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心理學 一 似動現象 視覺
動現象。他相繼呈現一條垂直(a)和一條水平(b)的發亮線段(見圖似動現象
實驗示意),改變兩條線段呈現的時距,並測量對它們的知覺經驗。結果發現,當兩條線段的距離短於30毫秒時,人們看到a、b同時出現;當時距長於200毫秒時,人們看到a、b先後出現;當時距約為60毫秒時,人們看到線段從a向b運動。韋特海默解釋說,當視網膜受到兩條線段的刺激後,會引起皮層相應區域的興奮。在適當的時空條件下,這兩個興奮迴路之間發生融合,形成短路,因而得到運動的印象。似動主要依賴於刺激物的強度、時間間隔和空間距離。這些物理參數的相互關係可以用科爾特定律來表示:①當刺激間的時距不變時,產生最佳運動的刺激強度和空間距離成正比;②當空間距離恆定時,刺激物的強度與時距成反比;③當強度不變時,時距與空間距離成正比。
有人認為,對似動具有重大意義的不是刺激的時距,而是刺激的持續時間。如a、b兩個刺激,a呈現100毫秒或更長一些,那麼在a、b之間根本沒有時距時,也能知覺到最好的運動。 人們在電影銀幕上看到的物體運動,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區別的靜止畫面產生的,這種運動叫動景運動。1833年J.A.F.普拉托設計和製造了第一個動景器。在一個圓盤分成的各個扇形平面上,依次畫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聯繫著的舞姿,當圓盤旋轉時,人們即可看到連續運動的舞蹈動作。後來的電影攝影技術和電影放映機,就是根據動景運動發生的原理提出和製作的。在黑暗中,如果注視一個細小的光點,人們會看到它來回飄動,這叫自主運動;在皓月當空的夜晚,人們只覺得月亮在「靜止」的雲朵後徐徐移動。這種運
動是由實際飄動的雲朵誘發產生的,因而叫誘發運動;在注視傾瀉而下的瀑布以後,如果將目光轉向周圍的田野,人們會覺得田野上的景物都在向上飛升,這叫運動後效。在所有這些場合,看到的運動都不是物體的真正位移,所以也是似動現象。 近20年來,心理學家們對似動與真正運動的關係、似動的機制、似動中圖形因素與運動因素的相互關係、似動的深度效應等等,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這些研究對揭示人們怎樣從周圍環境中拾取運動的信息提供了寶貴的資料。yundong zhijue
運動知覺perception of movement 物體的運動特性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運動知覺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密切關係。正確估計物體運動的速度,是生產操作、交通航行、體育運動及軍事射擊等的重要條件。 運動知覺包括對物體真正運動的知覺和似動。真正運動,即物體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從一處向另一處作連續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覺就是對真正運動的知覺。似動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把靜止的物體看成運動的。運動知覺直接依賴於對象運行的速度。物體運動的速度太慢或太快,
都不能使人產生運動知覺。例如人們不能覺察手錶上時針的運動。剛剛可以覺察的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最小視角範圍(角速度)叫運動知覺的下閾。物體運動的速度超過一定限度,人們就看到瀰漫性的閃爍。看到閃爍時的速度是運動知覺的上閾。運動知覺的閾限依賴於目標物在視網膜上的位置、刺激物的照明和持續時間、視野中有無參照點、視野結構的一般特點以及對象離觀察者的距離等。例如,當刺激呈現在視野中央而且對象與背景間具有較大的反差時,人們能夠察覺的最小速度為每秒1分弧度; 如果刺激呈現在視野的邊緣,速度閾限將顯著上升,達每秒10~20分弧度。在運動知覺中,視覺、動覺、平衡覺和觸摸覺都可能參加,其中視覺起著重要的作用。
當物體運動時,人們從什麼地方得到關於物體運動的信息?一種最簡單的設想是把相鄰視網膜點相繼受到的刺激看成運動知覺的信息來源。例如,當物體從A處向B處運動時,物體在空間的連續位移,使視網膜上相鄰部位連續地受到刺激,經過視覺系統的信息加工,就產生運動知覺。R.L.格雷戈里把這種運動系統稱作網象運動系統(圖1網象運動系統)。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神經生理學關於動物視覺系統的運動覺察器的研究,為解釋運動知覺的生理機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當一個運動著的物體刺激視網膜上對運動敏感的感受野時,便激活視覺系統高級部位的相應神經細胞,從而產生了運動知覺。
但是,運動知覺的實際情況比上述解釋要複雜得多。人們在知覺物體的運動時,眼睛、頭部和身體也經常在運動。當人們主動用眼睛追蹤運動著的物體時,物體投射在視網膜上的映象是相對靜止的,運動知覺卻依然產生;當人們隨意地移動身體、頭部或眼睛時,周圍靜止的物體就會連續刺激視網膜的不同部位,但卻不引起運動知覺。可見,僅僅用網象運動系統來解釋運動知覺是不夠的。 為了知覺到運動,人們還需要具有關於自身運動或靜止的特殊信息。這種信息可能來自身體運動時肌肉的動作反饋;也可能來自大腦發出的動作指令。研究表明,由大腦指示眼睛運動時所產生的「外導」信號與由視網膜映象提供的視覺信號,可能存在著相互抵消的作用。當物體運動而人眼
靜止時,來自視網膜的信息沒有為大腦發出的動作指令所抵消,使人看到了物體的運動。同樣,當人眼追蹤運動著的物體時,只有大腦發出的動作指令而沒有視網膜映象運動的信息,也使人看到物體的運動。可是,如果物體靜止,而人們移動自己的眼睛,那麼人們不僅得到來自視網膜映象運動的視覺信息,而且得到由大腦發出的動作指令所提供的非視覺信息,這兩種信息互相抵消,結果使人看到靜止的物體。有人假定人腦中存在著某種比較器或視覺穩定中樞,它是兩種信息相互作用的場所。這種運動系統叫做頭-眼運動系統(圖2頭-眼運動系統) 除視網膜映象移動提供的視覺信息外,運動物體的其他一些特性對視網膜的影響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當物體的運動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時,物
體在視網膜上視象大小的變化,提供了物體「逼近」或「離去」的信息。再有,當一個物體在空間運動時,它的背景的紋理結構時而被遮擋,時而顯露出來。這樣在視網膜上也出現不同的刺激流。這種現象叫活動的視覺遮擋。它對運動知覺也有重要意義。 但是,能否用上述種種理由來解釋似動現象,現在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似動和真正運動的物理刺激都能使運動敏感神經元產生相同的反應,都能引起運動後效,因而它們具有相同的機制。相反,有人卻認為,似動和真正運動的知覺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知覺,它們的機制應該是不同的。由於似動的種類繁多,情況很複雜,現在還沒有一種統一的理論能夠解釋所有的似動現象,更沒有一種理論能夠解釋所有的運動知覺現象。shijue視覺vision 光刺激作用於視覺器官而產生的主觀映象。眼、頭部的主動協調運動以及眼球的不隨意運動是視覺映象形成的必要條件。人們通過調整眼和頭部位置,使外界刺激物的象恰好落在視網膜的中央凹處。同時,眼球的自發運動又使網膜象總是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一旦消除了這種運動,就會導致視覺映象的喪失。因此,視覺系統主要是對光的投射模式的變化產生反映的。 視覺刺激的性質 視覺的適宜刺激是一定波長範圍內的電磁輻射,即光波刺激。電磁輻射的波長範圍很廣,從10(-14次方)~10(8次方)米,但只有波長為380~780納米的電磁輻射刺激才能引起視覺,這是可見光譜的範圍(圖1電磁輻射波範圍及可見光譜)。在可見光譜範圍內,不同波長的刺激能引起不同的顏色感覺。長波端700納米的光波引起紅色感覺,短波端400納米的光波引起紫色感覺。它們之間不同的波長則又分別引起橙、黃、綠、藍等色的感覺。
混合可見光譜各波長則引起白色感覺。如太陽光是白色的,它就是各種波長的光混合的結果。如果我們讓一束太陽光通過三稜鏡折射到一幅屏
幕上,就可以清楚地見到一條具有多種顏色的光譜。
視覺系統的基本結構及功能 人眼是視覺系統的外周感受器(圖2人眼球解剖示意圖)。眼球壁由鞏膜、脈絡膜和視網膜組成。鞏膜在眼球
壁最外一層,它的前面部分是透明的,叫角膜。外界光線從角膜射入
眼內。脈絡膜緊貼鞏膜,脈絡膜的前房形成虹膜,虹膜中央的開口便是瞳孔。瞳孔的縮小和擴大控制進入眼內的光量,強光照射時縮小,弱光
照射時擴大。虹膜的後面為水晶體。水晶體在睫狀肌的控制下可以改變
其曲度,使遠近不同的物體的象都能聚焦在視網膜上。
視網膜位於眼球的第3層,它是接受光波並對其信息進行預加工的細胞組織。它主要由3種細胞層組成,按光線傳入方向,依次是神經節細胞層、雙極細胞層和感光細胞層。人的每隻眼內共約有1.2億個桿體細胞
和650萬個錐體細胞。它們沿著視網膜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視網膜中央的黃斑部位及中央凹大約3□視角範圍內只存在著錐體細胞。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錐體細胞密度最大,每平方毫米有14萬個,因此中央凹的視敏度最高。在黃斑以外,桿體細胞數量增多,而錐體細胞數量則減少。在離中
央凹20°處桿體細胞的密度最大。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的功能不同。桿
體細胞是暗視器官,在低照度水平下起作用,對弱光反應靈敏,但它不
能感受顏色,也不能辨別物體的細節。錐體細胞是明視器官,它在高亮
度水平(約在0.01瓦特以上的亮度)發生作用,能產生色覺和辨別細節。
在通常情況下,中央凹處錐體細胞和雙極細胞之間以及雙極細胞和神經
節細胞之間,只有一對一的連結,這種連結保證了中央凹處能產生精細
的視覺。但在中央凹處以外的地方,往往是好幾個、甚至上千個桿體細
胞才與一個雙極細胞連結。這種情況一方面使精細分辨能力降低,但由
於神經興奮的總合作用,卻提高了對微光刺激的感受性。
視網膜的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通過與其相連結的神經纖維穿過視網膜會聚在一起,形成視神經,它將神經衝動傳到大腦皮層的枕葉,在這
里對視覺信息進行複雜的加工,最後產生視覺映象。
視覺的基本現象 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視覺感受性 眼睛的光感受性與光的波長、刺激強度、在視網膜上的刺激位置以及眼睛本身的功能狀態等因素都有密切的關係。人眼對光
的強度具有極高的感受性。實驗證明,人眼能對7~8個光能量子發生反應,甚
至在某些情況下 2個光能量子就能引起人眼對其發生反應。在大氣完全透明,能見度很好的條件下,人眼能感知1公里遠處1/4燭光的光源。感
受性和光的波長也有關,在明視覺條件下,人眼對波長550~560納米的
光最敏感,但在暗視覺條件下,人眼最敏感的波長範圍是500~510納米。
人眼對色調的感受性在視網膜內不同的部位是不同的。視網膜的中央對顏色的感受性最高,能感受和分辨各種顏色。視網膜的邊緣幾乎看
不見任何顏色,因為這個部位只有桿體細胞。同時,人眼對光譜不同色
調變化的辨別也是很不相同的,對一些色調如494納米的青色和585納米的黃色,眼睛能區別出很微小的變化,但對另一些色調,如光譜上的紫端和紅端的變化卻很難覺察出來(見顏色視覺)。
視覺的適應 光刺激持續作用於視覺器官一定時間後,可以引起視覺感受性的變化,這種現象叫視覺適應。最常見的有光適應和暗適應。
人從光亮環境進入暗室,開始時看不見周圍的東西,經過一段時間後才逐漸區分出物體,眼的這種感受性逐漸增高的過程叫暗適應(圖3對
高亮度適應後的暗適應過程)。暗適應速度最初是迅速的,10分鐘內即能
完成大約60%,完全暗適應約需30~40分鐘。曲線的第1段是錐體適應,第
2段是桿體適應。暗適應主要是桿體細胞的功能。
暗適應包括兩種基本過程:瞳孔大小的變化和視網膜感光化學物質的變化。從光亮到黑暗的過程中,瞳孔直徑可由2毫米擴大到8毫米,使
進入眼球的光線增加10~20倍,但這個適應範圍是很有限的,瞳孔的變
化並不是暗適應的主要機制。它的主要機制是視網膜的感光物質──視
紫紅質的恢復。視紫紅質是由維生素A醛和一種特殊蛋白(視蛋白)結合而成的。視紫紅質感光後退色,分解為視黃醛和視蛋白;在暗處視紫紅質又重新合成。視覺的暗適應程度是與視紫紅質的合成程度相應的。
從黑暗處走到強光下也有一個適應過程,一開始強光使人眩目,睜不開眼,但經過很短的時間,周圍的景物又能看清了,這是光適應現象。光適應主要是中央凹錐體細胞的功能,對光的適應過程是非常快的,大約
1分
鐘左右就全部完成。 在光適應過程中,一方面瞳孔相應縮小以減少落到視網膜上的光量,另一方面則由暗適應時桿體細胞的作用轉到錐體細胞發生作用。人眼可以忍受相當高的光能量刺激。
視覺後象和閃爍融合 光刺激作用於視覺器官時,在眼睛內所產生的興奮並不隨著刺激的終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短暫的時間。這種在刺激
停止後所保留下來的感覺印象稱為後象。
視覺後象分正後象和負後象兩種。正後象是一種與原來刺激性質相同的感覺印象。如果後象是一種與原來刺激相反的感覺印象,如光亮部
分變為黑暗部分,黑暗部分變為光亮部分,則為負後象。正負後象的發
生是由於神經興奮所留下的痕迹的作用。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顏色
的光刺激,則負後象是原來注視的顏色的補色。後象的持續時間受刺激
的強度、作用時間、接受刺激的視網膜部位及疲勞等因素的影響。
在視覺中,如果光刺激斷續出現就會引起閃光的感覺,如果斷續達到一定頻率則會引起連續的光感覺。引起連續感覺的最小頻率叫做閃爍
臨界頻率(CFF)。不同的人的CFF的差異相當大,一般達到30~55周/秒時,就不再有閃爍感覺。CFF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光的波長、刺激強度、接受刺激的視網膜部位、刺激的面積以及機體的生理心理狀態等。
對比 視野中明度或色調不同的相鄰的顏色相互影響,使對象的明度或色調感覺發生變化的現象稱為對比。前者叫明度對比,後者叫顏色
對比。例如,同樣一種顏色,把它放在較暗的背景上和放在較亮的背景上,看起來暗背景上的顏色顯得明亮些,而亮背景上的顏色則顯得暗些。同樣兩個灰色小紙塊,一個放在紅色背景上,一個放在綠色背景上,兩者
相比較,可見前者帶有綠色,後者帶有紅色。對比現象表明,視網膜的鄰
近區域之間可能存在著許多視網膜內部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是產
生對比現象的生理基礎。
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視覺現象,如深度知覺(見空間知覺)、知覺恆常性及視錯覺(見錯覺)等。
眼球解剖示意圖Geshita xinlixue
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 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又譯為完形心理學。1912年在德國誕生,後來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與原子心理學相對立。它採取了E.胡塞爾的現象學
觀點,主張心理學研究現象的經驗,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經驗,在觀察現象的
經驗時要保持這種現象的本來面目,不許可將它分析為感覺元素,認為現象的
經驗是整體或格式塔,所以稱格式塔心理學。由於這個體系初期的主要研究是
在柏林大學實驗室內完成的,故有時又稱為柏林學派。主要領導人是M.韋特海
默、W.克勒和K.科夫卡。
格式塔學派是以似動現象的實驗起家的。主持這個實驗的是韋特海默,觀察者是克勒和科夫卡。實驗藉助於速示器,將a、b兩條發亮的直線先後投射在
黑色的背
景上。兩條線放映時間的相隔過長,例如2000或200毫秒,觀察者可先見a線,後見b線,沒有看見運動;時間相隔過短,例如30毫秒,便可見兩線同時呈現,
也沒有看見運動;如果時間相隔介於兩者之間,例如60毫秒,便可見a線向b線移動,或只看見運動,沒有看見線,這便稱作似動現象,與看電影時所見的相同。
電影的相片是靜止的,但放映時觀眾卻看見人物形象的活動。
前人早已發現這種似動現象,但韋特海默對於它的解釋則是新穎的。以前的心理學家在解釋運動知覺時,或採取眼球運動說,或採取後象混合說,或採取聯想
說,以為先有某些感覺元素,然後這些元素綜合起來,構成了運動知覺。但是韋特
海默對這些解釋一一加以排除。實驗證明,眼球運動至少需要130毫秒以上,60毫
秒時間是不可能產生眼動的。其次,後象混合說也難以成立,因為在產生似動現
象時,眼球沒有移動,如何能有後象的混合呢?第三,聯想說也得不到支持,因
為據似動現象
觀察者的報告,他們所看見的現象是一條線在移動著,或僅見運動而不見線,不是先見a線,後見b線,然後由兩條線的感覺,產生綜合作用,形成運動的知覺。因此,運
動知覺是一個格式塔,不能解釋為感覺元素的聯合。 韋特海默以前的心理學也有少數人認為一個整體不等於各部分之和。E.馬赫認為一個圓周的顏色和大小可以改變,但其圓周性不因之而變;一支曲調的連續
的音符可以改變,但聽來還是同樣的曲調。馬赫把圓周稱為空間形式的感覺,曲
調稱為時間形式的感覺。很明顯,他把感覺的意義擴大了,因而造成了混亂。但是
他和C.von埃倫費爾斯的形質說是同聲相應的。埃倫費爾斯把這些空間形式和時間
形式稱為「形質」,於1890年在一篇論文內提出形質的概念。他提問,空間和時
間的形式是一種新的元素還是舊的元素的集合呢?他的結論是一種新的元素。他
認為一個正方形是4條直線構成的,但是「正方形」可不是這4條線的集合體,它是
一種新的形式、性質或元素。所以馬赫和埃倫費爾斯的研究只是要在舊有的元素
外增加一個新的元素,並沒有根本否定元素主義。
格式塔心理學則認為,現象的經驗就是整體或格式塔,所謂感覺等元素乃是不自然的分析的產物。現實的經驗只能證明「感性的組織」。克勒說:「當我眼
看面前的書桌時,我便看到許多界線分明的整體在視野內各別分開,桌面上有一
張紙、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條香煙等。」他為了證明這些分離整體的現實性,認為不
妨試行將這些物體的部分與背景的部分合成另外一些整體,結果就可以有時失敗,有時有較好的成就,但其所造成的新整體與自然的整體相形之下,就不免離奇古怪了。
讀者也許以為這是由於人們日常應用過這些東西,習慣於把它們看成分離的整體。他說:「誰能否認一張紙、一支筆是大家熟悉的物體呢?我由於過去的經驗知道它的用處和名稱,因此,毫無猶豫地應當承認它們有充足的『意義』。但是根據這些
事實,可不能立即斷言,如果不知道它們實際的功用,一張紙或一支筆就將在我
們的視野內不能成為分離的整體。可能在我們具有那種知識之前,這同樣的實物雖然我們並不認識,也不能叫出它們的名稱,但是它們在視野內仍舊出現為個別的單元,分離的整體。」克勒還舉出許多其他實例為證。總之,在克勒看來,現象的經驗是整體,是單元,不是感覺元素。
韋特海默說,很久以來,歐洲科學的特點是認為科學的任務在於將複雜的東西破成元素。現在「如果以活生生的經驗請教於科學,問它對這些經驗能夠講些什麼,它便給你一大堆的元素如感覺、意象、感情、意志、動作和與這些元素有關的定律等,它對你說,請吧,你就用它們重新組成你的經驗吧。這就使我們在具體的研究上陷入困難,引起了傳統分析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很明顯,這個批評的矛頭不僅針對感覺論,而且也針對聯想主義。韋特海默把這些學說,譏評為鑲嵌說或包紮說。W.馮特認為心靈有將元素主動地綜合為整體的統覺,但在韋特海默看來,這個統覺說還是讓感覺元素佔據重要的地位。至於格式塔則「不是用主觀方法把原本存在的碎片結合起來的內容的總和,或主觀隨意決定的結構。它們不單純是盲目地相加起來的、基本上是散亂的難於處理的元素般的『形質』,也不僅僅是附加於已經存在的資料之上的形式的東西。相反,這裡要研究的是整體,是具有特殊的內在規律的完整的歷程,所考慮的是有具體的整體原則的結構」。T.H.利黑認為這就是格式塔心理學的核心的主張。
格式塔心理學有一條基本原則是組織。組織原則首先是圖形和背景。在一個視野內,有些形象比較突出鮮明,構成了圖形;有些形象對圖形起了烘托作用,構成了背景,例如烘雲托月或萬綠叢中一點紅。 在一個知覺野或知覺場中,鄰接的單元便與大小、形狀或顏色相似的單元連合在一起。反之,距離較大或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的單元,則各自分離,不相隸屬,主觀上如果硬把它們拉在一起,也難造成穩定的組合。在聽覺方面也有相同的現象的經驗。時鐘的聲音「的嗒」組成自然的節奏,改成「嗒的」雖暫時可能,但不久又恢復到「的嗒」了。
為了解釋似動現象,韋特海默曾提出腦歷程的交互影響的場論,認為腦內有一中心位置受了刺激時,便有一定大小的神經波傳播出去像投石於水時所引起的漣漪一樣。假使a點和鄰近的b點先後受了刺激,則a和b之間產生了短路。如果 a點傳出的漣漪達到最高峰而有類似的興奮圈恰恰從b點來到,神經歷程的方向便決定於a先到達的這個事實。a、b兩點越加接近,似動歷程產生的條件便越加有利,而這個歷程就是一個廣闊的特殊整體。格式塔心理學便運用這個場論解釋知覺單元的組合。E.G.波林說:「我們已經看到,格式塔心理學對於整體的重視導致其弟子們應用了場論。如果場內的材料由於互相作用的場力或由於它的作用類似於磁場或電場的作用而造成形狀,那麼經驗的項目構成結合的圖形就可以有時被理解了。」 格式塔心理學還用這個場論研究學習問題。克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被迫困居在特內里費島,便從事於黑猩猩學習的實驗。他給黑猩猩布置各種不同的學習情境,觀察它們如何解決問題,取得目的物──香蕉。這種情境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動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動物和目的物之間則由實驗者設置了障礙。動物必須觀察整個情境,領會目的物和障礙物的關係,然後克服障礙,解決問題,取得食物。這種學習稱作頓悟學習,與E.L.桑代克的試誤學習不同。試誤學習的障礙不是動物所能觀察得到的,以致它們只得進行盲目嘗試,試而誤,誤而再試,最後僥倖得到了成功。而頓悟學習則是動物領會情境的關係,或利用手杖將香蕉拉到手,或把箱子重疊起來,躍登其上取得高懸於屋頂下的香蕉,或將目的物推向相反的方向,用迂迴的方法達到目的。總之,動物在頓悟學習的情境內,能夠憑自己的智慧使整個學習場得到知覺的改組。本來是黑猩猩用作玩具的手杖,現在可變成它用以拉取目的物(香蕉)的工具了。波林說:「這就是心理學的新篇章。」這一新篇章把各項經驗的組織描述為可感知的客體,再把這些客體的結構描述為更大的系統,而不與『感覺』或其『屬性』發生任何關係」。波林對格式塔心理學的這個總結是相當正確的。
sushiqi
速示器tachistoscope 在短暫的時間內呈現視覺刺激的儀器。它是由德國生理心理學家A.弗爾克曼於1859年發明的,是心理學實驗中最早使用的儀器之一。 一個多世紀以來,速示器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心理學研究,如反應時、注意、視知覺、學習與記憶以及圖象識別等方面。速示器控制呈現時間的方式有兩類:①控制照明時間,如鏡子速示器(見圖鏡子速示器)。圖中L1與L2是照明用的小日光燈;S2是放置刺激卡片的地方,S1是呈現刺激物之前被試的注視面;M為單向玻璃;W1和W2是與S1、S2相對應的孔,可以在這裡加間隔宿小呈示面或加濾光片改變呈示面
的亮度;O為被試的觀察孔;圖中的虛線表示光線透射和反射的方向。當L1亮時,被
試通過O看到S1,此時L2暗;只要L2—亮,L1即熄滅,此時被試通過O看到S2上的刺激卡片,呈現時間由主試確定。②用不同形狀的快門瞬時遮擋刺激,如旋轉盤快門的速
示器。中國心理學家周先庚為研究漢字豎排或橫排的閱讀,於1929年設計製造的四門速示器即屬此類。它的呈現場是圓的,由 4塊擋板組成的另一圓面正好覆蓋住呈現場,四門速示器也因此而得名。該速示器的每塊擋板和彈簧與電磁鐵相聯接,被
試按鍵時 4塊擋板可以分別向旁側、上方和下方滑動,從而顯露或覆蓋呈現場,其顯露時間通過按鍵可以隨意控制。現代速示器的製造仍按上述的兩個原理,但其性能已大大改進。如用安裝在幻燈機上的電控快門可以準確地控制呈現時間;用帶有180□異相快門的兩個幻燈機,可以使呈現場上的亮度在刺激呈現之前、之中和之後保持不變,這就避免了被試因網膜適應時間不同而對實驗結果造成的不同影響,並且防止了後象的產生。用專門的時間控制系統控制照明,還可以事先安排刺激的呈現時間與間隔時間。
鏡子速示器示意圖:推薦閱讀:
※當我們拍電影時,演員該如何做?
※上海宣傳片製作的創意來源
※第89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影片《奇幻森林》怎麼樣?
TAG:電影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