟家長鬧,沒有人是一口吃成個胖子的,關係緩解也是需要時間的,也是需要適合你的方法,和雙方的努力的,都說了各有各的難處要互相理解。

適應能力因人而異,我差不多兩三周就適應過來了,當然這種適應過來只不過是嘴上不說了,但其實心裡還是一直想著,手機里有個倒數日的軟體,不光我一個人,我們幾乎所有都是指著這個過日子的,尤其很多人,回國前一天都會發一張,終於等到這一天了,那種興奮,只有出國的人才能體會到。

在我看來,正常情況下絕大部分的出國留學或是務工,是拉遠了肉體之間的距離但是拉近與父母(或是妻兒)之間心靈距離的一個好機會。一個人,人家在外舉目無親,連一個能說心裡話的朋友都沒有,這個時候,你們就是最好的依靠,這難道不是一個好機會嗎?

但是也會有一些極小部分群體會出現,雖然心理出現了不適應,但是不會體現出來在想家或是與朋友交流的行為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前面我有一些案例提到過這類群體的成因,這不是一個短時間促成的結果。就像我說的,只要不是深仇大恨(平常可能小摩擦會有,畢竟是生活,每天都有不一樣的事發生)都會是一個拉近心靈上距離的機會,只要找到對的方法。

在這我再順便提一句,雖然說我沒有這種戀愛經歷,但是通過看我身邊一些的人的經歷,我覺得我應該提一下。為什麼有一些國內的情侶,一方出國後,很快就會分手。我認為在國內的一方,可能會因為無法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的情緒(因為可能沒有出國的經驗),所以會使用一些自己覺得認為對對方是有益的一些鼓勵,但是這可能會給接受的那一方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

但是我身邊也有不管是男方出國或是女方出國後,雙方感情依然很好,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這需要雙方去共同努力。

為了緩解壓力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所以可能有一些人沒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選擇了比較極端的方法來宣洩,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後果。雖然我知道這個做起來並不簡單,但我還是在此建議,每當情緒即將失控的時候,深呼吸,舒緩心情,仔細在其中想想那個適合自己的方法。總會有一個方法是適合自己的。

文章到此也該結束了,非常感謝能看到這裡的人。

文章的目的在之前也多次提到過了,我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給家裡有出國或是即將出國的人,做一個簡單的參考,畢竟我也只出過四年左右,閱歷尚淺。

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用。

祝福每一位遊子。

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歡迎到我的微博或是一些聯繫方式下作評論,期待您各種各樣的評價,我都會虛心接受。

如果關注度足夠高的話,之後我會陸續出一些文章來說:出國後,錢、學習、家庭(親戚)、打工、生活、交友等類型的事。


推薦閱讀:

廣東碧桂園學校兩三事
留學產業是一片紅海嗎?
白胖哲的朝鮮日記
赴美留學「鍍金」已不在?不存在的!
匈牙利羅蘭大學國際學生大使招募令

TAG: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