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國學難嗎?

近年來國學越來越熱,學校也越來越多地提倡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所以一提起學習國學,很多家長都會紛紛舉手說:「好!」

我們也知道,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國學,讓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傳承,那該多好啊!

可是很多對國學教育非常讚賞的父母,一旦讓他們自己給孩子講講國學,他們卻會眉頭大皺:「孩子不願意跟我學啊!」、「孩子嫌悶啊!」、「我自己也不大懂,怎麼教啊?」、「國學這麼多,究竟該從何教起啊?」、「還是留給老師教吧,萬一我教錯了怎麼辦?」……

給孩子講國學,真的那麼難嗎?

我覺得,既難,也不難。

說難,是因為確實有很多客觀的因素阻礙著我們;說不難,是因為這些客觀因素是可以通過主觀努力去克服的,關鍵還是看自己有沒有心而已。

先來說說難處。

給孩子講國學,第一個困難在於選材——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豐富無比,精華無限糟粕眾多,如何選擇好的、適合孩子的教材,是一大難題。

現在流行的做法,是把古代蒙童的讀本,例如什麼《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作為教材給孩子講。這些啟蒙讀本字數不多,讀起來也朗朗上口,給孩子作為初步接觸傳統文化的教材,似乎是挺合適的。

但實際上,這些古代啟蒙讀物問題挺多的,一來是因為這些蒙文以文言文居多,對於小朋友的理解其實並不方便,畢竟我們現在的語言環境與古代有很大區別;二來更關鍵的是,這些讀物裡面包含的封建糟粕內容相當之多,非常缺乏現代文明「平等」、「自由」、「獨立」的精神,既要讓孩子去閱讀背誦,又要給他們辨明是非,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並不認為這些古代蒙文適合作為現代青少年學習國學的敲門磚。

如果讓我來選,我會選兩個種類的內容作為孩子接觸國學的第一步:一個是詩歌,另一個是歷史。

詩歌是中華傳統文化里最美麗而浪漫的內容,既充滿美感,又朗朗上口,豈不比什麼《三字經》、《弟子規》要好得多?詩歌蘊含著中國文化的文字之美、韻律之美和思想之美,有氣勢磅礴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有洒脫浪漫的蘇軾、有低吟淺唱的柳永,讓孩子從小接觸這些美麗的文字,不但能讓他們的學識文化得到增長,還有益於他們的審美和靈性的培養。

「腹有詩書氣自華」,詩歌,能提升人的氣質。

而讓孩子讀歷史,則是因為歷史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內容。歷史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情節有角色的故事,我們這一代人就是聽著講古大師的《東周列國志》、《興唐傳》、《三國演義》、《楊家將》、《水滸傳》等等歷史故事長大的。雖然這些演義畢竟是小說而非正史,但畢竟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接觸傳統文化的窗口。

而且中國歷史的記述方法,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把許多傳統的道德觀念都貫穿其中,這些道德觀念隨著歷史故事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遠勝於靠讀經背經去生硬灌輸。

而給孩子講國學的第二個難處,在於「無趣」。

我們都是中國教育系統培養出來的,現在又看著自己的子女進入這個系統。雖然期間有很多改變,但有一大特色是始終不變的,就是能夠把明明很有趣的內容講得無趣之至。

例如初中生學歷史,教科書不給學生講歷朝歷代的演進變遷、事件細節、人物感情,而是把歷史拆成一個個框架,例如政治史、文化史之類,再把各個歷史時期的相關概要抽取出來放進去。如此一來,學生固然對歷史能有一個高屋建瓴式的俯覽,但也失去了了解一個個具體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趣味。就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只剩下一副森森的骨架。

近幾年,我在電台主持歷史講堂節目,收到最多的聽眾留言就是「如果當年老師像你這樣講歷史,我一定會愛上歷史的。」

連富有故事的歷史都能這麼無趣,相對更單調,也更深奧的「經」和「文集」,就更容易讓孩子哈欠連連了。

如此一來,你給孩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孩子又怎麼可能理解呢?學了還要整天溫習,這不是悶死人嗎?

少年兒童的心性,就是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喜歡新奇好玩、有趣豐富的東西。所以給孩子講國學,也要如孔老夫子那樣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給他們講解不同的內容。

低年級的,可以先聽聽歷史故事,誦讀一下唐詩宋詞;年紀稍長,可以學學《論語》《孟子》,讀一下《史記》和《資治通鑒》;再往上,才可以按照興趣和時間,從經史子集之中選取適合的內容去細讀。

至於給孩子講國學的第三個難處,則在於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中國的傳統文化,積累了數千年的時間,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社會狀況,也造就了不同的時代觀念和文化特色。例如先秦時期,列國分布諸侯爭霸,人才流動性大,良禽擇木而棲是社會的普遍觀念,連一國的丞相要去別國出使,必須先把相印上交,以免去了之後被別國羅致。可到了漢朝,大一統和中華帝國核心的觀念形成,則蘇武牧羊成為模範典型,而李陵雖然滿身冤屈,卻始終得不到國人的諒解。那麼我們給孩子講的時候,如何去判別引導呢?

還有,中國的傳統文明是以農耕文化為主的文明,與西方以貿易為主導的文明體系有很大區別。但到了近現代,世界的交流和互動變得越來越緊密,相互影響越來越大,老大中國因為備受欺負,繼而發奮圖強,接受西方的許多優秀文化和知識,改造中國以自強。經過百年奮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許多的觀念和社會運作模式,都已經與世界接軌。

如此一來,我們在給孩子講國學的時候,就會發現傳統文化里有許多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觀念和內容。例如傳統文化強調君臣綱紀、尊卑有別,而現代文明強調人人平等、自由意志。

如果我們不能在給孩子講國學的過程之中,以現代的先進觀念作為前導,對傳統文化里的一些不合時宜、乃至禁錮思想的內容加以分析批評,那麼孩子在學習國學的過程之中就不免營養不良,影響思想的發育了。

但是,要能夠對國學的內容加以判斷、分析和批判,就需要我們家長自己先建立起現代文明的觀念,也需要我們自己對國學的內容有相當的了解認識。

這個要求,其實還真不低。

不過我常常覺得,教育不僅僅對被教育者有益,對教育者本身也有莫大的好處。伴隨著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提高,既是對父母的考驗,也是身為父母的一種幸福。如果我們僅僅是養育孩子,卻沒有和他們同步成長,那麼到了一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孩子與你的距離越來越大,你們之間甚至無話可聊,這豈是我們的本願?

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做家長的能夠為孩子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和各種各樣的努力,又豈會被這區區幾個難點給攔住?「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只要加強對國學的學習了解,找對給孩子講國學的方法,那麼給孩子講國學,也並非太過困難之事了。


推薦閱讀:

魔爪編程|Scratch 基礎課(5)打地鼠
學習力|頑斗坊思維學習力之要點圖記簡介
我們不上課,我們只是思維的啟迪者!
《超強寶貝》童星藝術團隨眾明星愛心公益行
創客教育的SWOT

TAG:國學教育 | 少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