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成為你期待的那樣

Momself說——

上周發表了《你主動一點不行嗎?》,吊起了很多人的胃口。

雖然明知道孩子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很多人還是希望有一種方法,培養一個「更好」的孩子。這是父母的企圖心,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但我們怎麼更好地實現這種企圖心?而不只是父母焦慮下的緣木求魚?

當我們想要「做點什麼」的時候,我們如何確保這些事是對孩子有幫助的,而不是反過來操縱或限制了孩子的成長意願?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悖論性的思路:我們的確可以做點什麼,但我們的對象是自己。「做點什麼」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最終少做一點。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文 | 李松蔚

圖 | Pinterest

上一期寫道,父母想讓孩子具有「主動性」,在邏輯上是悖論(點擊查看原文「你主動一點不行嗎?」)。同時我們賣了一個關子。說世界上有一些讓人羨慕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可以很有主動性地學習,工作,發展自己。父母不需要提什麼要求,孩子就能照父母期望「自發地」生長。這些父母只是運氣好嗎?他們為此做了什麼事呢?

這篇文章發出之後,很多朋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有人主張:「大人以身作則,孩子從小模仿。」

也有人說:「浸泡式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在理想的環境中潛移默化。」

有人提出一種策略:「父母不插手,把一件事變成孩子自己的事。」

還有人很哲學:「什麼都不做,只是等。」

這些說法都對,也都不對。說不對,是因為這個題目的問法就有陷阱。每個答案都很好,但如果父母以讓孩子「滿足自己期望」為目標,而設計一些方法,那麼這些方法越是成功,實際上越是妨礙了孩子「自發地」生長。

所以,父母還能做什麼呢?

破解這種邏輯悖論,需要一點腦筋急轉彎式的智慧。

答案是:父母調整自己的期望

不是讓孩子符合自己的期望,而是讓自己的期望符合孩子。不是畫個圓心去打靶,而是打完之後再畫圓。每個人都可以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會不會有一點大失所望?

然而,這個答案不是我信口開河。《道德經》里就已經寫過這樣的智慧: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翻譯一下,這段話的意思是:

最好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親近他並且讚美他;再次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畏懼他;最差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看不起他。你不信任別人,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有的人悠然自在,很少說什麼,事情自然就辦好了。老百姓還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如何,是不是跟當父母的感覺很像?

要讓孩子有「我自然」的體驗,做父母的人只要做到「悠兮其貴言」就好。很多東西是自然而然的,無須人為施加干預。就像餓了自然會吃飯,困了自然就想睡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對他人的關切、想讓別人認可自己的願望……都是與生俱來的。換句話說,你什麼都不用做,孩子就有了

主動性不用培養,它自然而然就在孩子身上。

你需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嗎?不用!TA 從能說話開始,就不停地問你「為什麼」,問到你頭疼。你也不用擔心孩子對生活沒有興趣。男孩子看到汽車就會兩眼放光,女孩子抱著洋娃娃愛不釋手,天性如此。你給他們一盒彩筆,他們就想在紙上塗塗抹抹。你把他們帶到海邊,給個小桶和鏟子,他們就伴著沙和海水從下午玩到晚上。孩子們的主動性天然俱足,你什麼都不用做。

想一想,這個過程是不是很美妙?

但你可能更疑惑了:「話是這麼說,但孩子們天性不一樣,也不是個個生來都那麼好吧?像我家孩子,我什麼都不做,他也不會喜歡學習。」

對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一方面,孩子的神經類型不同,感興趣的領域多少也有些不一樣。另一方面,這些父母也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他們很可能做了一些事——也許自己並不能意識到——打擊孩子的主動性。

打擊的根源,來自於大人的失望。因為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未必是父母這一刻想要的。有時候大人會控制不住把這種失望表現出來。

當孩子玩得很投入的時候,大人一臉嫌惡地說:「玩玩玩!一天就知道玩!學習的時候你怎麼沒有這個勁頭!」

也有時候,父母看似興奮地鼓勵孩子:「哇!這幅畫畫得好棒!再接再厲!」而鼓勵的背後,帶著一種淡淡的遺憾。潛在傳遞出來的信息是:「我們表現得很誇張,只不過是看在你還小的份上。實際上,這幅畫還不夠好。」

這些時候,你都會看到孩子眼中的光黯淡下去。

還有的時候,父母早早地就給孩子貼上了標籤:「我們家孩子不喜歡學習」。他們每一次用這個標籤,就把這個印象在孩子心中加固了一分。

他們可能以為自己「什麼都沒做」,但他們無形中做了很多。

要做一個「悠兮其貴言」的父母,絕不簡單。

並不是放任自流地「什麼都不做」,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調整自己的期望。

一旦調整了自己的期望,父母就會更多地從孩子身上發現讓人振奮的東西,哪怕孩子在「不務正業」,父母也會從中看到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或是善良的品質。他們不會在孩子玩遊戲打破紀錄的時候嗤之以鼻,翻過來又教育孩子「在學習成績上要勇於進取」。他們欣賞孩子的作品,看到的不是距離他們理想中的完美作品還有多遠,而只是去欣賞這個作品本身。他們很少貼標籤說:「孩子不喜歡學習」,因為他們知道,學習很大,孩子總有相對喜歡一點的科目。或者,在一個科目里會有相對喜歡一點的章節。或者,孩子此刻不喜歡,是因為他還有更喜歡的東西。孩子都喜歡玩耍呢,誰說玩耍不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就會不一樣。

而父母看到得越多,也就越懂得節制,不去干預孩子自己的生長空間。

只是,有多少父母會做自己的功課?

我的一個老師,她在女兒四五歲的時候,就讓女兒踩著板凳跟她一起做飯。她給女兒一把水果刀,讓女兒幫忙切番茄,切香菇,到後來就切越來越難的菜。十年過去了,女兒越來越能幹,而且一次也沒有因此受過傷。

「你怎麼做到讓她那麼小心的?」我們問她。

「我不用做什麼啊,」老師說,「我告訴她,你一定捨不得切到自己的。」

「但是你不害怕嗎?」我們問,「畢竟是那麼小的孩子。」

「那麼小怎麼了,小孩子就不會保護自己嗎?」老師笑眯眯地說,「你如果在心裡認定,小孩子做不到,她或許就會如你所願地,切到自己。」

不過,雖然也覺得有道理,但我家孩子五歲了,我們還是不敢讓她進廚房,碰刀子。「她萬一做不到呢?」這樣的期望在我心裡揮之不去。

但我知道,如果以後有一天,我的孩子對做飯缺乏「主動性」,原因大概就在這裡,我不會去羨慕別人家孩子為什麼有那樣的「主動性」。

養孩子這件事,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只有一點毫無疑問,就是孩子主動做什麼,只能聽從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這最簡單,也最不簡單。不管做父母還是別的什麼,你對自己的理解越透徹,就越是有可能「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作者簡介: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心理發展指導中心講師,註冊心理師)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媽呀我呀

媽呀我呀

一個酷酷的親子女性自媒體。關注真實而非正確,「不做被定義的媽媽」——我是媽媽,我是我自己。如果你是(或者未來是)很酷的媽媽(女生),來關注吧!公眾號:momself (媽呀我呀)微博:@媽呀我呀
推薦閱讀:

一課幸福心理學 —— Live 後記
為什麼有些人欠了錢內向會很想還清,否則總是惴惴不安,而有些人卻心安理得的不去想欠下的錢呢?
換一個角度理解這個世界▎感恩訓練
4· 心裡常識|有哪些心理學小技巧可以運用在生活中?
為什麼在女朋友告訴我問題答案後,我相信她但我仍然想要去看書查證?

TAG:育兒 | 心理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