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對付騎兵的三種武器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一直佔據相當大的優勢。騎兵有三好:夠快,能打,易逃跑。

所以騎兵一直是比較強勢的存在,從匈奴、突厥,再到蒙古騎兵,甚至能橫掃世界。無數步兵在臨死前看到的世界,是騎兵向他們衝鋒過來。但跟騎兵打的時間長了以後,一些能夠剋制騎兵的武器、招數也被開發出來。

第一種:鐵蒺藜

這種武器看似造型簡單,但用處非常大。它的主要特徵就是有四根鐵刺,用的時候只要往地上一扔,總有一個刺頭會朝上。為了讓丟出去的鐵蒺藜能收回來,還專門在它的中間設計了一個小孔,可以用繩索穿過,方便收取。達到多次循環利用,堪稱節能省錢的必備武器。

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用這種武器作戰。可以把它撒在道路、城牆的周圍,安營紮寨的時候,也可以丟一些在旁邊。 這種效果十分明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一不小心踩到了這種東西,報警效果可想而知。

這一招後來被扎車胎的學壞了。

為了達到傷人效果更好,有人還貼心的為這種武器抹上毒藥,所以它又被稱為「鬼箭」。對於騎兵來說,要是在高速衝刺的過程中踩到它,對戰馬的傷害不小,而且還能對敵方步兵造成傷害。

第二種:弓弩

騎兵的威力在於它巨大的衝擊,但只要弓弩的速度夠快,範圍大,就可以對騎兵產生巨大的殺傷力。弓弩使用的時間也非常早,秦國軍隊對抗匈奴時,弓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兵馬俑中的青銅箭被複原後發現,操作簡單易上手,而且威力不小。

到了諸葛亮發明連射弩後,對騎兵的壓制效果更加明顯。諸葛亮曾經靠著弓弩,把司馬懿的一萬騎兵射退。

第三種:拒馬槍

這種武器出現的時間更早,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擋住騎兵的衝鋒。它是將槍頭放在橫木上,槍頭朝外,通常是放在要害地段,用來防止騎兵的突襲。因為移動方便,成本相對便宜,所以到了明朝時期,依舊是大範圍的使用這種武器。

這種武器的妙處在於,它能讓步兵免受騎兵的衝擊。騎兵發起衝鋒時,前方如果突然出現拒馬槍,很有可能會被當場刺穿。

即使沒有立刻死亡,躲在拒馬槍後面的步兵也會上前再補一刀,讓他們死得透透的。

當然,對付騎兵也有其他一些辦法。比如岳飛曾經大破金兀朮的拐子馬。金兀朮的拐子馬曾經橫行天下,靠著將三匹馬連在一起,外面再包上厚厚的牛皮,一般的武器都無法傷害到他們。

很多人都在拐子馬的鐵蹄下吃過虧,岳飛的策略很簡單,那就是讓手底下的士兵拿著刀、低著頭。其他事情都不做,只管砍馬腿。因為馬匹都是連在一起,一隻倒下,其他兩隻也不能再戰。被金兀朮當成寶貝的拐子馬,就這麼被破解。

這種做法前提要有一支紀律嚴明,十分精銳的軍隊才能做到。換做普通的軍隊,不嚇破膽就不錯了,哪裡還有時間砍馬腳。

以上,原文發表於微信公眾號:冷兵器時代,對付騎兵的三種武器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推薦閱讀:

TAG:冷兵器時代 | 歷史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