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鄙視鏈背後是全民對階層固化的擔憂

近日,網路上被一條關於北京大爺大媽們幫孩子相親的新聞刷屏,京籍優於京戶、有房優於沒房、體制內優於體制外,這條相親鄙視鏈被赤裸裸的曬在了網友們面前,引發廣泛爭議。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就有,但現如今卻漸漸變了味道。

網路上有段子調侃:很多姐妹當初都有機會嫁給「官、富二代」,但被眼前能力優秀、品德良好、潛力無限的奮鬥青年所吸引,若干年後,腸子都悔青了。這並不僅僅是一句玩笑話,很多人憑藉著家裡的關係取得了比自己優秀的人還要高出很多的成就,這類事件在我們身邊頻繁上演,不斷的刺激著大眾的神經,刷新著我們的三觀,這些因素也在催生著相親鄙視鏈的誕生,在這些家長和孩子看來,婚姻不僅僅是為了組成一個美滿的家庭,還承擔著階層上移的重大責任,娛樂圈很多女明星熱衷於嫁富豪便是明證,在這些婚姻中,個人感情已經是次要的,家族的未來才是首要考慮目標。

說起階層上移,不禁讓人想起了另外一個承擔此項重任的手段——高考。相比於從前,高考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由原本一場普通的升學考試,現在變得全民關注,工地停工、雜音降低、警車開道維持秩序,可以說沒有任何國家對於高考的重視程度能達到如此地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些因成績不理想而自殺自殘的事件也屢屢上演,網上褒貶不一,甚至有人出言嘲諷學生們心理素質過差,但是我們可以設想,那些沒有關係沒有大量財富的貧困家庭,當他們舉債讓孩子讀書上培訓班的時候,已經不僅僅是孩子自己上學就業的事情,而是讓孩子背負起了提升家庭社會階層的重任,而且是唯一出路,這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而種種此類事件的發生,都是底層人民對於階層日漸固化的無奈寫照。

不知從何時開始,埋頭研究、堅持原則的人被稱之為不通人情、不懂變通,而四面討好、八面玲瓏的人被稱之為會有出息。其實不管是相親鄙視鏈下的婚姻也好,背負家庭重擔的高考也罷,都是通過某種手段設法把孩子推到一個更高的平台上,然後通過這個平台結交更多高層次的人,從而提高自己家庭階層和社會地位,在這一思路上,兩者驚人的一致。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會幹的不如會說的,會講的不如會捧的」,而不再相信憑自身實力提升社會地位的途徑,情商和社交能力也被重視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然而現實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中央大力反腐遏制了「關係」橫行的勢頭,互聯網等新興領域的興起也為靠自身努力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機會。

保障階層流動的順暢性和合理性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相關會議,相信政府一定會實施強有力的措施,保證階層間的順利流通,能者上、庸者下,不再讓「關係」成為社會進步的阻礙。


推薦閱讀:

中國老師為什麼這麼累?
給自己的總結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珍惜傳統習俗和節日?
人的潛力極限到底有沒有?
陌生人社會與熟人社會 | 個人經驗和淺思

TAG:社會 | 相親 | 階層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