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內經》, 話養生

讀《內經》話養生

幾乎每當談到中醫養生的時候,無論是電視里的專家,還是路邊攤上的各種書籍,都會提到一本最重要的書,《黃帝內經》。那麼《黃帝內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裡面都說了哪些養生道理呢?

下面就由我這個小中醫大夫,來和您詳細說一說:

《黃帝內經》,大概成書於東漢末年,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是中醫學各種思想、理論、方法的源頭。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各10卷81章,總共162章。兩千年來學《內經》、講《內經》、註解《內經》的醫生和書籍都是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大學本科學習《內經》需要80個學時才算學完,這還只能說是才入門的水平。所以,想在路邊買本書隨便看看就能讀懂《內經》,是不現實的。

那麼《內經》在講什麼呢?《內經》全面闡述了中醫學體系的理論系統,反映出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只有當《內經》成書以後,中醫這門學問才算有了基礎有了根基。今天,我們看到的龐大浩繁的中醫著作其實都是從《內經》理論延伸發展出來的。

《內經》其實主要是給醫生的,診斷看病治療用的,不是一本專門的養生書籍。但是其中的很多理論確實是可以拿給我們今天做為借鑒的。很多思想幾乎都是刻在中國文化的骨子裡的,下面我給您摘出幾個來,您肯定會發現,原來很多東西都是似曾相識的。

第一、《內經》是不信鬼怪神仙的,這句話在今天其實仍是很有實際意義的。《內經》認為世界是由「精氣」組成的,像《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說「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無論是自然界的各種變化,還是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精氣的運動構成的。其實這是一個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素問·五藏別論》中說:「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它從來不把人的養生和對疾病的治療,託付各種鬼神和巫術,而是客觀的分析病因和病理,提出診斷治療意見。所以,今天我們,尤其是我們的老人們,有了各種不適,還是要去醫院,看醫生,不要道聽途說,更不要指望那些虛無飄渺的鬼神、邪教之類,咱老祖宗兩千年都不信咱就更不能信了。您說是不是?

加一句,我個人認為誇大的沒有根據的醫療廣告宣傳,也屬於牛鬼蛇神一類,別信他們,不舒服的時候到醫院看大夫才是正道。

第二、《內經》是講人與自然的對立統一的。《素問·六節藏象論》里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從天地間獲得營養,感應自然的變化,機體做出相應的調整。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會有晝夜消長的節律,人體只有適應這個自然節律才能維護生存,防禦病邪。像《素問·生氣通天論》里說:「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小到一天,大到一年,中醫學都會研究自然節律對人身體的影響,並加以利用為我們的養生祛病服務。《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所提出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就是讓人體內的陰陽之氣與自然界之氣保持統一協調的養生方法。當失去這種統一協調的時候,我們就會生病。如果我們通過用藥,通過治療,將這種失調很好的糾正過來,我們就又恢復了健康。我們耳熟能詳的「冬病夏治」「三伏貼」的理論基礎就都是從這裡來的。

第三、《內經》特彆強調一個運動變化。這個運動不是單純的指我們去鍛煉身體。它是說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體本身,哪怕是疾病的發展都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靈樞·營衛生會》篇中說:「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裡的營、衛指的是營氣和衛氣,都是氣的種類。是說人體都是氣血不斷周流才能保持健康。正是這種不斷的運動變化才能保證人能應對外界的各種變化,做出相應的反應,不至於疾病。

這種運動的變化,也才是中醫學中特彆強調的「辨證論治」的理論依據。

對於「辨證論治」,作為一個在門診工作的中醫大夫很想多說幾句,中醫看病是很講「辨證論治」的,幾乎可以說,不講「辨證論治」,不看具體情況的,直接開藥的,就不是中醫。經常有病人問,我感冒了,吃什麼葯好;我胃疼吃什麼葯好;我血壓高吃什麼葯好。更有甚者,病人會說「聽別人說這幾個葯對我好,您給我開點吧」。這個時候,做為中醫大夫其實是很為難的。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病情不同,病情發展的階段不同,寒熱不同,表裡不同,虛實不同,陰陽不同,治療方法真的是不一樣。不是隨便吃點葯就能治好的。中醫是特別講個體化的醫學,我們要尊重這種不同,才能有針對性的獲得正確的治療,才能更好的恢復健康。

《內經》的養生理論,博大精深,今天就講到這裡,有時間我再和您接著細聊。

做個小生意,利用業餘時間為有就醫需求又不方便的朋友做醫療諮詢,尤其是對腎臟病和看中醫兩個方面有更專業的指導意見。當然,是需要付個挂號診查費的;畢竟是正常工作之外,也請理解。微信hedafu16,歡迎諮詢。

推薦閱讀:

馬油的功效是什麼?
維生素C的這些關鍵點必須要多加了解?
艾灸都有哪些好處?有沒有誇大其詞?
楊普號曼興龍苦茶 | 有些甜,只有吃得了苦的人才知道
養生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TAG:中醫 | 中醫養生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