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被踩,母親咆哮" -- 為您解析:火爆事件背後的那些心理現象
最近有一個視頻,在媽媽圈裡轉爆了 。
兒子被誤踩一腳 母親失控咆哮發飆拽女童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a03924q3mj4.html
一時間,大家紛紛討論起了 「孩子間衝突「 這件事。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也是一個3歲女孩的媽媽。無論自己的孩子是衝突的哪一方,身為媽媽,我和大家感同身受!
正如大家所說,孩子間推搡、打鬧是常有的事情,很多時候,可能也就這麼過去了。為什麼這次的事件會「升級「呢?
踩人方:「習慣性防衛」讓人不自覺地狡辯
視頻中,踩人方的媽媽一開始態度表現得很好。不僅語氣溫和,還配合地讓自己女兒從滑滑梯上下來。讓旁邊的「吃瓜群眾」都不自覺地為其辯護。
然而,她最終還是激怒了對方,為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視頻中女孩媽媽的幾句對話:
「我一直都在說她了。」
「她還是個孩子。」
後面的話因為爭吵聲太強,畫面太亂看不清楚了。但光看這兩句,就已經能看出端倪。
我一直都在說她了。---你怎麼還不善罷甘休呢?(畫外音)
她還是個孩子。---你怎麼能對她要求這麼高呢?(畫外音)
這位媽媽在對方已經感覺受到傷害的情況下,無視對方的感受,為自己和女兒開脫、找理由。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當人們感覺被傷害、感到憤怒的時候,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己「被傷害」的感受能夠被看見!
比如,可以說:「寶寶被踩了一下,你一定很心疼吧!」「寶貝,後背痛不痛,讓阿姨看一下好不好?」
我們相信什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女孩媽媽的「習慣性防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行為、觀點、尊嚴可能會受到挑戰的時候,我們第一個反應不是思考對方的挑戰、質疑是否合理,而是自己的尊嚴是否受到了挑戰。
我們之所以會「習慣性防衛」是因為我們常常不自覺把「我」和「我的觀點/我的行為」綁定在一起。
當別人指責我們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不是去思考:我做得到底對不對,對方說得對不對,相反,我們會覺得對方是在針對「我」、指責「我」,然後就會不自覺地去反擊。
這樣我們就把別人對自己觀點,行為的質疑理解為:別人對我這個人的質疑。從而激發起自己的「習慣性防衛」。
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就要明確:我和我的觀點,行為是不一樣的。別人對我的行為、觀點提出意見,正是我們能夠從不同角度獲得啟發和成長的機會。
如此,我們才能夠擺脫「習慣性防衛」,用更開闊的心胸來看待那些對自己的批評、指責,用更平靜的情緒、更清醒的頭腦,來思考:究竟怎麼做,才有利於事情的發展、問題的解決。
被踩方:「人際關係模式」決定受傷害時的心態
事情發生之後,輿論幾乎一邊倒地對這位「歇斯底里」的被踩方媽媽表示了不滿。
那個女的太敏感了。直接把自己從「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
現在孩子屁大點的事都比天還大,都要爭吵。小孩子一起玩,有點小衝突很正常,吵吵打打就大了。哪裡有那麼多影響一輩子的大事天天發生,又不是演電視劇。當爹當媽的,心大點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有他們的世界和成長規律。
我很喜歡孩子,在外面肯定不會跟孩子們計較,沒必要生氣,講清楚,要麼去醫院要麼走人,生這麼大氣自己就算了,孩子哭成那樣也是心理陰影了,而且媽媽不理智直接影響孩子。
. . . . . .
是的,或許同樣的遭遇發生的其他人身上,將會是另外一副情景。
為什麼有的人,就那麼容易憤怒呢?
更容易感覺到憤怒,是覺得自己有發火的權利。
面對錯誤時易怒的心態,和我們從小的「人際關係模式」有很大聯繫。
假設一個人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父母難以消化自身負能量,經常借各種瑣事、錯誤打罵自己的孩子,以發泄自己心中的怒氣。 面對處於權威位置的父母,孩子缺乏反駁的力量,只能忍氣吞聲。
久而久之,這樣的「打罵」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 「人際關係模式」:做錯了就該被教訓,就該被打!而那些從小就得到父母尊重,包容的孩子,對人、對事的態度也會更友善。當我們曾經被善意對待,那我們也會對其他人的錯誤有更好的容忍度,不會在他人身上找存在感,來彌補從前的無助和屈辱。
發火,也是尋找優越感。
如果小時候父母經常對待孩子隨意發泄情緒,缺乏包容,把孩子做錯事當作發作的把柄,很容易摧毀孩子的自戀,迫使他們在今後的人生中不斷從他人身上找存在感,以此來確定自身的價值。
如果能夠發現別人的錯誤,並且有沖他們發火的權利,不就說明自己是更好的,更有力量,可以支配其他人的嗎?
如果我們對自身價值是充滿確定的,那就不需要以他人作為「坐標系」,用對他人的攻擊來確認自己的力量。
當一個人有更獨立的人格,更多的內在力量,他也會更少地因為外界的撩撥而焦慮和憤怒。
當一件事情發生了,大多數人會評論、會總結,而只有具有認知深度的人,才會反思。
「反思」不是「總結」。
「總結」是對結果的好壞進行分析,而反思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
「總結」只能讓人看到具體事情本身,而通過「反思」卻能夠分析具體現象,找出抽象規律;「總結」得出的結論,只能用於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而「反思」卻能夠更普遍地解決類似問題,啟發我們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思考問題。
心理學著作《影響力》中,作者西奧迪尼提出一個觀點:人就像錄音機一樣,一按按鈕就會播放。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動。
這種未經理性思考,面對某種場景就立刻得出的結論,是一種「跳躍性假設」。如果我們一直被「跳躍性假設」綁架而不自知,就會永遠播放同樣的磁帶。
推薦閱讀:
※我當媽後的感受,就一個字:囧!
※【安寶樂】做奶粉,「安」是認真的!
※家暴男,請你們原地爆炸!
※流產多久可以再孕
※寶寶白天已經會如廁了,晚上要不要穿紙尿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