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這本書是翻知乎偶然發現的,是知乎大神采銅寫的,當時沒多想就買來看了。作者采銅是浙大心理學博士,采銅是其筆名,取自於顧炎武的治學態度「采銅于山」——明末清初,學界風氣浮躁,甚至以引用二手材料為傲,顧炎武認為,這相當於用銅錢來煉銅,而他提倡的,是從銅山采銅,以此來說明學術原創的重要性。所以我自己的感悟就是:寫作一定要原創,讀書一定要讀經典。

本書內容不多,總共七個主題:

一、時間之尺

就像作者所說的——一個人如何對待他的時間,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關於時間的話題永不過時,這部分主要講了以下幾個關於時間的核心觀點:

1、「鄭重」的對待時間

這是民國大學者梁漱溟先生對待時間的態度,他本身就是很好的勵志典型,不虛度光陰,竭力做好當下的事情,雖只有中學學歷,卻終成一代大師。喬布斯其實也是這類人,他重視活著的每一天,因為不知道還能不能在明天早上醒來,所以就盡全力做好今天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要浪費。

2、我們應該積極看待過去,努力過好當下,期待未來

3、「五年計劃」很有必要

五年的時間跨度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總的來說算是一個長期規劃。但是我們遇到的矛盾是長期目標往往缺乏細節,缺乏可執行性,更多考慮的是這件事情對自己的價值和意義。而短期目標使得我們傾向於去做可執行性更高、更容易實現的事情——一般都沒什麼意義的事情,間接迴避了有意義並具有挑戰性的事情。長期目標實現起來有難度,於是我們就選擇了做便利的可替代活動,比如K歌,看電影等,到頭來就是做了很多事情,但基本上沒有多大意義,而真正有意義的是那些難的事情,所以以後多做難的事情

4、把時間多花在「長半衰期的事情」上面——就是其影響深遠的事情

5、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6、讓時間過的有質量

7、找到並堅持至少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

二、追求最好而不是好

1、「高標準」要求自己

做事情要像喬布斯、周星馳那樣,追求極致,即便是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哪怕只是比別人好一點點。做技術也一樣,我們常常只是滿足於實現就行,根本不去想最好實現,對自己標準很低,所以自認為一切都很滿意。要知道成大業者必需要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方可。

2、雖是普通人,但是也應該在現有格局的基礎上,再往上走一步,看到更大的天地

3、去除自己觀點中的「非理性假設」

4、選擇太多時根據權重選擇

5、人生不是只有一個選擇,而是有很多個選擇,所以人生就是選擇再選擇

三、即刻行動

1、開始做一件事比做好它更重要。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2、在當下的互聯網環境下,做出一個「最小化可行產品」顯得尤其重要,通過市場反饋不斷修正,反覆迭代,最終打造一個逐漸完美的產品

3、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準備好

我們一直都在為今後做事「做準備」,卻「從不開始做事」。念了無數年的書還在做準備,總是認為準備不充分,一直期待做好「完全準備」,所以一輩子都是在做準備,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成。你只有做了才能發現問題,思路會更加清晰,才能真正的為以後做準備

4、分解任務為多塊,先做核心的那塊;集中處理同質性工作

5、三行而後思

四、能夠作用於現實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

1、不要只做知識的搬運工,把知識放你腦里就完事,都問點為什麼

2、做中學,掌握技能才是學習的終點

知道的信息和知識再多,都不如掌握技能本身。比如知道一個編程語言沒什麼卵用,會用它編程才是根本。

五、培養思考的習慣

六、在個人發展中,木桶理論是相反的,也就是說你的成功取決於你的長處,所以努力提升自己的長處才是根本

七、創造成功,而不是複製成功

1、做一個主動探索的學習者

2、請堅持你的與眾不同

能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不是說你看了這本書就能決定的,但是看了這本書你必然能夠發現一些你自個存在的問題,如果你能解決它們的話,也許會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反之你放任不管或者解決不了,那都是瞎扯淡,成功從來都不是成功學


推薦閱讀:

《場景革命》
《從0到1》
《矽谷之謎》
《軟技能——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

TAG:讀書心得 |