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君:如何使問題消弭於萌芽?
今天是柳君書房陪伴你的第13天。
▼
本篇關鍵句
緩衝機制的構建需要在資源充裕時進行。
在充滿稀缺的世界中,漫長的截止日期就是釀造麻煩的問題所在。
當我們的帶寬承受負擔時,最簡單的障礙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迫近截止日期的稀缺體驗,起因於人們在充裕時所採取的時間管理方式,我們在「富足」時往往想不到為將來留有餘閑。
只要規劃和管理好「帶寬」,稀缺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01
《稀缺》:
「我們會對時間進行規劃和管理,卻不會對帶寬進行規劃和管理。我們很少會關注自身起伏不定的認知能力。與飲食、睡眠和鍛煉身體等生理能力相比,就更體現了我們對認知能力的忽略。與許多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一樣,我們以大腦謀生,卻對大腦每日的節律知之甚少。」
柳君說:人們以為重要的是「管理」好時間,於是每天在隨身小本上列明當天需幹完的活兒,完成一個任務便打一個勾。
如此,成就感是有了,但時間一長發現活是做了不少,但大量時間都被耗費在非自己干不可的事情上。
對於很多人來說,認知能力、帶寬,都是非常模糊的概念。
越繁忙的人越繁忙,直至在「繁忙」中享受被人需要的感覺。對,這只是一種感覺。
人們以大腦謀生,卻完全不了解大腦是如何進行工作的,也沒有能力對自己的大腦進行有效管理,包括但不限於拓展帶寬,提高認知能力等。
02
《稀缺》:
「帶寬是一種核心資源,我們在為人父母、學習、強迫自己去健身、思考自身的人際關係時,都會用到。帶寬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做出的選擇。」
柳君說:
帶寬是核心資源。卻也是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資源。
人們常常以為窮人和富人的根本區別在於擁有金錢的多寡,實際卻不然。
一個認知能力不足的窮人即使在立即擁有了一定量的金錢後,也會在一段日子之後回歸到之前的貧窮狀態。
這個結論已被大量科學實證研究所證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稀缺》中查找,或翻看柳君書房《稀缺》系列的前幾篇文章。)
人的一生由決策組成,人們不停的做著各種決策,正是這些決策形成了人和人之間的不同。
帶寬充足時,人們更容易做出明智的決策,進入良性循環。
帶寬會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進而決定行動,最終形成不同的結果。
03
《稀缺》:
「沿著稀缺的線索向上追溯,我們就能看到充裕:蕭條,是由我們在繁榮階段的行為所導致的;最後一刻的拼湊,是由我們之前幾周的不作為造成的。」
柳君說:
資源充裕時,人們更容易做出明智的決策。
資源充裕時,必須為將來可能遭遇的變故和風險做充足的準備。
社會上常見的現象是:富裕的人擁有更多儲蓄,而窮人的賬戶里則沒有錢。
一方面是富裕之人有能力、有閑錢儲蓄,他們擁有相關認知能力,懂得儲蓄對防控未來風險的重要性。
而窮人則常常「月光」,將手上賺到的每一分錢都花掉,甚至不惜向未來透支、借貸。
正如作者所說,蕭條,是由我們在繁榮階段的行為所導致的。
這個狀態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呈現。
比如孩子年幼時,父母把孩子扔在老家,不聞不問,更別談幫助其建立好習慣了。待到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將其接到身邊後,一方面發現孩子與自己的關係不親密,同時更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憤怒不已。
這便是在資源充裕時,也就是在孩子年幼建立習慣、形成性格的關鍵幾年,父母們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沒能盡好教養子女的責任,問題被隱藏了,直至最後爆發。
很多的問題少年均出自單親家庭或留守家庭就是這個原因。
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大學畢業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前幾年如果不斷的跳槽,不停的找新鮮感,一晃幾年過去了,便不可能建立在某個模塊的核心競爭力,從助理執行者順利過渡到專業執行者,而是原地踏步。
這些都是生活中稀缺的表現。
好了,《稀缺》到今天就告一段落了,明天我們開始精讀另一本書。
版權聲明:本文為楊柳君原創文章,來源微公號:柳君說(y823021823)
推薦閱讀:
※高階銷售團隊管理之破解團隊執行力低下的難題
※關於制度——讀馬伯庸的《怎樣讓大明變得透明》
※方法 | 審視和預判這個世界的思維框架
※這麼巧,我司的運營管理也停留在農耕時代耶
※有哪些著名的檔案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