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鮮明的青海飲食文化,多民族交融的璀璨明珠

青海是我國的西部省份,因青海湖而得名。南方西方與新疆、東南與四川、東方北方與甘肅接壤,幅員遼闊,居住著漢、藏、回、撒拉、土、蒙古、哈薩克等民族。

青海古為西戎地,漢初為羌地,部分屬金城郡管轄,王莽時置西海郡,後涼設樂都郡,隋設西海、河源郡,唐代吐蕃興起,南部、西部屬吐蕃,東部仍由中央王朝統治,宋代在西寧設西寧州,元代在青海設宣慰使司,明代設西寧衛、麻兒匝安撫司,清代設西寧府、西寧辦事大臣等統轄其地。數千年來,境內各民族交錯雜居,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通婚,共同繁衍發展。各族人民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這塊寶地,創造了具有本地區特色的燦爛文化。

青海省分布著多達43個民族,其中漢族占青海總人口的54.5%;藏、回、蒙古、撒拉、土族等是人口數量較多的少數民族,占青海總人口的45.18%,其他民族佔0.32%。

藏族、蒙古族、哈薩克族大多從事畜牧業生產,而漢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則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牧區主要食用氂牛肉、羊肉,乳品主要是氂牛奶,也食青稞(多做成糌粑)、大米、麵粉等。

青海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海拔3000~5000米。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海拔也在2600米以上。青海高原和盆地草原遼闊,牧草豐茂,是優良的高原牧場。東部的青海湖周圍、黃河河谷是主要的農業區,主產春小麥、青稞、蠶豆、養麥、馬鈴薯、油菜籽等。蔬菜品種不很多,主要有蘿蔔、白菜、辣椒等。

在漫長的歲月中,青海的各個民族也逐步形成了本族獨特的風俗和習慣。但從飲食方面看,各個民族就表現出了不同的文化特點。這些民族的飲食習慣差異是青海文化中與眾不同的地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青海的各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吧!

漢族飲食習俗

漢族分布於青海各地,是青海人數最多的民族。青海的漢族大部分是從內地遷來的。這裡的環境與內地大不相同,但漢族的飲食習俗基本與內地保持一致。當然,青海的漢族在長期演變過程中,飲食習俗也有了自己的特點。西寧市人口大多是解放後從內地各省遷來的,南方人仍保持主食大米的傳統,而北方人則喜食麵食,沒有形成統一的飲食習俗。

漢族農民的傳統主食是白面製品,有饅頭、餃子、麵條、烙餅、釀皮子等各種花樣,其食法同甘肅、陝西接近,口味偏酸辣。麵條多採用抻拉法,可寬可細。最有特色的是當地的揪面片兒。青海人揪面片的技術很高,站得離鍋遠遠的,揪出的面片不停地拋到沸水中,速度可與山西刀削麵高手相媲美,而且面片兒大小、厚度也很均勻。

羊肉面片兒風味獨特,食後令人難忘。青海人稱鍋盔為「焜鍋」,藏族等民族也食,烙得很厚很大,外酥香,內松綿,耐存放。要切成四五厘米寬的長條兒食用。平川的農民認為白麵食品不耐飢餓,還常常用白面同山區農民換雜糧吃。山區農民主食為雜糧,其食法同北方各省農民近似。

藏族飲食習俗

青海省藏族大多聚居在海南州、黃南州、海北州、海西州、果洛州、玉樹州。以剽悍豪爽著稱的藏族兄弟是古羌族的一支。他們長期生活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過著游牧生活。這裡牧草豐茂,主要牲畜是氂牛和羊。農作物以耐寒抗旱的青稞為主。藏族的食物主要是氂牛奶、牛羊肉、糌粑等。食品的花樣雖不算多,卻有獨特的民族風味。

奶食類:在青海藏區,牛奶通常用來煮奶茶、制酥油和做酸奶。酸奶有一種芳香的氣味,不少老年人夏季以酸奶為主食,認為酸奶能使他們益壽延年。

肉食類:青海藏區居民只食偶蹄動物,禁食奇蹄類動物。至於棲息在江河湖泊中的魚類,雖說無蹄無爪,但在傳說中它們是屬於龍家族的,也不能食用。倘若有人竟然敢吃魚,據說必會招來意想不到的災難。

牧民們烹制肉食的方法比較單一,主要是白煮,從無燒、烤、煎、炸、炒之類的烹飪習慣。煮肉十分講究火候,通常是將帶骨頭的大塊肉投入鍋中,用旺火煮開,滾沸一陣兒,撈出來就可以食用了。這種半熟的開鍋肉,肉中見血,但吃起來鮮嫩不膩,越吃越香。

因為大塊肉要用手抓著吃,所以當地把這種肉叫做「手抓」。吃手抓時一手抓肉一手執刀,把肉片削下來吃。也常常用牙咬住肉,拿起小刀順著嘴唇把肉割斷,大口大口地咀嚼。初次目睹這種吃肉方式的漢族客人往往為之瞠目,擔心他們會割破嘴唇。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在青海藏區就連四、五歲的孩子也會用這種方法吃肉。他們吃過肉的骨頭,都颳得乾乾淨淨。藏族人不允許將未啃乾淨的骨頭扔掉。

米麵食品:大米和麵粉是牧民們喜愛的糧食。他們除用大米熬奶粥、肉粥,用麵粉做面片、餃子、烤餅和油炸餅外,還做一些頗具草原風味的食品,有:糌粑、「儀貼」(油攪團)、安多面片、麵條等。還有「雪吐」(水油餅),「卡什茨」、「曲什茨」、「郭勒洛洛」(以上均為烤餅類)、「醒」(酥酪糕)、「折闊」(大米湯)等,多在禮儀活動中食用。

青海藏區每年消費大量茶葉,牧民們可一日不吃飯,但不可一日無茶。其茶為磚茶,來自內地。藏區並不產酒,牧民們愛飲的青稞酒來自毗鄰的城鎮。藏民不分男女老幼對酒都有偏愛。青海藏區飲酒時不擺菜肴,不猜拳行令,而以歌伴酒,不用杯盞酒盅,而用平日飲茶的小碗,要記得碗是個人專用的哦。

蒙古族飲食習俗

青海境內的蒙古族與內蒙古、新疆的蒙古族風俗習慣基本相同。但因長期與藏、漢、回、土等民族雜居,風俗習慣既有蒙古族的特點,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優點。他們信奉藏傳佛教,住傳統的蒙古包,也有受藏族影響,住牛毛帳篷的。穿長大襟長袍,頭戴氈帽或皮帽,腰束各色腰帶,足穿長統靴。婦女頭上梳長辮,脖子上戴金銀、珠寶、珊瑚等首飾。

蒙古族的飲食與藏族基本相同,喜食炒麵和牛羊肉。用鮮牛奶和酥油曬「曲拉」,用馬奶造酒,馬奶酒芳香純正,味道獨特,是招待客人的佳品。在盛大喜慶的日子,按照傳統習慣,把煮熟的整隻羊擺到宴席上,作為最珍貴的食品敬奉長者或貴賓。

蒙古族熱情奔放,喜愛歌舞和文化活動,每年夏、秋季節,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舉行祭山活動,屆時殺牛宰羊,喝酒唱歌,還要舉行射箭打靶、賽馬等活動。現在雖然不再舉行祭山活動,但每年都要舉行一次那達慕大會,歡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賽馬、摔角、射箭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蒙古族的祭海和祭俄博活動在青海頗有特色。這裡的海是指青海湖。自從清朝有組織地召集青海一帶的蒙古族頭領們,到青海湖邊祭海立碑時起,現在已經變成蒙古族牧民們自發的群眾活動。

每年到了農曆7月25日,青海的蒙古牧民們就從很遠的地方趕著牲畜,來到青海邊,他們在湖邊擺上供桌,把殺好的牛羊擺在供桌上,然後宣讀祭祀青海湖的祭文,再向著滔滔湖水頂禮膜拜。最後大家爭相搶割獻祭用過的牛羊肉,人稱「搶宴」,按照蒙古人的習慣,誰能最先搶到供肉,或者搶得多,就算是吉祥。

祭海活動結束後還要進行摔角、賽馬、射箭比賽。「俄博」是指草原上蒙古牧民用石頭堆起高高的石堆。蒙古族 牧民對俄博十分崇拜,凡是經過俄博的牧民,都要圍著俄博轉上幾圈,再取來幾塊石頭堆在俄博上,於是俄博越堆越高。事實上,俄博是茫茫草原上重要的方向標,有了俄博的指引,即使是在風沙瀰漫的天氣里,也不會迷失方向。祭俄博在每年的7月13-15日,是青海蒙古族牧民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

祭俄博期間,牧民們聚集在高高的俄博邊,聽活佛和喇嘛念經、參加由喇嘛帶領祭祀山神的祭典,祈度誦經歲歲平安。祭祀完畢,照例要舉行賽馬、摔角、射箭、唱歌、跳舞比賽。蒙古人也過春節,其風俗習慣與漢族沒有多大差別,只是他們之間互贈送禮品。

青海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大多分布在海西州、河南縣。蒙古族講蒙古語衛拉特方言,河南縣蒙古族已轉用藏語。蒙古族信仰藏傳佛教。到蒙古人家裡做客,在你剛走到離主人家不遠的地方,他們全家人就會走出蒙古包迎接,熱情問好。「那達慕」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節日。主要內容是賽馬。大會期間人們自動排成一行,開始繞敖包三周,然後點燃起火,將酒、肉、奶食品等擲於火里。祭祀儀式完畢後,開始進行摔跤、賽氂牛、賽駱駝,及傳統歌舞表演活動。「迎賓酒麴」盛滿蒙古人一片真情。

撒拉族飲食習俗

撒拉族是我國兄弟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絕大多數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其餘分布在鄰近的化隆回族自治縣的甘都鄉和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區。青海省西寧市和祁連、烏蘭、貴德、同仁、興海等縣及新疆的一些地方,也有少量撒拉族人居住。

撒拉族自稱「撤拉爾」,漢文史書中有「撒蘭回回」、「沙刺族」、「撒拉回」、「撒魯兒」、「薩喇」等稱謂。至於撒拉族的來源等問題則無正式記述。根據一些史學家的研究和民間傳說,撒拉族可能是古代來自中亞撒馬爾罕一帶的一個部族同青海省循化一帶的藏、回、漢等民族長期融合後形成的一個民族。

傳說他們的祖先趕著駱駝,馱著一部《古蘭經》來到循化街子,只剩下18人(一說是7人)。因駱駝到此化為石頭,遂定居於此,時間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農曆五月十三日。但這僅是一個傳說,實際年代應是比這更早的元代。

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生活習慣,包括衣著、服飾、飲食、起居等,大致與當地回族相似,但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點。

撒拉族以務農為主。食用的糧食主要是小麥、青稞、蕎麥。通常的吃法是做成饃饃、麵條、散飯和攪團。散飯和攪團的做法,都是在沸水中撒麵粉,攪成糊,只是攪團較稠些。吃攪團時,一般要另備湯菜和蒜、辣椒等調味料。每到農曆六月,當青稞臨近收割時吃「麥索兒」(即「吃青」)。方法是將青稞穗頭剪下,捆成小捆,用柴草火烤熟。然後搓出青稞仁即可食,也叫「控青稞」。若將烤熟的麥仁磨成細粉,裝進碗,澆上熟菜油,拌入蒜泥、油潑辣子、鹽等,再配上拌菠菜等青菜,便成為麥索兒。不過,麥索兒要當天做當天吃,隔夜則變餿。麵條製成雀舌狀,極滑口。油香、饊子、焜鍋餅、油攪團(以油拌面製成)也是撒拉族愛吃的麵食。

撒拉族仍保留著牧民的許多飲食習俗,愛吃羊肉,尤其是手扒羊肉和羊肉火鍋,還喜食酸奶,嗜好茯茶、麥茶和奶茶。同其他伊斯蘭教信徒一樣,也禁食豬肉和自死之動物。

撒拉族的節日同回族一樣,過節要蒸糖包或肉包子,或做油炸蛋糕。

撒拉族待客用茶,茶中放桂圓、冰糖,當地稱這種茶叫「三炮台」,又香又甜。撒拉人遵守伊斯蘭教規禁煙酒,對客人也不勸煙酒。待客食品有饊子、糖包、花捲、肉包等,還吃羊油炒飯,菜是碗菜,由羊肉、土豆、大白菜、粉絲等煮成,勾以稠芡。若是貴客,主人還以手抓羊肉款侍,上菜時將羊尾巴對準主要客人,並送上一把小刀。客人將羊尾割下,抓在手中送入口中。羊尾最肥嫩,故要獻給尊貴的客人。此外撒拉人也以火鍋涮羊肉招待客人。

回族飲食習俗

青海全省回族幾乎遍布每個州和縣,但絕大多數回族聚居在以西寧為中心的農業區各縣。

回族平日一日三餐,按一般的飲食習俗,早餐是清茶、奶茶、饃饃,炒菜有粉條、洋芋、酸菜和花菜。午餐是饃饃、煮洋芋、炒洋芋、蓋碗茶(放有冰糖等)。晚餐經常是旗花面(放有洋芋、蘿蔔、酸菜、蔥)、寸寸面、雜麵巴烙、長面、豆面攪團、豆面散飯、羊肉面片、拉麵、臊子面、扁食(餃子)。

回族喜飲茶,茶具多是細瓷,很講究。不飲酒。

土族飲食習俗

土族大多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和民和縣、大通縣。土族的稱謂各地不一,青海省互助、大通和甘肅省天祝一帶自稱「蒙古爾」、「蒙古爾孔」、「察汗蒙古爾」。民和和三川地區則多自稱「土昆」。甘肅省卓尼地區則多自稱「土戶家」。

儘管土族同蒙古族有血源關係,也有人認為土族系突厥人的後代,但土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和習慣。其中還保留了不少早期畜牧業時代流傳下來的古老風俗。土族由於長期同漢、藏、蒙古族交錯雜居,互相通婚,在宗教信仰方面同藏族一致;而在政治、經濟方面則向漢族學習,並使用漢文。在飲食習慣方面,不僅同蒙古族相似,而且深受漢、藏民族的影響。

土族人的祖先在青海東部地區定居下來後,最初以經營畜牧業為主,人們吃的是肉類和乳品,後轉以農業生產力主,改以吃糧食為主。但在許多方面仍保留畜牧業時代的痕迹,如喜食羊肉和乳品。饃饃、麵條等製法同漢族一樣。土族還有自己一些較奇特的食品,如「沓呼日」、「哈流」、「哈力海」等。土族人還嗜茶喜酒。

土族人忌食圓蹄牲畜(馬、騾、驢)的肉。其原因有的說,昔日唐僧取經白龍馬馱經有功,為給白龍馬報恩,所以不吃;有的說,土族人供羅吉天王神(羅吉音近騾子),所以不吃;還有一種說法,吃了圓蹄牲畜的肉,來世轉牲畜,不能投人胎了。由不吃圓蹄牲畜肉,也可以看出藏族飲食習俗對其影響之大。

土族的節日同當地漢族基本一致。土族人在不同的節日做不同花樣的饃,吃不同花樣的飯。諸多節日中,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最為隆重。

土族人招待一般客人,先吃烘鍋饃(即把發麵團裝在鍋盒裡,埋在草木灰火中烤熟的干餅),第二是喝茯茶,第三上清油煎餅和牛奶茯茶。上不上菜、上什麼菜沒有什麼講究。一般情況下,都要請客人喝酒,一敬就是三大杯,杯子較大,而且要求喝乾,這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實在不能喝酒的客人,用無名指蘸酒對空彈三下,也可以應付過去。但能喝酒的人不得假裝成不能喝,如果讓主人知道了會很不高興。敬過酒後,則邊飲酒邊唱歌,賓主相互讚頌,熱鬧非常。客人啟程前要吃長麵條或面片,叫做啟程面。客人出門時,主人托酒杯等候在大門口,向客人每人敬上三杯酒,叫做「上馬三杯酒」。這樣再加上主人在客人剛到門前時敬的「臨門三杯酒」,一個客人至少要喝九杯酒。

如果招待的是貴賓,除了像上面說的那樣敬酒外,桌上要擺一個裝飾著酥油花的炒麵盒子;在一個長20厘米、寬14厘米的木製方盤中,擺一塊同木盤大小相當的肥肉,上插一把長約16厘米的刀子;在酒壺上要系一撮白色羊毛。土族人認為這是對貴賓最隆重的招待。土族人家待客,以青稞酒和肥肉塊為重,只要有這兩樣,客人就滿意了。

望天闕?青海特色生活體驗館位於重慶大坪龍湖時代天街D館20棟6F,這是一家具有濃厚西北風味的青海生活體驗中心,從裝修到小飾品都流露出濃濃的西北青海風情,就餐時還會有充滿西北青海特色的歌舞表演,讓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強烈的西北青海氣息。

推薦閱讀:

這10個美食名字由來的真相,讓人哭笑不得!
一碗正宗的柳州螺螄粉是怎麼樣的?
緬甸有哪些飲食習慣?
這家雞店的黑卡,雞年快過完了還依然是世界第九大未解之謎
請問牡蠣的有關飲食文化是什麼?

TAG:青海 | 飲食文化 | 少數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