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最佳戰爭片,沒有之一

和西部片、武俠片一樣,戰爭片也是一個老派、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過時的電影類型。

只需要關注好萊塢上世紀電影製作的風向標,就足以看出來這種變化。

美國電影協會曾經評選過20世紀百佳電影。

前十部中有四部是戰爭題材的,100部中有超過20%是與戰爭相關的。而到了21世紀,放眼望去,正當其時的是科幻、是超級英雄。

儘管戰爭片仍被電影學院、被奧斯卡所青睞,但是已經漸漸成為了票房的棄兒。翻看歷年的北美票房排行榜前十,整個21世紀,只有《珍珠港》和《斯巴達300勇士》兩部電影進榜。

而比起《現代啟示錄》、《拯救大兵瑞恩》這種同類型經典。不論是《珍珠港》還是《斯巴達300勇士》,均是場面大於故事,奇觀勝於內涵,戰爭元素的濃度顯然要弱了很多。

是什麼使得戰爭片越來越遠離普羅大眾的視野?

其實不是戰爭片被人們遺忘,而是戰爭片的骨架——「戰爭」被人們遺忘。

上世紀戰爭電影的狂潮是與兩次世界大戰密切相關的。

這兩次規模空前的戰爭震撼了全人類,而取材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文化作品又一次震撼了世人。

譬如著名的反戰電影:《西線無戰事》

人們不止是希望從影視作品中窺見戰爭的面貌,更是渴望從其中得到答案:「什麼是戰爭?我們又到底是為何而戰?」

即使是二戰過後,這種焦慮也沒有緩解了,冷戰的陰雲仍然籠罩在東西兩個半球,覆蓋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擔心會再來一場美蘇主導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表現冷戰憂慮的代表電影:《奇愛博士》

而隨著蘇聯的解體,這種焦灼被顯著地減輕了,但戰爭真的遠離了嗎?不,它就像一個幽靈,平時難以被人看到。

而一旦時機已至,它就會顯出可怕的原形。

《血戰鋼鋸嶺》就把遠離我們已經許久的惡魔在此拉回到觀眾的眼帘。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兩段式敘事結構。

以鋼鋸嶺之戰為界碑,前半部分的劇情輕鬆明快,新兵營里笑點不斷,如果忽略掉畫面和背景,只聽聽電影院里此起彼伏的笑聲,可能很多人還會以為這是一部喜劇片。

不得不說,影片的前半部分,不論是敘事手法還是人物刻畫,都過於老套。

不論是男主邂逅女主時望著她傻笑,還是幾個鏡頭過後在馬路旁強吻女主的舉動,都是老右派直男戀愛觀的體現。

一切都讓我恍惚間回到了上個世紀。

「這戀愛談得也太直截了當了吧!羅曼蒂克在哪裡?」

無怪乎《血戰鋼鋸嶺》上映的當日,就有影迷在群內吐槽:「女主怎麼愛上男主的?感情戲來得莫名其妙」

直到美軍爬上鋼鋸嶺、戰鬥開始打響的那一刻,才讓我平靜了一個小時的血脈頓時噴張起來。

從這一個爆頭開始,戰場變成了地獄。

被炸斷的雙腿,彷彿是從絞肉機里拉出來似的。

夜晚和地道里日本兵的突然湧現,更是讓我找到了一種看鬼片的感覺。雖然海報上寫的是12歲以下小孩在觀看時需由家長陪同。但是我很想建議一句:家長真的不要帶小孩來觀看此片!(嗯,其實我的建議是,不管什麼電影,家長都不要帶小孩去電影院看)

不是3D,卻讓觀眾有種不自覺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多戰爭片,會讓你產生一種「戰爭一點都不可怕」、「我能拯救世界」的錯覺。

但在這部電影里,儘管主角數經大難而不死,你仍然只會帶入無名無姓、慘遭殺戮的士兵甲和士兵乙。

而不會誤以為自己是那個僥倖活下來的主角。

儘管在戰術細節上沒有嚴格遵照史實,但是在對戰爭殘酷性的刻畫上,絕對是超一流超寫實的。甚至遠超《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連》這種大作。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沖繩島鋼鋸嶺,而真實的沖繩島之戰同樣殘酷無比。沖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而沖繩島登陸戰又被稱作「破門之戰」。

但因為日本此時大勢已去,他們很清楚,沖繩島是守不住的。所以此戰的目的不是守住沖繩,而是儘可能多地消滅美軍有生力量,讓美國人流血流到不敢貿然進攻日本本土,繼而爭取一個有利的停戰協定。這也是為什麼影片中的日軍沒有砍掉懸索,而放任美軍上來與其交火。

然而,日軍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行動非但沒有為自己爭取有利的媾和條件,反而是使廣島、長崎遭受到了原子彈的轟炸。最終日本無條件投降。

因為戰術目的的特殊,這場戰爭自然而然就死傷慘重。

日軍傷亡八萬餘人,美軍傷亡七萬餘人。不止是交戰雙方,而沖繩島上的居民也遭受了滅頂之災,逾14萬人死亡。大戰過後,小小的沖繩島上摞滿了層層屍體。

借用海明威的一句話:

「在現代戰爭中,你會像一條狗一樣,毫無意義的死去。」

不管你在社會上的角色是什麼,不管你有多麼愛你的父母、妻兒。一旦進了戰場,半條命就已經獻給了死神。

如牲畜一般跪倒在地,任人宰割:

我一直有一個很悲觀的看法,那就是有生之年,我們還會親眼看到戰爭的猙獰面貌。

在人類歷史上,戰爭是一種常態,我不相信以人類目前的文明程度能夠完全避免戰爭、以及對於平民的無差別殺害。

儘管本片的反戰思想貫穿始終,但本片也不是逢戰必反,即使明知戰爭的殘酷性,但男主主動從軍,從未懷疑過這場戰爭的必要性,該打的還是要打,但是戰爭的目的從來都不是仇恨和殺人。

本片雖然是一部實打實的戰爭電影,但是和一般刻畫戰爭殘酷性對人的異化的反戰電影不同。電影側重的其實是另外一個主題:「信仰的力量」

這也是本片招黑的一大原因,許多人都覺得,這部電影從始至終都透露著一股宗教狂熱:主角doss開掛的戰場經歷只是用於宣傳的神跡,梅爾吉布森就像是一個傳教的頭目,向觀眾灌輸「信仰即可得救」的基督教神話。

但其實,這部電影完全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要說誇張,真實的例子比電影中還要誇張。影片主角——道斯,是第一個拒服兵役者但卻獲得榮譽勳章的士兵。

&amp;lt;img src="<a href="pic3.zhimg.com/v2-aa35e"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pic3.zhimg.com/v2-aa35e</a>" data-rawwidth_="640"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_="640" data-original="<a href="pic3.zhimg.com/v2-aa35e"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pic3.zhimg.com/v2-aa35e</a>"&amp;gt;

他真的在槍林彈雨里來回救人十幾個小時而毫髮無傷。事後還有自稱狙擊手的日本俘虜說在鋼鋸嶺見過這個作死的衛生兵但每次沖他開槍子彈都會卡殼。因為這段歷史太過傳奇,所以電影很容易給人一種虛假誇張的印象。

儘管難以置信,但在沒有確切的反對證據的前提下,去質疑英雄是對其極大的不尊重。時間跨度那麼長,世界又那麼大,天底下總會誕生一些交合、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事。

至於道斯的宗教信仰,也的確是無比虔誠。道斯嚴格信奉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即使面臨牢獄之災也絲毫無悔,最終說服軍方,以基督教信仰為武器投身於戰鬥。

之所以許多觀眾會覺得過於煽情,則主要是因為文化背景的原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神論國家,而美國,則是世界上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在歐美的類型片中,有一類不容小覷的類別叫做:「宗教電影」:即以《聖經》當劇本,輔以適當的想像和猜測,將其中的故事影象化,比如默片時代著名的《萬王之王》。

梅爾吉布森同樣是個虔誠保守的天主教徒,他執導的電影《耶穌受難記》就是其宗教信仰的絕佳體現。

在拍耶穌之前,梅爾吉布森說自己非常痛苦、極度痛苦,必須對著耶穌靜坐冥想才能治癒自己靈魂深處的創傷,於是才有了拍這部片子的念頭。

電影作品本來就難以避免地會沾上導演本人的思想烙印,所以指責梅爾吉布森在電影中「兜售私貨」,是很匪夷所思的。又有誰的作品是能夠完全獨立於創作者本人思想和意圖之外的呢?

而且,影片中也沒有出現《勇敢的心》中那樣不加節制的煽情(這也是一部好片),電影《血戰鋼鋸嶺》已經十分克制了。更何況這種虔誠的信教理念的表達,並沒有使電影失色。

在美國,佔據人口絕大多數的基督徒看到道斯穿梭於槍林彈雨中而不死,會本能地聯想到神愛世人、拯救義人等宗教理念,可以在觀影過程中收穫心靈的震撼和體驗。但是在我們大多數不信教的中國人看來,則完全不會受「神跡」、「上帝之愛」等宗教美學概念的影響,這其中的美感是有缺失的。

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很建議去看看這部電影,即便你無法贊同道斯的宗教信仰,不明白那些教條和戒律,那也沒關係。

因為戰爭與人性是所有人都知曉的語言。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電影冊子 一個講述電影幕後故事的影評公眾號

推薦閱讀:

二戰時期法西斯國家有哪些?
希特勒為什麼敢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雅爾塔密約出賣了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起因是什麼?
二戰前,日本為什麼沒有向蘇聯宣戰?

TAG:電影 | 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