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楊柳君:你為什麼總有忙不完的活?

今天是柳君書房陪伴你的第13天。

今日話題 ~

「救火」

01

當馬路上呼嘯而過趕赴救火的消防車時,伴隨著令人緊張的警鳴聲,可以想見火災現場的緊迫、危急和忙亂。

只有到真的發生火災,而且火勢危急到一定程度時,人們才會撥打消防隊的緊急電話尋求幫助。

可想而知,在接到報警的那刻,消防隊里的氣氛是多麼緊張,消防官兵們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穿戴完畢,上車出發。

02

救火中的安全防護,路途中的安全須知,這些被培訓和訓練了無數遍的技能,在那個緊要的關頭,居然會出現大的紕漏。

正如我之前一篇文章里提到的,不少消防隊員是死於奔赴火場時的交通意外中,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原來是坐在車上的消防隊員沒有系好安全帶。

難道消防隊員們不明白系好安全帶的重要性嗎?

他們當然知道。

但因為任務緊迫,時間寶貴,這些重要的自我保護舉措居然被放置在了「管子」之外,被忽視了,乃至消防官兵們為此一次又一次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

03

在組織里,在生活中,不少組織的領導者和個人正充當著消防隊員的角色。

他們有永遠也忙不完的活,永遠也救不完的火,每天都緊張的撲向現實中的「火災」現場,撲滅一個又一個或大或小的火勢。

卻從不願花時間思考:如何避免火災的發生,如何從系統、結構的角度防範火災的出現?

在他們眼裡,最重要,或者唯一重要的只有——救火!

於是,在他們的「英明」領導下,組織里火勢不斷,人們不得不跟著手忙腳亂的四處救火,疲憊不堪。

每次卻都是這邊的「火」剛撲滅,那邊的「火」又燃了起來。

04

作為一個個體,不少人也長年過著類似消防員的生活。

他們不給自己做人生規劃,不設定目標,不為明天的生活制定一步步可實現的步驟,並採取行動。

而是過一天算一天,抱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使自己長期處於落後一步的狀態。

關於救火型組織,《稀缺》的作者介紹到:

組織學專家羅格.博恩和拉姆錢德拉.賈庫瑪認為,救火型組織有幾條共同特徵:

  • 第一, 這種組織「問題太多,時間不夠」;

  • 第二, 這種組織會解決緊迫問題,但對於非緊急事務,無論其重要性有多高,都會被擱置;

  • 第三, 這種行為會導致層疊效應,致使要去完成的工作量變得越來越大。

05

簡言之,他們的時間都用在撲救火災上了,要忙於應付四處不斷冒出來的新火焰,卻沒有人為此採取任何防範措施。

問題永遠太多,時間永遠不夠用,組織里從上到下永遠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做規劃,沒有時間制定行動方案和步驟。

任務總是那麼急迫,時刻處於火燒眉毛的「緊要關頭」。

06

那些真正對組織未來最重要的事項,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無論有多麼「重要」,都會被擱置,而且極有可能會被無限期的擱置。

直至這些重要不緊急的事務,最後以既重要又緊急的「突髮狀態」呈現,緊急到必須馬上應對的境地,人們才會再重視它,並採取滅火行動。

於是回到了救火的狀態。

火為什麼會燃起來?責任人是誰?下次如何避免火災的發生?

從沒人去追問。

人們認為火勢既然已經被滅下去了,那麼好吧,咱們趕去另外的地方救火。

於是任務疊任務,任務越堆越多,等待要完成的工作量越來越大,直至不堪重負。何談餘閒?

沒有餘閑,就極有可能做出重大的,卻是錯誤的決策。

07

人們該怎麼辦呢?

坐視救火的狀態持續下去嗎?

當然不是!

救火型組織需要一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稀缺》的作者告訴我們:

組織「贅肉」一點一點地被削掉,隨之一同被帶走的,還有餘閑。

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很希望能擁有一位幹將,不是整天想著如何將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而是能超脫於每日的管窺心態,確保組織擁有足夠的餘閒。

他所關注的問題,不是今天需要完成什麼工作,而是明天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突發事件,而這些突發事件又會如何影響緊張的工作計劃。

一定要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存在,能夠保證專註於當下工作目標的人們,不會向未來的項目借用資源,並因此耗盡餘閒,將組織拉入未來的帶寬陷阱。

08

每一個組織,尤其是處於救火狀態的組織,急需這樣的一位幹將,他的主要職責不是為組織省錢,而是帶領組織脫離管窺心態。

他不僅關注「管子」內的事項,更關注「管子」之外的重要事項,把握好之間的平衡,並確保組織有足夠的餘閒。

只有擁有足夠的餘閒,決策者才可能做出對組織長遠更有利的決策。

這位幹將需要關註明天可能會發生的突發事件,並預判突發事件對組織的影響。盡量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或者力求將突發事件對組織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09

幹將的存在,確保了組織不向未來的項目借用資源。

向未來借用資源,對組織、對個人都是成本很高的一種生存方式,會帶來很大的帶寬負擔。

向未來的項目借用資源,會耗盡組織和個人的餘閒,最終步入帶寬的陷阱,陷入稀缺。

使組織和個人進入非常低效的能量循環。

因此,不論經營企業,還是經營自己的職業生涯,「救火」都是應極力避免的一種狀態。

版權聲明:本文為楊柳君原創文章,來源微公號:柳君說(y823021823)

推薦閱讀:

年輕管理者的第一堂基礎課
持續的「喜悅」與「等不及」
請問香港的「小區」有沒有「圍牆",住在香港沒有圍牆「小區」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Coaching, Mentoring and Counselling
金立 波導的幻化、大顯的遺孤

TAG:領導力 |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